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3节
小说作者:开云种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58 KB   上传时间:2018-08-12 20:50:13

  再次安慰自己:不会掉脑袋的。

  沈阿姨一脸茫然,她压根儿没听清。苏寻也打了个寒噤,刚才陶清是不是念了句诗?文绉绉表达弄得浑身鸡皮疙瘩。陶清和诗?光是想想这种组合,搁在一起都剧毒无比。他的粉丝看到偶像变化,能接受吗,会不会众筹给他挂脑科?她们大都是“真性情哥哥”的忠实拥趸。对营造的偶像人设有没有损失?

  可是,苏寻忽然又有了个隐秘又痛快的念头:管他呢。损就损。陶哥爱怎样就怎样吧。毕竟他只是个事务经纪人,给公司打工而已,又不掌握生死大权的合约。

  星辉娱乐给陶清规划十年长约,合约上的个性方案打造,都是基于陶清本人性格美化。很多时候,得罪人的那些粗鲁蛮横,以“率真”来洗白。但是,如果陶清本人性格变了,不按这个路子走,作为事务经纪人的苏寻,顶多负次要责任。主要责任还是陶清自己的。

  苏寻忽然就不那么着急逃离火坑。直觉告诉他,哪怕是为了角色预热,这种改变,非常不一样。他的好奇心,暂时站了上风,要是没有这种精神,怎能在陶清手下工作超过六个月。

  想到此节,他更不想主动汇报这次“性格变化”了。虽然公司和粉丝早晚都会知道,但那会是陶清自己去烦恼的事了。又怪不到苏寻身上。

  相比之下,苏寻更想看看,即将开始的采访,陶清要是做了功课,会表现成什么样子?

  剪彩仪式开始,媒体陆续入场,礼仪小姐来迎接,陶清风挂着那副礼貌的笑容,进入了嘉宾场。他脸色有些苍白,也不懂补妆。好在打光很亮,暂时不太明显。

  陶清风走路姿势十分得体。但是在鱼贯进入影视城大门,忽然不自觉地弓起了背,双手平举于胸.前,似乎在通过一扇查验森严的大门。但是看着四周的人流,又猛然醒悟般,收回了动作,让人以为刚才那一瞬间的姿势是错觉。

  影视城巍峨的城楼,在日光反射下映出了金碧辉煌的瓦顶。不是贵重的琉璃,只是普通的玻璃。光芒刺入陶清风眼中一瞬,他下意识偏开,盯着高.耸的城阙,沉默了许久。

第4章 傻眼的记者

  一家平时鲜有人问津的省城新媒体微博,发布了一条采访演员的视频,被娱乐大V营销号们疯狂盗链。

  这家省委直隶的新媒体报道风格正直,多着眼于科教文卫,近几年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开辟了娱乐版块。然而报道内容也偏向正面严肃宣传,基本不会照顾粉丝的福利。偶尔发一两篇批判流量的争议文章,粉丝也不敢在机关媒体微博下面造次——反正评论都屏蔽掉。

  《归宁皇后》开机仪式携水天影视城剪彩仪式上再次强调,这是省里为了配合旅游宣传,发扬历史文化,投资拍摄的电视剧。《归宁皇后》主要演员都是A省人,且都是零片酬出演,为家乡无偿奉献。投资的钱全用在布景、后期等打磨工序上。收获了一片美誉。

  该省委直隶的媒体去采访主创人,视频里出镜了四位演员,分别是女一号钟玉皎,男一号张风豪,特别出演傅音,以及男四号陶清。

  钟玉皎是演技派实力花旦,由她来塑造A省郡府出身的一代传奇皇后香昌,从十六岁演到六十岁,有大段咬文嚼字的宫廷戏,也有骑马逐狼打斗武戏,虽然今天只是影视城剪彩,还没正式开机,但是钟玉皎有特权,提前看过了剧本,在记者询问看法,揣摩主办方要求,配合省厅宣传,回答得十分老练:

  “归宁皇后香昌,是我们A省出的巾帼英雄,也是华国古代著名的女英雄。去演绎这样一个人物,内心有压力,但更多的是动力。这次拍摄,会在A省的真山真水中取景,影视城也建造得很有民族特色……剧透一段,天胜皇帝和归宁皇后著名的‘笞背问答’,我已经在剧本上看到了,非常有张力,很期待去抽他鞭子了(笑,话筒交给张风豪)……”

  张风豪和傅音都是老油子,场面话说得更溜,都非常默契地宣传了一波影视城,赞叹了一番剧组的高风亮节,感谢了一通省厅大力支持,顺便给A省旅游打了一波广告,还不着痕迹地展示了实力演技派,对角色的认真理解。

  张风豪背了天胜皇帝的诗“六世雄才国容壮,啸咤风云布衣中”※,傅音讲了两朝老臣的民间流传的一个小故事。收获一片笑声和赞声。

  媒体的话筒还递给了女二、男二和男三,但是视频中并没有播出他们的发言,大概是这些小年轻偶像演员功课做得还不够,话里没有什么营养。省厅旗下的新媒体不吝啬画面给他们。

  所以当男四号陶清的脸出现时,点开视频的观众们都很吃惊。

  陶清比刘琦回、沙洲这些小年轻更没水平,作为小鲜肉甚至比不过他们的流量话题度。虽然脸长得好看,但演技一直在被吐槽。他唱歌只能算好听,达不到顶尖歌手水平。他的路线,是卖脸,走“真性情”人设。和一个女演员传过夸张不实的绯闻。半红不紫,半死不活。两三个月换着花样上热搜。在网上红黑相间。

  要问路人对他的印象,主要集中在“热搜王子”和“文盲王子”两项上。前一项是星辉娱乐真金白银花钱砸的。后一项,则是陶清在一款真人秀当嘉宾时,暴露了连小学语文都不懂的浅薄,随后又被扒出小学没毕业就跑去酒吧当驻唱,混到现在,没文化。

  路人在看到他念错“虎落平阳”,还十分没有自嘲娱乐精神,反而在那里尴尬梗脖子的样子,疯狂转发嘲笑,轮了很多条。

  当然,陶清的粉丝“陶瓷”对此有说辞:我家哥哥接地气。我家哥哥是个好人。

  其他不论,最后的“好人”一条,最有发言资格的是经纪人苏寻。每次他在陶清那里受了气,能拼命控制辞职的冲动。靠的都是已经到手和未来估计少不了的赔偿款,深吸一口气,还能忍。

  省委新媒体的记者,在采访前面女二刘琦回、男三沙洲时,已经知道他们的回答不会被剪辑出来。但是例行公事,在场演员都要问完。在问到陶清这个被嘲出圈没文化的,更扶不上墙的家伙时,半是出于临场好奇,半是不会被公开出来的懈怠心,促使这位省媒记者问了一个近乎刁难的问题:

  “陶清你好,你饰演的天胜皇帝的幼弟,广积王子。在历史上,他留下这样一句诗‘政者正也’能谈谈看法吗?”

  搞事记者心想,陶清答不上来或者敷衍答过去都行,反正其他两个小鲜肉回答得也很烂,都不会被报道的。问这个问题的目的,只是想近距离欣赏一下,文盲王子露出那种茫然又恼怒的表情——作为表情包在网上流传甚广。

  陶清风对记者笑了一下,他面色有些苍白。这笑容让记者忽感异样,似乎有种不受控制的东西,蒸腾在空气里。

  陶清风道:“政者正也,非诗耳。《六言》乃文论体。饰角千金子,以文论志,合。”※

  看着记者怔住站在原地,陶清风忽然想到,保姆沈阿姨在最开始和自己交流时,也是露出这种表情,保姆好半天才哆嗦一句:“说人话?”

  怎么忘了,不能大段的说别人听不懂的话。只怪刚才听记者提到《六言》心中一动,他头晕之下就不假思索了。于是他忍住头晕,轻言慢语地解释:

  “不好意思。这句其实不是广积王子的诗,是他文论《六言》里的第一句。广积王子,是个坐不垂堂的千金之子,这句话表达了他的政见和志向,为政者,一定要自身清正,下属才会效行。这句话和他的身份,是很适合的。”

  记者在脑袋空白了两秒后迅速恢复了正常,抑制住内心惊涛骇浪,抓住这一线突如其来的震撼,打足精神,迅速抛出第二个常规问题:“您对广积王子这个角色如何理解?”

  她甚至没有意识到对陶清的称呼已经改成了“您”。

  陶清风搜索了一下这具身体的记忆,旋即又摇摇头,只好按照自己所知的来回答:“这个‘噫吁稼,不可救’的忧国忧民少年王子。该如何去走进他玉粒金莼难咽的感情?他写下“遗穗荡尽,天寒岁暮”的心境,又该多苍老?以我浅薄的见解,演起来……”他顿了顿,艰难地说出这几个字:“很有压力。”说完还咳嗽了几声,头真的太痛了。勉强维持站立和说话,已经耗尽了他全部的精力。

  但是不能在这个地方倒下。他好不容易……才再活一次。

  摄像师尽职尽责地把刚才陶清的发言全都拍摄下来,记者还想问,可是已经超过了规定时间,只好不得不挪动身躯,把话筒递到下一位演员面前。陶清风松了一口气。

  其他人看到他苍白的脸色,和额头的汗珠,还以为是终于完成任务,如释重负。

  下一位演员也没做好被采访准备,以一副惊讶表情望着刚才回答完的陶清。

  如果摄像师扩大拍摄镜头,就会发现,但凡是能听得到陶清回答的人——其中很多不乏和他结交,知道这是个什么玩意的人——都露出了不可思议的表情。但是不少人旋即又说服了自己,大概是这次陶清提前做功课很认真吧,演员赶紧让表情恢复正常,继续接受采访。

  这条视频被省媒新媒体制作发布在微博上,机关微博一开始转发寥寥,是先被营销号盗链,转发出圈后,大部队才回来找原博,最后有几万,成为这个省委媒体号的微博转发之最。

  陶清是个小流量,在出圈的微博转发中,占最多的是路人,当然,也少不了一些粉黑言论。

  黑子癫狂嘲笑了一通陶清的前科,转发里讥讽:“陶猪这回居然要给自己槽文化人路线,真的是陶猪要上树——要上树——!”

  “陶瓷”们则发了一串串的爱心小泡泡,在广场上刷#陶清广积王子,相信你走得进去#的话题,留言:哥哥背书很辛苦吧。那么努力认真,好感动!好哥哥加油!

  苏寻担心的粉丝接受不了的情况并没有发生,谁不希望自家偶像上进呢?虽然比起陶清平时路线来说,差别很大,正因如此才增添了新鲜感。有爱粉丝甚至画了张“心有猛虎细嗅蔷薇”的同人图,来无条件支持他们偶像。

  至于转发视频的大多路人,和当时在剪彩仪式现场的人员,感想并无太多区别——

  ——陶清这回功课做得挺认真。要转型了吗?想洗白吗?还打了个预防针“我浅薄的见解”,听起来真是自谦和郑重。

  不过,大部分人把这归功于《归宁皇后》剧组,毕竟是地方献礼性质影片,是要宣传省历史文化的,对演员要求当然比较严。

  陶清不但没掉粉,还涨了一些。有些善良的路人,还给陶清贴上了好好配合宣传,认真琢磨角色的小鲜肉标签。

  不过,也有路人觉得他背文言文,是刻意哗众取宠,少不了一顿讥讽,但那并不占转发流量的重心。

  与粉黑爱恨都不同,《归宁皇后》的编剧自然也看到省委新媒体的采访视频,看完之后,她发出了一声惨叫声,吓得她家的猫一个激灵缩在墙角发抖。

  在抛开所有成见的基础上,仅针对内容,编剧内心:我仿佛编了个假剧,想哭——

  作者有话要说:  “政者正也”是《论语》里的,《六言》并不存在,这里面半白不白的诗、词、赋、文、论,基本都是引用、化用或者乱用,※标明的都是这样的加工产物。非真实历史背景,不考据,看个乐呵的小白故事而已。

第5章 编剧内心是崩溃的

  《归宁皇后》的编剧内心:

  ——这电影主要是省厅指示拍摄,但也有一点资本注入,不能完全不考虑市场票房。广积王子,一个出场不到二十分钟的角色,写成脸谱化的真善美小王爷,华丽救了香昌就领盒饭。只要天胜和香昌的历史人设大致不崩,其他角色碍于制作成本和宣发效果,需要为艺术效果阉割,不能完全按历史走的。

  再说,广积王子在历史上的人设就很模糊,诗作和文论里几句忧国忧民,谁知道是不是应制写的?最重要的是——和天胜皇帝撞了。所以编剧本来打算,仅从他的年龄和成长环境,突出一个纯善又深情的人设塑造。还可以加个单箭头香昌皇后的三角噱头。在省厅的A省影视公司和其他私人影视公司各自诉求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可是陶清那样的理解,显然是放大了广积王子的上位者情怀。

  宣发方真是的,明明把剧本都提前给他们看了,为什么还是给陶清灌输那个方向广积王子的人设。不知道是宣发部门里的谁和陶清接洽的,搞不好是极端历史粉,什么‘遗穗荡尽,天寒岁暮’,她都不知道出处,一查居然是墓志铭上的玩意,这都叮嘱陶清背出来了,宣发方里有人搞事情啊。

  第一版剧本都写好了。难道要大改吗?把《玉黍离》,《六言》的内容加进去,整个电影的结构,线索,大都要重来……如果广积王子要走救苦救民的寡淡路线,和天胜皇帝撞了,就要给他编写新的剧情。写什么呢?

  编剧只好抑制住内心奔腾的草泥马,认命地重新去翻材料。愁得头发抓下来一大把。

  《玉黍离》后记,广积王子赤脚踏进庄稼地,发现稻穗下面的土是红的,掘开有死尸。

  能过审吗?而且这种风格,适合偶像派演吗?陶清那种演技,效果出来会很尬吧。

  但,要是不走偶像路线,搞不好一点水花都没有。不止粉丝兴趣缺缺,投资方也有人会不高兴吧,就算是省厅更看重社会效益,私人投资的钱砸下去,也希望听到个水花响……不然为什么要找陶清这种没演技的小鲜肉参加?第一版剧情,她自以为平衡点找得还是挺好。

  但是无论编剧怎么说服自己保留深情忠犬备胎三角恋的广积王子设定,脑海里始终摆脱不去陶清那句“以我浅薄的见解,很有压力……”?她觉得内心某个早已冰封的角落在触动,甚至会融化出疼痛的,被抛弃了很久的东西……

  编剧一宿没睡,吐血咬牙改了个二稿大纲,发给主创团队讨论。

  这版大纲里,广积王子没有三角恋了,凸显了他在天胜皇帝身边左右手的作用。天胜皇帝麾下不缺文臣武将,所以广积王子的作用是——提醒他实施仁政。

  这个比田间掘尸好演,希望陶清演得住,在天胜身边当一个善良的花瓶。

  这版大纲出乎意料,比第一版更得省厅认可,并且压下了私人投资方的反对意见,让编剧细化。

  编剧看到细化方案要求里那句“尽量贴合历史”,两眼一翻,颤巍巍喷出一口老血。

  这段故事的历史和演义相差实在太多了,她要找外援……

  苏寻在陶清房间找到了手机,三四个未接电话,都是自己打的。但此刻苏寻已经不计较这事,他心花怒放地捧着智能机翻微博。陶清的微博是他在打理,肉眼可见那条转发出圈的省媒体发的采访视频,给陶清涨了不少粉。

  “陶哥,你去不去微博上面亲自翻牌?”

  苏寻美滋滋,看那些褒奖评论里,最让苏寻感到开心的,是华大历史系出身的博主,点评了陶清对广积王子的理解,从来高贵的学院派这回用了“认真”两个字来评价。这对于“沉默就是学院派最大的宽容”的一贯吐槽路线来说,委实难得。

  转发里补充:“最可贵的还是态度,慎重代表心怀敬畏,哪怕他的演技糟糕,起码表现出了对历史人物起码的尊重。看来剧组还是有诚意,希望成片不要毁。”

  而陶清微博下面,已经簇拥了许多小陶瓷们暖心又可爱的评论。往常遇到这种高兴事,陶清会亲自翻牌回复几个。所以苏寻照例问他,转过头才发现陶清好像不太对劲。

  陶清风坐在房间宽躺椅上,闭着双眼,显得很疲惫的模样。苏寻连忙关切道:“陶哥?你怎么了?”

  陶清风声音虚弱,道:“有点累。”所以苏寻说的什么微博,他没有听清,只听到一点“粉丝”,但也没有精力去回应。

  说这话的时候他双目放空,望向天花板,好像脑中正在承载什么过载了。但是哪怕这种时刻,他对苏寻讲话时,还是有条不紊,温柔又沉稳的声线——

  “苏……苏兄弟,我想休息一下。请你让沈大娘做好饭后,再叫我吧。”

  对苏寻的称呼从苏先生变成了苏兄弟,虽然有些意外,但苏寻听着愈发顺耳了。总比以前强。陶哥提前适应角色,变成了个多有礼貌的家伙。

  苏寻想:不知道制作方宣发是谁和陶清个人接洽,效果非常好。能让陶哥这种人乖乖背那些文论和诗作,改天一定要带着礼物,去《归宁皇后》剧组慰问。

  苏寻连忙点头:“好的陶哥,你累了先休息。”贴心地关上房门。并不知道当他关门的瞬间,房间里陷入黑暗。台灯自动感光亮起,陶清风失神般凝视着那团暖黄色光晕,眼瞳被光线一激,露出了茫然。

  陶清风独自在房中继续思考,那最让他头痛的,合同问题。

  陶清风记忆里合同条款,还有很多看不懂的东西。

  粉丝,指数,上浮率……

  刚才苏寻刚才拿着手机,乐滋滋告诉自己涨粉了,好歹让陶清风对“粉丝”有了一点感性认识。

  是喜爱着这个身体原主的那些人吗?虽然从记忆里来看,这个原主,实在……反正,陶清风自己,喜欢不起来。

  怎能那样对别人呢……

  哪怕他的模样,和自己前世,颇为相似。只是这个时代的男性都剪短了头发,平头寸脸的。陶清风看着镜中,短发俊朗的男子,不禁一丝恍惚,仅仅是头发,就能改变那么多气质吗?

  说到底,世上什么人都有,凭借这脸,收获一批粉丝好像也无可厚非——“从前大楚朝廷里被称为“玉面郎君”的自己,登第游街时,就感受到自己这张脸对妇孺的杀伤力,用“掷果盈车”来形容,已经是最轻的了。

  不过,虽然脸庞相似,气质却很不同。

  他刚醒来的时候,感受到身体里还残留着的暴戾、愤怒和不甘,也从镜中看到眼神中的狠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娱乐圈探花[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