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节阅读_第102节
小说作者:小鱼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1 KB   上传时间:2018-06-20 20:13:07

  李铮略微一犹豫,“我要十个座位吧。”梁哲、周思甜及李铮实验室众人的位置必然是要留的。还有戴维,他已经吵吵嚷嚷很久了,自从李铮把紫丙杉和多克病毒疫苗的生产交给默沙东的消息传出来后, 戴维已经抱怨了他好几次厚此薄彼了。

  戴维既然邀请了, 那安东尼自然不可少,至于肯特, 他邀请函照发,来不来就是他的事了。

  众人坐在会议室里,认真讨论了答辩那日的流程, 看着苏长治等人将此事当做大事要事来办,李铮说不感动是不可能的,他下意识地摩挲了一下右手腕上不算精致的腕表,舍得舍得,这世上哪有两全其美的事。

  五日后,晴

  香江大学大门敞开,走进大门,校园两旁的树上,一条条红色的横幅拉开。

  香江大学的学生们一个个满脸笑容中还带着丝丝骄傲,看着一个个只有电视杂志里才看得到的学科大牛从他们身边走过,他们也丝毫没有失态。

  这就是香江第一学府的气度。

  何钟明心中说不出是什么感觉。第一次见李铮,他是愤怒的,这个看起来比他还小的少年,轻轻两句话就抹掉了他所有的努力。

  第二次见李铮,他是羞恼的,这人居然不是什么外国名校高材生,也没有什么家学渊源,甚至可能还没上过大学。这让何钟明恼怒、嫉妒。

  后来,他们的差距越来越大,何钟明渐渐意识到自己和这人根本没有可竞争的地方,因为两人根本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何钟明紧紧攥住辅导员刚刚给他的报告厅通行证,面上露出一个苦涩的笑容,努力追赶了那么久,却发现那人和自己根本不在一个跑道上,这种感觉,真难受啊。

  “何钟明,我们快些进去吧,那些嘉宾们来了,我们再进不好看。”一个马尾辫女生开口道。

  何钟明闻言点了点头,随着人流进入了报告厅。

  戴维一进来,就直奔李铮的临时休息室。

  “李,你真是想死我了。你们华国人有句话怎么说来着,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我们都隔着好几个秋天了。”戴维还是那副夸张的模样。

  戴维去瑞士本部轮转了半年,这是个极好的信号。一般区域负责人回本部流转,便是要升的前兆了,原罗氏的亚洲区执行总裁本就是不管事的,看来戴维很快就要把这个“副”字拿掉了。

  “戴维,你再瑞士呆了这么久,华文居然还没落下。”李铮躲过戴维的熊抱,略带调侃地开口道。

  戴维耸耸肩,“李,你是生物学的天才。而我,是语言学上的天才,每个人都有自己擅长的方面。”他一本正经地说道。

  李铮……哪来的自信。

  报告厅已经密密麻麻坐满了人。原本香江大学是留着二十个位置机动的,然而港督及英美等国食品安全及药物监管部门的人一到,就把位置全占了。

  不仅如此,后头来陆续来了不少没有邀请函却不好阻拦的人物,让复杂本次答辩会的医学院院长办公室的人一阵头疼。

  因着疫苗特殊的政治意义,李铮本就没想把技术藏着掖着。

  五沓厚厚的约莫四五厘米厚的资料摆在苏长治等人面前,他们迫不及待地翻开资料,又意识到李铮还没有上台,又讪讪把资料放回去。

  “咳咳,开始吧。”苏长治的声音通过他不远处的话筒,回响在整个报告厅里。

  李铮慢慢从侧门进来,走上报告厅讲话台。

  从台上向下看去,第一排坐的五个人是李铮本次的答辩导师,苏长治、徐明生、王教授、赵教授、钱教授,都是香江大学医学院最德高望重的教授,听说王赵钱三位教授,为了这个导师名额可费了心思。

  再后面是嘉宾席,戴维、安东尼、肯特、港督、英美等国药物监管部门人员、梁哲、周思甜、李铮实验室等人及香江大学邀请的一众生物学大牛。

  后面旁听席都是香江大学里出类拔萃的学生们,这些天之骄子平日里目下无尘,今日却犹如见了偶像的普通粉丝,面露激动之色不说,手上的笔从李铮进来后就没停过,连李铮都诧异,自己刚刚说了什么重要的话吗?

  他在他们中看到了何钟明,他对他点了点头。何钟明明显一愣,随即面上明显露出怪异的神色,似愕然又似受宠若惊,最后脸上露出释然的笑容。

  报告厅两边是媒体席,因为是学术答辩,香江大学在发放媒体准入证的时候就言明,在学术答辩结束前,是不准拍照的。因此这些媒体只能用笔记下来,这下笔的速度比之那些激动的学生还要快上两分。

  令李铮惊讶的是,他在媒体席里看到了赵秋华。

  李铮微微垂下眼睑,赵秋华时任香江日报主编,按理说,她不应该出现在这儿的。

  “大家好,我是李铮。我论文的题目是《抗多克病毒疫苗的原理》”李铮说出论文题目的时候,场内有一瞬间的骚动。

  那些生物学圈子里的大牛们,虽然一早就有猜测,但当李铮正式宣布论文题目的时候,还是不由钦佩这位天才式的后辈。

  港督和英方药物监管部门的官员对视一眼,交换一个只有他们自己看得懂的眼神。

  “多克病毒疫苗属于减毒活疫苗。”投影仪上出现一个病毒模型,“这是紫丙杉作用后的病毒临床表现,紫丙杉是强制破坏病毒活性。而病毒疫苗则不同,病毒疫苗通过人工减毒,使得病毒毒性在人体可自愈范围内……”

  李铮说得很仔细,除了减毒过程一句带过外,其余几乎没有一点藏私的地方。

  “经过初步生物实验,李铮实验室已经基本确认,多克病毒疫苗可有效预防病毒传染。”生物实验数据整整有两三厘米厚,幻灯片上一个个数据闪过。

  包括一众教授副教授在内的嘉宾们,都拿出了手中的纸笔,奋笔疾书。

  苏长治等人带着老花镜,迅速翻着面前的资料,一边注释,一边赞叹。王、赵、钱三位教授一边下笔如神,一边笑得老酒窝都快出来了。

  幸亏他们聪明,早早定下了这个名额,看看,看看。

  虽说大家都在听,但却只有答辩导师面前是有资料的,他们喜滋滋地在资料上涂涂画画,想象着同事羡慕嫉妒恨的目光,好像夏日里喝了一杯冰啤那么凉爽。

  李铮这场报告,整整讲了两个多小时。

  这两个多小时的报告过程中,没有一个人离开,连起身去上厕所的人都没有一个。

  当李铮最后一句话落的时候,全场还是只能听到“沙沙”的笔和纸摩擦发出的声音。

  李铮尴尬地摸了摸自己的鼻子,站在台上不说话了。

  过了两三分钟后,才有人反应过来,稀稀落落的掌声响起,随即好像按了一个开关一样,所有人都抬起头来,掌声越来越大,不多时,如雷般的掌声几乎掀开了屋顶。

  “李铮先生,我想问一下,这个人工减毒……”掌声刚落不久,就有人急急忙忙地站起来发问。

  是东京大学的藤上教授,李铮还没开口,苏长治就笑了。

  “藤上啊,这回的答辩导师可是我们,你别这么着急提问啊。”苏长治笑得眼睛都眯起来了。

  亚洲医学系里,香江大学医学院往往会被拿来和东京大学医学院做比较,而且每次还比不过人家,香江大学这个万年老二做得已经很久了,也有点做厌了。

  而这位藤上教授,就是如今东京大学医学院的院长。

  藤上教授的面色就是一僵,他张了张嘴,找不到反驳的地方,皱了皱眉不甘的坐下了。

  好嘛,你们是答辩导师,那你们先问。

  几乎在场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了坐在前面的五个人身上。

  这时,苏长治才意识到,这自己是不是得意过头了。

  他清了清喉咙,开口问道:“李铮,我看到你资料里用了两种人工减毒办法,一是生物血清,二是植物发酵提炼,你后来为什么选择第二种?”

第130章

  “关于这个问题, 我和我的团队做了280次实验,植物发酵提炼的稳定性远远超出动物血清, 相关数据可以看资料附录三部分。”李铮这样回答道。

  报告厅的众人伸长了脑袋,努力想要看清第一排五人手中的资料。几个声望高的学者已然离开了座位, 站到了第一排五人的旁边。

  那表情, 真是恨不得将五人手中的资料抢过来。

  “能详细叙述一下人工减毒的原理吗?”徐明生开口道。

  李铮点头。

  他转过身, 将一张病毒模拟图放在幻灯片下。

  “大家请看, 这是多克病毒的病毒模型,此次人工减毒技术,我受到了刘思朝研究员正在做的一个项目的启发,病毒阻断。这病毒模型的构造决定了它在人体内扩散的方式……”

  五人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几乎李铮答完一个人的,另一个人的问题就接上来了, 没有一丝的喘息时间。

  然而李铮却没有丝毫的慌乱, 面色平静,语气不急不缓,令许多生物学圈子里的老前辈不由心生赞叹。

  这大概是历时最久的毕业答辩,从李铮做报告开始到答辩结束, 整整花了六个多小时。导师席的五人对视一眼, 面上不由露出丝苦笑来。

  虽然五人的专业素养是无需置疑的,但是生物制药本就是一门深奥的学科, 这想要看懂一个项目哪是那么容易的。

  就单单说李铮这个多克病毒疫苗项目,这么厚厚一沓资料,放在平日里, 没有个把月,他们根本看不下来,若想吃透,说不定就得三五个月了,这还是在一旁有李铮讲解的前提下。

  这问问题也不容易啊。

  五人粗粗翻一遍,也只能问出这些表面粗浅的问题了。

  苏长治干咳一声,“李铮同学,你的表现非常优秀。你的项目不仅学术价值出众,更难得的是实际应用价值极高,多曼人民会感谢你,我们香江大学也为有你这样的学生,感到骄傲啊!”

  苏长治说到后面,明显是激动起来了。他对着徐明生使了个眼色,徐明生笑呵呵地站起来,从桌子抽屉底下取出一份红色的学位证书。

  他大步走上讲话台,“这本应该苏校长亲自给你颁发的,但被我争取来了。你是我的学生,我亲自把这个东西给你。感谢你选择香江大学啊。”徐明生诚恳地说道。

  李铮对着徐明生深深鞠了一个躬,“也非常感谢香江大学愿意接纳我。”

  场内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嘉宾席上众人一边拍着手,面上的表情却不是那么好看了。

  徐明生怎么拖拖拉拉地还没好,好不容易等到答辩完,是不是该轮到他们问问题了,这些生物圈里的老前辈们,已经憋了一下午了。

  特别是那位东京大学的藤上教授,恨不得直接上台将徐明生给拉下来。

  徐明生刚踏下第一个台阶,场内的气氛就明显变得不同起来。

  答辩结束,记者们纷纷拿出了自己吃饭的家伙,许是憋得狠了,那闪光灯连成一片,几乎闪瞎了众人的眼睛。

  李铮的眼睛也因为强光微微有些眯起。

  “李铮您好,我是藤上家作,我想请问一下您报告里的植物对于已经存在于人体的多克病毒是否会起作用。我发现您的植物提炼技术与传统技术不同,这是您发明的新技术吗?请问您能发现您的新技术吗?”

  藤上顾不上刺眼的闪光灯,第一个冲到了前排。

  徐明生气了个倒仰,“藤上教授,今天是李铮的毕业答辩,不是学术分享会,希望您注意影响。”

  藤上丝毫没有理睬徐明生的意思,只是目光灼灼地盯着李铮。

  李铮莞尔,“全面对抗多克病毒,必须走两条路,预防和治愈,两手抓两手都要硬。紫丙杉用于急救,疫苗用于防御,现在唯一的短板就是对于人体休眠病毒的治疗。这也是我要走的下一步。”

  新发现的植物发酵提取物可以用于人工减毒,也对人体内的病毒有效。但在实验过程中,李铮发现,这植物发酵提取物在有效治疗病毒感染的同时,也会刺激病毒,加强其活性。

  多克病毒是潜伏期极长的病毒,有些运气好的,甚至三四十年都不会发作。而植物发酵提取物,在灭杀休眠病毒的同时,也会加快其活跃程度。

  这其中的度,实在很难把握。李铮都想好了,等到疫苗正是进入人体临床阶段,他就以李铮实验室的名义与默沙东成立一个联合项目小组,进行药物攻关。

  李铮能预测到,这将是一个漫长而又艰难的过程。

  “至于您提到的提炼技术,没错,它与传统技术有些区别,只是一些实用的小技巧。这没什么好保密的,如果大家有兴趣,我可以录个录像,作为诸位本次来参加我毕业答辩的小礼物。”李铮笑着说道。

  藤上眼中异彩涟涟,虽然李铮没有正面回答他第一个问题,但李铮话里的意思,他却是听明白了。

  眼瞅着后面的同行蠢蠢欲动,他忍不住再次开口道:“李铮先生,东京大学给您发的邀请函您收到了吗?您有兴趣来东京大学任教吗?我们可以以教授的级别为您准备实验室!”

  徐明生恨不得把这个不要脸的丢出会场去,现在当着他们的面就开始挖人了,当他们都是泥捏的!

  香江大学的学生们也一个个都义愤填膺,会场内一片骚动。而藤上却丝毫不理会其他人的反应,只诚恳地盯着李铮。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10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2/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80之大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