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生之佞臣_分节阅读_第63节
小说作者:凤子君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24 KB   上传时间:2018-03-03 14:19:10

  “你素来和雍王交好,眼下雍王炙手可热,你需避嫌才是,以免招人眼红,更会犯了圣人的忌讳。”徐太傅提点姚颜卿道。

  姚颜卿道了谢,说道:“老师觉得圣人可会立储?”

  徐太傅抚着长须意味深长的笑道:“若圣人有立储之心,又怎会将谨郡王的嫡子养在身边。”

  姚颜卿不觉得晋文帝会看好一个小娃娃,便笑道:“小殿下才多大,待他长成也绝无露出獠牙的机会了,更何况,他的生父已被贬,谁又会将宝压在他的身上。”

  徐太傅呷了口茶,压低了几分声音道:“这就要看圣人是否有心了,他若想扶持小殿下,十年的时间已够让他成了气候,可以与三位叔父抗衡。”

  姚颜卿却是未曾想到这一层,闻言心中一惊,这是他绝不愿意看见的局面,当即便道:“老师觉得圣人可会这样做?”

  徐太傅一笑:“这就要看雍王会如何做了。”

  姚颜卿微蹙着眉,细细的品着这话,片刻后道:“果然是听老师一席话胜读十年书,学生受教了。”说着,姚颜卿起身长揖一礼,他明白以晋文帝对权利的掌控心,若有一日他觉得雍王对他的帝位形成了威胁,那便会抬出小殿下来打压雍王,而他将小殿下留在身边,也是一种对雍王无声的警告。

  徐太傅抬手压了压,让姚颜卿坐了下来,口中道:“都说不可揣摩圣意,可咱们做臣子的若真不揣摩圣意又如何能为圣人分忧。”

  姚颜卿微微颔首,附和着徐太傅的话,虽说圣心难测,可圣人他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只要用心,总能将圣心揣摩出几分。

  “行敏任期已满,不日将要归京,我和他父亲想将他安排到御史台,到时你多照应他几分。”关于立储的事情徐太傅点到为止,只让姚颜卿心中有个成算便好,之后便说起了女婿的事情。

  姚颜卿对白行敏印象甚佳,当即笑道:“这可是一件好事,等白大哥回京后还劳烦老师通知一声,我好设宴为他接风。”

  徐太傅乐见姚颜卿与女婿亲近,便笑道:“难得你们两个投缘,行敏之前来信也是一再提及你,待他回京后,你们倒可好生亲近亲近。”说道这,徐太傅轻轻一叹:“我老了,两个儿子亦不争气,便是白家,也只有行敏这么一个能拿得出手的,你们同在朝为官,记得要相辅相助才好。”

  “老师不过知命之年,如何能称老。”姚颜卿微笑说道。

  徐太傅轻轻摇了摇头:“老了,力不从心了,不瞒你说,我如今已有致仕之心。”

  姚颜卿一惊,忙道:“老师怎会生出这样的念头,以您的年纪,便是在太傅之位再任上二十年也是使得的。”现任工部尚书今年已六十有七,可人家身子骨那叫一个健朗,硬是不给人上位的机会,姚颜卿觉得自己老师的身子骨怎么着也能熬过工部尚书的。

  “为官几十载,从一身白身到位极人臣,我什么都享受过,什么都见识过,如今致仕也不觉可惜。”徐太傅笑了一声,语气中带了几分凝重:“谨郡王已为废棋,看似朝堂上会风平浪静,可实则暗藏惊涛骇浪,我老了,也不用为儿子的前程一搏,这浑水实没有必要来趟,急流勇退才是我最佳的选择。”

  徐太傅伸手拍了拍姚颜卿的肩膀,笑道:“你们年轻人才该趁着这个机会急流勇进。”

  姚颜卿抿了抿嘴角,从徐太傅的神态中他能看出他是真有了致仕之心,绝非嘴上说说,这个选择不能说是错,不管将来是谁继位,徐太傅作为先皇时期的老臣,都不会在得到重用,等到那时退下来未必会如此这般风光。

  “来年二月童试,圣人怕是会择少壮派官员为考官,你可曾有什么想法?”徐太傅叫下人重新沏了茶来,之后问姚颜卿道。

  姚颜卿倒未曾想过自己会任京畿童试考官,毕竟他资历尚浅,实难服众。

  “怎么?未曾想过一争?”徐太傅含笑问道,他临走之前总要在使一把劲,将女婿和得意门生推上一层台阶。

  姚颜卿笑道:“以学生的资历怎敢有此奢望,况且,考官素来都从礼部择人,我这小御史还是别去参合的好,若老师有心,不妨为白大哥一争。”

  徐太傅摇了摇头:“他不行,便是回京后一时也站不稳脚跟,如何能但此重任,况且,他在圣人面前不如你得脸,便是我和他父亲有意推他一把,也是徒劳无功,倒是你,身上还兼着侍读学士一职,莫不是忘了,考官不止从礼部择人,还可从翰林院择人,五郎,这是你的机会,你得把握住,一旦任了童试考官,日后你才有可能会任乡试考官,这其中益处自不用我多说了。”

  姚颜卿当然明白这里面的好处,但凡主持乡试的考官都曾任过童试考官,而想要成为会试考官,必也任过乡试的考官,所以别看只是小小的童试考官,却依旧会叫人争破了头,而且,便是任职副考官,依旧拿捏着学子们的命脉,任谁瞧见都得恭恭敬敬的称上一声老师,来日等他们入仕,有着师生名分,便是生出嫌隙,他们想要弹劾自己也需斟酌一二。

  “五郎,圣人既有意从少壮派中择考官,你便不该错过这个机会,我和白中丞都会在此事上推你一把。”徐太傅语重心长的说道,不愿意让姚颜卿错过这个机会。

  姚颜卿却从这番话中听出了言外之意,同在御史台为官,他与白中丞虽同级而论,可不管是家族底蕴还是人脉资历他都是拍马也及不上白中丞的,可白中丞却有一点比不上他,那就是他还兼任翰林院侍读学士一职,他是天子近臣,这是他极大的优势,而李国维已在御史台大夫这个位置任职多年,他未必不想挪动位置,一旦徐太傅致仕,那便是李国维的机会,他若是让出御史台大夫之位,这个位置便会引起朝堂上的争斗,显然白中丞是瞄准了这个位置,他需要自己在关键时刻在圣人面前为他美言,所以才会愿意在童试考官上推他一把。

  姚颜卿相信若是晋文帝未曾将可号令金吾卫的令牌交付到他的手中,白中丞必不会高看他一眼,更不会率先释放自己的善意,与他以一种平等的身份来进行利益交换。

  姚颜卿起身对着徐太傅深揖一礼:“老师对学生的提携之恩学生实无以回报。”

  徐太傅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伸手将姚颜卿托起,说道:“你是我的学生,况且,我亦有自己的私心,我那两子你亦是知晓的,我也不指望他们能在仕途上有什么作为,只希望将来你能看护他们一二,不叫他们吃了大亏便好。”

  徐太傅深知自己两个儿子是何种性情,若说为非作歹断然不敢,便是让他们伸手去抓几把金子都怕金子咬了他们的手,这种性子说好听一点,便是憨厚老实,说难听一些,便是才智平庸,他一旦致仕,留这两子在朝为官必会吃了他政敌的大亏,实叫人放心不下。

  “两位兄长只是性子直爽,心中却有章程,老师尽可放心,若两位兄长日后有需要我的地方,我也必会竭尽全力。”姚颜卿轻声说道。

  徐太傅脸上露出欣慰的笑:“我那两个儿子是什么性子我比谁都知晓,你也不必拿好听的话来宽我的心,我未曾指望他们光宗耀祖,只盼他们能一世无忧。”

  姚颜卿心思一动,说道:“老师可曾想过让两位兄长外放为官?”

  徐太傅苦笑道:“之前地方上的水也不比京城的水要浅,我想着将他们两个留在身边,我也能看顾一二,总比让他们一个不甚叫人利用的好,如今便是想将他们两个外放,也难寻机会了。”

  姚颜卿想了想,道:“也未必没有机会,广陵知府王大人已在这个位置待了多年,我曾听他说起有意更近一步,他若能升迁,到时便是两位长兄的机会,白大哥在广陵任巡盐御史,想必和王大人也是打过交代,等白大哥回京老师不妨看看他的意思,他在地方能知晓的消息总比我们要灵通许多。”

  徐太傅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随即露出一抹温和的笑,道:“幸亏你提醒了我。”

  “这都是学生该做的,比不得老师对学生的恩情。”姚颜卿微笑说道。

  徐太傅大笑一声,觉得自己没有看错人,他曾遗憾两个儿子乃是平庸之才,未曾在仕途上有所作为,却不想得了一得意门生,也可让他聊以自慰了。

  

第127章

  光阴易逝,盛年难久,晋文帝望着窗外第一场初雪,突然想起了这句话,他尚算壮年,却也生出了英雄迟暮之感,想当年他跨马扬刀是何等豪气冲天,如今却只能追忆往昔。

  “去将五郎招来,朕有话要对他说。”晋文帝收回了眺望远处的视线,淡声吩咐道。

  梁佶轻应一声,躬身退了下去,叫了一个小内侍出宫传话,眼下这天已渐冷,夹杂着雪花的冷风迎面扑来,冷的梁佶打了一个哆嗦,脖子不自觉的往衣领中缩了缩,可头脑却越发的清晰,从前日京郊别庄传来谨郡王呕血的消息后,圣人已两夜未曾好眠,如今召姚大人进京,只怕也是为了这桩事。

  姚颜卿从御史台到进宫用了未到一炷香的时间,他身后的紫貂大氅被风吹的猎猎作响,雪花飘在大氅上不过顷刻间融化成了雪水,又顺着柔顺的皮料滚落下来。

  “姚大人快请,圣人已待你多时了。”梁佶狠狠的跺了下冻僵的脚,上前迎了几步,急声说道。

  姚颜卿露出一抹笑来,瞧见了梁佶眉梢上覆上了一层白霜,知他已在殿外等自己多时,便两揣在怀中的暖手炉递了过去,笑道:“梁公公赶紧暖暖身子,我先进殿了。”

  梁佶面露感激之色,冻僵的手拿着暖炉也未有多少知觉,口中笑道:“劳姚大人上心了,我先给圣人和您沏茶去了。”

  姚颜卿微微点头,大步进了紫宸殿,见正殿并没有人,便瞧向了殿内的内侍,那小内侍伸手朝着偏厅一指,姚颜卿颔首一笑,算是道了谢。

  晋文帝此时正歪在偏厅的长榻上,下本身盖了一件织锦绒毯,半阖着眼,听见脚步声后才缓缓的撩起了眼皮,扭过头来,等姚颜卿揖礼后便道:“给五郎搬个小几过来。”

  姚颜卿解了身上的紫貂大氅,交给了内侍,之后自己搬了一把小几到了长榻下脚的位置坐了下来。

  “进前点。”晋文帝支起了身子,对姚颜卿招了招手。

  姚颜卿依令将小几扳倒了长榻中间的位置。

  “前日别庄传来了消息,老四又呕血了。”晋文帝声音微沉,语调中带了几分沉重之色。

  姚颜卿闻言面上浮现出一抹惊讶之色,轻声回道:“圣人可是要召谨郡王回京养病?”

  “养病?”晋文帝口中溢出一声轻哼,冷笑道:“他这是心病,便是御医也束手无策。”

  姚颜卿眼珠子转了转,如何也猜不出晋文帝召他进宫的意思,只能等着他的下文。

  “你代朕去别庄瞧瞧老四,告诉他谊训养在我身边甚是妥当,让他只管安了心,不必有什么放心不下。”晋文帝沉声吩咐道,声音中难掩冷意。

  姚颜卿听了却是一惊,这一惊绝非作假,他强忍住抬头的举动,以免让晋文帝觉得他私窥君颜。

  “去吧!”晋文帝摆了下手,又指了放置在一旁的手书,阖上了眼睛。

  “臣告退。”姚颜卿轻声说道,轻手轻脚的出了偏厅,之后接过内侍手中的大氅拢在了身上。

  梁佶时间掐的甚准,姚颜卿刚系好了大氅,他便端着温热的刚好入口的清茶进了殿,见姚颜卿要离开,忙笑道:“姚大人这是准备走了?”他举了下端在手上的托盘,说道:“刚沏好的热茶,姚大人不妨喝几口暖暖身子。”

  姚颜卿微微一笑,道了句“有劳了”便从托盘上端了一盏茶呷了几口,随后道:“知圣人身边离不得梁公公服侍,我就不耽搁你了。”

  梁佶侧身避到一旁:“姚大人有要务在身,是我不该耽搁您的时间。”

  姚颜卿一笑,眼下他真没有多少时间和梁佶闲聊,他微微颔首,从梁佶身边走过,却不着痕迹的递了一个荷包过去,这些宫里的内侍,尤其是在圣人身边服侍的,能不得罪还是不得罪的好。

  梁佶手指一摸那荷包,便知里面是何物,当即眼中漏出了笑来,这小姚大人别瞧着年纪轻轻,却着实比一般人懂得做人的道理。

  姚颜卿从皇宫出来便大马直奔京郊别庄,他脸色冷肃非常,这桩差事实有些烫手,晋文帝之意明面上看是让他代为探望谨郡王,实则却是让他放心的走,姚颜卿尚不知谨郡王是否真的要不行了,若不是,晋文帝这番话便是逼他自去。

  别庄外守卫森严,瞧见姚颜卿打马而来,神情当即一变,戒备的望着他,待他翻身下马,便有一小将大步而来,问道:“来者何人?”

  姚颜卿朝来人拱了拱,亮出了手书,道:“本官是御史中丞姚颜卿,奉圣人之名前来探望谨郡王。”

  “原来是姚大人,下官失礼了。”那人当即收回了放在长刀上的手,含笑说道,接过手书细细端详后,便比了一个请的姿势,不忘与姚颜卿道:“谨郡王进来心情不好,姚大人还请担待一二了。”

  姚颜卿微微一笑,道:“多谢提点了。”

  “哪里的话,姚大人实在客气了。”那小将笑着说道,引了姚颜卿进了别庄,期间自以为隐蔽的打量着姚颜卿,他早闻其大名,实在想不到竟是这样一个俊美的小郎君。

  姚颜卿已对其有所察觉,只是这小将目中并没有不善之色,倒让他不甚在意,等进了别庄内院,那小将停住了脚步,说道:“下官只能送大人到此了,圣人有令,闲杂人等不得进内院打扰谨郡王静养。”

  姚颜卿微微颔首,道了谢,之后便顺着小将所指的方向而去,他步伐不紧不慢,甚至有闲情逸致打量着内院的景色,如今正是寒冬,园内不见花草,唯一点缀园中的景物便是一株寒梅,树梢上零星的几朵红梅在这雪天显得异常的扎眼。

  “姚大人相比是未曾见过这样荒凉的院子吧!”伴随着一阵嘶哑的咳嗽声,这话断断续续的传入了姚颜卿的耳中。

  姚颜卿顺着声音的方向侧头看了过去,对面屋子的窗户被支了起来,谨郡王穿着一身单衣倚在床边,他形容憔悴,脸色蜡黄,嘴唇没有一丝血色,颧骨高高地凸起,唇角挂着讥讽的笑,那双黝黑的眼睛闪着阴冷的光,让姚颜卿联想起了一种毒物,一条伺机而动的毒蛇。

  “初雪刚临,郡王还是保重身子的好。”姚颜卿轻声说道,径直的从一边推门而入,之后走到窗边,想要伸手掩上窗户。

  “母后说我受不得凉,除了夏日我寝宫的窗户便不曾支开过,屋内只有令人作呕的药味经久不散,如今到了这别庄,无人管我,闻着泥土的气息反倒觉得是世上最好闻的味道了。”谨郡王淡声说道。

  姚颜卿却从这番话中听出了其它的意思,他淡淡一笑,把手收了回来,说道:“等开了春,百花盛放,殿下能闻到更怡人的花香。”

  “这得看心境,我宫里原来养了无数的奇花异草,却未曾多瞧过他们一眼,如今想要看看,却也成了一件难事。”谨郡王的目光落在了姚颜卿的身上,唇角勾出了冷笑:“况且,我是怕等不到暖春的到来了。”

  “殿下若保重身子怎会等不来暖春。”姚颜卿寻了一个位置坐了下来,又道:“圣人一直惦记着您的身子,今日初雪,担心您有什么不适,特意让臣代为一探。”

  谨郡王闻言却是大笑起来,仅仅笑了三声,便用帕子掩住了口咳了起来。

  姚颜卿微皱着眉头,伸手摸了下茶壶,壶身冰冷,不难想出平日里谨郡王过的是什么样的日子。

  “臣让人去上壶热茶来。”

  谨郡王讥笑一声:“这怕是我喝的最后一碗热茶了,也好,就有劳姚大人了。”

  姚颜卿出去寻了一圈在寻到了下人,可想而知他们平素里是如何慢待谨郡王的,姚颜卿却未曾多言,这无外乎是两种可能性,一是他们见谨郡王失势便不在上心服侍,二是有人授意,不管是哪一种这都与他没有干系,他今日来不过是代圣人一探罢了。

  “这茶味甚怪。”谨郡王呷了一口便放了下来,皱眉说道。

  “这是陈茶。”姚颜卿淡淡的说道,也不奇怪谨郡王会觉得味道怪异,想他身子不好,之前在饮食上必然都是精之又精,又何曾会饮用过这样的陈茶,只怕是连闻都未曾闻过。

  谨郡王口中溢出一声冷笑,寒风从窗口灌了进来,冷的姚颜卿拢了拢身上的紫貂大氅,可谨郡王却如似了知觉一般,连眉梢都未动过一下。

  “姚大人还是直接说明来意吧!别说父皇还惦记着我这个不成器的儿子,他若对我尚存父子之情,我今日也不会落魄自此了。”

  谨郡王目光牢牢的锁定在了姚颜卿的身上,姚颜卿唇畔含着一抹浅笑,手中捧着粗瓷的盖碗,手指轻抚着,那盖碗尚不及他的手指白皙细腻,他突然抬头望向了谨郡王,神情并无异样,却无端的让谨郡王的心沉了沉,甚至不想在听他的来意。

  “圣人让臣转告您,小皇孙养在圣人身边甚是妥当,您只管安心便是,不必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姚颜卿一字一句的说道,眼中透着若有似乎的笑意。

  谨郡王听罢却是大笑起来,哪怕他已咳出了血,却无法阻止他的笑声,夹杂着乌色的血从谨郡王的口中流出,他却不甚在意的用袖子抹了去,他还有什么可在意的,他的父皇竟告诉他不必有什么放心不下的,可笑,可笑至极,他的父亲竟逼他自去,连一刻不容他苟活于世。

  谨郡王神情癫狂,嗓子撕扯般的疼痛却让他觉得比不上此刻心中的疼,不知道过了多久,他笑声渐熄,只有微弱的喘息声在屋内断断续续的起伏着,半响后,他拖着病弱的身子从软榻上下来,朝着皇城的方向长揖一礼:“臣燕溥遵旨。”

第128章

  初冬的第一场雪纷纷扬扬下了三日之久,地面上结了一层厚厚的冰,晋文帝让人收集河水中的冰,雕刻出姿态各异的晶莹牡丹,邀众大臣前来观赏。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91页  当前第6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3/9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生之佞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