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210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释雪庭挑眉:“无耻?”

  李从嘉立刻一边躲着释雪庭的爪子一边投降说道:“不不不,我是说你灵活多变,别~”

  释雪庭含笑说道:“那就让你再感受一下我的灵活多变好了。”

  最后还是桃符过来拯救了李从嘉,桃符带来了两封折子,其中一封请罪的折子,嗯,李弘冀写的。

  李从嘉有些纳闷,李弘冀又干了啥弄到要请罪的地步?

  等他打开一看,发现李弘冀老老实实写道:南周内乱纷争不休,又有倭国趁机插手,虽有他国之别,但终乃大汉民族子孙,又有此乃我父祖固守之地,被倭人糟蹋实不忍心,是以臣私自违抗军令率军出击,此乃臣一人之错。

  这一封是请罪的,然后另外一封就是请功的——淮南军初上战场表现不俗,杀敌千余人。

  杀了一千个虽然听上去不多,然而想想这是水战,本来就不像陆地上那样方便割下敌人的头颅,所以实际上淮南军杀的人应该比这个还多,最妙的是这其中还有几十个倭人。

  人数不多,但是日本派来的人可能本来也不多,他们费劲千辛万苦混到了被南周高层信任的地步,相方设法让南周内部分裂,开启了战争模式,结果这些人就被大唐灭了一半。

  李从嘉十分开心,要不怎么说是亲兄弟呢?这默契真是绝了,毕竟李从嘉的命令刚发出去,这时候估计还没跑出长安县的范围呢!

  李从嘉问道:“桃符,这两封折子有人看过了吗?”

  桃符摇了摇头:“这封折子到了枢密院就被送过来给您看了。”

  枢密院中李从嘉就是最大的头,不像是内阁还有个首辅,首辅有资格看折子,并且还可以对一些无关紧要的折子直接作出批复,而不用经过李从嘉。

  当然这个无关紧要也是有范围的,这一点很多人都知道,李从嘉不用特意提醒范质也能守好本心。

  李从嘉放心的将这两封折子放在御案上说道:“哦,如果有人问起,你就说我这两天忙,折子太多,还没看。”

  李从嘉打定主意拖一拖,拖到算着李弘冀差不多收到旨意的时候,过一过再将请功的折子拿出来鼓舞民心,估计也就是拖五六天的事情,这也不难。

  简单来说就是李从嘉不想给李弘冀定罪,或者说不想给李弘冀那些手下定罪,李弘冀的话其实无所谓,他已经是蜀王,再给他封赏也就是加一些封户,如今商行有一点李弘冀的股份,赚的钱封户的税收多多了。

  不夸张的讲其实现在封户对于李弘冀来讲也只不过是一种象征意义的荣耀,当然如果连封户都没有,那这个王爷当的就实在是太惨,皇帝得多不待见他。

  所以该拿的李弘冀还是会拿,不过李从嘉给不给加封户,他已经完全不在意了,所以他才敢带着队伍直接就去打,才敢写折子请罪,大不了就将功折罪么,反正如果到时候李从嘉碍于朝中其他大臣,不得不用他的功劳抵他的罪过,到时候私底下也会补贴他一点的。

  跟着皇帝弟弟干不吃亏!

  只不过淮南军里的那些军官则心里在嘀咕,生怕被这位胆大妄为的蜀王殿下坑到山沟里去,尤其是折子上去之后,京城好几天都没动静,这些人就更坐不住了,虽然有罪,但是我们打胜仗了啊,就算不赏我们,好歹也告诉我们功过相抵了不是。

  就连李弘冀也纳闷这一次李从嘉的反应怎么这么慢,结果等来等去,最后等到了李从嘉近乎野蛮的一封旨意,之所以说野蛮是因为这旨意虽然写的骈四俪六辞藻华丽,但是掩盖不住字里行间的那种给老子狠狠打那群王八蛋的意思。

  跟李从嘉当了许多年兄弟,李弘冀这才明白李从嘉为什么扣了那两封折子这么久,合着这是在给他脱罪啊?

  李弘冀当场就笑了,转头就告诉将士们:等着吧,不日就有朝廷的封赏下来了。

  不过李弘冀根本没等朝廷的封赏下来就又带着队伍出去了一趟,直接将长江南岸占据的差不多,成功拿回江都府,正摩拳擦掌的想要将江宁府也拿回来。

  李弘冀在看到江都府那被改的面目全非的王宫之后,忍不住就匍匐在地哭了一场,比起李从嘉是为了世人眼光以及想要出门外才要亲自来收复江都江宁二府,李弘冀的感情就真实的多。

  虽然还没有将江宁府拿回来,但是江都府都已经这样,那么江宁府更不用说,只会更惨一点。

  毕竟无论是哪个皇帝在跑到之前皇帝的地盘上之后,无论是从政治角度看还是封建迷信角度看,都会尽可能的消除前朝皇帝存在的痕迹,皇宫这种东西不能随便拆,但是能改啊。

  李弘冀在这里出生在这里长大,人生有一半的时间是在这里度过,对江都府的感情不可谓不深,虽然后来经历过父子反目兄弟成仇,可他是一直跟随在胜利者身边的,所以他可以尽情的去怀念自己的小时候,而不必想起来就陷入仇恨之中无法自拔。

  李弘冀哭过之后,就开始拿出已经准备好的太牢之类的东西祭天,祭天之后,他正要鼓舞一下士气,让大家争取迅速拿下江宁府。

  其实不仅仅是李弘冀,将士们也都很着急,他们之中很多人并不是南方的,也跟南唐没啥关系,所以对于江宁府感情一般,但是他们知道江宁府是大唐前国都,如今已经沦落敌手近十载,虽然他们的皇帝没说,但是看蜀王就知道,皇帝对江宁府很重视。

  既然重视,那么他们如果能够尽早拿下江宁府那就是大功一件啊。

  大家在这么寒冷的天气出来打仗,为的不就是军功吗?他奶奶的,谁说江南就不冷的?感觉比北方还冷,赶紧打完了回家!

  只是让他们意外的是李弘冀在动员完了之后居然没有立刻带兵奔赴江宁府,而是选择停留了一段时间,因为李从嘉的旨意过来了。

  李从嘉在得知李弘冀拿下江都府之后,就立刻下旨,让他先别着急去打江宁府,先去拿下苏杭二州以及越州。

  李弘冀刚开始不明白李从嘉的意思,等看到李从嘉下一个命令之后他就恍然大悟——李从嘉让他将这些州府的港口全部控制起来!

  李弘冀知道李从嘉控制港口为的其实就是阻止日本人继续登岸,反正遇到一个就遣返一个,除非他们身上有大唐同意来往的文书,然而这是不可能的,大唐建立之后日本还没派人来朝贡过,可以说两国还没有建交,李从嘉压根就没有给日本文书过,至于南周的文书,谁认呢?

  当然如果日本人选择从别的海岸登岸而不选港口,那他也没办法,毕竟李从嘉不能在那么长的海岸线上全布上人,不过他能做的就是自己的地盘严加看管,路引一定要有,抓到就遣返,他就不信日本派人过来是为了体验野人生活的!

  当然除了这个之外,李从嘉还给了李弘冀一个秘密任务,那就是护送释雪庭的手下出海去日本,毕竟有自己人帮忙的话,可以就近准备许多物资,然后还能神不知鬼不觉。

  李从嘉甚至给这些和尚一批经费,他原本以为他们会十分高风亮节的不收,毕竟这也算是去传播佛教文化,然而这些和尚眼睛眨都不眨一下的全收下了,不愧是释雪庭师兄师弟们!

  是的,释雪庭这次在师兄师弟之中选出几个脑子比较清楚,比较能言善辩的人去日本,毕竟这些人他都是熟识,仓促之间让他去找别人,他也未必能够找到。

  然而让李从嘉和释雪庭十分意外的是这些年来一直深居简出的释青松听到这件事情之后,居然也出来表示要去日本传播佛教文化。

  李从嘉差点没吓死,没等释雪庭说话他就当即摇头说道:“青松大师年事已高,我实在不忍让你为大唐操劳奔波,你还是留在大相国寺颐养天年吧。”

  释青松听了之后深深看了一眼李从嘉,躬身行礼之后转身离开,李从嘉看着他的背影总觉得有些瑟缩。

  或许是因为释青松很明白,李从嘉不信任他吧。

  李从嘉现在的确可以无视释青松当年做过的事情,原谅一个人有的时候并不难,尤其是当这个人并没有给他造成太多的困扰的时候。

  但是李从嘉却没办法完全信任他了,万一这老和尚一抽风,到了日本就开始忽悠日本跟大唐对立怎么办?

  李从嘉派人过去为的就是和平演变,毕竟他想要打仗,估计内阁和枢密院总会有人不同意,除了先文化入侵,然后再一点点派人过去侵占,他也暂时想不到其他办法。

  李弘冀战战兢兢的将这些和尚送上船之后,着实松了口气,他猜不到李从嘉的意图,不过他也不想去猜,没事儿就猜皇帝的想法那是要命的事情,李从嘉从来不是那种喜欢玩你猜我猜游戏的皇帝,他如果想让你知道,那么你就会知道,他不想,你猜不到最好,猜到了也要装成不知道。

  李弘冀将这件事情放到一边,转头继续谋划怎么拿下江宁府,毕竟江宁府的防御措施不是江都府能比的,李弘冀至今都对父亲当年弃城而逃有怨念。

  然而他的计划刚做一半,刚刚升任南周中书门下平章事也就是宰相的左玉杰派人来传口信:我警告你不要打我,你打我……我……我就挖你家祖坟!

  李弘冀:我去年买了个表!

第192章

  惊世骇俗!真的是惊世骇俗!

  李从嘉穿越过来这么久, 就听说过两军交战, 一方不支就要挖另外一方祖坟的!

  当然一般也不会出现强势的一方祖坟在弱势一方手里的情况, 李从嘉他们这个……着实特殊。

  然而挖人祖坟是要遭天谴的,一般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不会有人这样做。

  现在南周好像就到这种山穷水尽的地步了, 左玉杰也算是发了狠,你们不让我当皇帝,那我让你们李家的江山也坐不稳!

  毕竟这年头还笃信风水, 当初眼看着周国都有一争天下之力, 而南唐只能抛家舍国的跑掉,李从嘉更是跑到西域当野人, 然而人家居然三混两混混出头了,李璟没死的时候,李从嘉还只是肃州的王,李璟死了之后,李从嘉的步伐开始变得越来越快。

  所有人都觉得这是因为李家祖坟冒青烟, 那么烈祖的坟墓肯定也至关重要!或许这个地方就是不旺李璟而旺李从嘉呢?

  左玉杰坚信哪怕不从孝道上来说, 李从嘉也不可能放任他去挖李家祖坟,一时之间不由得得意洋洋, 完全没有发现自己已经快要被孤立——一个不择手段连死人都不放过, 完全不顾礼仪道德的人,是不可以与之相交的, 一时之间,原本还算团结的南周朝臣之间慢慢出现了裂痕。

  驻扎在江都府的李弘冀气的胸膛起伏,半晌说不出话, 被别人用祖坟威胁的感觉并不好,当然更不好的是李弘冀不知道怎么跟李从嘉说这件事情!

  这尼玛要怎么写折子啊?难道要说他擅自用兵,一不小心就打过了头,搞的对方要挖自家祖坟?

  是,李弘冀知道就算他不写折子李从嘉也会知道这件事情,然而这件事情不仅仅是他们兄弟知道就可以的,至少也要让满朝文武知道啊,要不然日后朝廷上觉得是时候可以去打南周了,李弘冀要怎么办?打还是不打?

  李弘冀继续苦哈哈的写折子请罪,他发现南边大概跟他犯冲!以后再也不来了!宁可跟着和尚们去日本!

  李弘冀写折子的时候,李从嘉已经通过释雪庭知道了这件事情,跟李弘冀预想的不同,听了这个消息之后十分镇定,只是问释雪庭:“你怎么看?”

  释雪庭没有回答,只是观察李从嘉半晌才说道:“你不在意?”

  李从嘉无奈:“我在意有用吗?其实如果真的论起来的话,我家祖坟还真不在那,那里只是我祖父的陵寝。”

  李从嘉姓李,自称唐皇室后代,那么他的祖坟就在咸阳一代,只不过就算是祖父陵寝也不能不管啊,就算是李从嘉也觉得头疼。

  释雪庭被李从嘉吓了一跳,他真担心李从嘉盛怒之下来一句“让他们随便挖。”那就坏大发了。

  不知道为什么,李从嘉给释雪庭的感觉就是这么胆大包天,无所畏惧,那些神神鬼鬼的他似乎一点都不信。

  不过这件事情无解,这个“人质”太特殊,没办法解救!

  就在李从嘉和释雪庭两个人相顾无言的时候,李弘冀的请罪折子来了,这一次李从嘉不能再藏起来当成没收到,他现在需要借助大家的智慧。

  他没有选大朝会,大朝会上乌央乌央好几百人,这件事情说出来不定会乱到什么程度,说不定还要来个群情激奋,这就免了,李从嘉现在不需要有人跟他同仇敌忾,他需要有人来帮他解决问题,内阁六部就不错,这些人年纪足够大,经历的事情足够多,说不定能打开着个死结。

  然而让李从嘉意外的是这封折子给内阁众臣看了之后,范质当即就气的双目圆瞪,儒雅斯文的老先生当即就险些掀了御案。

  李从嘉目瞪口呆地看着群情激奋,不得不说文化人骂起人来都特别的斯文,斯文到了李从嘉都要转了转脑子才能明白这些人是把左玉杰的祖宗十八代骂了一遍。

  李从嘉咽了口口水,更深切的明白了什么叫主忧臣辱,主辱臣死,感觉这些人分分钟要冲出去打死左玉杰的样子。

  “你们……冷静一点。”李从嘉后悔了,这要是把老先生们都气坏了,他找谁赔啊?

  李从嘉真是太小看这件事情了,事实上左玉杰的确过分,老先生们当年也算是跟他同朝为臣过,现在……真是耻与此人为伍。

  等大家都冷静下来之后,李从嘉才说道:“我有意派人将祖父骸骨迁出。”

  范质愣了一下,抬头看向李从嘉问道:“只迁骸骨?”

  李从嘉点头:“没错。”他自嘲的笑了笑说道:“如果只是迁骸骨的话,派人过去或许还能神不知鬼不觉的弄出来,别的只怕是没办法了。”

  范质皱眉说道:“如此……怕是不妥。”

  “有什么不妥呢?当年大唐偏居一隅,所以祖父只能葬身于江南,如今我富有四海,自然要为祖父挑选一块风水上佳的地方做陵寝。”

  赵普忍不住说道:“可是那些陪葬的器物……”

  李从嘉摆手:“都是一些身外之物,我如今已经能够弄到比那些东西更好的陪葬物品,祖父会喜欢的。”

  魏仁浦严肃着一张脸问道:“陛下,您的一言一行都是天下表率,臣希望你能三思。”

  李从嘉也很严肃:“就是因为我三思过了,才只能想到这么一个办法,否则怎么样呢?就此停滞不前?今日左玉杰能够用祖父陵寝威胁我们不能出兵,明天他们就能用这个做理由占领我们的城池,难道我要一步一步退下去吗?”

  众人一时语塞,想一想,左玉杰既然已经没有节操了,那么这种事情他或许还真干得出来。

  范质恨恨说了一声:“小人行径!”

  “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很多时候往往小人更能得逞。”李从嘉笑着说道:“我不想让将士们的血白流,不想让他们的努力前功尽弃,祖父生前最是爱惜将士,他为大唐开疆拓土,知道打天下的不易,想必是不会怪罪我的,更何况,我就是请他老人家搬个家,搬到一个更加富丽堂皇的地方去,他有什么不高兴的呢?”

  户部尚书扭了扭身子,看了看几位辅臣,辅臣们也都互相看看,他们都有些惭愧,让皇帝不得不将祖父的陵寝迁出来,还是要偷偷摸摸的迁出来,别的陪葬物品一概不敢要,这已经是他们的失职。

  李从嘉看他们都一副欲言又止的样子,觉得有些奇怪,他已经退步到这个程度了,为什么大家还一副难以启齿的样子?

  他静静地看着众人思索半晌,忽然灵光一闪说道:“这次陵寝迁移,就不花费国帑了,我来出,不过就算是我想要以一人之力建一座陵墓恐怕也不容易,这样吧,我的陵寝不是正在修吗,让大家快一点,就给我祖父用吧,至于我自己,回头在父祖身边找一块地方,足矣,不必再兴师动众了。”

  李从嘉刚刚才想到,重新修建一座帝陵对于大唐的财政来说是非常大的负担,李从嘉的陵墓已经开始建造,并且看规模都十分宏大,之前李从嘉曾经拒绝过,然而大家都不听他的。

  无论如何,李从嘉都是开国之君,不管他是偶尔抽风也好,有各种各样奇葩的想法也罢,他的功绩无法遮掩,这些东西不会流传下去,到时候史书上只会记载下一位雄才大略的开国君主。

  所以李从嘉的陵寝必须规模宏大,当然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心里门清,只要不出大差错,自己将来说不定要陪附皇陵的,皇陵都那么寒酸的话,他们的坟墓能好到哪里去?谁都不愿意自己的身后事变得太寒酸。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21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10/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