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153节
小说作者:瑞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1

  叶君书也没想通其中的关节点。

  只得暂时作罢,多看看前辈是怎么处理的。

  晋江这边也在飘着雪,气温比上京那边还更阴冷。

  一城百姓困在里面,出不来进不去,据说粮食所剩不多,御寒之物也少,恐怕会有人受不住生病去世。

  但是即使面临这样的困境,也没人愿意出来求和。

  叶君书站在空旷处,远眺银装素裹下灰扑扑的城墙,目光幽深。

  廖副尉从后头走过来,站在叶君书身边,同样远眺。

  他腰挎大刀,肩上披着猩红色的盔甲披风,在寒风中翻飞。

  “那里的百姓,正在受苦受罪。”廖副尉的语气,也不知是痛惜还是惋惜。

  他们将士在边塞浴血杀敌守卫百姓,以为将同胞护在背后,就能免受苦难,平安喜乐过日子。

  殊不知,依然有狰狞的獠牙挥向自己的同胞,百姓们在他们身后,仍然痛不欲生。

  所以他们将士,最看不起的就是文官了,书读再多又怎样?还不如他们这些莽夫重责爱民。

  自古以来,贪官大都出自文官,武官的没多少,这就是差别。

  “啊。”叶君书发出一声无甚意义的词。

  “你们文人花花肠子最多了,你有什么想法?这个僵局迟早要打破。”

  叶君书扭头看向廖副尉,“你觉得我有想法了?”

  廖副尉对李玙迷之自信,“当然,你是玙哥儿看上的人,自然不会是庸人。”

  这话完全符合逻辑!叶君书忍不住露出一个笑,很快又收敛回去,正色道:“我想进城一趟。”

  比起邓鸿远来了之后一直跟在万兴昌身边,叶君书如非必要,都自己到处走走,朝从晋江逃出来的部分官员和附近地方的官员百姓打听了前前后后的事。

  有关的无关的乱七八糟的事听了很多,他从中提取了重要信息记录下来,但是唯漏了最最重要的一点。

  崔亮道到底做了哪些天怨人怒的事?

  晋江的官员对此皆含糊其辞,遮遮掩掩的,问得深了,都直接避开不谈,叶君书一时不好追问到底。

  他还查了卷宗,目前只知道他这么多年搜刮百姓财产累积到了恐怖的地步,最后才逼得百姓发动叛乱。

  再深究其详细过程,就不得而知了。

  在这边问不出来,叶君书萌生了到晋江城里一探究竟的想法。

  晋江城民一定要亲眼看崔亮道处决才愿意和谈,肯定有其原因,叶君书觉得如果他找出其中关键的节点,说服他们打开城门,事情就好办了。

  他们带来的粮食也没机会送过去。

  银子有,御寒之物倒是没有。

  叶君书想了想,对廖副尉道:“不如让人想办法弄一批御寒之物来,想必那才是他们急需的物资。”

  廖副尉觉得很有道理,“我跟我父亲说声,他会安排的。”

  叶君书点点头。

  廖副尉接着又说道,“你要去那里的话,我陪你去。”

  叶君书考虑了下,觉得有廖副尉跟着,自己可以做更多事,便再次点头。

第145章 第一百四十五章

  叶君书深入百姓官员了解晋江事态的这两天, 廖副尉也没闲着,沿着晋江的城墙转悠了一圈,就将其地势勾勒在脑子里。

  在叶君书提出想要亲自前往晋江城的时候,他当即就知道哪处是最容易混进去的地方。

  廖副尉带叶君书进了房间, 拿出晋江的舆图, 很快就圈出地点, 指了指西南方向的一处,“我们从这边进去。”

  叶君书自然没意见。

  在这方面,经历过无数次战场,潜伏刺探过敌军无数次的廖副尉比自己在行多了。

  自己在廖副尉面前指点江山, 无疑是班门弄斧。

  除此之外,他们还得编个理由离开大众视线一两天。

  这边官员里, 并不是全都是信得过的,谁忠谁奸,除了本人,没人知道。

  幸好有廖将军帮忙打掩护, 叶君书暂时不担心会被暴露行踪。

  万事就绪。

  叶君书和廖副尉乔装打扮一番后,随即在夜色深深之际,悄无声息的摸到他们选中的潜入范围。

  占领晋江城的毕竟不是正规军,城墙线那么长,总能找到漏洞进去。

  两人很容易就混了进去, 一同走了段路,他们就准备分开行动。

  廖副尉虽说是陪叶君书来,但他身上还是带着任务的。两人约定了后天晚上同一时间在此处集合, 如果谁没在规定时间内出现,就在此处留下标记,说明自己的去向。

  随后就各自分开。

  叶君书的破损长靴踩在积雪上,发出轻微的声音。

  他走了一会儿,从怀中取出晋江城的结构图,思索了片刻,没有马上就去吕家的大本营那里打探,而是选了另一方向走。

  此时他的形象,跟乞丐差不多,向来乌黑柔顺的长发此时乱糟糟的,俊朗的面容、脖子和手等外露的肌肤抹上一层黑乎乎的不知名物体,看着很黑瘦。当然,廖副尉的装扮也是难民的模样。

  在他们之前,廖将军已经有派人来查探过,吕家几乎将里面的人都聚集在一个范围内生活,每天就靠救济棚统一发粮生存。

  而且为了取暖,有些人都是睡在一个大间里,一个晚上就靠一堆碳火保暖。

  此时的雪已经停了,温度却是降了好多度,他没穿什么保暖的衣服,冷得直打颤。

  内城寂静得近乎诡谲,除了呼呼的风声,其他什么家禽牲畜的声音都没有。

  他小心翼翼的避开巡逻的人群,半途中还捡到一只缺了个大口子还有些裂纹的碗。一看就是被扔弃的。

  叶君书用雪擦了又擦,看着干净了,才塞进怀里,苦中作乐的想,白天盛粮的载体有了。

  又走了一段路,叶君书才在一个偏僻的避风处靠着墙角蹲下来,眯着眼等待白天的到来。

  不过他不敢睡过去,毕竟天气太冷了,一旦睡过去人体抵抗力就会下降,更容易生病。

  他们出来的时间是凌晨丑时末,摸进来后又走了一段路,再过一个多时辰就天亮了。

  叶君书眯眼休憩,并未彻底睡过去,而是分出一丝心神随时注意外面的动静。

  直到听到外面有动静,叶君书才睁开眼,悄无声息的看过去。

  不远处的巷子口,衣衫褴褛头发乱糟糟的扎在后面的一大波人两眼无神的走过。

  破损的草鞋踩在无人清理的厚厚带着黑泥的积雪上,发出沉闷的声音。

  每个人手上拿着一只碗,应该是去排队吃饭去了。

  他们有目的的往一个方向走,皆是瘦骨嶙峋无精打采的,仿佛行尸走肉。

  叶君书观察了好一会儿,才走出来,佝偻着身体,无声无息地混进去,顺着人流走。

  他的加入没有引起一丝波动,可以说,根本没有人注意到别人的存在。

  就连被大人牵着的小孩子,都是死气沉沉的,一点生气都没有。

  叶君书观察了众人的表情,自己也模仿他们的神色,很快就双目无神,乍一眼望过去,并没什么区别。

  一路上不断有从四面八方的人汇聚在一起,人越来越多,哪怕是在冬天,也遮掩不住冲天的腐臭味。

  不多时,他们到达了一个偌大的空地上,蓦然听到一声敲锣响,众人麻木的神情陡然一振,眼睛总算有了神采。

  接着,他们好像浑身灌注了力气,迅速的往前跑。

  叶君书也顺势往前冲。

  然后他就听到了自进入此地以来第一声别人说的话,“都排好队了啊!一个个来,老幼弱在前,青壮年在后啊!”

  前方传来一声声嘶吼,大家似乎早已经习惯了,虽然还在往前挤,但都听从说话人的安排,青壮年自觉排在相对后边,让老幼排在前头。

  应该是一直这样行事,所以大家都安安静静的没闹事,还算有秩序。

  叶君书就混在青壮年里头,和其他人一样,伸长脖子往前望。

  十几米远的地方简陋的搭着一个大棚子,隔得远他没闻到食物的香气,但此时一定是在分食物。

  排在前面的老幼弱哥儿已经打好慢慢一碗粥,从一旁走过,在后头寻个空地蹲下来吃。

  粥并不是白粥,而是混着糟糠和杂粮的,有点稀,但也有米粒。

  还没有分到食物的人们看着捧着碗走过的人,眼里明显十分垂涎,他都能听到此起彼伏的肚子咕噜声和吞咽口水的声音。

  但没有一个人受不住诱惑去抢,而是更渴望的看着前面。

  叶君书不知怎么,心里有些酸涩,有些难受,他们并不是无恶不作的人,只是平民百姓而已,但却因为贪官,遭受如此大罪。

  叶君书的老家也是荒凉贫瘠,但也饿不死人,有房有地,仓里有点存粮,日子过得下去。

  他以为他老家那边已经够贫穷了,没想到这里,更超乎他的想象。

  或许也有被常年剥削的后遗症吧……

  叶君书胡思乱想着,很快就要轮到他了,连忙回神,安静地排队。

  前面还有四五个人就到他了。

  前面分食的速度很快,就轮到叶君书了,他连忙双手将破了大口子的碗往前捧过去。

  他面前的是两个半身高的大锅,直径约有一米。

  给他们打粥的是穿着短打的大汉,粗砺的大手握着长大勺,手臂肌肉微微隆起,保持长期一个姿势,让他们额头都冒了汗。

  里边还有四五个带着武器的大汉,似乎是维持秩序震慑的。

  给叶君书打粥的大汉看到叶君书手里的碗,递到上头的那勺清汤似的粥顿了顿,撇了叶君书一眼,随后收回来倒回去。

  叶君书心里一个咯噔,他露了什么马脚了吗?他暗地里戒备起来。

  只见那大汉将勺子在只剩一掌高的粥里搅了搅,然后勺起一勺,倒在叶君书的碗里。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6页  当前第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53/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