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148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李景达将自己的理由一说,李从嘉淡定说道:“哦,那就告诉大家,契丹偷袭我们让我非常生气,我要亲自带兵打回来,这又有什么不可以?”

  李平看着李景达,心里满是着急,他听得出李景达大概是以为李从嘉咽不下这口气,才要带兵过去,所以说的那些理由根本没有到点子上!

  李平对李从嘉和释雪庭的事情略微知道一些,他觉得与其说李从嘉不忿契丹偷袭,倒不如说他在担心国师安慰。

  契丹只是偷袭而已,这件事情根本没有谁对谁错,当年的肃州龙氏,归义军,甘州回鹘,做的事情比契丹过分的多得是,也没见李从嘉这么生气,所以跟那个根本没关系!

  李平见李景达似乎无法让李从嘉一直动摇,只要张口说道:“殿下,臣有个想法不知当讲不当讲。”

  李从嘉知道李平也是要劝他,非常想说一句,不知道就不要讲了,然而对方是大臣,还是功臣,他不能这样不客气,只要十分不情愿地说道:“李爱卿有话直说吧。”

  李平开口说道:“我刚刚看那封八百里加急,发现上面虽然写了国师下落不明,然而却并没有写那五万兵马的事情,臣斗胆猜测,这些兵马可能还跟在国师身边,殿下不如再等一等,若是前线找到了战败的散兵,那么殿下再思考出征的事情。”

  李从嘉脸上的表情十分关切:“你是说……国师可能是躲藏在某个地方吗?”

  李平惭愧说道:“国师用兵如神,臣不敢妄加揣测。”

  虽然李平这么说,但是李从嘉的心却多少安定了下来,只要知道释雪庭可能并没有遇害,那他就能够等。

  而且他一想信上的确没说释雪庭麾下士兵的事情,不由得有些忐忑,不知道下一封军报什么时候来。

  不管怎么说此时他已经冷静许多,冷静下来之后,他的理智自然也跟着回炉,他盯着御案想了半晌之后,开口说道:“国师是秘密行军,契丹人是怎么知道他的行动的?难道……是有内奸?”

  李景达和李平听了之后,满心震惊,他们不约而同的对望一眼,心中一沉,如果真的有内奸的话,这个内奸的品级还不低,否则怎么可能知道释雪庭的行军路线?

  李景达和李平都有些坐不住,李景达是枢密副使,李平虽然官职没那么高,在枢密院里品级却也不低,现在李弘冀人在蜀州,赵匡胤领兵在外,可以说枢密院中除了李从嘉,就他们两个说话管用,平时也是他们两个在管理枢密院,现在忽然出现了内奸,这岂不是说明他们两个监管有误?

  李从嘉长长出了口气说道:“两位这些时日辛苦一些,查一查,枢密院内有没有人跟契丹有关系的,若是实在怀疑又找不到证据,就去找释雪河。”

  释雪庭这一走,情报部就又交给了释雪河,不过李从嘉让杨新过去帮释雪河的忙,他已经开始培养杨新,当然主要也是杨新开窍,不再像以往那样混日子。

  李景达和李平满头冷汗的答应下来,李从嘉这才站起来缓缓离开了枢密院。

  虽然李平的猜测很好的安抚了李从嘉焦急的心,然而一天没有找到释雪庭,他就有一天提心吊胆,这种担心让他就连批折子都必须强迫自己集中注意力,而一旦工作完之后,他就很容易陷入发呆的境界,甚至在睡梦之中都会梦到释雪庭一身是血的来跟他道别。

  然而前线的消息一直都没过来,李从嘉心里急的不行,却又不敢催,生怕赵匡胤那里情势危急,他若是催促,容易让赵匡胤心生不安。

  最主要的是,这样的担心李从嘉谁都不能说,于是短短几天,人就瘦了一圈,精神看上去也略有些不好,弄得朝野上下都有些担心,内阁甚至还在反思,是不是他们对李从嘉的期望值太高,给他的压力也太大了?

  是的,最近内阁也在有意将工作量转移到李从嘉身上,倒不是他们偷懒,而是他们想让李从嘉适应一下,内阁辅臣们都知道自己的年纪已经不小,出现意外的情况也不低。

  尤其是韩熙载,萧俨之前乞骸骨的时候,他就察觉自己的年岁也不低,身体也越发不好,精神头一天不如一天,估计用不了多久也要致仕。

  之前李从嘉说过,希望内阁只有四位辅臣,而如果韩熙载厉害的话,内阁就剩下了三个人,然而如今遍观朝中上下,能够接替他位置的几乎没有!

  大唐的人才断层已经显现了出来,如果内阁补不上来,那么很多事情就需要李从嘉来做决策。

  的确,李从嘉能够从无到有创下这一篇家业已经不容易,然而还不够,至少作为一个以一统中原为目的的君主,他还需要磨练。

  结果他们刚有意给李从嘉多出一些难题,李从嘉就肉眼可见的在消瘦,搞得内阁辅臣们也有些心惊胆颤,生怕李从嘉一个扛不住一命呜呼。

  于是他们几个老头子又开始努力干活,给李从嘉减轻压力,然而就算如此,李从嘉还在往下瘦!

  很多人都在担心李从嘉是不是得了什么疾病,然而宫中传出来的却是李从嘉忧思过重,并没有其他病症。

  这个小道消息很有可信性,因为是周娥皇传达给家里的。

  大臣们也都没什么好办法,只好每天例行公事的让李从嘉多休息多注意身体。

  李从嘉心中憋闷,却也知道他们都是好意,只能答应一定会好好吃饭好好睡觉。

  然而实际上……他现在吃什么都味同嚼蜡,已经过去整整十天了,若不是现在中原春暖花开,释雪庭就算在野外也不会因为冻饿而亡,李从嘉早就坐不住了。

  他这里没有等到消息,枢密院那里现在也笼罩在一片阴云之下,李景达和李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也没查出那个内奸是谁,不仅仅是他们,就连情报部搜集上来的大臣们平时的交往情况也没有看到任何可疑的东西。

  似乎并没有什么内奸,可是消息到底是怎么泄露出去的?难不成还闹鬼了?

  一时之间李从嘉只觉得似乎什么都不顺,就在他暴躁的打算偷跑的时候,赵匡胤终于是发来了最新的消息,并且上面还有释雪庭亲笔所写的一封很简单的平安信,真的是简单,因为上面就写着平安二字。

  而赵匡胤的信则是用密码写成,李景达和李平在看到之后,就知道赵匡胤大概也在怀疑军中是不是出了奸细,否则也不至于这么迂回。

  等他们将信件翻译完毕之后,李平顿时松了口气,十分高兴地说道:“国师果然有苍天保佑。”

  在李平来看最好的消息莫过于释雪庭安然无恙,并且还能收拢部族,让偷袭者以为他已经遇难。

  而李景达更加注重赵匡胤所说的将计就计,释雪庭本来就是一条隐藏的线,之前还要秘密行军,现在好了,直接就给对方一个释雪庭一部全军覆没,只要对方相信,将来总能出其不意。

  李从嘉得知释雪庭安然无恙的时候,整个人都松了口气,一瞬间他整个人都十分疲惫,这些日子吃不好睡不好带来的后遗症似乎一时之间就凸显了出来,他直接趴在案几上睡着了!

  刚想跟他商量一下如何答复赵匡胤的李景达和李平:……

  亏了赵匡胤经验老道,已经将前线的事务整理的井井有条,并不着急让朝廷下命令。

  李从嘉这一觉直接睡到了第二天傍晚,差点没把宫内宫外的人都吓死,他睁开眼睛之后,发现钟太后、周娥皇、李仲寓、李景达都围在他床前,差点没把他吓死!

  大家差点被他吓死才是真的!李从嘉忽然就趴在桌子上睡着,给人的感觉更像是昏过去一样,此时不仅仅是这些李家人围在这里,外间还站着李平和内阁辅臣们,以及他的中书舍人们。

  在奉御给李从嘉诊脉之后说殿下身体很好,没有任何问题,并且开了方子灌了李从嘉两碗中药之后,众人总算是散去了。

  不过李景达和李平却没走,李仲寓也被李从嘉留了下来。

  李从嘉说道:“之前那封信,是不是还有别的,我有些记不清了。”

  李景达有些无奈说道:“紫亭候说偷袭国师的并不是契丹人,而是北周。”

  李从嘉:?????

  如果不是确定李景达不会跟他开玩笑,他简直就要笑出声了好吗?

  北周?在这时候偷袭他?有病吗?不管大唐是不是对北周的国土有意图,现在北周已经是腹背受敌,可以说只要李从嘉一天不出兵,他们就不应该主动找李从嘉的麻烦,不仅不能找,正常的做法应该是跟李从嘉交好,必要的时候让出一部分利益,只为争取李从嘉的支持!

  现在可好,他没打北周,北周先来招惹他了!

  北周是疯了吧?北边有契丹,南边有南周,西边再惹个大唐,东边……呵呵,他们东边是海!

  李从嘉是真的服气,然而就算偷袭者的身份不一样,也不能掩盖另外一个事实——到底是谁将释雪庭的行踪泄露出去的?

  李从嘉坐在那里思考半晌,缓缓说道:“这个人必须揪出来,否则我寝食难安。”

  别说他,李景达和李平也是这么想的!然而找不到就是找不到,那个人就仿佛人间蒸发一样,否则就算他再怎么小心谨慎也不可能一点痕迹都不留,情报部还没遇到过这种人!

  李景达心中没有把握,却还是说道:“臣一定尽心竭力追查到底!”

  李从嘉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这样查也没用,现在都查不到的话,随着时间的推移,他留下来的线索会变得越来越少,想要追查出来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李平心中有种不太好的预感,开口问道:“那殿下的意思是……”

  “将他引出来!”李从嘉目光坚定,不管是谁,给释雪庭带来生命危险的人,都必须干掉!

  李景达问道:“如何引?”

  李从嘉微笑说道:“我秘密亲往前线如何?”

  李景达差点从坐塌上摔下去,此时他也维持不住自己谦虚朝臣的身份,对着侄子吹胡子瞪眼:“不行!太危险!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你怎么能冒这个险?”

  李从嘉不好意思说自己还是想去看看释雪庭到底怎么样,只好说道:“这样最能看出那人的身份,我秘密出行知道的人必然不会多,届时搜检范围也会变小,这样比较容易。”

  李景达没好气说道:“臣宁愿复杂一点。”

  李从嘉不说话,只是瞪着眼睛看着他们,李景达一看他这个样子就一阵头疼,后悔刚刚让内阁那群人走的太顺利,应该把他们留下来的!

  李平有些撑不住说道:“殿下离京乃是大事,如今大唐事务繁多,殿下离京,谁来处理诸多事务?”

  李从嘉很放心地说道:“有内阁和枢密院在,又何须我时时看顾?更何况若有不决之事,便加急呈报上来,又有何不可?”

  李景达彻底不知道该怎么劝,转头就说道:“如此,殿下还要与内阁商议才行。”

  李从嘉一看就知道李景达是在找内阁来拖着,他也有些心虚,然而……总要试试才知道,而且他自己也算是看明白了,虽然自己现在还没到要美人不要江山的地步,但一天不见到释雪庭,他就担心释雪庭会不会又遇到什么危险。

  然而出乎意料的是,内阁众人对于李从嘉要亲征的事情抵触并不是很强烈,周宗只是问道:“殿下要秘密出行?难道是要效仿孟昶吗?”

  李从嘉愣了一下这才反应过来周宗说的是孟昶微服私访那件事情,如果孟昶没有选择微服私访,或许他也需要投降,然而至少还活着,并且史书中记载的死亡方式不会那么的离奇。

  李从嘉说道:“可是想要将人引出来,不这样又当如何?”

  周宗说道:“光明正大出行,但行军路线未必要昭告天下,如此也能测出。”

  李从嘉一想也行,这样也能避免如果他在外面出什么事情,朝廷会很被动的情况。

  一旁的李景达快要急死了,他把内阁辅臣也拖下水为的是阻拦李从嘉啊,这群人怎么拦都不拦?

  跟李景达想的不一样,内阁其实早就讨论过,收复旧京是非常重要的事情,这一战李从嘉最好是露个脸,哪怕是最后快要打赢的时候过去也是一样的,至少到时候要祭拜先祖——无论李从嘉到底是不是唐皇室的真正后裔,既然他祖父说是,那么他就得去祭拜历代祖先!

  虽然说现在李从嘉过去早一点,不过这样也好,这样的话收复旧京的功劳就是李从嘉的,也不用担心哪个大将有这么一个功劳将来不好封赏。

  置于危险,争霸天下哪里会没有危险呢?郭荣怎么样?眼看着当初已经有了一统天下的气势,结果早亡,大儿子也夭折,只留下小儿子继位,然后短短几年,中原最强大的周国就一蹶不振。

  内阁相信的是李从嘉的气运!看看大唐如今的版图,能够想象当初李从嘉来西域的时候还只能当马贼?更何况这才几年啊?

  内阁对李从嘉的出行研究的十分小心细致,几乎是方方面面都想到,而后宫自然是最后知道的。

  周娥皇对于李从嘉要亲征的事情心情十分复杂,只好带着李仲寓来找他说道:“我知道我劝不住您,我也没资格要求您什么,只求您在前线的时候能够多想一想大唐。”

  李从嘉几乎是一瞬间就明白周娥皇是在隐晦的提醒他,别为了释雪庭发疯,就算发疯也别把自己搭进去。

  李从嘉要是被搭进去的话,别人说不好,周娥皇母子生活绝对不会像现在这样惬意,哪怕有周宗支持,也不代表李仲寓一定能够登上王位,毕竟李仲寓今年也不过八岁,比柴宗训登基时仅仅大一岁而已,若李从嘉有什么事情,说不定他就是第二个柴宗训。

  李从嘉低头看看仰头看他的李仲寓,想了想,转头就让人把周宗喊来说道:“我出征之时,太子监国。”

  周宗:??????

  作者有话要说:  李从嘉:你快回来~我一人承受不来~

  释雪庭:再唱下去死人都要让你唱活了。

  李从嘉:算了,你不回来我就去找你好了。

  释雪庭:想清楚哦,如果你喜欢打野战的话……这里的确比西域气候好一点,在外面也不怕冻着你。

  李从嘉:?????

第140章

  周宗很想问问李从嘉是不是脑有疾, 七岁的太子, 监国?

  这是在逗他吗?

  李从嘉看周宗十分惊讶的表情, 叹气说道:“天有不测风云,若是有个万一……至少大郎登基也能少些阻力, 届时就靠首辅辅佐大郎了呀。”

  周宗听了差点给李从嘉跪下,他有些不淡定地说道:“殿下不看好此行吗?若是如此,殿下何必执意过去?”

  李从嘉见周宗情绪不对连忙说道:“我只是预防, 预防, 完事不算胜先算败才比较有退路,孤注一掷是逼不得已时的选择。”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14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8/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