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农家子的为官路_分节阅读_第244节
小说作者:瑞纱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03 MB   上传时间:2018-06-22 19:53:41

  现在找到拉回来也没地方放。

  “这几个月我会让人注意木材买卖, 如果买到,直接让人送过来。”

  荣伯点头, “这样我就放心了。”

  这个新书院关乎叶家村的子孙后代,荣伯自然慎重。

  接着荣伯又提了些这几天遇到的问题。

  叶君书没有直接帮着做决定,而是从旁提些建议。

  杂七杂八的事情说完后,叶君书就开始说自己的事了。

  “荣伯, 这是一千两,是建府邸和学院的材料钱和人工费,您先拿着,过段时间我再托人再送部分钱。”

  因着这边不方便兑钱,叶君书给的银票都是一百两一张的, 比较好找零。

  仔细算算,这一千两也不经花。

  他的府邸和学院那边用的材料都要最好的,价格自然昂贵些, 而且这两处占地广阔,不止是建一座宅院这么简单,花费不可少。

  人工钱反而是最便宜的,一人一天只需十二个铜板,来帮忙煮食的哥儿一天八个铜板,还有按市场价买的粮食食材,每天总的花费并不算太多。

  叶君书估摸着,这一千两勉勉强强,可能还差了点。

  不过最大头的买贵重木材是叶君书这边直接买的话,应该差不多。

  叶君书自然不好一次性给够,并不是不信任荣伯,而是怕荣伯身负巨款的事万一哪天走漏风声,有人铤而走,反而是场祸事。

  给这一千两,还是因为前期花费更多,荣伯去定材料要先给定金什么的,不用多久就能花出去。

  到中期,主要就是人工费了。

  叶君书将自己的打算跟荣伯说了下,荣伯心里盘算了会儿,的确如叶君书所说,便大方的收下,还按了按前襟。

  乖乖!荣伯咂咂嘴,他一把年纪了,还是第一次见这么多钱。

  不过他好歹是一村之长,稳住。

  不过,“子舟啊,建学院的钱不能都你来出,我们村里也组织捐一笔,刚忘了跟你提,咱们新建学院的消息传出去,已经有好些个上次来参加宴席的乡绅富贾派人来问接不接受捐赠了。”

  荣伯想了想,他们这里建大学院,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造福的可不仅仅是他们叶家村,整个丰城县都是受益无穷。

  他们家子舟,才做官多久,接二连三的出那么多银子,子舟还没说什么,他就心疼坏了,就是再有钱也不能这么花着,哪怕是做好事,不能什么都子舟一人担着。

  这可是他们叶家村的大事,可叶家村不仅仅只有子舟一人。

  荣伯把子舟当成村里的骄傲,但可不想因此理所当然的什么都让他来付出。

  如果什么都让子舟来,长此以往,村里人会产生习惯性依赖,而他们整个村子都会成为子舟的负担。

  当村里人觉得什么都理所当然,一旦子舟往后不再这般付出,换来的是永无止境的怨言,到那时,他们村子离衰落就不远了。

  “这一千两,主要用于你的府邸,如果还有剩下,就再投入到学院的建设中,至于其他银钱……”

  荣伯觉得如果接受各方馈赠,挺好的,只是就怕到时学院就不属于他们叶家村了。

  叶君书稍一思索,就明白荣伯的用意,他暗叹果然姜还是老的辣,是他思虑不周了。

  叶君书只一心想着造福家乡,一时忘了这一层。

  至于荣伯说的捐赠,叶君书觉得这样挺好。

  而荣伯担忧的学院归属问题……叶君书还没见过别人捐赠后还能改变捐赠对象所有权的事。

  叶君书说道:“接受各途径捐赠是个不错的方法,我建议到时由江县令出面组织捐赠,到时和县令一起合理安排分配这些资金。当然,由始至终,学院的所有权还是我们叶家村的。”

  “至于捐款的善心者,我们也不亏待,就根据捐赠额的大小,免费提供一名到十名的入学名额,这个名额什么时候都有效。”

  叶君书对这家书院将来名扬天下迷之自信,到时这个名额,千金难买。

  荣伯经叶君书这么一说,茅塞顿开。

  “对,就这么办!”

  叶君书笑眯眯的点头,“晚点我写个具体计划,给你作参考。”这样就确保万无一失了。

  “好,麻烦子舟了。”

  说完这个,叶君书又提起祭田的事,他准备再捐一笔,买祭田,剩下的做公中费用。

  既然建院的钱不用他全部出资,那他手里的余钱就多了。

  “荣伯,咱们叶氏的祠堂,是不是该修建一下。”

  将祠堂修得更气派些,这可是他们宗族的大事。

  荣伯想了想,道,“不急,年后再说。”他们村子最近都忙不过来,再修建祠堂,就更加了。

  而且此等大事,也要和叶氏其他长辈商议,不是说修建就修建的。

  叶君书就这么提一嘴,荣伯心里有数就行。

  叶君书想到自己的打算,就说道:“对了,荣伯,我们决定两日后启程回京。”

  “这么快?”荣伯吃惊极了,不是说有一个月都假期吗?这还没到一个月就要走了?

  “也不算快了,提前几天回程,时间上会宽裕些,无需这么赶。”

  叶君书仔细琢磨了好些天,他觉得阿玙有五成可能是有了,虽然这几天又没什么异常了。

  但前些天的反常给他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不过阿玙现在什么反应都没有,叶君书也不敢贸然提看大夫,他担心万一是他想多了呢!

  而且阿玙有多想要个孩子,他一清二楚。

  只不过他怕给阿玙太多压力,当做不知道而已。

  他觉得以阿玙的性子,他的宽慰反而更让对方有压力。

  如果他说出自己的猜测,到头来却是一场笑话,那阿玙该多失望。

  叶君书可不想让阿玙失落难过。

  荣伯知道叶君书是有成算的,之所以改变行程,肯定是有其他事。

  荣伯也不多问,只道:“我回去跟你伯姆说下。”

  既然决定提前走,那么一些土特产就要开始准备起来。

  原本时间还很充裕,可以慢慢收拾,这会儿时间压缩,那就得紧赶慢赶了。

  荣伯身揣巨款离开后,叶君书便找了李玙,对他道:“阿玙,我刚和荣伯说了我们过两日走。”好吧,叶君书在话说出口前,还没提前跟家里人商量过。

  李玙虽然意外,但还是点头。

  还有两天的缓冲时间,不算太赶,提前回去也好。

  万一路上突发情况耽搁个一两天,时间还很充裕。

  荣伯虽没刻意宣扬,但叶君书一家两日后要回京的消息像长了翅膀似的飞出去,没多久,全村人都知道了。

  明阿姆急急忙从外头奔进来,满头大汗,气喘吁吁的,一看就是盯着烈日跑过来的。

  “子舟……舟小子诶!我刚听外面说你要走了?不还有七天假期吗?”他可算得好好的,距离叶君书一家回来还差七天才满一个月,这说明不还有七天假吗?

  乍一听,他还以为自己记错了。

  但此刻冷静下来,他深信自己没有记错!

  叶君书不好意思道:“抱歉,明阿姆,我这也是临时决定的。”

  明阿姆也是急了那么一会儿,他了解叶君书,知道他肯定是有事才临时变卦的。

  得到肯定回复后,明阿姆又迅速转身走了,风风火火的,叶君书还没来得及多解释几句。

  明阿姆走得匆忙,自然是赶紧准备好吃的去了。

  孩子们得到自己要离开的消息,自然是依依不舍,然后就抱着自己的一大堆玩具跑出去送给小伙伴了。

  不到一个月都时间,孩子们几乎天天一起去上树下河玩游戏,早已建立深厚的情谊。

  眼看他们就要离开,孩子们自然依依惜别。

  叶君书自是和荣伯确认最后的工作,待全部都交待完后,他们也到了回京的日子。

  回来时大包小包的,回去依然是大包小包的。

  乡亲们盛情难却,他们尽自己最大的努力给他们最好的。

  叶君书拒绝哪个都说不过去。

  要么全收,要么全不收。

  当然最终的结果是全收了。

  不是什么贵重物品,都是自家产出的。

  他们离开那天依旧艳阳高照。

  乡亲们基本都出来相送,秦耀良抱着孩子,看看这个看看那个。

  离别总是让人惆怅。

  不少感性的人悄悄抹起了泪。

  叶君书对明阿姆道:“小致年底就要入京,明阿姆你要进京吗?到时我让人接你”

  明阿姆亦是好久没见小儿子了,只是家里离不开他太久,而且上京那种地方,他一听就觉得一阵阵惧意。

  他已经是含饴弄孙的年纪,但是这辈子还没出过丰城县,让他去上京,他是不敢的。

  于是明阿姆便拒绝了,“光小致就够麻烦了,哪好再麻烦你们,再说家里小孙子离不开我。”他大儿子给他添了三个孙儿,都还小,明阿姆要在家带孙儿。

  叶君书没能说服明阿姆,只得作罢。

  视线落在秦耀良身上,“师兄,村里孩子就靠你了。”

  秦耀良摆摆手,“你放心吧。”

  然后又道:“以后回来再聚,或者等我有时间就进京找你。”

  话是这么说,但秦耀良清楚,下次见面,说不定又是一番光景了。

  “好,一言为定。 ”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6页  当前第24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44/346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农家子的为官路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