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239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他倒是没所谓,毕竟真到那个地步,耶律特里古也算不上给他戴绿帽子,然而问题就是那个时候耶律特里古或许也会选择跟那个男人私奔。

  李从嘉将自己发散的思维拉回来说道:“也没什么事情,我只是想问问有关于高家嫡女的事情,你对她有了解吗?”

  高熙有些茫然问道:“高家嫡女?第几女啊?现任家主的女儿可是很多的,二十多个吧。”

  二十多个……李从嘉消化了一下才问道:“好像是第十女。”

  情报部送上来的文书虽然有八卦讲故事的嫌疑,但是该有的信息也都写了出来。

  高熙了然说道:“十娘?她算是比较受宠的了,所以人比较骄纵。”

  高熙说完之后迟疑问道:“陛下……可是高家要让十娘来联姻?”

  李从嘉想了想示意春生将整个事情简短的跟高熙说一遍,他不想浪费口舌。

  耶律特里古听完之后一脸理所当然地说道:“十娘做的没错啊,当然要追求自己所爱了。”

  好吧,草原女儿……李从嘉不想跟耶律特里古讨论有关于汉人各种规矩的事情,只是看着高熙。

  结果没想到高熙也一脸平静地说了一句:“这的确是十娘能干出来的事情。”说完这一句她看了一眼李从嘉补充了一句:“她这个人一向没什么心眼,也不是能做大事的人。”

  李从嘉听了就知道高熙是明白了他的疑问,便说道:“如此说来……那这件事情就到此为止吧。”

  高熙问道:“大理……没有反应吗?”

  李从嘉也不避讳:“他们想打仗,可是这跟大唐有什么关系?”

  高熙果断闭嘴不说话,她已经后悔刚才多嘴问了,她只想平平静静地生活,结果一不小心又在另一方面提醒了李从嘉她的身份,果然应该少说少做。

  高熙牵着耶律特里古果断告退,李从嘉也没留她们,只是摆了摆手说道:“宫里呆的闷了可以去行宫转转。”

  因为她们两个位份最高的不过是个妃,所以没有自由进出宫的权利,李从嘉不发话,她们就只能百无聊赖的待在皇宫里。

  耶律特里古听了之后瞬间双眼放光:“我能去骑马吗?”

  李从嘉想了想点点头说道:“不能跑太远,否则被人掳走的话我是不会派人救你们的。”

  耶律特里古一昂头骄傲说道:“才不需要,特里古功夫好得很。”

  李从嘉失笑,等她们两个离开之后,抬头看向释雪庭问道:“你说大理那边……会真的派兵吗?”

  释雪庭认真思考一下说道:“不知道,不确定高家家主是怎么想的,如果是我的话,实在不行就当成联姻,跟的大唐修好,然后想办法跟大唐交易各种东西,等发展起来之后……”

  李从嘉顿时说道:“好了,你不用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做了。”

  释雪庭顿时觉得自己好像一不小心就坑了大理一把,不由得辩解道:“我说的只是我的想法。”

  “保不齐高家家主也有在这个想法呢?”李从嘉开始思考要派谁去打大理合适,雷有终虽然也有本事,但是他的官位还是太低,不太适合。

  结果事实证明高家家主压根就没有释雪庭这么长远的眼光,他现在整个人似乎已经失去了理智,开始大量往边境屯兵,李从嘉甚至怀疑他把整个大理的军队都调到了边境。

  李从嘉暗搓搓地跟释雪庭说道:“查一查是不是,如果真的是的话,我觉得可以在大理国内搞点事情。”

  释雪庭深以为然。

  大理在疯狂的调兵遣将,而雷有终在御史上书弹劾之前就直接写了请罪的折子过来,只不过这里面春秋笔法的厉害,反正雷有终就是从头到尾都不知道现任妻子的真实身份,因为高氏女对他有所隐瞒,还说自己没有家人,这才认建昌刺史为义父两人成的亲。

  雷有终那封请罪奏疏与其说是请罪,不如说是提前预谋好的辩解,并且通篇都十分委屈,如果不是李从嘉知道整件事情发展的轨迹的话,估计也会被这封请罪折子给迷惑。

  李从嘉弹了弹手上的折子说道:“雷有终身边这是有高手啊,这折子就不像是他能写的出来的。”

  释雪庭认真想了想,岭南那边好像没有这么厉害的人,最后只好说道:“或许……高氏女也没有高熙说的那么无能。”

  李从嘉也这么觉得,否则高家家主怎么会喜欢高十娘呢?

  雷有终的折子一上来,御史就算是想要喷人都没有喷点了——人家雷有终也算是受害者啊,他压根不知道高氏女的身份,至于罪魁祸首高氏女……大唐不好跟一个小女子计较吧?

  当然也真的有御史揪住不放,非要拆散雷有终跟高氏女,说高氏女隐瞒在先,并非良配。

  不过还没等李从嘉斥责,雷有终的折子很快就追了过来,赌咒说自己是绝对不会抛弃妻子的,并且表示她已经嫁给我,现在连家都回不了,作为一个男人如果连自己的妻子都无法保护,那这个官坐着还有什么意思呢?

  李从嘉直接拿着折子开喷:“你们一个个的是不是都没事儿干了?要硬生生将雷有终逼到大理去吗?我都要怀疑是不是有人跟大理有不可说的关系,否则为什么这么帮大理?他们既然成亲了,高氏女自然也是大唐子民,大理如果真的因为这件事情开战的话,那就让他们来!难道大唐还怕他们了吗?老子脑子很清醒,不要没事儿找事,下次再这样就都给老子滚蛋!”

  众人:陛下要疯。

第218章

  李从嘉喷了个爽之后, 就真的开始在思考这个朝廷上还需不需要御史存在, 毕竟御史本来就是负责监察朝廷和诸侯官员的, 而从晋代开始御史这个职位就有了风闻奏事的权利,不管有没有证据, 只要听说就开始参,如果遇到比较较真的御史,那真是从上到下都神烦这个职业。

  不过如今李从嘉搞出了监察部门, 实际上已经跟御史的职能有些重合, 而监察部比御史好就好在,只要是他们弹劾人, 就绝不是无的放矢,肯定是掌握了证据之后才会进行调查,最后才会提交证据直接诉讼。

  监察部从头到尾运作都十分符合规范,至少到现在还没出现过乱告人的情况,而且他们比御史行动快多了, 因为监察部跟情报部是联动的, 而监察部是掌握在赵匡胤手里的,目前看来赵匡胤和释雪庭两个人也算是搭档的还不错。

  这样一来有了监察部, 御史参人都赶不上趟, 只能没事儿闲的打打嘴炮来刷存在感,否则……那就是尸位素餐了呀。

  实际上李从嘉十分不满意这种情况, 他感觉御史台已经有点多余。

  释雪庭表示:“他们的确挺烦的。”

  作为已经不怎么再涉政的国师,他手里有情报部这件事情已经是公开的秘密,御史台早就看释雪庭不顺眼, 他们觉得情报部应该给他们,这样御史台联合监察部岂不是珠联璧合?凭什么要给一个和尚掌握呢?不爽,大大的不爽。

  于是释雪庭招收门徒也好,信众过多也好,这都成了御史台参他的点,搞得释雪庭也很烦,总有人在李从嘉面前说他哪里哪里有问题,他在长安还好,总能为自己辩解,一旦他有事情离开长安的话,还要担心御史持续不断的离间他和李从嘉。

  就算再怎么相爱的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会容易产生裂痕的。

  李从嘉见释雪庭也同意裁撤御史台,直接一拍桌子说道:“那好,回头就跟内阁商量一下,这些御史我是分分钟都不想留了。”

  释雪庭问道:“这些御史官位并不算低,而且一般做御史的都不太适合去做亲民官,你想过怎么安排他们了吗?”

  李从嘉理所当然地说道:“塞进监察部啊。”

  释雪庭噎了一下:“那有什么区别?”

  “区别大了去了,一个没有证据就能胡乱嘴炮,一个需要走各种流程确定是真事才能上报,然后就直接抓人,我就是要让这些只会风闻奏事的御史去接受一下回炉再教育!”李从嘉说得咬牙切齿,虽然这些御史找他麻烦的时候也不算太多,但是每天看折子也需要时间的,这群货完全是在浪费他的时间啊!

  释雪庭一想这的确是个好办法,于是默默的表达了自己的支持,有释雪庭的支持李从嘉就更加放心一些,如果释雪庭不同意,他就要思考用别的方法达成自己的目的了。

  于是在小朝会上的时候,李从嘉就直接提出将御史台跟监察部合并的提议。

  范质等人似乎一点也不意外,他们对李从嘉是了解的,在大朝会上一般都会做个样子,不会跟大臣太过计较,小朝会上才会犯病暴走,不过,大家反而觉得李从嘉这是没拿大家当外人看才会这样。

  然而上一次大朝会李从嘉似乎压根就没打算忍,于是跳出来之后他就直接炸,当时所有人都知道李从嘉对这些御史的忍耐力大概是到了极限。

  御史台的人也不傻,揣测上意的事情做的不少,这一次他们也知道麻烦大了,所以一直在东跑西颠地询问上面有没有什么要动御史台的消息。

  可是李从嘉没发话,就连内阁都不知道啊,御史们都在担心御史台会被裁撤,他们甚至已经准备好了要去以死明志,反正他们是言官,为了心中的理想以死明志那是最高荣耀。

  不过就算内阁都没想到李从嘉会愿意让御史进监察部,他们本来以为李从嘉对御史这么烦,肯定直接让他们回老家该干嘛干嘛去,内阁都想好了怎么劝李从嘉,结果现在用不着他们了?

  范质松了口气,觉得这位陛下总算是成熟了一点,不再那么冲动。

  李从嘉说道:“现在证明御史台的存在的确是没必要的,将那么多官员放在那里什么都不做,每天就写写折子也是对人才的浪费,反正监察部跟御史台职能差不多,只是做事的方法不一样,让御史们进去先学习一下吧。”

  范质等人没有觉得有什么不对,本来做官也是一个逐渐学习的过程,谁敢上来就说自己什么都会?

  于是李从嘉的提议第一次以非常快的速度通过了内阁,当然内阁也是管不到监察部的,监察部有点独立于文官系统之外,除了直接对皇帝负责,不受任何人管辖,李从嘉只是意思意思地跟内阁商量一下。

  内阁也知道就算不同意,他们也没办法让李从嘉收回自己的想法,反而容易激怒李从嘉,如果到时候直接裁撤御史台,然后御史们都扔到一边不去管,或者随便塞到什么冷衙门里,那岂不是有很多人会哭?

  李从嘉转头就让赵匡胤去整改,并且暗示他可以让那些御史吃点苦头,毕竟这些人到了监察部估计一时半会思维也转换不过来,他有理由相信赵匡胤肯定会好好收拾他们的。

  让你们参参参!

  李从嘉总算是出了一口气。

  然而谁都没想到御史们换了地方,甚至官职都不是御史了,他们依旧有能力上蹿下跳,还给李从嘉上了折子,还是熟悉的格式熟悉的味道,这次参的是赵匡胤!

  李从嘉在看到那份折子之后整个人都有些崩溃:“这些人是没完了?他们已经不是御史了啊,已经没有这个功能了啊?为什么还能参人?谁收上来的折子?他们的品级已经达不到直达天听的最低品级了啊。”

  秘书丞也很崩溃,御史台是刚改的,他看到熟悉的名字就习惯性的将折子就递了上来,压根就没想到这些人的品级问题!

  是的,御史台的于是大部分品级都很低,按照正常来讲他们是要跟上级报告,然后上级才有能力给内阁或者皇帝写折子报告工作,但是御史是个特殊职业,他们的折子是走另外一个流程。

  李从嘉随便扫了两眼,然后发现这些御史肯定是在想方设法报复赵匡胤,因为他们居然提出赵匡胤是武将,不适合管理监察部,原因是担心赵匡胤公报私仇?

  本来李从嘉不想搭理这些人,就当他们没上过折子好了,反正这些人以后写的折子他也看不到了,但是想了想觉得这种观点可能是很多文官的观点,如果真的搞得文武对立就不好了,朝堂需要制衡,但也没必要因为制衡就搞得分裂一样。

  所以第二天的大朝会,李从嘉特地将这件事情拿出来说:“我是不懂你们所谓的公报私仇是什么意思,我只想知道诸位难道不是大唐的臣子吗?非要分文臣武将?我将大家区分开来主要就是让各司其职,不是让你们互相攻讦用的,更何况监察部从成立到现在凡是抓的人有一个被冤枉的吗?不做亏心事不怕鬼敲门,就算你们之间有私怨,自己本身无懈可击的话为什么要担心?”

  于是某位前任御史梗着脖子问了一句:“万一捏造证据呢?”

  范质听到这句话就知道要不好,却也没有想救人的想法,他也觉得这些御史有的时候是真的蠢。

  李从嘉哼了一声说道:“看来你们这些人就算进了监察部也没有认真学习,监察部的复查制度你们以为是摆着看的吗?各稽查小队之间互不统属,如果真的是大案要案是要经过三层复查的,得是多高明的手段捏造出来的证据能够通过三层复查?”

  最主要的是这些人当释雪庭领导的情报部是瞎的?有这种问题都看不出来?当然情报部是一个大家都知道但是不能在明面上说出来的存在,所以李从嘉只能将这句话给咽回去。

  那个御史想要反驳却找不到点,李从嘉直接说道:“御史台的御史进入监察部也是要学习的,如果长时间学不好的话,那么就只能换位置,相信会有适合你们的位置,监察部是要做事情,不是为了教蠢蛋的!”

  魏仁浦听到这里的时候轻咳了一声,看了李从嘉一眼,示意他斯文一点,毕竟是大朝会,别把下面的官员都吓到,毕竟朝廷在宣传他们这位陛下的时候那是夸赞的要多好有多好。

  开国之君嘛,夸的天花乱坠一点没毛病,但是您老人家也配合一点啊,想要发飙在小朝会或者是跟内阁议政的时候都行嘛。

  李从嘉暗中撇了撇嘴,没再说话,继续按照流程让下面人汇报工作,退朝之后他转头就告诉吏部将那个在大朝会上跟他唱反调的蠢蛋调去西域当县令!

  相信西域那边彪悍的民风会教会他做人的。

  这位御史惨烈的经历一时之间让之前到了监察部处处不习惯,还没有优待的御史们都收回了蠢蠢欲动的心,经过这次事件他们倒是真的能老老实实的去学习,而不是想方设法为自己争取利益给李从嘉捣乱了。

  李从嘉直接借机铲平整个御史台之后,转头就将雷有终夫妇招进京,出了这么大的事情,无论雷有终有没有罪都需要进京来述职一下的,顺便说一下岭南的情况,然后决定打不打。

  不过雷有终大概也十分清楚这个流程,成亲第二天就开始收拾东西,准备带着高氏女回京,高氏女此时也已经有些后悔,她是真的没想到会引起大唐和大理之间的战争,她本来以为她家阿爹那么疼她,或许只是生一阵子气就会过去,说不定还会跟大唐重修于好。

  然而她似乎还是低估了自己父亲对大唐的仇恨,可是……为什么呢?

  高氏女怎么都想不通,以前没觉得父亲对大唐有多恨啊。

  她当然想不通了,以前是不恨,现在快要恨死了,大唐不知道随便从来跑出来的野小子就勾走了他的女儿,这仇能善了?

  朝廷派来的宣谕使传达了李从嘉的旨意之后,雷有终就麻溜的带着东西跟着宣谕使一起回了京。

  他到京城之后,李从嘉特地空出时间来见他,至于高氏女,一开始自然是跟着过来一起参拜。

  说实话,李从嘉对于高氏女的印象就是十分桀骜不驯,他还担心高氏女将自己当成大理人,不愿意跪拜他这个大唐皇帝,到时候他是罚还是不罚?

  本来有心不见,但是又不合乎规矩,只能到时候随机应变,结果没想到高氏女下跪的干脆利落,压根就没出现什么不服的意思。

  想想也是,高氏女都嫁给雷有终了,她要是真的不想跪,完全可以压根就不跟来,现在她跟着来了,就代表对接下来的事情心里都有数。

  毕竟她丈夫还要在眼前这个男人手下混呢,如果连这位都得罪了,他们两个只怕真的要浪迹天涯海角。

  李从嘉松了口气,让他们起来之后,就让桃符引高氏女去高熙那里,以往高熙是没资格见外命妇的,但是这次不一样,她们两个好歹算是姐妹,完全可以破格一次。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23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9/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