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135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李从嘉倏然一惊:“他们从高原上下来了?”

  释雪庭说道:“现在还不太确定,但是现在还有余力的也只剩下吐蕃了,最近喀喇汗国异动频频,刀锋所指正是于阗,于阗不会在这个时候给自己招惹一个强大的敌人。”

  李从嘉难得鸵鸟一次:“还没有结果那说什么?等结果出来再说吧。”

  不是他想鸵鸟,而是实在不希望吐蕃插手,因为吐蕃如今也陷入了整体崩溃状态,混乱的不行,其中王系就有四个,更不要提各种割据政权,甚至还有奴隶起义。

  按照道理来说,吐蕃如今比中原也好不到哪里去,一样是烽火连天,互相征伐确定正统地位扩大地盘还来不及,应该没有精力插手大唐的事情,然而此时他们的确是派人来支持了起义军,要说目的很可能就是瞄准了李从嘉手上这一片肥沃的土地。

  然而世界上的事情总是不尽人意,李从嘉怕什么就越是来什么。

  宣政殿内的气氛压抑到不行,自李从嘉到下面的大臣,每个人都面色凝重,这是小朝会,来的都是比较有分量的朝臣,所以他们知道吐蕃两个字意味着什么,那是一群野蛮人,虽然现在是分裂状态,但也不能小觑。

  换句话来说,能够在这种时候还抽出手搞事情的肯定是实力比较强大的政权。

  别说如今的大唐,就算是当年南唐如日中天的时候,也不敢去招惹吐蕃,然而如今吐蕃来招惹他们了。

  李从嘉看着大家一言不发的样子,微微扬起下巴说道:“都别不说话,说说吧。”

  李从嘉都开口了,众人就不能不说话,周宗作为首辅,位高权重的同时在这种时候也要冲上去挡枪。

  好在周宗也不是没有准备,他略一思索便说道:“吐蕃既然只是派人来支持起义,就证明吐蕃并不想明着来,只要我们查清楚到底是哪个政权所为,再做防范也不迟。”

  李从嘉点了点头:“四个王系,哪一个都有可能,就算去查,查出来的也不一定就是真的,万一他们彼此之间栽赃嫁祸呢?”

  周宗心里一突问道:“殿下的意思是?”

  李从嘉冷着脸说道:“我能有什么意思?看起来大家都想息事宁人,那就继续派兵将起义军给灭了,然后重点防备雅隆觉阿王。”

  韩熙载问道:“雅隆觉阿王?殿下觉得是他?”

  李从嘉伸手叩了叩御案说道:“能够神不知鬼不觉将军队派近的大唐境内,吐蕃政权必然离我们不远,那么条件就限定死了,地盘比较大,人口比较多,距离我们还很近的……除了吐蕃雅隆觉阿王,我一时之间也想不出还有其他人。”

  当然也不是完全想不出,而是不记得,在李从嘉的记忆力,历史上这附近的吐蕃政权强大的好像就这么一个,其他的都已经随着时间湮灭在历史长河中,既然连名字他都不记得,那就是不够强大。

  至于为什么是想起历史上的记载……主要是现在太乱,大家忙活着自己一亩三分地都不够,哪里有心情去管吐蕃?

  更甚至中原了乱成这样,大家自然也希望吐蕃跟着乱,这样可以保证少了一个强大的敌人。

  宋齐丘忍不住开口说道:“殿下,不能再兴兵事了。”

  李从嘉气笑了:“是我要兴兵事吗?还不是他们来挑衅?”

  宋齐丘无奈:“退一步海阔天空,有的时候总要吃点亏,如今的大唐支撑不住三线作战。”

  李从嘉淡淡说道:“我没说现在要打他们,我只是让大家尽量防备。”他看到诸位大臣都松了口气的模样又加了一句:“如果吐蕃一而再再而三挑衅的话,你们也别想让我忍了。”

  萧俨皱眉说了句:“国虽大,好战必亡。”

  李从嘉冷冷说道:“我只是不想当第二个石敬瑭。”

  石敬瑭?儿皇帝?

  刚刚劝李从嘉的几个人都有些坐不住,他们只是不想让李从嘉热血上头去打吐蕃,怎么还跟石敬瑭联系起来了?而且退一万步讲,现在起义军占据的地方乃是青海附近,青海跟燕云十六州没有可比性啊。

  李从嘉见大家都有些坐立不安,这才语重心长说道:“不是我不想退,而是不能退。”

  众人面面相觑,大家都有些无奈,内阁众臣都知道,哪怕他们在这里说的再多,只要王跟枢密院那边达成一致,基本上就没有他们反对的余地,只是,李从嘉说的也的确有道理,在经历过失地亡国的一系列剧变之后,这些大臣们也不想让出一丝一毫的国土,哪怕那里没有人也不行!

  然而……跟吐蕃打……他们谁都没有信心。

  李从嘉甩甩袖子离开,回到紫宸殿之后,释雪庭说道:“诸位辅臣都是好意劝说,你又何必发火?”

  李从嘉说道:“谁发火了?”

  释雪庭挑眉看向他,虽然李从嘉没有表现出生气的样子,也没有大喊大叫,但是释雪庭多了解他,知道他心里肯定憋着一股火气。

  李从嘉坐下来说道:“哎,我只是给他们打个预防针,别总想着维稳,现在的大唐正是需要展现肌肉的时候,现在退一步将来就有人想让我们退十步!”

  释雪庭其实明白李从嘉的意思,他只是不想被老臣压制,现在朝堂上的大臣年纪一个个的都很大,这些人彼此之间还都很熟悉,这样就给李从嘉带来十分大的压力,比如说刚刚,几乎是所有辅臣都反对出兵,当然李从嘉也并不是叛逆到了那些大臣说什么他都反对的地步。

  而是无论怎么看,这一步都不能退,更何况如今的吐蕃也不是当年的吐蕃,或者更确切一点说,这个时候已经没有吐蕃,吐蕃王朝早就灭亡不复存在,就算是雅隆觉阿王在李从嘉眼里也算不得什么。

  他们的威胁还不如蜀国带来的大!

  李从嘉不满意的就是这些人听到吐蕃的名头就先害怕,这怎么可以?

  释雪庭摸了摸他的头没有再说什么,只是让人继续去调查到底是不是雅隆觉阿王搞得鬼。

  结果这边还没调查出一个结果,反而是李景达那里送来了一个十万火急的消息:蜀国似乎要与南周联手!

  内阁诸位辅臣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又开始游说李从嘉:不能跟吐蕃打啊,好好好,你说他们不是吐蕃他们就不是,不管他们是谁都不能打了啊,南周跟蜀国联手,我们压力会非常大。

  李从嘉冷笑:“就他们会找同盟啊,我给北周写国书!”

  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这一点李从嘉还是十分明白的,他不仅仅给北周写了国书,甚至还给荆南写了!

  说起来荆南也是苦,能够在乱世之中建立起一个政权,并且存活至今,实力自然也是有的,只是这个实力还不算很强,荆南之所以能够在那么一片狭小的地区自给自足,完全是因为这个政权占据着交通要道,高季兴任荆南节度使的时候就是靠着打劫过路的各国使者起家。

  现在李景嘉想要打蜀国,一开始并不打算跟荆南借道,只是如今南周跟蜀国联手,那么大唐的战略战术就要变更,必然要跟荆南打交道,既然如此那就发个国书承认他们的国际地位好了,只要能借道不拖后腿一切好说。

  李从嘉在某些事情上的确没什么节操,然而他肯写国书,大臣们也不肯同意啊。

  荆南算什么?就那么一点地盘,那么点人也能算作一国?

  李从嘉看大家都反对的样子,干脆说道:“荆南占据交通要道,你们说怎么借路吧?”

  众大臣略一思考,不得不说到:“那便写封信就是。”

  李从嘉笑了:“是我们有求于人,还摆这么高姿态真的好吗?”

  周宗苦口婆心说道:“殿下,如今我们才是正统,您怎么好承认别人也是皇帝呢?”

  就算称帝了也要称作伪帝啊,哪怕这个称呼也不能把人家怎么样,总要表现出自己的立场。

  李从嘉想了想历史上荆南投降北宋的原因和时间,干脆说道:“那就先拿下荆南吧。”

  众人:??????

  我们让你姿态高一点,不是高成这样啊!

  以前也没觉得殿下这么好战,怎么最近总想打别人呢?能不能当个安静的美男子?

  李从嘉见众人一脸生无可恋,摸下巴说道:“就算要荆南也不好强攻,这样吧,让白国公或者紫亭候派人携重金去荆南借道,若是荆南同意,趁机控制江陵,让高继冲投降!”

  李从嘉还真不是一时兴起,主要是现在的荆南属于后继无人的情况。

  高继冲是高保融的长子,然而高保融去世的时候,他还太小,所以高保融让自己的弟弟高保勖继位,结果高保勖刚继位两年也去找他哥哥团聚了,高保勖病逝之后只能是他继位。

  高保融去世的时候,高继冲刚十五,今年也不过十八岁,他本来算不得出色,手下也没有什么能人,打他主意的不仅仅是李从嘉。

  只不过之前大家为了维持表面上的平衡,没有人主动去动荆南这块蛋糕,不过可以预见的是,李从嘉如果拿下荆南的话,肯定会遭到南周和蜀国的反扑,毕竟有了荆南,大唐进可攻退可守,他们会变得十分被动。

  李从嘉这个提议倒是比较能让人接受,毕竟这个方法比较兵不血刃,现在许多人的想法就是能不动手就别动手。

  既然大家都觉得这个方法好,李从嘉就很开心的将事情交给了大臣们,反正他就是去个出主意的。

  这个主意并不难,难就难在要怎么控制江陵,毕竟江陵也算得上是高家的大本营。

  对此李从嘉倒是略微指点了一下:先占据城巷。

  这个主意让释雪庭都不由得有些惊讶,他从来不知道李从嘉居然对荆南这般熟悉,据他所知李从嘉好像从来没去过那个地方吧?

  释雪庭所想也是大臣们的想法,最后许多人都觉得李从嘉肯定是早就打那里的主意,所以提前做了功课,至于多早开始打主意,谁都不知道,他们唯一能确定的是李从嘉是个走一步看十步的主。

  李从嘉知道大家的看法之后颇有些哭笑不得,他哪里是走一步看十步啊,根本是因为这个方法有人用过罢了,想到这里李从嘉颇有些感慨。

  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这个时候北宋已经建立,并且开始逐步一统中原,结果李从嘉横空出世,如今中原还陷在战乱之中,北宋的开国皇帝……正在外面给他卖命呢!

  有的时候李从嘉也觉得他是不是做错了,如果不是他,现在中原的百姓应该大部分都已经结束了战乱流离的日子,开始渐渐休养生息恢复生产。

  可是细细想来,李从嘉一开始并没有什么争霸天下的念头,他就是想要活下去,不当违命侯而已啊,万万没想到居然走到了今天这一步。

  周国没有分裂的时候,李从嘉偶尔也会想一想要不就在西域窝着好了,后来周国分裂,中原再无一个强力的帝国能够一统中原,这才让李从嘉更加坚定信心回归中原。

  可是他终究觉得愧对天下百姓,只可惜,这份愧疚他只能深藏心里,就连释雪庭他都不能说。

  只不过李从嘉的感慨并没有维持太长时间,之前大唐算得上是腹背受敌,如今也渐渐占据了主动,李从嘉交给李弘冀了一个营的火器军之后,那所谓的农民起义也就有了结果。

  让李从嘉意外的是,李弘冀在战报上声称之前见到的那些吐蕃人,一个都没抓到!

  对方到底是来干嘛的?如果真的是要捣乱,这边眼看着不行,就立刻去别的地方继续煽动百姓啊。

  反正要是李从嘉的话,他就这么干,毕竟总有对朝廷不满的人,集结起来纵然不能对大唐产生多大影响,也能牵制住大唐,甚至还能够占据一部分大唐的国土,而大唐也不会过多的反击——实在是现在的边境线太模糊,就连李从嘉自己都说不好大唐如今的国界线在哪里,他说哪里都有道理,也都没有道理,毕竟也没办法跟别人约定国界线。

  怎么就跑了呢?这些人到底是过来干嘛的?

  李从嘉想了半天没想明白,干脆就放在了一旁,他现在的精力主要就放在了对蜀国的战争上。

  北周那边的消息回来的很快,李从嘉想要联合他们打蜀国,他们当然也想联合李从嘉打南周,只不过,毕竟是两个国家,如何作战,行军路线怎么规划,占领的城池如何分配这都是问题。

  当然最主要的是,北周还提出了一个要求:希望唐国能够将火药卖给他们一些。

  是的,北周之所以能够这么痛快的答应结盟,主要就是看上了大唐火器军的武器。

  李从嘉知道,只要火器军出现在中原,那么就不可能隐瞒火器的存在,而一旦让人知道了有这样的大杀器,肯定会有人打这个主意。

  北周这还算是客气,毕竟没有想过强取豪夺,对此李从嘉的意思是:卖给他们!

  萧俨有些忧心忡忡:“卖给他们,只怕不妥吧?”

  李从嘉狡黠地笑道:“我说卖给他们,可没说要将那些都卖给他们啊,他们也没说想要买哪个,我看雷盒就不错。”

  雷盒是李从嘉一开始鼓捣出来的,这玩意当初看着杀伤力很大,但是如今看来弊大于利,再加上有真正的工匠开始各种改良,雷盒基本上已经从唐军的武器库中退役了。

  而之前制作好的一些雷盒已经很久都没用,正好趁着这个机会废物利用卖给北周!

  反正北周那边也不知道他们到底都有什么样的武器,最多也就是知道火药,至于其他……开玩笑,李从嘉的火器军可不是那么好进的,每一个进来的恨不得八辈祖宗都查了一遍,最大限度的保证了忠心和紧密型,别的军队的想接触他们都不容易,还想打探情报?做梦去吧。

  而且就算是他们淘汰下来的东西,也不代表质量不好啊,他们的军工做的还是不错的,只不过就是……这玩意对使用环境挑剔了一些,不知道北周能不能开发出更多的使用方式哦。

  萧俨听了之后顿时放心:知道他们的王这么不要脸,不不不,是这么狡猾,他们就放心啦!

  北周在收到李从嘉的回信之后,一时之间从上到下都放下了心,他们要卖火药一个是眼馋大唐的这种新式武器,第二就是想要试探,如果唐国不肯卖,那就说明唐国进军中原包藏祸心,如果肯卖,那就说明唐国无意跟北周争夺天下。

  当然此一时彼一时,说不定什么时候唐国又想要打仗了,不过那个时候他们手中也有了那种很好用的武器,谁怕谁啊?

  就这样,一个卖的欢天喜地,一个买的喜笑颜开,也算得上是皆大欢喜。

  这些被李从嘉视为废物的雷盒卖出了天价,李从嘉知道之后开心的三天脸上笑容都没消失过。

  结果就在这个时候,李弘冀送来了消息:雅隆觉阿王派来了使臣!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13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5/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