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保护我方反派剧本_分节阅读_第92节
小说作者:你的荣光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945 KB   上传时间:2024-03-13 20:34:07

  可不是么,一年四季,这牛羊只有在深冬、寸草不生的时候,会老老实实待在圈里,用食槽吃饭。平日,它们都是要被拉出去放牧的,草原上怎么下药,就是下了,牛羊也只是啃上面的草叶,草根只在实在没得吃的时候,它们才会去啃啃。

  而他们之所以能赶上这个好时候,也要多亏匈奴人。

  谁让他们不怀好意呢,早不来晚不来、非要顶着万寿节这天过来,想把求娶和祝寿一次性完成,而且,他们人过来的时候,是秋天,道路好走,而齐国人回去的时候,就是冬天,几乎天天都能冻死人。不好说匈奴究竟是不是故意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他们没把齐国放眼里,所以才一点都不关心送亲队伍该怎么回去。

  这下好了,现世报来了。

  崔冶搁下筷子,他问孟昔昭:“这所谓的绝育药,真的这么厉害?”

  孟昔昭嗦着筷子,有些无奈的笑了笑:“我不敢打包票,这药到我手里的时候,已经很晚了,根本来不及多多尝试,连这些药丸,都是临时赶工出来的,我想着,不管有用没用,总之先试试,要是今年不管用,我就再命人继续研制,然后明年,找个机会再下给他们。”

  郁浮岚这几天不在,不明白孟昔昭为什么对匈奴的牛羊这么执着,不过,只要能给匈奴找事,郁浮岚就高兴,省得他们的人再跑到齐国的地盘上撒野。

  崔冶却比郁浮岚知道的多。

  孟昔昭原本跟右贤王说的是,他要用收购铜铁补足差价,右贤王不怎么愿意,后来同意了,也准备狮子大张口,狠狠抬价,而到了谈判桌上,孟昔昭突然改了主意,说用牛羊做大头换也行,匈奴本来就不想卖矿,闻言,自然喜不自胜,而且因为齐国人第二天要走,这时间实在是紧急,他们怕过了这个村就没这个店了,所以答应的十分痛快。

  收购牛羊,用市价加一成的价格,这放在哪,都是大便宜,得赶紧占,毕竟牛羊不像马,养起来麻烦,出栏速度慢,而且牛羊在匈奴的数量是真多,各国商人其实都有去匈奴买牛羊的,但谁会像孟昔昭这样,不压价,还抬价,崔冶都想得到,不管到时候齐国说要多少数量,匈奴肯定都会拿出更多的数量,威逼利诱的让他们买更多。

  这样一来,匈奴国内的牛羊数量就会迎来一批锐减,而直到明年年底,匈奴人才会发现,牛羊的出生量突然变小了。

  马是战备资源,可牛羊,才是匈奴的命脉。

  孟昔昭也没让郁浮岚把整个匈奴都撒一遍,那他在匈奴待一年也干不完这件事,孟昔昭让郁浮岚撒的,都是在王庭附近的大草场,也就是那些拱卫单于的贵族所拥有的资产。

  贵族资产缩水,普通匈奴人的日子却还过得下去,看似贫富差距缩小,可这是封建奴隶制的匈奴,贫富差距大,国家才能稳,贫富差距缩小了,那就等着大闹一场吧。

  不是贵族去掠夺普通人,就是普通人联合起来吞并贵族。

  当然,在闹到这一步之前,估计匈奴的贵族会先另想办法,比如,从邻居这搜刮一下。

  而孟昔昭也在这里把他们的路堵死了,新合约上写了,收购粮食,按市价来,想要粮?可以,一分不少的来买。

  想到这,崔冶忍不住看向对面的孟昔昭。

  好厉害啊,一张小小的合约,却一石数鸟,不仅换走了匈奴的大批物资,还令他们不得不依赖起农业大国的齐国,要知道,粮食这东西,最好还是自给自足,一旦完全的依赖他国买卖,那就等于把自己的脖子,送到了对方的手上。

  可匈奴又有什么办法呢,他们不会种地,就是种了,也经常遭灾,现在牛羊又出问题了,除了跟别的国家买,就只剩下抢了。

  这个过程要发酵起来,还有一段时间,崔冶心知孟昔昭应该已经提前想好了对策,但默了默,他还是说道:“年后,洛水以北的兵力,应当加强了。”

  孟昔昭叼着一根青菜,闻言,他笑了一下,把青菜吃进去,他说道:“殿下关心百姓,我替百姓谢谢殿下。”

  崔冶也微微一笑,两人对视片刻,然后又默契的低下头去,继续吃东西。

  默默喝汤的郁浮岚:“…………”

  手里的汤都不香了。

  他甚至有种诡异的感觉,在这待着还不如在外面流浪。

  ……

  来路上送亲队伍慢吞吞的,走了快一个月才来到匈奴王庭,回去的速度有所加快,但也快不到哪去,走了三天,才走了八分之一,再走四五天,才能离开匈奴。

  而这一日的一大早,孟昔昭就仰头看天,这天阴沉沉的,云彩十分的厚重,已经完全看不到太阳了。

  感觉这是要下雪,孟昔昭歪了歪头,然后找到詹不休。

  “今日可能会下大雪。”

  詹不休正在喂马,闻言,他一头雾水。

  下雪跟他有什么关系?

  孟昔昭有点嫌弃的看着他,这人在书里不是挺英明神武的么,怎么到了这,就跟个二愣子似的。

  孟昔昭靠近他,低声道:“那天谈判的时候,右贤王也在,那右贤王之前明里暗里的找我打听手/雷的事情,他肯定不会轻易放弃。”

  尤其是在大王子被关起来以后,他对手/雷的需求更强烈了。

  詹不休这才听懂了,“你是说他可能会派人来抢。”

  孟昔昭点点头,然后又补充一句:“但是应该不是抢手/雷,而是抢人。”

  詹不休:“……”

  他有点惊愕的看着孟昔昭。

  孟昔昭跟他对视,一开始有点纳闷,后来反应过来,顿时无语:“不是抢我!再说了,就是抢我也没用,我又不知道应该怎么做手/雷,总之,你跟丁将军说一下,盯紧了咱们的队伍,右贤王现在夹着尾巴做人,他肯定不会大张旗鼓的来,暗中来偷、或者装扮成不相干人员来抢劫,都是有可能的。”

  重点是,他们肯定不会多逗留,而是抢了就跑,这就需要将士们擦亮眼睛,把一切可疑因素都扼杀在摇篮里。

  孟昔昭说的有点心虚,真正的工匠现在做包子都做的炉火纯青了,他肯定不担心他们两个,但谁也不知道右贤王现在认准了哪个倒霉蛋,万一因为这个,被匈奴人抢回去严刑拷打,那多冤啊。

  孟昔昭慎重的拜托詹不休,詹不休也很把这件事放在心上,从这天开始眼观六路耳听八方,时刻都安排人前后巡逻,搞得右贤王的人虽然跟着他们,但完全找不到机会过去。

  还是等下雪吧。

  事实证明,孟昔昭没有看天气的本事。

  ……

  那一天他就觉得要下雪,然而这雪,是两日之后才下起来的,彼时孟昔昭正在崔冶的车驾里跟他商量事。

  左贤王说等继位大典举行完,就派信使去通知各国皇帝,信使一个人上路,又是匈奴人,走得肯定快,估计不到十日,就能到应天府了,他们这个队伍,哪怕全速前进,也赶不上人家。

  而这么大的消息,孟昔昭不想让匈奴人去告诉天寿帝,那还有什么惊喜可言?这气氛,还是让齐国人来烘托比较好。

  但孟昔昭肯定是不能自己去烘托的,他现在也是重量级人物了,怎么可以承担通风报信的工作呢。

  所以孟昔昭来问问崔冶,派谁回去比较合适。

  他心里有个人选,就是詹不休。

  等他们过了临闾关,右贤王就不可能再对他们下手了,让詹不休自己一人上路,拿出八百里加急的架势,估计也能赶在匈奴人到达之前面见天寿帝。

  但他有个忧虑,那就是,他怕詹不休第一回见到天寿帝,控制不住自己。

  ……

  而崔冶听了他的担忧,又下意识的皱了皱眉。

  说真的,孟昔昭对詹不休真是过于关注了,有点好事,就想着给他。

  虽然他也想着给自己……但那能一样吗,詹不休是什么人,他崔冶又是什么人?

  ……

  顿了顿,崔冶不动声色的说:“二郎担心的有道理,依我看,詹不休的脾气是个变数,难以自制,不如还是换个更为稳妥的人。”

  孟昔昭眨了眨眼:“谁?”

  崔冶在脑子里把可以派的人都过了一遍,然后定格在其中一张脸上,他微笑起来:“臧禾。”

  孟昔昭一愣,“你怎么想起他来了?”

  崔冶:“此人有想要表现的欲望,和匈奴人谈判的时候,他就试图要引起你的注意,不如借此,给他一个机会。况且他的官职不高也不低,做起事来,身份适合,游刃有余。”

  孟昔昭若有所思。

  但是他又想起一个问题来:“臧禾是探花出身,他和右相……”

  右相桃李满天下,朝堂里一小半的官员都是他的人,孟昔昭有点担心这臧禾也被笼络过去了,那不就给别人做嫁衣了。

  崔冶失笑:“二郎忘了?这送亲官员都是右相拟定的,若臧禾与他有旧,又怎么可能榜上有名呢。”

  ‘孟昔昭还真把这件事忘了,听到这句,他不禁笑起来:“看来臧禾还真是很适合走这一趟。”

  既然已经决定了,孟昔昭也不打算耽误,直接就出去,找臧禾,跟他说这件事。

  而臧禾听完了,得知孟昔昭想让他提前回应天府,直接就是一愣。

  花了几秒钟的时间,想清了这件事意味着什么,对他来说又代表着什么,臧禾的心情瞬间澎湃起来。

  “多谢孟少卿的赏识,某必不负所托。”

  孟昔昭:“臧大人,咱们同朝为官,品级相当,不必这么客气。”

  臧禾笑着摇摇头:“如今是品级相当,等回去以后,就不再是了。”

  听了这句话,孟昔昭也没摆出个谦虚的样子,只是笑了笑,算是默认了,然后对臧禾说道:“臧大人此行十分重要,务必要在匈奴信使之前,把这件事告诉陛下,另外,我算了算,臧大人应该会在十二十三这天进入应天府,十三,是一个常朝日。”

  臧禾愣了愣,然后徐徐的笑起来:“我明白了。”

  跟聪明人说话就是省事,孟昔昭让他好好睡一觉,明天一早,带上两个将士,一同脱离队伍,前往应天府。

  晚上,队伍就停下安营扎寨了,孟昔昭今天困得早,早早就睡了,半夜好像听到了一点动静,但他没多想,翻个身,又睡了。

  直到天亮,他起来给臧禾送行,这才惊愕的听说,昨晚上抓了两个匈奴小贼。

  而且不是詹不休抓到的,而是郁浮岚抓到的。

  把臧禾送走了,孟昔昭才赶紧过去看是怎么回事,郁浮岚满脸都写着晦气二字:“我也不知是怎么了,这两人趁我独自一人,拿着蒙汗药就想来药翻我,幸亏我这些天习惯了保持警惕,这才没有中招。”

  说着,他还气呼呼的踹了地上的匈奴人一脚:“说!为何要偷袭本都头?!”

  孟昔昭抿抿唇,把克制不住的笑声又压了回去。

  原来倒霉蛋是郁都头,真是搞不懂,匈奴人为什么会觉得他是制造手/雷的工匠。

  把他们交给郁浮岚撒气,至于是去是留、是死是活,孟昔昭就不管了。

  大雪终究还是下了起来,往后的路必然变得更加难走,孟昔昭怕队伍里有人生病,赶紧让随侍们熬药,每人灌一碗下去,有病治病,没病防身。

  用的草药,还是当初从右贤王那里骗来的。

  到底孟昔昭还是心疼这些草药,没有全烧干净,而是烧了一部分,然后都倒进草木灰中,混在一块,装出全烧了,剩下的,则一起打包带上路。

  喝了孟昔昭命人熬的药,大家对他更加的感恩戴德,赶起路来也更加的有力气。

  在齐国队伍离开匈奴,跨过临闾关这天,匈奴的士兵也把这个消息报回了单于庭。

  二王子已经是新单于了,右贤王换成了二王子的妻弟,至于左贤王,还是原来的左贤王。

  左贤王隐隐有一家独大的趋势,金都尉也跟着水涨船高,曾经被贵族看不起的他,现在几乎天天都被人请去吃饭。

  得知齐国人已经回去了,金都尉坐在自己的房间里,心里不知道是什么滋味。

  那一日,左贤王做出了支持二王子的决定,然后立刻就把他派出去镇压不老实的人群,当时他没有反应过来,到了第二日,两国谈判左贤王却不带自己,金都尉才知道,左贤王这是故意隔开了他和孟昔昭。

  理智上,他理解左贤王为什么这么做,孟昔昭心眼太多,一会儿翻脸一会儿和好的,是个天生的奸佞,齐国拥有他尚不知是幸还是不幸,他一个匈奴人,自然更应该离他远远的。

  金都尉都已经劝解好自己了,可在孟昔昭走了以后,齐国常驻匈奴的使臣突然来到自己的府上,给他带来了孟昔昭的临别礼物。

  两壶应天府的好酒,一笼孟昔昭最爱吃的包子,还有一柄小刀,和之前送给左贤王那个材质相同,只是做工稍差,但刀柄上,有早就镌刻好的、他的名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254页  当前第9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25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保护我方反派剧本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