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_分节阅读_第17节
小说作者:青竹酒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45 KB   上传时间:2024-03-22 12:51:43

  “陛下,宫外刚递来消息,王首辅明日便能进京了。”

  李崇夹菜的动作顿了一下,这位在别人口中听了半个多月的首辅总算是要回来了:

  “你昨日不是说王首辅要后日才到吗?”

  张冲笑着开口:

  “陛下,这月底便是太后娘娘的千秋节了,想来王首辅也是为娘娘贺寿心切。”

  提起孟太后李崇的脸色便淡了下来,光是这一年,以置办首饰,衣着,拜谒佛寺,出京避暑为由,户部便给慈宁宫拨了近六十万两。

  六十万两,足够十万士兵一年的军费开销,他倒是要看看这一次千秋节,她会要多少。

  李崇笑意不明:

  “哦?这位首辅大人倒是比朕都有孝心,既然如此,明日首辅进宫便先去慈宁宫请安好了。”

  张冲听出皇帝话语中的不满,从前李崇很是亲近孟太后,甚至一度对孟太后言听计从,对王首辅也是敬重有加,反而对宋离引为奸佞。

  李崇用了午膳之后便起身直接开口:

  “召户部侍郎韩维入宫,着他带着京城所有官员的名册进来。”

  他昨天大体算了算京中官员的薪资,怎么都对不上拨出的那个银子数,薪酬审计的DNA被拨动,他不弄清楚不舒服。

  说完之后他又想起个事儿来:

  “宋离养病在家,内阁拟的待批红的折子如何处理?”

  “回陛下,值守的文书会抄送一份送到督主府。”

  李崇淡淡点了点头,他这个皇帝当的可真是够清闲的,不过这种情况他不会任由下去:

  “朕虽未亲政,不过也当观政,今日督主批过的折子拿到朕这儿来。”

  这口谕很快便送到了督主府,宋离今日实在是起不来身,只着了宽松中衣,依靠在床头,腰间盖了一张灰底丝秀的锦被。

  牵机发作的时间越来越长,今日他晨起的时候眼前有片刻的模糊,看折子久了便有些隐隐的头痛,他不得不放下折子,着身侧贴身伺候的人念给他听。

  宫内的旨意很快传到了宋府,宋离手中拨弄那串手持回道:

  “陛下向学乃是社稷之福,这两本刚看过的折子本座还未批改,你在外稍后,一会儿先将这两本给陛下送去。”

  来人躬身退下,宋离撑着身子要起来,身侧的人忙扶了他一把:

  “备笔墨。”

  榻上立刻被架起来了一个小桌子,宋离披着衣服坐了起来,闭了一下眼睛,勉强凝神,提笔在折子上写了批复。

  只是往日苍劲凌厉的笔锋显得有些虚无继力,不过风骨扔在。

  除了这折子上的批红,他还给李崇详细写了这折子里说的不够详尽的地方,写的时候他脑中浮现的便是那个少年总是拉着他要听故事的模样。

  不过他知道韩维入宫了,想来以后有人给他讲故事了。

  他咳的低喘,写写停停,撂下笔的时候身子歪斜在一旁,熟悉的血腥气涌了上来,他立刻用手掩住了唇角,咳的弯下身子,额前的碎发随着身体的震颤簌簌颤动。

  半晌他止歇了咳声张开手,手掌心赫然一朵血花,他在铜盆中净了手,用湿毛巾擦了干净,这才轻轻卷起墨迹已经干了的信纸和奏折。

  交到了门口候着的人手中:

  “今日的折子,着人一个半时辰过来取一次,免得陛下夜间熬着看,去吧。”

  待人走后,他才失力地跌回了榻上。

  作者有话要说:

  哦,我的陛下将督主关进大牢审问吧,啊哈哈哈哈哈

第19章 督主放火

  料峭的寒风也挡不住韩维入宫觐见的心,虽然只有昨日短短一叙他便感受到这位还算稚嫩的天子真的不一样了。

  单是从国库空虚直问到各省府欠缴税款,便再不是从前那个可随意糊弄的儿皇帝了。

  十年寒窗,科举出身,谁人入仕能说没有存一点儿的匡扶社稷之心,这么多年韩维在户部侍郎的任上,眼看着朝中风气江河日下,户部存银入不敷出,主君幼小,权臣当道,权宦误国,何尝不是一种折磨?

  但是幼主总有长大的一天,若是那高台而坐的主君真的有心除弊,他韩维自愿随着他一道振刚纪,固邦本,匡扶大梁社稷。

  只这么想着,韩维抱紧了手中的一摞的奏折,迎着寒风入了青华门。

  他到华清宫的时候李崇已经坐在桌案的后面继续昨晚未竟的大业了,手中的墨块都要磨出了火星子:

  “臣韩维叩见陛下。”

  “免礼,过来坐吧,看茶。”

  李崇撂下手中的墨块抬头,看着这位耿直的朝臣冻的通红的手还让人上了一个暖手炉:

  “这就是他京中所有官员的名册?你先喝口热茶,朕先看看。”

  李崇直接翻开了韩维奉上来的那个折子,翻开一看他身心都舒畅了不少,作为老板他真的很满意韩维这样的员工,作为审计出身的总监,他就更加满意韩维这样的员工了。

  原因无他,这个韩维整理的材料实在是很有条理,就拿这眼前的折子来说,韩维第一页便为他整理好了大梁朝中各品阶官员的年俸,还在后面标注了领该额度年俸的人数有多少,这页汇总不得不说做的深得李崇的心。

  后续便是按着品阶和衙门分门别类列出官员的职位和名字。

  李崇看的仔细,没有注意到眼前的韩维坐的姿势有些拘谨,一只手搂着暖炉一只手一直放在压着衣襟的位置,眉宇间有些犹豫,似乎有什么事儿举棋不定。

  李崇做了这么多年的审计,薪酬审计不知道做过多少次,薪酬审计的重点主要就是放在有没有虚假发放,隐形回扣,违规返点上。

  昨天他算薪酬不对,就是因为发下去的俸禄远多于按照衙门部门算出的大体数额,但是今日他一看到这个名册便立刻明白了一半,光是一品衔的太师太傅他数来数去竟然有二十多人。

  他就是再没有常识,也知道太师太傅太保位列三卿,已经是位极人臣,很多太师太傅都是死后哀荣,但是很显然一堆还在领俸禄的三卿都活的好好的,这大梁光是三公就有二十多个?这正常吗?

  目光再向下扫,吏部尚书那一列,竟然有五个人名,但是上一次宋离给他讲吏部的时候只说了吏部尚书是魏忠啊,那这其他四个尚书是从哪里冒出来的?

  他拧着眉看着这上面的一行一行冗杂的人名,将六部扫了一遍之后发现,每一部都存在这样的问题,户部尚书四人,最离谱的是礼部尚书竟然有八人...

  他撂下了折子,看向了韩维:

  “这折子上怎么如此多的三公,朕平时上朝怎么没看到这里多人。”

  他记得上朝绝对没有这么多的人,光说是那正一品的三公二十多人,都要有小学一个班那么多了,这要是上朝,六部都得给挤到大门外面去。

  韩维脸上有些苦笑:

  “陛下,这些大多是些老臣,不少都年事已高,如今虽未致仕不过也少有上朝。”

  这话说的倒是十分的隐晦,不过李崇并不是那个不通人情的小皇帝,他低头看着这一大串的人命微微挑眉,老臣,资格老熬到三公的?

  “那这六部中如此多的尚书又是怎么回事儿?”

  “光帝五年的时候,王阁老担任首辅,曾上书光帝为一些老臣颁布恩典,这些老臣在官场沉浮多年,按着官场职位恐怕无法晋升,所以特赐些虚衔,位列一品,二品,不过并不在六部当值。”

  韩维虽然脾气撅了点儿,但是毕竟也在官场磨了这么多年,王和保的心思他如何不明白?他位列首辅柄国执政第一件事儿便为这些晋升无望的老臣谋了切实的实惠,京城官员各个对他感恩戴德。

  但是他却打心眼里看不上此举,尤其是每月看着国库为这些虚衔中人大笔大笔地拨出去银子,他对王和保的鄙夷和怨念就会更上一层楼,在他看来,王和保此举和宋离等宦官收银子卖官并不不同。

  区别只在于一个图银子一个图权罢了,天下的乌鸦一般黑而已。

  就在他犹豫是不是要和小皇帝点名一些的时候,就见这位陛下拿起了身边的墨块儿?然后便在桌案的纸上列了一串他认不出的东西来,忙活了半天,才见这位陛下抬起头来,随手撂下墨块儿,抖了抖桌子上的纸,似笑非笑地出声:

  “王首辅就是王首辅,懂得体恤老臣啊,看,这一年光是三公和六部的虚衔尚书的年俸,户部就要多拨出去近十万两。”

  韩维署理户部多年,这些人一年发多少的俸禄没人比他更清楚了,他盯着那张纸愣了一下,这,陛下竟然如此快的时间便算的清楚了?看着少年皇帝看不清眼底的眸光,他定了心神,站起身,直接便跪了下去:

  “陛下,有些话老臣不得不说,还请陛下恕臣不敬之语。”

  李崇也起身握着他的手臂将人拉起来:

  “韩大人有话直说就好,在这里卿可畅所欲言。”

  有些话韩维憋了快十年了,原以为或许没有机会说出来了,但是如今他愿意对这位羽翼还并未丰满的皇帝吐露心声:

  “陛下,臣有一民谣要说与陛下听。”

  李崇重新坐回桌案后面,微微抬手:

  “大人请讲。”

  “这民谣传与光帝年间,到如今算起来也有快十年的时间了。

  一部五尚书,

  三公六十余。

  侍郎都御史,

  多似景山猪。

  陛下,您如今看到的三公,尚书不过是冗杂官吏中的冰山一角,六部九卿上上下下,这样位为虚衔的人不知凡几。

  有些人臣是连见都没见过,但是到了发俸的时候,在人就会从四面八方涌过来啊。”

  这话说的实在是再实在都没有了,李崇干了多年的审计,自然知道只领工资不干活的人到哪都少不了。

  不过现代他审计的是公司,公司养的起,愿意养他也没有话说,不过此刻那些光吃饭不干活的人,很显然已经快拖垮大梁原本就要耗竭的财政了。

  “此事有多久了?是从王和保开始的?”

  “王和保之前每一任的首辅,总会惠及些官吏,不过从前多是为一些被贬谪的官员说话,挑些能干的入京,从王和保做首辅后才开始惠及那些资格老的朝臣。”

  李崇明白这是王和保拉拢人心的招数罢了,用国库的银子做人情,美名都落在了他头上,日后他若是遇到什么,这些身处高位的三公六部又如何能不为他说话?这朝中王和保的势力确实非同小可。

  李崇想起了什么开口:

  “这些被王和保提携的老臣都为官如何?”

  若是真的有为官清廉的干吏,迫于时局和运气未能高升他倒是不会说什么,若是那些庸庸碌碌,乃至官场的油条子,那便不要怪他了。

  韩维终于从怀中拿出了藏了一路的折子:

  “陛下,这是臣自己理的一些冗沉官吏的履历,还请陛下过目。”

  李崇看了看他,接过了折子:

  “韩大人这折子已经捂了多年了吧?”

  韩维立刻拱手:

  “陛下明鉴,臣确实捂了多年了,没想到这折子还有能得见天颜的时候。”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1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7/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审计成为皇帝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