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方宅十余亩[系统]_分节阅读_第84节
小说作者:宁雁奴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760 KB   上传时间:2017-12-05 16:17:33

  便是没亲眼见到妊妇的现状,通过分析庄稼汉略显颠倒的说法,他的心里基本上有了数。

  从辩证角度看,难产主要可分为两大证候,一是气血虚弱,一是气滞血瘀。庄稼汉的媳妇儿又是早产,情况要更复杂一些。不出意外的话,可归结为气滞血瘀,是为风冷之邪乘劳乏太过,以致虚客胞胎,施治之法便是理气活血、化瘀催产。

  小药箱装满了所有可能用到的药,郁容挎上背带,对院子里忙着晒药材的学徒们嘱咐了一两句,便跟上庄稼汉的步子,疾走在乡间小路上。

  庄稼汉是隔壁陈家坪的,两人以最快速度赶去,也花了近两刻钟的时间。

  到地方时,妊妇的情况极为不妙,据其婆婆转述,她的脸色发青,下流着黑血,早疼得没力,出气多进气少了。

  郁容闻言心里一凛,面上却冷静异常,当机立断取出人参饮片,交由稳婆,让妊妇含入口中,咀嚼吞服,人参补气固脱,能以最快速度让精疲力竭的妊妇恢复些许体力。

  同时取出当归、牛膝等药材,嘱咐妊妇的家人煎熬成汤药。

  郁容待在产房外,听着忽是一阵惨厉的叫声,眉头不由皱紧。

  实在太被动了,施救之为,唯有依靠稳婆。

  片刻之后,妊妇的婆婆慌忙忙地跑出房间,告知了情况更加糟糕。

  胎位不正。

  郁容不得不耐心安抚了几句,遂问得具体是如何不正。

  横生,手足先出。

  一般遇到这种情况,须得靠外部手法相助,比如针刺。可这种情况对施针手法要求极高,遥控稳婆协助针刺是不可能的。

  好在,郁容在家临出发前,将所有可能会遇到的情况皆思虑了一遍。

  针刺不可行,便在采用传统的涂盐法之同时,根据胎位情况,口述教导稳婆采取不一样的接生手法……是为粗糙的内倒转手术。

  现今便全看稳婆的实际操作如何了。

  作为主治大夫,郁容却什么也不方便做,默默在心里叹了口气,想了想便拿出了兔脑丸,遂又犹豫,沉吟了少刻,复放回了药箱。

  ——兔脑丸是为催生奇药,可对妊妇的身体多少有些损伤,不到万不得已,尽量不用。

  暂且等着汤药煎好再说罢。

  毕竟是系统提供的药方,内有人参加以补气,川芎与当归补血之亏,牛膝与升麻伍用可调畅气机、平衡升降,对不正之胎位起到一定的纠正作用,再如附子无经不达,有效催生而相对不损妊妇与胎儿。

  文火慢炖,不到半个时辰,汤药总算熬好了,便混入温酒摇匀,交由妇人送入产房,让妊妇喝掉。

  至此,郁容便尽足了人事。

  结果如何……

  需得赌几分天命了。

  事实无奈。不说现在这种他根本没办法亲手施救的情况,便在医学发达的现代,难产事故亦不能彻底杜绝。

  想着,郁容的内心不免生出些许无力之感。

  就在这时,产房传来一声声激昂喜悦的“生了生了”,婴儿的啼哭没一会儿便响起看。哭声不十分响亮,到底是出生了。

  又是一团混乱。

  郁容仔细检查了婴儿的身体,略显羸弱,倒没什么毛病,便取金银花、甘草,交由庄稼汉泡水,润了润婴儿的嘴唇。

  再问妊妇的情况,经受了这一遭的罪,免不得受了亏损。

  救人救到底,郁容再度取药,当归、川芎不可少,开了两剂生化汤。此汤剂抗炎效果好,具有抗凝血功能,能调节内分泌,提高并促进免疫力与造血功能,极适合用于产后调养。

  还开了加味八珍汤,补血益气治亏,同样是为调理妊妇的身体之用。

  阴翳烟消云散。

  这一家子笼罩在洋洋喜庆之下。

  郁容则功成身退,婉拒了庄稼汉盛情留饭的邀请,提着他得来的“医药费”,默默往回家走。

  一捆胡荽,一篮子的面条,上面有大概两斤的线粉,压着六个红鸡蛋。

  按照市价,这些东西能不能抵消他所用药材的成本还两说,但对那位五等户的庄稼汉而言,若非快要过年了,怕是想拿也拿不出来这样的报酬。

  郁容没太计较。救死扶伤是为职业道德,收取医药费亦合情合理,两相不矛盾,把握好分寸即可。

  只是……

  作为穿越前从没离开过华东的不南不北方的人,郁容其实不大喜欢吃面条,主要是,吃的时候觉得撑,吃过了没多久就饿……更遑论,这个时代的面条,原材料以及工艺都比不上他在现代吃过的那些精细。

  线粉,亦即粉丝,他倒是挺喜欢的,但,还是同样的问题,对庄稼汉来说,特精贵的东西,他觉得太粗糙了。

  这算不算“穷奢极侈”?按照旻朝平民百姓的标准的话。

  郁容暗自反省,坚决不要自己把自己惯得太娇气了。

  为表决心,这天的晚餐,便是香菜下面。

  郁容盛了一碗,还没吃完就觉得撑得慌,强迫自己吃光了,便没再要第二碗——还好,家里的几个小子挺喜欢吃面,全交由他们解决了——待到夜里看完书,时辰不过亥正,不算晚,却觉得晚间吃的面已消化干净了。

  微觉腹饥。

  忽地便想到他的大学室友,豫北人,若正餐不吃面食、光吃米饭的话,总说不饱肚子。

  真是神奇的饮食差异。

  回忆完了,郁容毫不迟疑地泡了一碗锅巴粉……饿着肚子,怕睡不好觉。

  好好地睡了一觉,连日制药的劳累,及昨天“接生”的紧张,精神上的疲倦之感总算得以纾解了。

  慢悠悠地打完了一套拳,打算好生休息一下的少年大夫,今日忙的第一件事便是泡米。

  泡米做什么?

  手工制面。

  昨晚吃面的痛苦体验,让郁容陡然想起了另一种他喜欢的“面条”,用籼米米浆蒸制的“米面”。

  应是他最早学会的传统手工制的吃食吧?

  在旻朝没见到过米面,再加穿越之前一直住校,算算时间,差不多两年没尝过米面的味儿了。

  没想起来便罢了,一旦记起了,恨不得立刻就上锅蒸制。

  却得按部就班,一道一道工序来。

  小石磨清理消了毒,叫来石砮帮忙,一人负责推磨,一人舀着吸足了水分的籼米粒,混着清水,磨制米浆。

  这一磨就到了半下午。

  将原为炮制药材而定制的铁盘洗净,米浆盛入其中,并晃动均匀。

  小河已经燃起了灶火。

  大锅里烧着水,上好了蒸笼,将装有米浆的铁盘放入笼屉间。

  大火猛烧,没多久,铁盘上的米浆便蒸熟,凝结成一整片完整的“面”。

  顺着面的边沿撕下,挂在院子里的竹竿上晾晒。

  待面晾到干而不硬,即收起并卷成面卷。

  面卷叠放整齐,待所有米浆蒸完了,郁容才开始给面卷切丝。

  再让面丝彻底地晒去水分,米面便大功告成了。

  这天的晚餐,一家子便是吃“面”。

  吃的不是已经切丝晒好的米面,而是才出笼屉,被撕下来的整片面。

  小孩儿们有的卷着咸菜,有的蘸酱,吃得倍儿香。

  郁容拿出一罐子砂糖,只能与石砮分享。

  面嘛,蘸糖吃才是正统啊……幸而,石砮非常给面子,没有任何犹豫,蘸了糖,没等他露出欣慰的笑容,对方又蘸酱了,这还不够,往面卷里还塞了一筷头的芥根。

  郁容不忍直视,收回目光,专注地享用起了美食。

  吃着吃着,莫名想到了远在千万里之外的男人。

  这么好吃的东西,没能与之第一时间分享,真真可惜了。

  陡地意识到自己在想什么,郁容不由得扶额。

  自己真的是……

  昕之兄也没做什么吧,他咋就这么跑上了九曲十八弯的弯道,欢欢喜喜的,不想掉回头。

  郁容没料到的是,性向跑上了弯道就算了,他的专业莫名也上了岔道。

  在陈家坪“接生”过后的第七天,一位豪绅带着家室路过青帘时,其宠妾突然小产,情况危急,在过路人的指点下,找到了郁容家,成了第一个在此“住院”/“陪护”的病人及家属。

  比起陈家坪那位妊妇,豪绅的宠妾其病证,要好治多了。

  豪绅在本地留待了半个月,其宠妾基本上无碍了,给了郁容一锭五十两的白银,心情不错地带上妻妾奴仆,赶回家过年去了。

  其后又数日,距离三十里路,属于另一个县的镇子上,有户人家的男主人,亲自上门请郁容给将要临盆的妻子看诊……因其妻子年数略大,怕有难产之相。

  腊月二十五,那家女主人顺利产下男童,郁容带着男主人赠与的丰厚年礼,回到了青帘。

  林三哥这时找上了门。

  “安胎药?”郁容听罢了他的讲述,惊讶道,“是匡大东家的妻妾需要,还是……”

  林三哥笑道:“小郁大夫想必还不知吧,你‘妇科圣手’的名声已经在雁洲传开了,匡万春堂觉得市面上缺乏可信的安胎、产后保养的成药,便想趁机,以你的名头推出新的药品。”

  郁容:“……”

  他咋不知道,自己什么时候成了妇科圣手?

  从头到尾,施救过的妊妇不就那三个吗?

  总觉得“妇科圣手”这个名头,有些怪怪的……没别的意思,他只是从没打算从事妇产科事业。

  林三哥解释道:“自古以来,但凡遇到不正之胎,妊妇与胎儿往往是双双损亡。小郁大夫你教由稳婆的那一手逆转胎位手法,真的厉害,可不知能救多少人。”

  郁容恍然大悟,倒是忘了,这个时代,似乎尚未普及纠正不正胎位的手法。

  想明白了,他便摇了摇头:“厉害的不是我。”

  厉害的是那些被他站在肩膀上的,千千万万之“巨人”。

  譬如总结出“十产论”的北宋医家杨子建。

  系统忽在这时提示,隐藏任务之二开启。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7页  当前第8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4/25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方宅十余亩[系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