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复唐_分节阅读_第343节
小说作者:云长歌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1.4 MB   上传时间:2018-06-24 21:02:58

  对于喀喇汗公主,他是同情的,但也正是这样,更加坚定了他的信心,女孩子也是人啊,你把人家养成了菟丝子,就要管一辈子,怎么会这么心狠手辣呢?

  道不同不相为谋,那就不要一起走了吧,灭了干净。

  让他为难的是怎么跟李仲寓交代啊,儿子出征了,然后孙子没出世就死了,这事情怎么这么烦?

  释雪庭很体贴的为他排忧解难:“别担心,我已经派人去通知陶允了。”

  通知陶允就相当于是通知太子,也就不用皇帝特地写信给太子。

  只是皇帝不写,太子妃还要写的,她要跟太子请罪。

  李从嘉知道之后叹了口气:“这孩子也不容易,等这次太子回来,我觉得需要告诉他家宅不宁是非常可怕的事情。”

  之前他觉得那是儿子的家务事,他就算是父亲,盯着儿子的后宅看也不太合适,可现在……李从嘉之前注重了所有教育,就是没有在后宅这方面跟他说过什么,当然李从嘉自己其实也不太了解,他的后宫跟没有一样,连个示范作用都起不到。

  这一次大概只能等李仲寓回来谈了。

  实际上没等他谈,那边赵匡胤已经跟李仲寓开始谈了。

  这一老一少在这方面比起跟李从嘉,其实更有共同话题一点,毕竟赵匡胤的后院也十分混乱,或者也说不上混乱,反正就是这些年都没停了进人。

  在这种情况下,赵匡胤更加有经验一点。

  唯一需要避讳的大概就是他是李仲寓的岳父这件事情。

  只不过赵匡胤这个人,有的时候很有分寸,有的时候又会十分没眼色,这种应该避嫌的事情,他偏要凑过去跟李仲寓说。

  赵匡胤大大咧咧说道:“这种事情上面,你跟你爹不一样,他不能理解你,你大概也不能理解他,恩,陛下还真是古往今来少有的痴情种子。”

  虽然痴情的对象不一样,但也一样足够让人敬佩。

  李仲寓有点别扭,他爹痴情的对象……不是他娘啊。

  赵匡胤继续说道:“其实你是太子,将来要什么美人没有?怕是那个时候你反而觉得没意思了,少年戒色还是有用的,而且,如果连后院都不能平衡,何谈治天下?你这样混乱下去,怕是陛下要看不下去了啊。”

  赵匡胤说的毫无忌讳,仿佛太子妃不是他女儿一样,可偏偏李仲寓还真吃他这一套,他觉得赵匡胤这是十分坦荡的表现,而且从头到尾用也没有为太子妃说话,反而是站在他的立场上说。

  当然最能起作用的其实是最后一句,李仲寓这一辈子过的太顺遂,对于李从嘉虽然有敬畏有孺慕,却没有跟别的王朝的太子一样,需要思考怎么讨好他爹,他一贯都是我觉得这样做好,我这样做我爹应该会喜欢,然后他就这么样做了,根本不会去想别的。

  也没有人回去提醒他这一点,万一让皇帝知道自己教导太子体察上意,这不是找死呢吗?

  能够提醒他你这样做皇帝会不喜欢的,除了之前的内阁,就只有这一个赵匡胤了。

  所以李仲寓真的开始认真思索,并且思考他爹会希望他怎么做。

  赵匡胤没再说什么,他知道对太子,不能说太多,点到为止是最好的,再多估计就要连累太子妃了。

  而实际上本来他也没想说这些的,主要是……太闲了,真的太闲了,本来准备好了要好好打一仗,结果临时被通知不用他动手,只要在这边装作和谈,然后等伽色尼粉墨登场就行了。

  哦,还要注意,如果伽色尼不敌的话,稍微帮一帮。

  可是到了现在伽色尼都没有动静,赵匡胤闲的发慌,正好女婿后院差点着火,可不就忍不住过来劝导女婿了?

  李仲寓听进去了思考了,然后他就给太子妃写了一封信,一边安慰太子妃一边叙说思念,最后还要太子妃好好养身体,他更希望看到他们两个的孩子什么的。

  也算是好好安抚了一下太子妃。

  这封信到太子妃手上的时候,伽色尼终于出兵了。

  这一次伽色尼来势汹汹,而喀喇汗国猝不及防之下吃了不小的亏。

  如果穆萨还在的话,未必不能挽回局面,然而现在在位的是阿里·木萨,本事没多大,却着实有些心狠手辣的小子。

  他上台之后,一边跟大唐求和,一边并没有跟大臣商议以后的事情,他选择了大清洗。

  但凡以前不曾支持过他的大臣都被下狱,他看不顺眼的也下狱,一时之间喀喇汗国人心惶惶,谁还有时间给他出谋划策?都忙着自保呢!

  至于他自己的幕僚……说实话,他还真没有什么幕僚,毕竟依照穆萨的想法,自己估计还能活个几十年,为什么要这么着急给儿子配备幕僚?等着这帮小子来争位吗?

  所以导致了阿里·木萨身边没有幕僚,也没有说得上话能够拦得住他的人,只有一群狗腿子,在这种情况下,喀喇汗能够打得过伽色尼才怪了。

  在最初被打懵头之后,阿里·木萨也组织了反抗,可是他之前首先清理的就是各个不听话的将领,导致现在有兵无将的窘境,一时之间被动的很。

  而这也导致整个喀喇汗气势十分低迷,唯一能够挽救的大概就是阿里·木萨亲征,然而他又因为没有征战经验,表现的十分怂,在这种情况下喀喇汗能够赢才怪。

  伽色尼本来是试探性攻击,结果没想到喀喇汗的边防比起纸糊的也好不了多少,瑙锡鲁丁·索卜克塔琴瞬间无比兴奋,要知道在这之前,伽色尼是一直被喀喇汗国压着打的。

  导致后来喀喇汗跟大唐打起来了,不去理会伽色尼,伽色尼也不敢轻举妄动,生怕引来喀喇汗的攻击。

  如今伽色尼尝到了甜头,自然更加勇猛,打的那叫一个激进。

  阿里·木萨眼看着身边没有得用的人,挡不住伽色尼的进攻,第一反应就是向大唐求助,毕竟以前大唐也没少为周边国家出头。

  阿里·木萨再一次派了使者过来,而且还带了上一次威胁过李仲寓那个使者的人头,口中说着要向太子请罪,向大唐臣服。

  阿里·木萨本来还想矜持一下,能够不加入大唐联邦自然是不加入的好,可是现在他不这么想了,他恨不得立刻就加入大唐联邦!这样到时候大唐一定会帮他打仗。

  只可惜,这样的示好是没用的,至少赵匡胤和李仲寓都在摇头,他们两个的理由很充分:和谈尚未开启,两边还没解决以前的事情呢,这件事还是等和谈之后再说吧。

  可现在喀喇汗正跟伽色尼打仗呢,哪里有时间跟大唐和谈?

  阿里·木萨十分气愤,尤其是在得知伽色尼用的武器看上去很像是大唐制式的时候,阿里·木萨愤怒的说道:“他们是一伙的!”

  说的没错,可惜反应的慢了点,到了这个时候,喀喇汗已经连续丢了五六座城池了。

  阿里·木萨没办法只能开始调兵,没有厉害将领,那就只能用人海战术了,只要人比他们多,总能赢的。

  伽色尼开打之后,李从嘉每天看着情报部发来的消息,看得津津有味,看得眉开眼笑,反正喀喇汗倒霉,他就开心。

  结果就在他正开心的时候,收到了阿里·木萨的谴责国书,谴责他是小人,出尔反尔,明明要和谈,却又派人攻打喀喇汗,还联合伽色尼一起。

  李从嘉略有些吃惊,不是说好了在旁边看热闹的吗?

  他连忙问赵匡胤:你干了啥?

  赵匡胤:我啥都没干啊!

第303章

  赵匡胤觉得自己很冤枉, 这一次他明明什么都没做, 怎么就又背锅了?

  李从嘉在收到赵匡胤的回信之后也觉得奇怪, 转头看向释雪庭,释雪庭镇定说道:“萨曼帝国忍不住了。”

  李从嘉微微一愣, 继而明白释雪庭说的是萨曼帝国也出兵打了喀喇汗国,只不过萨曼帝国的位置跟大唐接壤,如果他们出兵路线诡异一点的话, 的确容易被误会是大唐出手。

  不过他还是有些奇怪:“什么时候的消息?”

  释雪庭顿了顿:“十天前?”

  李从嘉顿时急了:“十天前?九天前我给赵匡胤写的信!你怎么不早告诉我?”

  释雪庭轻咳一声说道:“警告一下赵匡胤也挺好的, 万一他忍不住也出手了,到时候你还要保他。”

  李从嘉狐疑地看着他, 总觉得这里面似乎有什么事情。

  实际上能有什么事情呢?不过就是释雪庭当时没在乎这件事情,觉得不用着急跟李从嘉说,结果就这么一个时间差,李从嘉收到了喀喇汗国的谴责国书,然后以为赵匡胤又悄咪咪的动手, 就气急败坏的写了封信寄了出去。

  释雪庭琢磨着如果当时说了, 李从嘉估计还要纠结要不要将信追回,索性不说了, 等回头一起解释算了。

  不过既然不是赵匡胤找事儿, 那李从嘉也不用担心太多,顺手就给阿离·木萨写了封信过去, 是的,这一次他都不写国书了,觉得掉价。

  等过段日子世界上还有没有喀喇汗国这个国家都说不准。

  那封信他没说别的, 只是十分严肃地说了一句:不能随便冤枉人啊,知道你爹咋死的不?想要步他后尘吗?

  阿里·木萨气了个半死,却也不敢在擅自挑衅,他怕真惹恼了大唐皇帝,到时候三个国家俩手攻击喀喇汗国,另外一边的基辅罗斯公国也不是什么善茬,说不定也要来分一杯羹,到时候喀喇汗就真的灰飞烟灭了。

  李从嘉才不管他那么多,只不过为了表示跟自己真的没关系,他下令让赵匡胤将营地往后挪一挪。

  不用多,三十里就够了。

  另外两个国家是知道喀喇汗国给大唐去了谴责国书的,见唐军真的后退一时之间十分不理解,不明白大唐怎么就好后退了?难不成他们怕了?

  实际上李从嘉当然是不怕,他让赵匡胤这么做是给朝中大臣看的,告诉他们他真的是诚心谈和,至于伽色尼和萨满帝国为什么突然攻击喀喇汗国,他也不知道啊。

  当然还有一重意思就是担心猝不及防之下,唐军会吃亏。

  毕竟现在热武器好多都是远程攻击,离得太近了,如果伽色尼或者是萨曼帝国不怀好意,冲着大唐来一颗定时炸弹,到时候就算大唐打过去,那也是吃亏了啊。

  这种事情了李从嘉是绝对不允许出现的。

  最好的方式就是大唐在一旁看着,就等着他们三败俱伤,至于不让赵匡胤他们回来,原因还是那个,担心他们打着打着对大唐来一下子,所以必须有兵马在边关震慑。

  只不过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最开始发难的大唐突然抽身而出,搞得满朝文武都有点觉得应接不暇。

  魏仁浦的反应是很快的,他立刻找到李从嘉问道:“既然无仗可打,太子是不是也该回来了?”

  这一去就是半年,之前李仲寓也在冲锋陷阵,他们也没别的话说,现在总算是能让他回来了吧?

  文臣们担心啊,要是太子在军营混了两年,也跟皇帝似的偏心枢密院可怎么办?

  其实撇开彼此利益冲突,以内阁为首的文臣也不得不承认,其实跟那帮武将在一起还是挺舒服的。

  他们豪爽直帅却不粗鲁,毕竟也是读过书的,不会跟文盲一样什么都不懂,这样的人总是能够引起别人好感的。

  为什么赵匡胤跟李仲寓说妻妾的事情李仲寓不会反感不会多想?因为赵匡胤坦荡啊,我知道我女儿是太子妃,但是我不会因为她是太子妃就立场偏颇,他告诉了李仲寓他看不到的一点,这才是至关重要的。

  魏仁浦其实也没什么太大的危机感,李仲寓就算再偏心也是有限度的,李从嘉就是这样,他是偏心枢密院,但却从来没有打压过内阁,甚至还能分权给内阁。

  只是李从嘉能够分权给内阁,但是却绝不会将兵权分给枢密院的大将们,所以他对枢密院有所愧疚,这才是他偏心的原因。

  只是内阁不在意其他人在意啊,内阁作为文臣首领,有一个很重要的责任就是给大家争取利益,所以他来问了。

  李从嘉对于魏仁浦不像是对范质那么尊重,却也不会驳了他的面子,而且算一算李仲寓也算是经过见过,继续留在那边对大局也没什么影响,于是直接一挥手说道:“那就让他回来吧。”

  魏仁浦放心了,许多大臣也放心了。

  接到这个命令的李仲寓却有点依依不舍,一开始来军营的时候他的确很不习惯,毕竟养尊处优了十几年,到了军营就算条件再怎么好也有限,他还不敢太娇气,生怕军营中有不好的话传出来。

  只是如果不看这些的话,军营中的生活是他这十几年来过的最轻松的,不用想太多,也不用去过渡揣摩别人的意思,日子辛苦却快乐。

  不过他不舍得也没用,该回去还是要回去的,只不过在回去之前,他好好犒赏了一下这些日子的“同袍”们,当然喝酒是不行的,只能大吃一顿,赵匡胤也有心为李仲寓拉人缘,没有阻止。

  吃过之后,李仲寓就收拾好了东西准备回去,他回去,他的东宫十率自然也要跟着回去。

  远在长安的李从嘉接到消息之后,直接让人送去了一份给东宫,算是安抚一下最近有些焦躁的太子妃。

  太子妃在得知李仲寓快要回来的时候,有期盼也有担心,虽然之前李仲寓写信安抚了她,可她还是觉得……绿珠的死有她的职责,如果她派人看的紧一点,说不定就不会出现这种事情。

  一想到李仲寓要回来了,她忍不住更紧张。

  李从嘉比较单纯,他只是在期盼,赵匡胤写的书信中着实将李仲寓夸成了一朵花,李从嘉怎么可能不想看看他的太子如今变成了什么样?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348页  当前第3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43/348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复唐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