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228节
小说作者:瑞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1

  泰安帝勃然大怒,虽说当即训斥了提出封王的御史。但这事开了个口,就不会轻易压下去。

  封王的奏折一封接一封呈上泰安帝的案前。

  一些墙头草官员见大皇子封王的呼声愈盛,也加入了行列。

  中立派两边不沾,作壁上观。

  唯独一些皇后一派和保皇派的官员持反对意见,但是势力单薄。

  那点声音也微弱下去了。

  大皇子的呼声更盛,隐隐有让大皇子继承正统之势。

  只差没直接上奏请立太子了。

  不过封王的话,和立太子没多大区别了。

  泰安帝的四个皇子,成年的就两个,而二皇子资质平平,且无厉害的外家。

  一旦封王,有了实权,对大皇子来说是最有利的。

  如果大皇子再发展个几年,说不得将来就是他的天下了。在他们眼里,皇七子才是正统,是嫡子,然而他此时还只是个十二岁的少年,尚未参政。

  几年的时间过去,黄花菜都凉了。

  届时放眼朝堂内外,根本没有与之抗衡的势力。

  但在叶君书看来,大皇子未免太心急了些。

  皇子之中虽然没有能与他一争的对象,唯一一个对他构成威胁的,尚未成年,不足为惧。

  但是他们忽略了最重要的一点。

  泰安帝的身体还十分康健,他虽四十有余,但如无意外,起码还能在位十几年。没有一个帝王会高兴,在自己正值盛年的时候,有人觊觎自己的皇位。

  哪怕那个人是自己的儿子。

  按理来说,朝廷如此风云变幻,最急的该是中宫一脉。

  如果将来是大皇子继承正统,哪里会有他们的活路?

  七皇子作为唯一一个中宫嫡子,恐怕还会有性命之忧。

  但他们此时还真不急。

  七皇子尚未长成,他们急急跳出来争有弊无利。

  他们只要保证泰安帝健健康康的,多活个十年八载。

  泰安帝并不是个懦弱无能的昏君,他手里还是有实权的,明家一派若想逼宫,几年内恐怕还得掂量一番。

  泰安帝的位置,坐得稳着呢!

  所以他们一点儿也不急。

  这个时候正该养精蓄锐,甚至可以暗地里推波助澜,好让大皇子多上蹿下跳一会儿。

  这段时间朝廷的热闹和叶君书并无直接关联,在确定短时间内不会有异变后,叶君书就将精力放在自己家里。

  他们此时在收拾家当,准备回家探亲。

  叶君书和李玙商量过,也计划好了今年回乡祭祖。

  叶君书请了四个月的假,路上赶快点,还可以在老家待小个月时间。

  足够他们将事情都办好了。

  家里几个孩子也是要带在身边的。

  难得回老家一趟。

  这样一来,叶君为的学业可能会耽搁一下。不过路上有他看着,倒没多大关系。

  本来他可以将孩子留在京城,但是仔细琢磨了下,还是觉得不放心。

  上京可是明家的地盘,万一哪天对他的孩子们下手怎么办?

  他远离京城,什么都做不了。

  本来如果李长川在京城的话还可以将孩子托付给他。

  但是可能在京城闷了,又或者是亲事被各方盯着,李长川就不想待了。

  所以他此行准备和叶君书他们一起离京。

  说来,李长川还没去过叶君书的老家,这会儿还可以顺道看看。

  不过李长川的最终目的却是准备先一步去东南,准备先去探探消息,先去海域附近适应一下。

  对于大舅兄要去自己老家,叶君书自然是万分欢迎,为此他特地去信让乡亲们帮忙好好将房子清扫一下,免得给大舅兄留下不好印象。

第200章 第二百章

  叶家村

  距离村中心稍远的一座青砖大院一反往日的冷清, 人来人往的热闹非凡。

  乡亲们的淳朴脸上皆是笑容,积极热情的忙着手中事,不时听到一声声吆喝,干的热火朝天。

  明阿姆精神抖擞的纵揽全局, 看着乡亲们将这座农家大院翻修一边。

  屋檐上几个年轻大汉正在规整瓦片, 屋里屋外人进人出, 打扫的打扫,清理的清理,务必使这座大院焕然一新。

  这座农家大院正是叶君书家的宅子。

  自叶君书的传信快马加鞭送到叶家村,整个叶家村开始了规整的过程。

  为了给叶君书的夫郎家留下好印象, 叶家村可谓用苦良心。

  将叶君书家不怎么旧的院子翻修一遍不说,因为下雨天路会泥泞, 还特地从村口到叶君书家修了条石路,可容马车经过。

  后来村长叶于荣想了想,单修这么一条路显得突兀,干脆大手一挥, 让整个村子的道路都铺上,银钱全从公中出。

  整个村子都动起来,没几天就将村子的道路铺得平平整整。

  下雨天去窜门,也不会一双鞋子全是泥泞了。

  乡亲们体验过这个好处后,纷纷觉得这路铺得值。

  叶君书的房子在村长叶于荣和明阿姆的主持下, 整修了三天。

  大体上没有变动,只将看起来陈旧破损的地方新修一遍。

  叶君书的房子平时维护得很好,但也有二十多年的历史了, 况且最近几年没有人住,没有人气的房子坏得更快。

  在农家人眼里,叶君书家的房屋已经是数一数二的,但一想到他大官的身份,只觉得哪哪都不适合。

  不过他们也不敢乱动什么。

  明阿姆一想到这次回来叶君书带着他的夫郎,那是个京城人士,虽然叶君书没特意提具体身份,但不妨碍他们脑补。

  去年叶君书传信来说九月份结契,明阿姆激动得当场落泪。

  舟小子总算苦尽甘来,不但有了好前途,还成家了!

  如果不是路途太远,他没出过远门,也怕给叶君书带来麻烦,明阿姆是肯定要亲自参加喜宴的。

  可惜如果乡亲们去的话,就要错过秋收了,所以最终只有秦耀良作为代表进京。

  秦耀良回来后,乡亲们最爱的就是听秦耀良说京里的日常,如果不是还有个先生的身份震慑,乡亲们是恨不得一天到晚听个够。

  他们听了秦先生的描述,深深觉得那就是个大家公子,他们绝不能怠慢了。

  一定不能留给对方不好的印象。

  “明阿姆,这些花草就栽在院子里?”一年轻小子满头大汗的捧着一大盆花,着急的跑来问明阿姆。

  明阿姆回忆在亲家那边看到的,然后让洛哥儿亲自指挥怎么摆设。

  洛哥儿自结契后,性子就外向了许多,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不爱说话还一天到晚闷在房间里,他已经生过一个小孩,整个人养得丰腴了许多,不过不显胖,只是看着红润许多。

  院子里的杂草被彻底清过一遍后,显得光秃秃的,他们干脆像镇上有钱人家那样,将院子用花装扮起来,这样就好看多了。

  他们农家虽然不兴这些不实用的,但没做过也看过不少啊!

  村里大汉经常接工活到大户人家里帮忙,自然见过的,更何况还有个洛哥儿在。

  洛哥儿的夫家阿姆,可是个书香门第的,这些年耳濡目染,也学到不少。

  洛哥儿将院子环顾一圈,随后说道,“从这边开始放起……”

  屋顶梁上翻整好后,手脚麻利的叔姆伯姆们里里外外清扫一遍,院子外的摆设也规整好,明阿姆看着焕然一新的房屋,心里满意极了。

  村长叶于荣也过来看了几次,乡亲们都很能干,才三天不到就将屋子收拾好了。

  然后他问,“可有哪里需要改的?”

  明阿姆是最亲近叶家几兄弟的人,他最了解叶君书的心思,村长对于他们村里最出息的后辈,可是万分重视。

  明阿姆摇摇头,“没有了。”其实按他对舟小子的理解,他更想在院子里种上些蔬菜果子,不过一来此时移栽过来已来不及,二来,他觉得如今舟小子身份地位不一样了,住的地方应该像那些官家老爷一样才对。

  想到舟小子,明阿姆忍不住道,“不知道舟小子什么时候回来。”

  迄今为止他们收到叶君书的来信已经十天,按理来说差不多到了。

  明阿姆真是日思夜想,即便他们前年才见过,但总觉得已经过了很久,他真想念叶家那几个小家伙。

  村长悠悠道,“快了。约莫就是这两天了,我已经让人随时在村口候着。”以便第一时间收到消息。

  明阿姆顿时感激道,“多亏你费心。”

  村长背着手,“应该的。”那是他叶家的后辈,最有出息的一个,此等光宗耀祖的之人,再怎么重视也不为过。

  如今一切都安排好,只等叶君书他们回来了。

  ****

  叶君书他们不是第一次回乡,路途算是熟悉了,除了半路遇上过一次暴风雨,耽误了两天路程,他们一行人还算顺利。

  丰城县的一切一如记忆中的安详朴实。

  叶家村亦是什么也没有变。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6页  当前第22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8/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