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232节
小说作者:瑞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1

  叶家叔伯们有些坐不住,毕竟李家都是当官的,据说还是大官,一听就忍不住腿软,哪敢平等坐?

  子舟是他们看着长大的晚辈,他们才没说不自在。

  李玙坐一边虽没说话,李长川态度温和的和乡亲们说话,还有叶君书和秦耀良活气氛,很快就将那无形的僵硬氛围消下去了。

  他们就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谈话。

  李家作为当事人之一,自然遵循这边的风俗习惯,只听着没提建议。

  遇到不明白的地方就问问。

  李玙听得认真,默默记下自己该做的事。

  天色微微暗下来的时候,叶家灯火通明,尤其院子更是热火朝天。

  屋里头主人家和村里有名望的长辈坐在厅堂。

  屋外厨房前的院子搭了好几个临时灶头,柴火烧的噼啪响,大块大块的肉在大锅里翻炒,浓浓的肉香四溢,惹人口齿生津。

  大人们忙里忙外,小孩子们忍不住诱惑,蹲在院子里看着香喷喷的肉留口水。

  最后是路哥儿做主先取了两大碗煮好的肉,给孩子们解解馋。

  孩子们也懂事,一人分得一块肉,就呼啦啦跑出去在附近玩耍了。

  人多力量大,很快一桌菜就做出来了。满满的六个大菜,分量十足。

  叶君书他们作为主桌,特地做了十二个菜,务必不让新夫郎和大舅兄觉得怠慢了。

  待叶君书带回来的人都上桌后,各家留了个哥儿下来在一桌吃饭,其他人将剩下的各家分一碗带回家准备和家里人一起吃。

  那些留下的除了平伯姆和明阿姆,其他都是相对年轻的各家夫郎,他们是准备等全吃完后帮着收拾的。

  叶君书自己虽说有带人回来,但做事的人多一个就快一点。

  待吃饱喝饱,乡亲们散去,院子也被收拾得干干净净,部分兄弟被分到李叔的房子,也离开了。

  叶家大院静悄悄的。

  澡房轮流使用。

  孩子们先后冲了澡,很快就回房睡觉了。

  到后面才轮到李长川,最后才是李玙叶君书。

  得亏现在是大夏天,兄弟们风尘仆仆一天,晚上直接到河里游一圈,就神清气爽。

  叶君书他们倒不方便去,老老实实在自家澡房排队。

  可惜李玙还是不愿意和他来个鸳鸯浴。

  叶君书心心念念。

  叶家村四面环山,到了晚上就是凉风习习,带走白天的燥热。

  叶君书冲个温水澡,刚好合适。

  他回到房间,李玙已经什么都弄好,躺炕上睡觉了。

  这里一到冬天就十分寒冷,所以基本家家户户都是烧炕,很少打床,叶君书家也不例外。

  到了夏天这个时候,基本上凉席往炕上一铺,就很舒服了。

  叶君书脱了衣服,只剩下一天里裤,躺到一旁,随意将薄被搭在小腹上,随即压在李玙上面。

  李玙将他推了推,“热。”所以别靠这么近。

  叶君书顺势远了点,不过仍靠得近,他单手揽着李玙,整个人贴着他,压低声音道,“把衣服脱了睡就凉快了。”

  李玙自然是反对的,他睡觉一直是穿着衣服的,对李玙来说,穿着贴身衣物睡觉才是正确的,谁知叶君书竟然是一件不穿的!

  李玙一开始还说几句,叶君书听是听,冬天偶尔穿几次,但更多时候是不穿的,他适应了很久才适应过来。

  其实叶君书穿不穿衣服睡觉都可以,没说习不习惯,但是自从有了夫郎,他喜欢肌肤相亲的感觉,所以在自己的地方,就随心所欲了。

  可惜李玙不配合啊。

  叶君书哀怨。

  叶君书道,“这几天会很忙,你做好准备。大舅兄有说什么时候离开吗?”

  李长川之前说是待一段时间,但没说具体多久。

  李玙回道,“大哥留十天。到时他会直接离开去那边。”

  叶君书一听,心里盘算一下,大舅兄那个时候离开刚好。

  当然,他不是想撵人,只是大舅兄不在,他更方便和阿玙去过二人世界啊!

  不过一想到大舅兄此去不知何时才能见面,叶君书的心情就不大好。

  两人没聊几句,李玙就道,“睡吧,明天还要早起。”

  叶君书应声,低头亲了亲李玙,然后躺一旁闭上眼。

  第二天,叶君书早早起来,将早已备好的请帖分发出去,让护卫们去送信,其他村里的沾亲带故的人就让乡亲们具体通知了。

  除了这事,叶君书也不闲着,他让明阿姆帮忙在村里多收些粮食蔬菜,有多少要多少。他花钱银子买,怎么也不能让乡亲们吃亏。

  虽然这几年乡亲们的日子比以前好过多了,但他怎么也不能占他们便宜。

  然后便是和李玙去拜访县令,顺便亲自送帖子了。

  即便那只是九品官,毕竟是县令么,面子还是要给。

  请人的任务分派完,叶君书也不闲着。

  他到村里学堂给孩子们讲课。

  他们村子是附近几个村子唯一的学堂,隔壁的村子想让孩子过来一起念书,村长荣伯并没拒绝,只象征性的收些束脩,不过他人也精明,每个村子只有十个名额。

  他们村子的孩子本来也多,开的学堂又不大,除了秦耀良,就还有另一个先生。但孩子从七岁到十四岁上学堂启蒙的,已经有七八十了。

  再多就容纳不下了。

  叶君书一看,这样不行啊,先生不多,培养孩子的精力也不够,这样除了让孩子们识点字,想科举却是很难的了。

  还是得分班,挑选些聪明伶俐的孩子着重培养,叶君书将自己知道的教学模式跟秦耀提了下,他觉得十分有道理。

  分个甲乙丙班,每学期都要有大考,排名前面的不但有奖励,也可以到甲班去,着重培养科举苗子。

  不过现在先生却是还不够,还得往外招。

  而且学堂太小了,还得扩建。

  村子虽然四面环山,不过面积却是挺大的,村里人基本都集中住在一块儿,未开荒的地也不少。

  不过想建个容纳几百人的学堂不大可能,而且也没有必要,附近几个村子加起来也没有那么多个孩子。

  在原有学堂上扩建面积不够大,只能另外选址,叶君书提出让荣伯看看哪里适合新建个学堂,荣伯自然没有不应的。

  村子外围的荒地选个地儿就可以了。

  说到这个,荣伯就向叶君书说道:“子舟,你也选处宅基地,该新建个府邸了。”

  叶君书可是他们村子里的大人物,再住农家大院就不合身份了,他应该有个比地主还大的府邸才符合身份。

  叶君书刚想拒绝,但一想到自己家现在就住不开了,待过个几年十几年孩子们都长大成家,往后全拖家带口的回来,更加没地儿住,便应道:“那麻烦荣伯帮忙看看哪里适合建房子。位置不挑,就面积大点儿。”

  荣伯当即点头,“我这就看看。”刚好新学堂地址也一起找了。

  荣伯叫上自家大儿子,就背着手走了。

第204章 第二百零四章

  叶君书刚往自家里走, 迎面走来一个人。

  “舟小子诶!”明阿姆笑容满面的走过来。

  叶君书应声,“明阿姆。”

  “小致来信了!”明阿姆忙把手里的信递给他。

  叶君书接了过来,面带笑容,“是吗?快看看说了啥?”

  明阿姆迫不及待地说道。

  平时叶君致写信回来, 都是让秦耀良帮忙读信。这会儿先看到叶君书就直接找他了。

  叶君致是村里第二个有出息的人了, 也是唯二考有功名的人。

  去年叶君致考上了秀才, 如今正在雍州准备参加两个月后的乡试。

  叶君书也有关注家乡这边的事,和秦耀良他们通信时也已经知道了这个消息。

  叶君书对此是十分欣慰的。

  在知道他到雍州去备考时,还厚着脸皮让老师帮忙指点一下功课。

  如果不是他没有自己的房子,都直接让他住进去了, 不用担心其他。

  但他那时住的是余茂林的房子,来不及及时联系到本人, 叶君书也不好让他住进去。

  听说他现在就住在当初叶君书刚去雍州时落脚的那家客栈,和其他学子一起,倒是更自在些,不必寄人篱下那么拘束。

  不过听先生他们的想法, 叶君致参加乡试上榜的机会不大,不过主要就是攒个经验,试一下水。

  如果能过更好,不能过只能等下一次了。

  叶君书已经决定,不管过没过, 待叶君致考完后,就让他来京城,住他家, 他可以随时指导一下功课。

  如果没考上,还可以去学院上个一年半载的,待到时间了,再回雍州去参加乡试。

  如果考上了,更加可以安心在上京等待科考。

  叶君书觉得,以他现在的基础,指导个人没问题。

  叶君书打开信来,先是扫了一眼,随后向明阿姆念了一遍。

  大意是他已经知道叶君书回村了,不过考试在即,他赶不回来亲自见一见叶君书,向他表达歉意,以及向叶君书表达感激。他得叶君书的推荐,暂时在雍州学院进学,还得卓先生指导,受益良多。

  还有让家里父兄长辈和小辈保重身体,他一切安好,其他的也没说什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6页  当前第23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2/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