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纯美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当审计成为皇帝后_分节阅读_第20节
小说作者:青竹酒   小说类别:耽于纯美   内容大小:545 KB   上传时间:2024-03-22 12:51:43

  与此同时在慈宁宫外拜见完的王和保也到了华清宫,这个换了芯子的帝王和这位位极人臣的首辅第一次见了面。

  李崇八风不动,不曾冷落也不曾多热络,着人看座上茶,一双眸光让王和保都有些看不到底,王和保这才开始正视那些从京城送过来的信报,这个小皇帝好像真的不一样了。

  “首辅一路回京辛苦,方才有人敲响陈情鼓,也不知是不是看着首辅回来了,正好喝杯茶等一等,听听这击鼓之人所陈何事啊。”

  一句话却让王和保隐约有些后悔在今日纵着御史上书,小皇帝已经开始不满他掌权了,此事无异于加深他的不满,不过李崇毕竟羽翼未丰,此事做都已经做了,后悔也没有用,何况只要想到能一举敲死宋离他便无法按捺。

  御史台的御史鱼贯一样地入了华清宫,屋内甚至都没有跪下:

  “陛下,臣督查御史史进率御史弹劾云贵总督张朝理吃空饷,云贵值守太监吕芳及直廷司督主宋离收受贪污粮饷之罪。”

  “陛下,臣弹劾直廷司督主宋离收受孝敬,买卖官职之罪。”

  整个华清宫数今日最是热闹,李崇面上看不出什么表情,只是淡淡开口五个字:

  “证据呈上来。”

  刘洪光将折子递了上去:

  “陛下,首辅,这是张朝理和宋离手下徐顺来往的密信,这上面清楚地写着每年张朝理都借徐顺之手收受侵吞的粮饷三万两。

  这后面的银票,正是今年还未送出的三万两银子的银票,臣已经派人到云贵银号查实,这银票确实是张朝理的管家去银号所兑。”

  李崇捏着手中的信件看了好几遍,他知道今天的这一幕并非偶然,而是王和保对宋离的发难,想要借着张朝理一事扳倒宋离。

  他不信宋离会对此事真的不知,但是这证据没有直接指到宋离的身上,他心中其实并不太希望宋离真的拿了这三万两银子。

  况且,他扫了一眼这折子,再看了一眼这乌压压站了一屋子的御史,心里寒凉一片。

  这些人怕不是真的将他当成一个只见到过宫城这四方天的井底之蛙了,以为他真的会认为宋离势大到光凭他一个人便能保得张朝理在云贵侵吞粮饷这么多年。

  这些御史们看着刚正不阿,不为强权,敲响陈情鼓,其实也不过是党争中最能见得光的棋子罢了。

  他淡淡垂下眼帘,看向王和保:

  “首辅如何看?”

  “陛下,此信件不是伪造,臣以为当先行收押宋离和徐顺,下旨将张朝理和吕芳押解回京,交由大理寺,御史台,刑部协审,是非黑白定一目了然。”

  张朝理和吕芳沆瀣一气,侵吞粮饷这几乎是板上钉钉的事儿,李崇早晚要处理这两人,所以将他们押解回京他是没什么意见的。

  而徐顺他想来不太可能置身事外,让他犹豫的只有这个宋离,他来这里这么长时间,接触最多的人就是他,算起来他们也只这两日未见,他的脑海中的最后一幕还是宋离出这华清宫的背影,于私心他是不太希望这人真的和他相对。

  而于公便是如今的朝局,直廷司是一个毒瘤,但是以王和保为首的文官集团便像是一大团吸了水的棉花一样拖在大梁这艘巨轮的底下,不除不足以前行。

  宋离,宋离,他回忆着那人每一次和他说话的神态和语调,似乎他没有什么不知道,那是一种一切尽在掌控的了然感。

  那么今日王和保对他的发难他是不是也提前知道呢?若是知道又会如何做?他深吸了一口气:

  “就依首辅所言,不过朕不希望屈打成招。”

  大理寺和刑部人的人行动极快,得到了谕旨便立刻领兵包围了宋府,而此刻的宋离对这一切都并未惊慌,只是静静地坐在厅堂中。

  他披了一件厚实的披风,狐狸毛领衬的他的脸色越发苍白,唇上更是丝毫血色也无,平静地等着大理寺卿和刑部尚书进来,光是那一身的气度谁也不相信他是即将要下狱的人。

  “宋督主,这是陛下谕旨,还望宋督主不要做出什么让我等误会的事,请吧。”

  宋才怎么都没有想到会有这一招,宋离的身子如何经得住去大理寺的监狱走一遭?

  “督主?”

  宋离回过头来,讥讽的唇角平和了两分:

  “这是王首辅给我的见面礼,不必惊慌。”

  这是一间阴暗狭窄的牢房,只有一扇只有五根栅栏的窗户,能透过一些微弱的光亮,四壁的墙上都是些已经干涸变成黑褐色的斑驳血迹,墙角处一片脏污,潮湿,阴冷,泛着腐烂发霉的味道。

  整个牢房中只有一个用木架搭成的床,上面浑着已经腐烂了的稻草,还有那早已经看不出本来面目,潮湿发霉的被子,牢房的门被大理寺卿亲自推开,他神色有些幸灾乐祸:

  “宋督主我们这小庙比不得您的昭狱,还请多担待。”

  立在门前的人白狐披风坠地,瞧着这透着糜烂腐朽,死亡气息的牢房面色未变,他压住了胸口一阵阵上涌的咳意和越发腥甜的喉头,声音依旧寒凉带讽:

  “确实比不得。”

  作者有话要说:

  下一更是今晚12点,入v,万字肥更

  督主出来差不多快没了,哈哈,我要让小皇帝亲自探监

  大家可以看看下一本《废帝》文案在隔壁

第21章 陛下探监(督主开大)

  华清宫中,李崇自从那些御史和王和保走后便有些心神不宁,晚饭也没吃下去什么,看着那一盘一盘摆了一大桌子的菜还觉得有些烦躁:

  “通知御膳房,以后每顿就八个菜,其余的都撤掉。”

  张冲看着一把撂下筷子的皇帝也不知这位怎么忽然要扯菜,不过他看着这位陛下心情不太好,想劝两声也没敢,便立刻着人去御膳房传旨了。

  “陛下,中午您就没吃多少,这酱板鸭是您最爱吃的,再进一块儿吧。”

  李崇实在没有什么胃口,摆了摆手便让人给撤下去了。

  他坐回桌案后面继续看五大仓进出库的记录,眼角忽然瞟到了昨天宋离递过来的那封信。

  这些日子宋离和他说过的话便不由自主地再一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他撂下了手中的账本,将那封信再一次拿起来,盯着看。

  不知道为什么,宋离总是给他一种很违和的感觉,他的模样,气度,谈吐,见识,似乎都和他的身份没有办法贴合,就如第一次他见宋离的时候,怎么都没有想到眼前的人竟然是一个太监。

  而后在他问及朝政,朝中要员的时候,他的评价在现在看来也算是中肯,对于葛林生这等和他并不算是一条路的官员,也并没有言语攻击和构陷。

  对岩月礼那样屡及六部的干臣话语中也有一丝钦佩,最让他觉得有些难得的便是他对韩维的评价。

  像韩维这样耿直,骨子里看不起宦官的能臣,他在和他介绍的时候也只是调侃似的称他为铁公鸡,从他的口中他也听得出来,宋离也觉得若非韩维时运不济,此刻身在户部尚书任上的应该是韩维。

  而韩维却在第一次被召见的时候便上书弹劾宋离,韩维的弹劾才透出了张朝理侵吞粮饷这件事儿,若非如此,王和保恐怕也没有这么具体的理由公然召集那么多的御史敲陈情鼓弹劾宋离。

  李崇依旧盯着宋离的字,手举着这一封信靠在了身后的椅背上,究其根本他的违和感来自于宋离和直廷司之间的关系。

  宋离在他面前种种言语都不像是一个构陷朝臣,把持朝政的直廷司的督主,但他又偏偏有身为那等权宦该有的杀伐果决和狠厉。

  北郊营房中,若不是他拦着,宋离会眼也不眨地将所有人车裂,从这里看倒是也能看出几分直廷司行事的狠辣。

  李崇放下了这封信,在一边的纸上分别写上了几个字,直廷司,宋离。

  直廷司参与买卖官爵,侵吞空饷粮款他一点儿也不意外,但若说指使这一切的人都是宋离,他又会生出一种荒诞违和的感觉,说不上缘由,就像是审计多年的一种直觉,没有证据支撑却冥冥中的感觉。

  张冲看到了纸上的那几个字,偷偷瞧着李崇的脸色也不知道应该说句什么,只能将小厨房刚刚呈上来的银耳汤送上前去:

  “陛下,您晚膳便用的少,这银耳和雪梨炖的汤冬日吃最好,您用一些?”

  李崇这才回过神儿来,看着那精致汤盅中盛着晶莹剔透地汤水没有拒绝,他用勺子轻轻搅了搅随口问道:

  “这宋离是何时当上的直廷司督主的?”

  张冲想了想答道:

  “是元兴二年,先帝查抄了前任督主冯晨后便提了宋离为直廷司督主。”

  先帝?那就是原主他爹,这原主都已经登基六年了,先帝二年就封了宋离为督主,这宋离现在看着也不过不到三十,那那个时候他才多大?这么想着便问了出来:

  “宋离当年才多大?”

  这张冲瞧着都比宋离的年纪大,张冲开口:

  “宋督主当时刚及弱冠,也因此直廷司中还有些人不服,不过没过短短半年,这整个直廷司便唯宋督主马首是瞻了。”

  提起当年的宋离,就是张冲的言语中也难掩惊叹,当初先帝提一个年纪资历都不行的人做了直廷司督主,内外等着看笑话的人不知凡几,不过最后也都闭上了嘴。

  李崇也有些钦佩,弱冠便是只有二十岁吧?这放在现在大学还没毕业呢,宋离就已经提领鬼窟一样的直廷司了。

  是个人物啊,他忽然看向了张冲:

  “你是为何净身进了宫?”

  张冲面上也有些苦涩:

  “那年家里遭了灾,地里的庄家都被淹了,我随着父母逃荒到了京城外,听说能去宫里当差,家里便能发一袋米,所以我就跟着去了。

  但是到了那里发现只收十岁以下的幼童,是那个值守太监见我还识得几个字这才收下了我。”

  李崇也有些心酸,净身入宫也才能给家里换来一袋米,从此这一辈子怕是都要葬送在宫中了,不过想想也是,若不是家里实在困难,又有哪个好人家愿意送自家的孩子来挨这一刀呢?

  像是张冲这样能在皇帝身边,做着有头有脸的管事,在外就是朝臣见了他也总要客气几分的是少数,那些无权无势的小太监才是宫里的常态。

  他的脑海中忽然再一次浮现出了宋离那张脸,那人通身宠辱不惊的气度,让他一直觉得他不应该是一个太监。

  他有些想象不出宋离当初为生活所迫而入宫的模样,他还记得昨天看到他那一笔好字时为他惋惜的心情。

  “这宫中可有教内监习字的地方?”

  “有的,自光帝二年便在宫中设立了内书堂,教授入宫的小太监习字,读书。”

  李崇点了点头,看来这大梁的情况和明朝时候也有些相似,明朝的太监实际上便是统治者为了制衡朝堂,限制内阁权利而扶持起来的一个机构,想要太监代替皇帝批红,首先这些太监便不能是文盲。

  内书堂的出现也就为太监真正参与政事扫清了最后一丝障碍。

  太监多是穷苦出身,没有家族牵连,更没有子女,这就让太监成为了皇帝手中一把锋利的刀,只是可惜了,历朝历代能够真正驾驭这把刀的统治者却寥寥无几。

  想到这里李崇忽然顿了一下,刀?若是太监的机构是一把刀,那么由宋离掌管的直廷司就是一把尤其锋利的快刀,先帝提当时只有弱冠的宋离为直廷司督主,很显然就是用他来制衡朝堂。

  而通过昨天韩维的话,他也知道了王和保乃是光帝旧臣,是原主的大伯。

  王和保执掌内阁,又大肆封赏朝中大臣,以至于三公六部几乎都是他的人,可想而知这先帝继位以后内阁的权利有多大。

  这位先帝很显然短时间根本就无法撼动光帝留下的内阁,李崇渐渐冷静下来,将自己慢慢带入了先帝的角色,若他是先帝他要做的是什么?

  作为一个兄终弟及的皇帝,他天然的无法继承先帝的班底,这个时候他要做的肯定不是和内阁硬碰硬,那么扶持一个能够跟内阁抗衡的机构便是最重要的。

  能够不在王和保的掌控范围内,又有能力和内阁抗衡的唯有直廷司,所以先帝首先要做的就是换下光帝时期的直廷司督主,选自己的人继任直廷司,这个自己人便是宋离,而事实证明先帝的眼光没错。

  先帝英年早逝,只在位三年,所以其实究极先帝一朝,他都在和光帝留下的内阁势力做抗争。

  而宋离竟然能在先帝已经去世多年,小皇帝倒向太后和王和保的情况下,在朝堂上都能不落下风,其手段之凌厉,心思之深沉实在是非常人可比。

  想通了这一重,李崇的思路忽然打开了不少,直廷司用好了便是一把利刃,这把刀先帝能用他为什么不能用?直廷司是个毒瘤,不过冗杂的文官集团也同样可怕。

  宋离,希望这一次别让他失望。

  大理寺监牢中,宋离裹紧了身上的狐裘,靠坐在床边,鼻腔中涌入的都是这个监牢里独有的腥臭腐烂的味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9页  当前第20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12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当审计成为皇帝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