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娱乐圈探花[古穿今]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开云种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658 KB   上传时间:2018-08-12 20:50:13

  “他的签证下来了是吧。”严澹还和颜悦色地,接过苏寻僵硬举起的护照本,“谢谢你,还有什么事吗?”

  苏寻木然机械道:“没,没有了。”他控制不住想:无论是小陶哥。还是严老师,不该有谁对他解释两句吗?为什么被看到了还这么淡定!反而是他自己一惊一乍的?

  最终苏寻终于战战兢兢,拼着为广大陶瓷们负责的精神,斗胆问了句:“严老师……为什么是你来开门?”

  就算不解释,好歹露出一个不好意思的表情??

  然而,严澹令他失望了,严澹只是以一种无奈的表情道:“你看不出来吗?”他忽然笑得很灿烂道:“……秀恩爱呀。”

  苏·受到暴击·单身狗·安静如鸡·寻心想:我到底做错了什么!内心崩溃地离开了。

  待严澹重新关好门,陶清风失笑对严澹道:“你别逗苏寻了。之前他总是脑补你和我谈恋爱分分合合好几回,每天都提心吊胆怕被粉丝发现。很尽责,不容易。”

  严澹挑眉道:“你也怕被粉丝发现?”

  陶清风正色道:“我倒是不怕。但不让粉丝知道这种事情,本来就是我职责所在。”

  之前公司培训时讲过偶像失格之事,陶清风深深记住一条:既然成为了受粉丝支持鼓励的存在,那就有义务维持好那种“值得被想象”的人设,也包括了潜在的“女友粉”想象,不能打碎这些梦。

  严澹虽然不能理解那些不能接近一个人却真情实感把他当老公的心态,但他理解那是陶清风的工作职责之一,就没有多计较了。反正除了他之外,也没第二个人抱得到陶清风,他也就不生那些闲气,换了个话题。

  “你这签证,”严澹翻开护照盖章那一页,上面印了一个月的旅游签日期,“下周要去英国取外景啊。”

  陶清风点头:“有几幕戏要拍。”

  签证是制片方统一帮剧组成员申请的。这个剧是九月开机,在影视城里拍摄了三个月之后出国,如今已经十二月,进入了冬天。

  这是陶清风第一次“出国”,处处都很新鲜。他跟随剧组一起行动,一行人从希思罗机场出来,打车到了租好的房子附近。陶清风第一次意识到成熟的商业电影投资的有钱概念:租的房子离伦敦桥不远。陶清风事先看了一些旅游简介:知道这里有不少核心景点,那么租金肯定水涨船高,然而导演和制片方并没有皱一下眉头。

  “这段时间拍学习场景。我们和伦敦某个很漂亮的学院谈好了,到时候会租用他们的教室,也请他们的老师和学生来客串。”导演对陶清风说。

  通告单上面把这一个月的拍摄任务列出来。在伦敦拍二十天,然后拍完南北的怀特、天堂岛外景,如果最后还剩下时间就让他们自由玩耍。在伦敦要拍的戏份有:男主一开始在学院里吊儿郎当学习;男主角去参观大英博物馆时穿越了;男主最后蜕变醒悟的答辩环节。

  虽然陶清风已经背了三个月的单词,单词量可喜可贺地涨到了三千,也基本能看懂简单的雅思题目,至于剧本台词更是不知道反复背了多少遍,然而他还是有些紧张:生怕演不出最后那种气度。没办法,夷文之于他,着实是从零开始。陶清风既然经史子集钻研过,自然知道一个学科从入门到精通,究竟要走过多少路。他也不奢望一下子就能学得太透,但起码基础要扎实,拍起来心态才会好。

  他能在这么短的时间内,把英文提升到如此水平,已经算是天赋加努力的双重结果了。

  秉持着“为了给陶清风精神鼓励”的目的,严澹隔两天也定期过来。他每周的课在周四周五,就飞机来回,周六来,周三走,反正不心疼机票钱。

  在苏寻纠结的视线中,经常能看到小陶哥和严教授在片场之外的地方歪歪唧唧。没通告的时候,偶尔苏寻早晨还受托给他们送外卖,理由不言而喻,简直是痛煞单身狗也。

  不过陶清风拍摄的功课是愈发做得战战兢兢了。准备去学院拍摄的那几天,陶清风每天四点起床就来到学校,凭着之前校方给的临时卡,进入彻夜不关的图书馆,在那里面小声背剧本或找书看。

  有一天早晨,陶清风来到图书馆外面的小花园中,试图背论文答辩那场戏的论文全文。这其实是不必背的,正式拍戏只用念其中几句话。不过剧本设定做得非常细,这篇英文论文稿也是找在校学生写的,把全文附上去了。倒也不是正经长篇大论,是一篇只有两千字的短essay。但陶清风觉得,还是有必要把它们都背下来,无论中英文。

  当然,陶清风为了巩固记忆,是中英文一起记,还能增添他的单词量。

  “文化财产的归还,是文化和创意产业领域的一个有争议的话题……”

  “The repatriation of cultural property, meaning the returning of cultural property, is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the field of cultural and creative industries...”

  他在小花园某个固定的角落背了两天之后,第三天就有偷偷注意到他的美貌洋妞学生妹,来试图搭讪了。

  然而陶清风英文日常对话经验为零,对方先叽叽咕咕说一通,大概是觉得陶清风认真学习的模样很棒。虽然陶清风也没完全听懂,不过他连蒙带猜的听出了对方是想情他喝咖啡,还特意去小花园旁边的咖啡店里买了两杯提在手上。

  陶清风试图用自己那点可怜的“活跃词”(虽然背了很多单词,但基本能用出来的活跃词汇很少)来礼貌地拒绝这位妹子,哪怕磕磕绊绊的。

  "Sorry,I……"

  陶清风极力回想着:“不愿意喝咖啡”,该怎么说来着?

  表达礼貌的用词又是哪个比较好?

  书到用时方恨少,英文亦然啊。

  正这时严澹也来了,他轻轻搭过陶清风的肩,笑着对那妹子说了个词“unavailable”,那妹子一脸恍然大悟,表情从意味深长变得理解祝福,好心把两杯咖啡一起递给了他们,然后走掉了。

  陶清风谢过那个妹子后,转头问严澹:“你刚才说的什么?”

  “表达有主了的意思。”严澹盯着陶清风的手,寻思下次给他买个戒指戴着。

  陶清风背剧本还真有些累,颇为感激那妹子的咖啡。但是热饮不提供吸管,陶清风想去拿两根备用。走到咖啡柜台前,沉吟想到:吸管怎么说?

  吸管,是管子么?陶清风试探着问服务生:“pi...pipe?”

  然而那个咖啡柜员,本来看到陶清风长相,笑盈盈地迎接,却忽然变了脸色,眼神中居然有一丝指责:“no”。

  陶清风懵圈般站在咖啡柜前,手足无措。严澹迟一步赶来,对柜员笑着解释:“...which means straw.”

  那个柜员才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恢复了晴朗表情,把两根吸管递给他们。

  陶清风郁闷对严澹说:“吸管是单独的词?我没有学过……她刚才那表情是怎么了?”

  严澹说:“pipe的确是管子,但是指的是比较粗的管子。在伦敦这个地区,有很多青少年吸食大麻和白粉,就用针管注射,pipe一般就是指代吸白粉的针管。很多不正规的小店咖啡馆都会提供。喝饮料那种吸管很细长,叫做straw,这个单词原本是稻草的意思,秸秆,麦秆都是它,也是最早用作吸管的材料了。”

  陶清风艰难回忆,“有点耳熟,稻草,straw……strawberry?是草莓?我发现这些英文单词,背了直接中文翻译之后,在不同情景下还不能随便用。一些生活用法,书本上都不会教。”

  “语言就是如此,肯定得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才能真正掌握。”严澹点头道,忍不住笑,“所以刚才你说pipe,店员拒绝你,是人家以为你要……”

  “以为我要朝他们要白粉的针管。连忙义正言辞地拒绝,表明自个儿是正经店。”陶清风无奈道,“我看着像那种不良少年吗?”明明一脸正气。

  “国情如此,也怪不得她们警惕。毕竟这边青少年吸食大麻非常普遍,不能通过外表辨别。”严澹叹了口气,继而笑道,“所以我说……还是社会主义好啊。

  现在陶清风才听懂这句话。

  不提陶清风热火朝天地,在国外拍戏之时,完全没有被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腐蚀。且说国内央视黄金档,终于在十二月任务剧的月份时,开播了制作好后期的《远山深土》。

  乡土剧虽然是这几年国家想要大力扶持的剧目之一,在观众中也很有一批受众,然而口碑难以发酵、不好引起话题度、且不少剧情设置老套。所以迄今为止,并没有什么“现象级”的乡土剧珠玉在前。从上到下,从制作发行到播放,都有一种“得过且过”的心态。

  毕竟农村剧,一般主演都是虽有演技,但是网络上查无此人,都是些在年轻人眼里十分陌生的演员。就算大妈们爱看,但她们又不会上网当水军。而且乡土剧同质化严重,她们看完这一部无脑接档下一部,主角名字可能隔天就忘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远山深土》由于有陶清风的参与,增添了一波预期之外来自网络世界的关注度。

  主要争议是他的扮相。陶清风在这个剧里化妆化得黑了,轮廓也深一些,但细看并不丑,也不糙,只是风格不同,比较硬朗的一种帅气。所以网上对此分成了两派:以粉为首或者吃得下扮相的路人,纷纷觉得增加了别样的魅力。以黑为代表,或是粉丝里比较极端的颜粉吃不下这个扮相,上演了粉不如黑的大肆嘲讽。

  但无论是否能接受陶清风的扮相,这个剧在央视黄金档播放第一天,就保持了良好的1.9%收视率,却是不争的事实。

  因为这个故事也是按照“尊重观众”的剧情走势来设置的。开头的第一集 ,讲的是大学生赵晖的倒霉毕业生涯:实习难做、工资低、吃饭租房后都没有余钱、而且还因为农村身份,受到了公司领导与同事的指责与偏见:怀疑他手脚不干净偷了东西。

第一集 讲的就是男主角凭着自己的机智证明了清白,狠狠打脸了狗眼看人低的公司领导和同事。然而他也不愿意再呆在公司,一气之下离职。他的房租到期却没有余钱续租,饭也快吃不上了。只好暂时放下那些无用的骄傲自负心,为了暂时活下来,羞愧地回到老家,准备好好休息一段时间调整心态。

第一集 由于触到很多现代年轻人的焦虑和痛点,所以在播完后又有两级分化的声音:好奇冲着陶清风的名气和关注度去看的年轻群体们,不管是不是陶清风的粉,在这些问题上的讨论,和她们是否粉偶像是无关的。

  “我看第一集 到一半就关了,和我太像了。也是租房吃饭后每月存不下钱,在公司还要受领导的气。看着就忍不住哭了。看这种剧图啥?”

  “好看,一看就特别亲切,想到了我刚毕业打拼的那段岁月。演得也很好。”

  “打脸公司和同事那段很爽。虽然男主现在憋屈,但我看得出来他是个升级流的潜力股,希望以后带领农村致富后,去他公司前领导和同事面前再打脸一波。”

  “我看完头两集,津津有味地希望男主角解锁各种致富新姿势,带领乡亲们走向小康。他脑子是很好用的啊,把这种心思花在种地上,应该会很好看。”

  而陶清风核心的那批粉,无论他演什么剧都会无脑赞美仔细观看的那种,乘机截图来带着#演员陶清风#话题,有理有据地夸了一波他们清风哥哥在塑造赵晖这个人物时,那活灵活现的演技。

  不出所料,陶清风的风评,在对剧的真情实感讨论中,在粉黑的波澜中,持续稳步地上升了。

第120章 正义举报

  从“明星”到“演员”的转变评价, 通常要在“有了代表作”之后才能开始讨论。如今的娱乐圈中, 很多流量小生尚是处于“缺乏代表作”的阶段。他们身上最闪光的, 是经济公司为他们定制“偶像人设”。天然、学霸、冷酷、暖男、小狼狗、邻家少年……总有一款能击中少女的芳心。而很多明星平时一直在“演”的,是他那层人设的“壳子”。能快速给他们敛集人气, 但是负面影响是,戏路限制颇多。他们不敢接类型题材电影。

  可是陶清风从一开始就没有“演”什么壳子,他展现出来的好学、认真和书卷气, 都是他真正的东西。而他穿越过来迄今为止播放出来的一部电影、两部电视剧,角色跨度从古代到现代,性格也各有千秋, 和他本人都绝不相同,且都成为了他的“代表作”。先入为主地给人印象:提到陶清风, 是想起他演过的角色, 而不是他本人。

  “演员本人应该在黑暗中不被看到。”这是夏星痕去海岛上修身养性一段时间后, 某天没头没脑给陶清风单发了这样一句话。陶清风若有所思,觉得有几分道理。

  《远山深土》的许多观众, 也看过《乾侠东君魔女》。但很多不关注娱乐圈的受众们, 第一时间都没反应过来这个眼熟的男主演是谁。因为赵晖太过接地气,一时间联想不到“传奇”的虞山海和骆琅宁身上。但是当他们认出之后, 隐隐惊奇之余摇头道:“真奇怪, 一点都不觉得是一个人。”

  赵晖精明、脑子好, 却又心里承受能力弱,容易逃避,使他更像亲切却有缺点的邻家哥哥。很多观众看到了自己的影子:从前学习能力还算好, 但是上了大学之后时不时懒惰放纵。在这些无伤大雅的小细节后面,折射出毕业生找工作的艰辛,和他们为生活得更好而努力的梦想。

  毕竟这是一部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在赵晖初回乡度过那段迷惘期时,也暴露出一些急躁毛病,这对于人物塑造来说是完整的。然而,对于一些“不知为何忽然把这部剧当成寄托”的观众来说,他们忍受不了人物的缺点、觉得人物哪怕度过一丁点憋屈不爽的桥段,都是懦弱无能。于是网上又开始一通指责,这些人又爱又恨,化为一种复杂的心态:都是陶清风的错。却又停不下来观看的欲望,边看边吐槽。

  陶瓷们都给气笑了,有的直接问:“他错哪里了?”

  黑子趁机浑水摸鱼,指责:“还不是陶清风油腻浮夸又死人脸,演出来那叫个什么玩意,让人连看的兴趣都没有,赶客得很。”

  然而无论网上观众怎么纠结、黑子怎样诋毁,电视剧的收视率,依然维持在稳定的1.8%-2%之间。在大众心中,“陶清风”的标签,愈发向一个“好演员”靠拢去了。

  ————————

  伦敦某个漂亮的学院素来有着“华国MV集锦地”的美誉,是华国歌坛的小清新,半红不火的歌手们来英国录制MV最喜欢取景的地方:教堂式建筑、宗教雕塑、泰晤士河畔、美丽的绿化,以及富有生态气息的……满地鸽子,偶尔还有松鼠和狐狸。

  陶清风他们剧组取景也在这个学院。陶清风发现,很多鸽子不但不怕人,甚至有时会站在人肩上。本来陶清风就有招猫逗狗的体质,常常他如果在原地站着不动读剧本,不一会儿他的肩上就会停两只鸽子,偶尔还会试图停在他的臂弯或者头顶。

  剧组的摄影师给陶清风抓拍了这张相片,发在了电影宣传官博上。

  这个商业电影的宣传官博做得很成熟,每天基本上都有新的物料,关注人也逐渐增多。陶清风他们来英国取景,官博发了这些照片,下面有粉丝评论:太好了,我正好在这里旅游/学习,希望能去探班。

  国外取景没有国内影视城那么多规矩,遇到粉丝来现场求签名的情况更随意些。该学院有一个华国留学生。她不算是特别典型的追星粉,但看过《乾侠东君魔女》,最近也在网络上追《远山深土》,她觉得这部剧有一种很迷的“虽土但萌”“明明都是灰不拉几的农村剧却莫名想看”的诡异吸引力。对陶清风的印象也肤浅停留在“还是演古装美男更赏心悦目”“不过现代剧好像剧情也还可以,算了忽略那变黑的脸吧”。

  不过私下虽然这么想,在官博上看到剧组来他们学校取景,还是非常与有荣焉。她赶去风景优美的“名场面”地点近距离围观。远远看到,在工作人员收拾摄影机和道具的喧嚣中,陶清风哪怕下了戏,依然独自举着剧本,以“闹中求静”的专注气质,站在河边安静阅读。两只鸽子停在他肩头。

  那一刻这位华国留学生忽然觉得,她像是看到一个古人,周身有着和时间、和空间距离的美感,让人只能远观。

  她想到了一句非常俗气,但又找不出更好形容的诗:陌上人如玉……

  在国外取景这几天,拍摄行程并不紧张,因为剧情不算多,而且因为光照角度问题,经常只需要拍半天。现在是下午三点,他们今天拍摄行程已经结束了。陶清风正准备在泰晤士河边散散步再回去(谢天谢地,他学会打出租车时用英文报地名,英镑也认得不会错了)。

  那个留学生想去要签名,先一路远远跟在他后面。看到陶清风沿着河边散步。伦敦绿化公园非常多,顺着英伦风情的街道没走多久,陶清风就转进了路边一个公园。

  华国留学生认得,那里又是一处“MV名场面地”,也是她们学院散布在这片区域的地盘之一,对公众开放。而且她知道消息,某个还算有名的“才子歌星”,今天也在这里取景。她虽然不是那歌星的粉,不过对于学院周围的活动平时都比较关注。

  这个公园中心里栽种着几千种植物,今年冬天不冷,有些花还在冬天开着。

  走到公园中心,有很多株冬天还在开放的茶花,一群人架着摄影机在拍摄,估计就是那个“才子歌星”的新作品MV了。华国留学生看到陶清风走到离他们不远处停驻了脚步。

  陶清风是带着围巾帽子的,一是为了伪装,二是这种天气也需要保暖。如果不是华国留学生看到他下戏读剧本,是认不出这是陶清风的。她正想为什么他不走了,难道也是想停下来看对方拍MV?忽然瞥到那边情景,眉头就是一皱。

  这组MV主打花语,那个才子歌星在茶花边拍景色,但是有个类似于他助理的人,猛烈地摇着那些花株,使得花瓣甚至大朵的茶花被摇落,营造“花树霰雪”般的景象。

  这个公园里倒是有保安,但他们没巡逻到附近。公园里也有一些游人或学生,但是拍摄之处架着摄影机好像很专业的样子,人又多。那些游人们大多皱了皱眉就走开。有几个老外还卷起薄薄的嘴唇“piss off”(恼火生气希望对方滚开的意思)。

  华国留学生赶紧用手机小视频,躲在人群后面拍下这一幕,她势单力薄,不准备正面刚,但还是有正义感,想把这种不道德的行为曝光一下。可是就在她手机小视频还举着的时候,忽然看见伪装打扮齐全的陶清风走过去,拉住了歌星助理猛烈摇动花株的手。她赶紧靠近了一些,连着声音一起录进去。

  “请不要这样做。”陶清风制止道。

  保镖们涌上来把陶清风和那个歌星隔开,被拉住手臂的助理警惕地抽回来,打量着包裹严实的陶清风,“你谁?多管什么闲事。”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01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10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娱乐圈探花[古穿今]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