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重回80之大时代_分节阅读_第46节
小说作者:小鱼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91 KB   上传时间:2018-06-20 20:13:07

  BBC一众记者瞬间坐直了身体,几个年轻是外国小伙小跑着上前将摄像机架在台子上面。

  李铮笑着开口道:“刚刚在场有人提到了巴胺沙东的专利问题,我想罗氏的戴维先生,能非常完美地回答你的问题。”

  戴维笑着给了李铮一个拥抱。

  “哦,是的。我是戴维.安多里奥,罗氏亚洲区执行副总裁,我在这里宣布,24小时前,罗氏和李铮实验室达成了第一个合作。罗氏已经购买了巴胺沙丁的专利,巴胺沙丁的样本已经在揭幕式前送往伦敦,我相信过不了多久,大家就能在市面上看到它。”

  是的,李铮在揭幕式前一个晚上,拿到了印度方传过来的婴幼儿临床实验报告,巴胺沙丁的婴幼儿冻血症治愈率高达94%,这比现有的冻血症常用药氨米沙丁治愈率高了整整10个百分点,而且副作用远远小于氨米沙丁!

  看到这个数据,李铮并不惊讶。只是当目光扫过临床死亡率的时候,他久久没有说话。

  戴维的演讲还在继续,“罗氏是一个有社会责任感,热爱慈善的企业。当巴胺沙丁上市后,罗氏将推出巴胺沙丁赠药行动。我们承诺让所有患有冻血症的孩子用得上药!让人类的明天没有疾病,罗氏在行动!”

  极有渲染力的语言,引得场内掌声雷动。

  “我将履行我的承诺,巴胺沙丁的专利金全部捐献给李铮特种病研究基金会。任何研究特种病的机构,只要准备好相关资料,就能向基金会申请科研基金。基金审批将经过严格的审核,具体申请条件和审批标准,我将通过相关媒体向大家解释。”

  “李铮先生……”

  “李铮先生……”

  “李铮先生……”

  揭幕式持续了整整一上午,结束的时候,李铮累得整个人都瘫软在了沙发上。

  “果然应付这种事,比做实验难多了。”

  *

  另一边,马哥等人回到了车子上,娱记们的心脏还在“砰砰砰”急促地跳动着。今天的场面对于一直跑娱乐新闻的几人来说,是十分特别的经历。

  “难怪那些个新闻台的平日里一个个眼高于顶的,他们采访的事什么人,我们采访的是什么人啊!那个李铮先生,年纪不大吧,开口就是人类、疾病、生命。听得我感觉自己的境界都高了点。”扛着摄像机的记者上车后,把自己吃饭的家伙放在一旁,忍不住开口道。

  “人家是生物学家,知道什么叫生物学家吗?研究人的,研究的像你像我这种人!哪是那些唱歌跳舞的演员能相比的。”马哥点了一支烟,抽上。

  这次经历,让他回想起了刚从学校里毕业时的志向,他狠狠吸了口烟。自己TM的怎么就混成了现在这副德行。

  小年纪将话筒放进包里,他看看摄像再看看马哥,小心翼翼地开口道:“哥,那个周思甜……”

  听到这个名字,车内众人的动作就是一顿,马哥连忙把烟灭了,“黄仔,我们的报纸没登过周思甜的黑料吧?”

  黄仔摇头,“马哥,您放心,那时候不是看不惯李文慧嘛,没登。”

  “没登就好,没登就好。”马哥拍着胸口长舒一口气,“今儿个的新闻一出来,这小姑娘的身价就今非昔比喽。”

  刘志东这半天都是恍恍惚惚的,他刚刚好像见到港督爱德华爵士了?刘志东拍拍自己的脑袋,真的是爱德华爵士吗?他没看错?真人?不是报纸电视?

  他觉得今天一天发生的事情,比他半辈子加起来还要刺激。

  一大早姑奶奶拖着他要去弟弟的揭幕式。

  去就去吧,反正周思甜现在负面新闻缠身,也没什么活动。

  于是就跟着过来了,只是一下车,他就见到了梁先生。梁先生是什么人啊!梁氏掌舵人,香江大鳄啊!他居然叫周思甜姐姐!

  姐姐!

  再然后,他就见到了周思甜的弟弟,香江赫赫有名的制药学天才,李铮。那个一开口就把十几亿原创药专利费捐掉的李铮!

  香江第一个原创药发明者,教研机构甚至放出风声来要将其写入小学课本的人。他居然是周思甜的弟弟!

  再紧接着,一众香江大学的教授们,港督夫妇,罗氏、辉瑞的执行总裁。哦,他的心脏啊!

  刘志东真的怀疑自己的记忆是不是出问题了,他真的是在一家茶餐厅将周思甜签下来的吗?或许是在哪个高级饭店?

  他深吸两口气,才将自己剧烈跳动的心脏慢慢平稳下来,刘志东觉得他得好好地消化消化,就在这时,他突然看到一群扛着拿着话筒摄像机的人匆匆向停车场跑去。

  咦?这群人……好生眼熟。

第59章

  翌日, 周思甜与港督夫人一同出席香江大学李铮实验室揭幕式的消息就霸占了各大娱乐版块的头版头条。

  前阵子说周思甜傍大款的声音一下子就消失得干干净净,好像这件事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

  李文慧在公开场合澄清了周思甜抢资源的事, 并称赞周思甜潜力无限,是个很敬业的后辈。

  娱乐圈风向迅速改变, 周思甜一下子成为炙手可热的新星。

  另一边, 李铮退掉了酒店的房间, 正式搬进了实验室。

  搬进实验室的当天, 他就将关于“巴胺沙丁”的药物原理论证综述寄给了《英格兰医学杂志》。

  《英格兰医学杂志》是临床医学领域与基础医学领域的经典期刊之一。其实一款原创药药物原理综述完全可以尝试投稿《自然》,但李铮最终还是选择了《英格兰医学杂志》,不仅因为其在临床医学上的权威性,更重要的是《英格兰医学杂志》是MHRA的合作期刊。

  这篇论文如果成功在《英格兰医学杂志》上刊登, 那“巴胺沙丁”的药物上市审批就成了一半了。

  “李铮,你的信。”郑玲玲一路小跑着过来, 手里拿着一个厚厚的信封。

  李铮看到这个熟悉的信封, 眼中闪过一丝笑意。

  “《微生物》!!”张跃军目光一眨也不眨地盯着那个黄色厚皮信封。他在徐明生实验室呆了整整三年,自然替他收过不少信件,《微生物》的回函,这么厚!肯定是样刊!

  是了, 李铮药物催化剂的文章排刊就是在一月份, 算算这时间,样刊也该寄过来了。

  李铮从郑玲玲手上接过信封, 看着两人目不转睛神色激动的模样,不由有些恍神。他记得自己上辈子发表的第一篇SCI论文,也是在《微生物》。那时候的自己好像也是这个样子的, 既期待又忐忑,收到样刊了非要一个字一个字把自己的文章看清楚,才能放心。

  “只要你们用心做,一篇SCI论文不算什么。”李铮看着两人几乎要把眼睛黏在期刊上的模样,忍不住开口道。

  若是其他人说这种话,郑玲玲和张跃军肯定送他一个白眼,但是李铮说这话,效果就完全不同了。郑玲玲和张跃军对望一眼,都看出了彼此眼里的期待,一篇自己的SCI论文啊……

  两人的工作热情一下子高涨到了极点。

  李铮笑着摇头,他揉揉太阳穴,眉心皱成了一个川字。实验室有了,设备有了,甚至项目都准备好了,却偏偏少了至关重要的人!

  人才难求啊。

  青园一共五个实验室,1号实验室和2号实验室李铮打算自己用。上辈子李铮主攻的是分子生物学的疫苗和细胞两个方向,因活性疫苗往往带有毒性,所以需要一个独立的环境进行实验。而李铮并不打算一个课题结束了再做另一个课题,经历过一次猝死的他,深知生命可贵时间宝贵,老天让他重生这一次,他自然要在有限的时间内,把脑子里的东西都掏出来。

  而且他觉得,如果自己这辈子只是重复上辈子的轨迹,那自己就活得太悲哀了。重活一辈子,他想要做的还有很多。

  所以1号实验室,他打算专门来做疫苗研究,而2号实验室则作为自己的常驻实验室,他甚至将2号实验室二楼全部改成了他的房间。

  还剩下3号4号5号三个实验室,李铮并不打算空着,但实验室中现有的另二位,不管是张跃军还是郑玲玲,都不可能独立完成一个项目。

  该找什么人呢。

  李铮正在发愁的时候,实验室的电话响起来了。

  “李铮啊,老徐他出车祸住院了。”打电话过来的事赵教授。

  徐明生在今天早上去学校的路上被汽车撞到,车子的前面保险杠掉落,里面一根直径两厘米的铁棒插入了徐明生的大腿肌肉,造成肌肉贯穿伤,同时CT显示其肺部出血,人已经被救护车送到了医院。

  李铮闻言面色大变,他猛地站了起来,“赵教授,哪家医院?我马上过去!”

  徐明生是李铮到香江后,除了戴维外第一个给予他帮助的人。如果说戴维对李铮的帮助不免有点建立在利益上面的嫌疑,那徐明生对李铮则是完全出于爱才之心了。

  听到徐明生在玛丽医院后,李铮顾不上多说,直接开车向医院驶去。

  是的,李铮买了车,这辆面包车本来是打算用做实验室公车的,但没想到最先开的居然是他自己。

  李铮没有驾照,至少没有八十年代的香港驾照,只是现在,他顾不上那么多了。

  汽车一路疾驰,不过显然,他的运气并不算好。一辆还没有挂上车牌的车子本就醒目,更别说他的速度极快。

  很快,在一个红绿灯路口,他被交警拦下了。

  交警皮肤黝黑,嘴唇偏厚,看起来是亚裔和非洲裔的混血儿,李铮无奈地降下车窗,“抱歉,我有急事。”

  他都已经做好了被拘留的打算……

  好吧,他知道无证驾驶不对。李铮满脸苦笑,“如果要处罚的话,能不能先等我从医院回来,我保证我绝对不会逃的。”他不清楚香江对无证驾驶的处罚力度,不过参考西方的话,他大概会被去罚做义务劳动……

  “李铮?”交警紧紧盯着李铮的脸,突然喊出了李铮的名字。

  李铮愣了一下,抬头问道:“您认识我?”

  听到李铮这个回答,交警的脸上露出了激动的表情,“我的儿子患有冻血症,他现在靠药物维持着生命。他才那么一点点大,我们都已经快绝望了。是你带给了我们希望!你的每篇报道我都一个字一个字看过,我希望你的药物能早点上市!”

  交警的粤语并不标准,但这并不妨碍李铮从中听出他的激动之情。

  李铮微微皱眉,“您的孩子多大了?什么时候发病的?”

  “昨天是他两岁的生日。”交警叹了一口气,情绪显然低落了下来,“他在出生八个月后就发病了,可怜的孩子每天只能躺在床上,靠着药物维持生命。他甚至不能在阳光下奔跑。”

  李铮不由想起了当初那份资料中那些冻血症孩子躺在病床上绝望的眼神,他犹豫了一下,从车里拿出纸笔写下一个电话号码,“如果孩子撑不住了,打这个电话吧。”

  李铮给他的是印度制药方的电话。李铮的药物专利权已经卖给了罗氏,出于对知识产权和生命的尊重,他不会提供实验室的半成品药物给这位父亲。而罗氏这种制度规范、森严的制药公司,不可能流出一颗未获得上市审批的药物。

  但印度制药厂就不一样了,印度巴胺沙丁的仿制药有原版巴胺沙丁百分之八十五的效果,且印度制药厂管理混乱,如果你诚心想要拿点药出来,可能性还是非常大的。

  李铮因为临床资料的缘故,和印度方一直有联系。印度制药厂本就心虚,因此对李铮这个原创药发明者十分客气,两者之间形成了一个微妙的平衡。

  交警闻言大喜,他用不甚标准的粤语不停说着“谢谢,谢谢。”

  李铮干咳一声,右手在方向盘上面摩挲了一下。

  交警见状一愣,随即立刻反应过来,“李铮先生,您先走吧。”说着让开了路。

  李铮长舒了一口气,擦了擦额头的冷汗,说实话他还真有两分怯意,他两辈子都没进过监狱呢。

  从后视镜里,李铮看到那混血交警对着自己的车行了一个非洲部落特有的礼节。

  那种从心底散发出来的虔诚和感激,让李铮整个人都感觉暖暖的。

  他要做得更好,才能配得上他们的尊重啊。

  后面的路就比较顺利了,李铮把车停在医院停车场,一路小跑到徐明生病房门口。

  徐明生的急救手术刚做完不就,医学院的几位教授都在,他们面上带着庆幸的神色,李铮心中便是一松。

  “老师他怎么样?”

  赵教授拍拍李铮的肩膀,“本来是不打算让你过来的,但是老徐他儿子在国外,我想他如果没事,醒来的第一眼能见到你,他会很高兴的。”

  八十年代的师生观念很重,学生抵半个儿子。李铮这个学生虽然是半路出家,但是他称呼徐明生为老师而非教授,足以表明了他的态度。

  “放心吧,已经没生命危险了。是老陈亲自动的手术,出血点找得很准,没遭什么罪。就是那肌肉贯穿伤,得好好养上半年喽。”赵教授摇头叹息。

  老陈是陈素芬教授,也是徐明生的妻子。本来害怕陈教授情绪激动,医院是不赞成她主刀的,但是陈素芬坚持要亲自为丈夫做手术,院方也没办法,只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过去了。

  “玛丽医院消毒措施倒做得不错,一上午阿姨来来回回都打扫机会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7页  当前第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6/1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重回80之大时代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