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108节
小说作者:瑞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1

  他心里暗暗可惜,自己看过去的时候陛下正低着头批阅奏折,他没看清陛下的相貌,不过因为长居高位, 那股滔天气势,绝无仅有。

  原来下午的时候泰安帝又来了,还是坐在考试现场, 以自己的行动表明自己对科举的重视。

  古代称科举出来的官员为天子门生不是没有道理的。

  最后一场殿试由皇帝亲自主持,不说后面的名次,起码前几名是由皇帝亲自钦点的。

  等笔迹干透后,叶君书小心翼翼的将卷子装入属于自己的封袋,随后收拾好自己的笔墨纸砚,装入自己的书箱后,才举手表示自己要交卷。

  很快就有一名宦官走过来,叶君书看对方将自己的卷子小心地收走后,叶君书才提着自己的书箱,在宦官的引领下退出考场,离开保和殿,直接走出到宫门口。

  宫门外的不远处还停有很多辆马车,叶君书看余茂林站在他们的马车前,连忙走过去。

  叶君书看余茂林的神情轻松,就知道他答得不错。

  不过对于余茂林来说,似乎没什么能难倒他的。

  这次殿试,叶君书没让家里人来送,赶车的是余家的车夫。

  两人先后进了马车,叶君书直接靠在软垫上,神色疲懒。

  马车慢慢驶离皇城,因为地段特殊,车夫驾驶得很慢,可能是怕冲撞贵人。

  叶君书颇有好奇地问:“茂林,你看到陛下长什么样了吗?”他的一举一动都太过谨慎,陛下三番两次出现,叶君书都没觑道真颜,不得不说很让人扼腕,那是皇帝呐!

  余茂林直接摇头,“没注意。”

  “……”很好,这个回答很强大。

  “反正迟早都能看到的。”余茂林表示,他一点儿都不好奇。

  ……说得也是。

  等他们都考上了做了官,见皇帝的机会就多了。

  这么一想,叶君书就不纠结了,随后又问:“你觉得自己答得怎么样?”

  余茂林回答得一点儿也不谦虚:“尚可。”

  叶君书一听,替好友欣喜,如果不出意外,余茂林得状元之名的机会很大,历届殿试的前三名基本都是在会试的前三名。当然,突然杀出一匹黑马的可能性也很大。

  基本上哪怕原本在会试上排名靠后的,如果在殿试中策论答得非常出彩,得状元也有可能。

  回到叶宅,叶君书和余茂林两人都到书房将自己的策论默写下来,互相分析拜读。

  叶君书看完余茂林的答卷后,就十分确定,这次的状元郎,非他莫属,虽然自己答得也不错,但是明显余茂林的答案更胜一筹,如果是他,他也会选余茂林。

  就不知道其他人答得怎么样,上面的人怎么看。

  殿试考完,叶君书一时无所事事。

  他这些年专为事业和家庭两头奔波,如今家里已经步上正轨,科举也已经走完最后一环,只等一切尘埃落定。

  不知怎的,他的心里空落落的,开始多愁善感起来。

  不过他到底是叶君书,他的人生目标已经很明确,早已规划好一切,茫然什么的,这些情绪都不适合他。

  殿试之后的第五天才出名次,期间的这几天挺难捱的。

  叶君书估计,可能每个贡士都有这样的情绪,等待的过程最煎熬,简直让人坐立难安,彻夜失眠。

  幸好身边有余茂林和温毕华陪伴,一起聊聊侃侃,日子不算难熬。

  温毕华这几天游走在众多学子之中,知道很多八卦消息,回来说给叶君书他们听,也算一个解闷。

  温毕华连外头质疑他们两个的第一第二名名不副实的事都说出来了,满脸的义愤填膺,显然对外面的人这么说他的两个好友十分气愤。

  倒是叶君书他们一笑置之。

  酸话而已,他们这些年听得多了,不被人嫉妒的天才不叫天才。实力才是最重要的。

  温毕华说完这些事后,转而说起了私事。

  他一脸艳羡道:“等你们金榜题名,一定有很多好哥儿任你们挑选吧?我听说很多世家哥儿,最喜欢榜下捉夫了!”

  他的两个好友皆未成亲,到时肯定挑花眼,只要这么一想,温毕华就觉得自己好羡慕好嫉妒!

  说到这个,叶君书也很好奇,他发现,自己认识的朋友,基本上在这个时代来说,都是大龄未婚的,仿佛自己混的是个假古代。

  不是都说古代的人成亲得都很早的吗?

  基本上哥儿十六岁左右就结契了,汉子最晚不过二十,很多汉子到二十岁这个年纪,娃儿都能满地爬了。

  但是看看他身边的这些,余茂林都二十有二了,还没成亲,而且家里也没有侍宠,温毕华只比余茂林小一岁,但同样未结契,还有昊子哥也是。

  就连秦师兄,二十岁的时候才成功脱单和洛哥儿结了契。

  叶君书忍不住怀疑,难道是物以类聚?

  他们都是古代大龄剩男团的一员?

  温毕华托着下巴苦巴巴叹气道:“唉,我也想被大家哥儿看重捉回去结契,我可不想回去结契那只母老虎,好不容易才脱离虎口逃到京城。”

  深深思考了会儿,温毕华两条眉毛皱得紧紧的,一脸的认命,再次叹气:“算了,那只母老虎凶巴巴的,我不要的话肯定结契不出去,我还是勉为其难收了吧。”

  真是愁人,不过看在两家世交的份上,他还是不抗争了吧。

  叶君书:“……”等等,温毕华是不是暴露了什么不得了的信息?叶君书想到偶尔温毕华抱怨式提起好多次的小几岁的竹马,还三番两次为了躲人经常跑来他们家的,那位传说中的恐怖小哥儿竹马?

  叶君书看他表情,也不是真的讨厌嘛!得,这个是迟早会脱单的,不算剩男团成员。

  然后余茂林就皱眉道:“我有未婚夫郎了。”所以榜下捉夫这个约定俗成的风俗,轮不到他身上。

  然后两人的目光落到唯一一个真、单身狗身上。

  叶君书:“……”

  温毕华一脸的艳羡:“说不定子舟还会被赐婚啊!”戏文里都是这样演的。

  说真的,你们这样的态度是很容易失去我的!

  原来到头来,只有他一人才是真的单身狗吗摔!余茂林什么时候冒出个未婚夫郎了?他怎么不知道?

  ……也对,他也没问过。

  叶君书重重咳嗽一声,强调道:“我有喜欢的人了。”

  两人一听,眸光更是闪亮,余茂林直接肯定地说道:“元宵那天那个哥儿。”

  温毕华连连问道:“真的吗真的吗!茂林你见过?长得怎么样?和子舟相配吗?”

  余茂林点头,不过不予评价,他觉得自己没资格对一个只见过一次还是好友心上人的哥儿评头论足,不过他对他的印象很好就是了。

  温毕华见从余茂林嘴里问不出什么,转身又缠着叶君书问去,两眼直发亮,充满了对八卦的热爱。

  叶君书被缠得直接没了脾气,但是丝毫不说出阿玙的丁点儿信息,迅速转移话题,“不知道这次的金榜会是什么结果。” 温毕华想也不想就道:“肯定能得前面名次,最不济也在二甲榜上!”

  叶君书叹气,“突然对自己的试卷没什么把握。”仔细一想,自己似乎回答得没什么亮点?想到自己的考卷正在被读卷官们评审,叶君书就一阵忐忑,万一名次不好怎么办?如果排名不在前面,官途说不定就没那么顺利了。

  “怎么会呢?你的名次肯定在前面!”温毕华斩钉截铁道,然后完全忘了自己之前想八卦的内容,全部心神都在给好友加油打气上。

  叶君书一边认真倾听状,心里悄悄松口气,总算没被缠着不放了。

  而此时,皇宫内的一处封闭的宫殿里,读卷官们正在改卷子。

  因着殿试不需誊录,考官们直接读阅原卷,而且只有二百五十八份卷子,但是每个阅卷官都需要给所有卷子评点打分,所以速度不算太快。

  阅卷官共有八名,他们要在三天内选出最优秀的十份试卷进呈给皇帝,由皇帝钦点前三名,即状元、榜眼、探花。

  时间上比较紧张,但是进展井然有序。

  第四天下午的时候,十份共同评选出来的试卷送到泰安帝的案首。

  泰安帝还未打开来看,就对身旁微微躬身站立的头发花白的高官笑道:“今年的考生都很年轻啊!朕依稀记得,上一次最终进殿试的贡士,大部分都是年纪偏大的,这次朕看,考上贡士的年轻学子就有三分之二。”

  明相随即诚恳地道:“全靠陛下治理有方,我朝各地方能大力地培养出更多年轻优秀之人。”

  “哈哈哈……”泰安帝龙心大悦,他随手拿起其中一份试卷,细细阅读。

  “朕记得,元宵那晚出了两对至今无人能解答出来的对联的那两个学子也在这其中,是叫叶君书和余茂林?还考了第一名和第二名?”泰安帝询问身旁的人。

  泰安帝在殿试上,看到两张他印象深刻的面孔,顿时十分感兴趣,他已经看过一点他们的答题内容了,如果不是在考场上,他当场就要抚掌击叹,两人写的内容都十分精彩,而且并非天马行空,可操作性很强。

  另一边面白无须的大总管随即躬身笑道:“陛下没记错,那两位学子是叫这两个名字,奴才还记得,陛下和那位叫叶君书的相谈甚欢。”

  下方的八名阅卷官心中一紧,马上就猜到泰安帝接下来的意图,心抽得直想这两名考生的试卷应该在这里面吧?

  余茂林和叶君书能考到前面的名次,殿试上的成绩自然不会太差。

  果然,泰安帝就在前面几份卷子里找出他想看的。

  因为此时已经到泰安帝面前确定前三名,这会儿他可以看到每个考生的名字和对应的试卷。

  泰安帝总算看到完整的策论,他率先看了叶君书的卷子,看到精彩处,直接拍掌叫好,而后余茂林的答卷更让他眼前一亮。

  不管是叶君书的贸易经济论,还是余茂林的教化论,同样精彩,细思下来,两个办法都有可操作性,并不是纸上谈兵。

  尤其还敏锐的分析了对策的优劣和该如何防范,该怎么实施,经过他们精妙绝伦的文笔构造,组成一篇无懈可击的策论。

  再翻阅一看,还有一篇文章同样出彩,他一看,是会试第三名邓鸿远的答卷。

  泰安帝愉悦地大笑,朝廷又迎来了三个可塑之才,不知道他们能为朝廷的格局带来什么变化,泰安帝表示十分期待。

  他提笔圈下这三个名字。

  底下几名阅卷官对视一眼,看来,这一届科举的前三名,出来了。

  

第106章 第一百零六章

  放榜的那一天, 叶君书和余茂林等二百五十八名贡士一个不落的早早进宫。他们穿上朝廷统一发放的贡士服,正按照会试的名次分两排在两侧站着。

  叶君书和余茂林分别站在两列的第一位。

  太和殿里,泰安帝和一干大臣正在议事。

  今天的重中之重是新科进士的排名,一般来说前十名是由泰安帝亲自指定, 但基本上只有前三名是泰安帝钦点, 而后面的名次, 则由大臣们一同商议。

  进士的排名分三甲,一甲状元、榜眼、探花,后面是二甲和三甲。不久之后他们会被宣进殿内,泰安帝会宣布一甲三人的名字, 然后是第四名,也就是二甲第一名。

  其他人的名次则由这位二甲第一名宣读, 这也就是传说中的“传胪大典”。

  接下来就是天下所有读书人梦寐以求的金榜题名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6页  当前第10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8/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