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_分节阅读_第462节
小说作者:浮云素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67 MB   上传时间:2017-12-21 16:52:03

  赵国没有,国力更加强盛的秦国却有,不是很搞笑的一件事吗?

  叶孤城一脸深沉道:“你可知道我带你来是为何事?”

  嬴政道:“我知。”

  他道:“可是为了南岸萧条一事?”

  说到这里他忽然想到了前段时间学习过的,秦昭王时期的商旅上书。

  叶孤城的教学方法非常先进,他自己可以说是很了解秦国五代以内的君臣问题,君王对臣子提出某条建议作出的回应无论是好的也好不好的也好,他都纷纷记下,然后选择比较有代表性的问题说给嬴政听,让他说说自己会怎么解决。

  放到未来,就是材料论述,回答得太多,甚至能弄出一个固定的模版。

  但是这时代不一样啊,叶孤城估计是弄出这问答的第一人来,而嬴政更是一个乖学生,叶孤城问他怎么解决,就绞尽脑汁思考,如果是可以寻找其他材料来参考的家庭作业,他更是会为了交出满意的答卷而不停地寻找先例。

  几乎与在朝廷上处理朝政没什么两样了,如果硬要说有什么不同,大概就是能被叶孤城当成了例题的都十分高难度。

  若这些问题都能给出完美解答,嬴政的政治能力绝对能向上拔高一个层次。

  然后在渭水南岸,叶孤城又出题了。

  他道:“秦昭王晚年,蔡泽同山东六国商社联合上书提出‘渭南开禁,兴建沟洫,拓展农田,以为山东移民垦荒之地’的方略。”

  他看向嬴政道:“你说这方略究竟应不应该实施,而当年秦昭王为何没有实施。”

  嬴政仅仅略作思考就开始回答问题,因为在他看来,这问题并不是很难。

  他道:“大父未动,许是因为长平之战结束不久,国力空虚,更愿意守成对六国,所以拒绝开禁,可对?”

  他抬头看向叶孤城。

  叶孤城点点头道:“不错。”

  他又道:“还有一个问题。”

  嬴政笑道:“让我再想想吧!”

  竟然做出了少年人特有的,想要顽皮撒娇的姿态。

  事实证明,叶孤城其实还挺吃这套的,竟然就让他多思考了一会儿。

  然后嬴政就给出了答案。

  他道:“我若当政,渭南定会开禁。”

  叶孤城道:“且细说来。”

  嬴政道:“虽是开禁,我却不同纲成君所说,令渭南拓展农田,令山东移民垦荒。”

  他道:“这里河道窄短,河流湍急,天生就不是耕种的佳地。”

  他虽然不是很懂农耕,但也能看出来,如果想在这里耕种,必须耗费几代人的努力,说不定还不能取得好结果。

  嬴政想,真是坏了得天独厚的好地势。

  叶孤城眼皮一条道:“你待如何?”

  他猜嬴政会给出一个比他想象中更好的答案。

  果然,他自信一笑道:“以我之见,渭南宝地,当一分为二。”

  叶孤城来了点兴趣。

  嬴政道:“灞水两岸多栽种柳树,环境清幽,又与渭水有段距离,我看这里,最适合建学宫,环境清雅,又不是幽静,是个读书的好地方。”

  虽然说是渭水南岸,但这里也有一条自己的小河流,名为灞水,灞水像是渭水的分支,在末端同渭水会和,所谓的渭南其实分为两个地方,一个就是灞水附近,还有就是与北岸遥遥相望的大片土地。

  相较于大片土地,灞水附近确实离得有些远,也过分安静了些,并不适合让给商旅做经营。

  但就如同嬴政说的那样,虽然不适合经营,却是办学校的风水宝地。

  叶孤城眼中含笑,显然是对嬴政的言论挺认同,并不打断他,而是让他一次性将自己心中所讲全部说完。

  他道;“至于渭南大片空地,不仅能够令山东六国之人开商社,还能让本国的手工艺人来这里营生。”

  他眼睛越来越亮:“至于什么做吃食的店铺,还有闻名七国的酒肆,都可以在这开一二店铺,南岸有自然水土养人,即使没有店都有过人愿意来此踏青,可见风光得天独厚。又有这么多可以进行买卖的小店铺,想来就算是他国之人都源于来此一睹渭南的美丽风光。”

  就算是叶孤城听了都惊讶,他自认为自己的商业才能还算不错,但也没有嬴政这么敢于想象的,听起来,他似乎是准备借渭南的自然风光,搞出一个商业旅游一体化的景点啊!叶孤城一边听他侃侃而谈,一边竟然想到了香格里拉。

  按照嬴政的说法,他们应该大力宣传渭南的自然风光,然后在不影响自然风光的情况下打开商铺,带动此地的经济发展。

  至于之前说的在灞水边上开的学宫,是为了弥补秦国无士子的可悲现状,他们如果立刻办学宫,定然是比不上稷下学宫名声教得响亮,即使是能找到名师都无济于事。

  所以他们需要噱头,需要宣传啊!读书人还是很在乎学习环境的,要是真的在这里建学宫,他们完全可以打出“最美学宫的旗号”啊!倒时候再挖一两个名师出来,不愁没有人来学习。

  说到名师……

  嬴政道:“听闻叶师曾在荀子门下学习,不知荀子有无意入秦国?”

  兴奋起来竟然开始打自己老师的老师的主意了,真是小兔崽子!

  但不得不说,看着眼前侃侃而谈眼中闪烁着自信光芒的嬴政,叶孤城的心情好极了。

  他想,看到了吗,这就是你认为秉性刚强,不知变通的新秦王。

  他知道,吕不韦就在某棵合抱粗的树木之后,将他们的一番对话收入耳中。

  嬴政可是他的学生啊,自然是与众不同的!

  想到这,就算是叶孤城都有些骄傲。

  他的学生,定然会成为历史长河中的明星,无论过多少年,都闪闪发亮。

第163章

  叶孤城想,自己莫不是教出了个商业奇才?

  还是思想特别超前的那种。

  他现在坐在吕不韦对面,吕不韦的表情十分微妙,震惊中带着一丝丝的满意,但很显然,满意并不是朝着叶孤城去的。

  定然是向着很有远见的新王去的,之前就说叶孤城与吕不韦虽然关系微妙,但在政治上却志同道合,他们都是有大志向的人,并不会为了私人恩怨而放弃合作。

  毕竟,吕不韦也认识到了,叶孤城应该也是一个很有政治能力的人,并且对方与自己的理想还诡异地重合,就算是想出的秦国新政都是一个方向的,改变现在秦国严苛的法律条例,再广开学宫,打通商路,让秦国变得更加富足。

  这些想法,可不是普通人能够有的。

  哪怕是为了叶孤城的远见,他都不得不暂时放下心中的警惕,对叶孤城的态度更好一些。

  吕不韦心知肚明,比起自己,嬴政肯定要更加信任太子傅啊!

  恐怕叶孤城与他说的话,新王都能听进耳朵里吧?

  之前他们俩见了一面,就是为了讨论渭南的开发问题。

  叶孤城和吕不韦都是成功的商人,成功的商人往往都有共性,那就是敏锐的观察力。

  尚未开发的渭南在两人眼中就是一个巨大的宝藏,怎么挖掘都会有钱的那种。

  但就算是他们,想要在渭南做些什么,也是需要知会嬴政一声的。

  这就是与遗诏相背的一点了,按照秦庄襄王的意思,在嬴政成年以前,这个国家的大小政事应该都交给吕不韦来处理,如果他下了一个决定,是不需要让嬴政知道的。

  但是叶孤城想想,觉得这不成啊,虽然嬴政年纪尚小,就算吕不韦做了什么他觉得不妥的事情都不会说出口,但长此以往,两人之间一个肆无忌惮一个妥协,且不说七年之后这个国家算是在谁的手中,光是忽然爆发出来的矛盾就让两人有够受的。

  想想看,权臣与成年君王之间巨大的分歧,这是可以拯救的?

  恐怕不行。

  叶孤城想到了历史中吕不韦饮鸩自尽的结局,也算是一个悲剧了。

  但是就现在看来,不说未来,现在对方的能力还是得到认可的,特别是他对秦国的未来规划,同叶孤城的未来规划不谋而合,既然这样的话,他要做的事不过就是尽可能地避免七年之后忽然爆发出来的矛盾罢了。

  如果可以的话,他倒是希望这个国家的政权能够平稳过渡。

  所以,他同吕不韦提了,想要听听嬴政的意见。

  吕不韦当时的表情惊讶极了,他道:“你是说,要让王上定夺渭南开发一事?”

  叶孤城道:“并非定夺,考察而已。”

  他跟吕不韦解释道:“如此大事,若是私下动手不让王上知道反而不妥,新政想要推行并非几年就足够,想要改变秦国的国风,需要相当长一段时间。”

  也就是说,仅仅是吕不韦是不够的,他最多也不过就是当政七年罢了,若七年之后嬴政不认可他的政治手段,想要全盘推翻,也不是一件难事。

  若想要新政维持下去,一定要让他本人认可,甚至是参与。

  叶孤城虽然没有将话说得明白,但是以吕不韦的理解力,哪里能不知道他是什么意思。

  所以他陷入了长久的沉默。

  他在思考。

  吕不韦道:“先看看王上的意思吧。”

  如同允许自然是最好,但如果不允许……

  他叹了一口气。

  不允许的话,现在无事,以后就有麻烦了。

  然后这场考察,就在嬴政并不知情的前提下悄无声息地出现了。

  秋日的渭南人本就不多,嬴政虽然敏锐,但是却不同于叶孤城这样,人离开他很远也无法发现,所以吕不韦就躲在了树后。

  少年人的声音具有辨识度与穿透力,想要听清楚他说了什么并非难事,吕不韦默默听他侃侃而谈,心中的惊讶简直能够颠覆之前的几十年认知。

  不仅是因为他对嬴政不够了解,而是对方所言,已经超过了他的想象。

  甚至连吕不韦自己都没有想到过,要以渭南景致做卖点将人吸引过来,他原本的目的不过就是为了开发这块地方,让这里为了一个新的商业区活跃起来罢了。

  这里就不得不说一下吕不韦与嬴政想法中的不同。

  如果按照吕不韦的想法将这里打造成同渭北相同的商业区,恐怕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就要被铲除不少。

  水边的柳树或许能够保留,但是更多吸引国人来踏青的花草树木都会被铲除为平整的土地,然后在土地之上起高楼。

  以开发为目的的商区是没有卖点的,至于建立学宫嬴政的想法倒是与吕不韦不谋而合。

  不过,他原本准备兴办的只是私学而已,毕竟咸阳没有兴办学宫的传统,比起受到层层阻碍,他倒是宁愿自己开办学宫。

  但在最开始打算的时候,吕不韦完全没有想到,嬴政竟然能够想到这么多。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08页  当前第46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2/70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综]我们城主冷艳高贵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