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极品皇帝_分节阅读_第134节
小说作者:追沙子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08 MB   上传时间:2013-04-16 13:42:21

  项红玉坐在地上,情绪渐渐缓和了下来,当看到绍岩手背上的那个牙印时,她顿时满脸通红,怯怯的道:“绍岩哥哥,刚刚……,对不起,我不是有意的,是你——”说到一半,她忽而坐直身子,理直气壮道:“这也不能全赖我嘛,都怪你这个大坏蛋,是你先欺负我的。”

  绍岩又好气又好笑,摇头叹道:“朕是看你行走不方便,昨夜还一宿未睡,朕打算抱你去你姐姐那里休息,哪知道你这小丫头这么开不起玩笑。”

  项红玉听他这么说,这才意识到自己下口太快咬错了人,不由红着脸,惭愧道:“原来是这样,我,我还以为你会——”

  “我会什么呀?”绍岩大方笑了起来,用手指顶了顶她的小鼻子,说道:“朕还有一大堆奏折要批阅,哪有那闲功夫想那些事?再说了,朕若真的想这么做,你还能逃得掉吗?”

  “你,你坏死了。”项红玉一听这话,小脸蛋红得一塌糊涂。

  “好了,时候不早了,朕还有一大堆事情要做,你是决定自己走呢,还是要让朕派人送你回去?”绍岩问道。

  项红玉故作矜持,想了想便道:“我的腿现在不能走路了,都是你一手造成的,我要你背我。”

  绍岩哭笑不得,当即俯下身去,项红玉很是高兴,顺势趴了上去,由于她浑身使不上力气,因此整个身体都贴在了绍岩的身上,这丫头年纪不大,发育的倒是挺快,尤其是那对丰满的双峰,压在绍岩的身上,温温的,软软的,很舒服。

  送回这丫头后,绍岩片刻都没有耽误,立即出了屋子向御书房走去,刚经过御花园的时候,他无意中发现郑月桂独自坐在亭子里,抬头仰望着黑黑的夜空。

  今晚,天上没有月亮,只有一些点点繁星,她静静的将身体靠在石桌前,双手拖着下颌,俏丽的脸上露出几分忧愁,看上去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

  绍岩本不想去惊扰她,可不知为何,走了几步,两腿竟不听使唤的退了回来,恰巧这个时候,郑月桂也把目光转到了这边,当她看到绍岩的一瞬间,脸上的皱纹一下子舒展开来,慌忙起身向他福了一福。

  绍岩索性大大方方的来到她身边,随口问道:“月桂,这么晚了,怎么还不休息?是不是想家了?”

  郑月桂先是一愣,然后漠然的点点头:“也不全是,自从父皇母后去世,月桂在宫里的亲人只有皇兄与皇嫂,皇兄几次三番将我指给他人,着实伤透了我的心,可他毕竟还是我的哥哥,说不想念,肯定是假的。”顿了顿,她回过头,含情脉脉的看着绍岩道:“皇上,他日您若一统天下,您会杀了皇兄吗?”

  这个问题很长远,绍岩还真没想过,他犹豫片刻,郑重的道:“不会,从根本上来说,郑开算不上是个明君,充其量也只不过是一个傀儡天子,真正的掌权者是汪伯炎,所有的坏事都是他一人所为,如果有可能的话,我倒是希望能与你皇兄和平共处,两国打仗,受害最深的是老百姓,战争一旦爆发,百姓们将会流离失所,常期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可是,看眼下这局势,恐怕这场战是避免不了的。”

  绍岩咬着牙,坚定的道:“既然避免不了,与其让奸臣贼子祸害黎民,倒不如尽快结束这场争斗,早日平定天下,还天下万民一个太平盛世。”

  郑月桂听他字字铿锵有力,不禁欣然道:“有皇上这句话,月桂也就放心了,皇兄虽生性懦弱,可他一心向善,从不曾做过有伤百姓之事。”

  绍岩说道:“这些我都知道,若不是汪伯炎一手把持朝政,你皇兄说不定会有一番作为,即便是碌碌无为,也不至于弄成今天这个局面,你就放心吧,朕的刀下从来就没有出过冤死鬼。”

  “多谢皇上。”郑月桂接着又是一福,她抬起头正视着绍岩的脸庞,迟迟没有说话,绍岩起初还以为自己的脸脏,当即用袖子擦了又擦。

  郑月桂忍不住掩唇轻笑道:“皇上,记得我们刚认识的时候,我见你浑身奇装异服,差点还真把你当成了西楚国的特使,却没想到您会是东林国的太子。”

  绍岩的脑海里不由得闪过自己刚穿越过来的情景,那时他还以为自己闯进了私家花园,不料却是南梁国的皇宫,期间误打误撞地遇上了郑月桂,并引出接下来一系列的漫长故事,每每回忆想到这些,他总觉得自己是在做梦,甚至突然间忘记了自己是谁,直到站在铜镜前,他才反应过来——我穿越了。

  见他沉默不语,郑月桂跟着补充道:“对了,皇上,韩阳大师让您找无海大师,有线索了吗?”

  郑月桂不问还好,她这一问,绍岩听了就来气,妈妈的,这个老头子竟给我出难题,这世上哪有什么无海,老子私底下找了大半年都没找到此人,要不是这老头子有绝世武功,我真怀疑他是得了老年痴呆症。

  “皇上,皇上。”郑月桂见他在那里喃喃自语,却又听不清在说什么,便在旁边轻轻唤了两声。

  绍岩缓过神来,摇头道:“还没有,我曾经让人在整个东林国找了又找,到处都查无此人,也不知道是老头……,师傅他记错了,还是此人根本就不在东林国,我准备等天下稳定了,再好好地在全国范围内寻找。”

  “这样也好,皇上是一国之君,自然要以国事为重。”郑月桂微笑着说。

  见她那双清澈的双眸一直盯着自己看,绍岩一时之间还真有点不习惯,继而随口问道:“对了,小香的伤势怎么样了?朕今日让人打了她二十大板,也是出于无奈。”

  “香儿触犯宫规,理当要罚,皇上放心,她只是受了点皮外伤,我已经给她上过药了,过两天便无大碍。”

  “哦,那就好,那就好。”绍岩驻足片刻,然后道:“御书房里还有一大堆奏折,朕先过去了,你也早点回去歇着吧。”

  “嗯。”郑月桂点了点头。

  绍岩大步流星的朝御书房赶去……

  ……

  时光流逝,转眼间一个多月过去了,在这段日子里,绍岩白天亲自检阅士兵操练以及部署情况,晚上忙着批阅奏折,有时甚至一直忙到半夜,而且见天一大早还要与白如雪练习剑法,强化自身体能训练,因为他知道,在不久的将来,还有一场恶战在等着他,说不定哪一天就会亲自指挥千军万马上阵杀敌。

  同时,他命令手下得力干将张百户、王信、章怀德、常一笑、李长生、周延佛等人带着部队一度试着向四周扩张地盘,众将领不负所望,短短的一个多月内,他们连续攻下十几座城池,硬是从梁、楚两国大军手中夺回了丢失的半个国家,他们每到一处,便在当地招兵买马,不出一个月,东林部队已由原来的十几万人一下子发展到三十多万,比原先翻了一番。

  东林国的不断壮大,令楚国大将秦岭以及梁国统帅金定国的恐慌,就连楚国国君都为之犯愁,两国经过商议,决定各自出动二十万大军进逼东林国。

  眼看楚梁两国的四十万大军即将大兵压境,以曹昆为首的那些主和派大臣纷纷奏请皇帝退居海岛,而邓炳堂等多数大臣则坚决反对,绍岩当机立断,采纳邓炳堂的主战建议,他先命周延佛带着手下十万义军从侧翼佯攻侵略军,待敌人乱了阵脚,再由王信、张百户的主力部队从正面发动总攻,他的方针便是,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撤。

  绍岩心里很清楚,这个办法比较适合山地作战,又称之为游击战,偶尔能侥幸投机取巧打个小胜战,但是,一旦到了平地上,便如同英雄无用武之地,弄不好还会被敌军合围。

  另外,打仗需要耗费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三者缺一不可,连日作战下来,东林部队虽然在一定的程度上取得了的胜利,然而也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在攻取河阳县时,为了保护附近数万百姓的人身安全,卢金、卢银、卢财三兄弟领导的五千骑兵全部阵亡。

  进攻勾庄城时,总兵张顺不幸被城墙上的石头砸中脑袋,后来在被送回大营的路上停止了呼吸,除此之外,还有闻子详,张东、陶望州、黄恩铭、赵庆辉、黄龙、周云剑、邓全等十六名总兵阵亡。

  纵是如此,东林将士以复国为已任,以绍岩为领导核心,队伍仍旧日益壮大,东林大军所到之处,无不受到当地百姓的热烈欢迎。

  第二百八十八章 全线反扑(2)

  兵者,讲究的是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东林大军之所以处处所向披靡、无坚不摧,除了东林将士有着顽强的斗志外,还须具备以上这三点,用民间的话来讲,绍岩这次挥师东进乃是顺应天意,加以时日,复国大业指日可待。

  然而,就在百姓们欢呼雀跃、东林大军士气高涨的时候,绍岩却遇到了一个大难题,那便是军饷和粮草的补给问题,随着部队的不断发展壮大,再加上每次作战都要耗费巨大的的财力、物力,国库现有的库存银两已经寥寥无几,虽说在作战过程中,东林部队或多或少能从敌人手中缴获一些军需品,可是数量却是非常有限。

  据那些俘虏们交待,他们在面临城楼守不住的情况下,早已将城中的粮草要么转移,要么当场销毁,就连老百姓家里的都不放过,这种做法倒是有点与当年那些狗日的小日本有点相像,烧、杀、抢“三光政策”。

  如此一来,到了东林军攻取城池的时候,基本上是一座空城,并且还是个烂摊子,绍岩每到一个地方,一方面要安抚当地的贫民百姓,一方面还要为军饷而犯愁。

  古往今来,工人拿不到工资就会罢工,士兵领不到军晌就会哗变,尤其是在这个冷兵器的年代,战争极其残酷,即便朝廷可以暂时拖欠士兵军晌,却也总不能让他们饿着肚子打仗吧。

  这一天早朝,文武大臣就为这事展开了争论,有人建议朝廷应该恢复对百姓的徭役赋税,正所谓取之于民,用之于民,而有些大臣则认为,这些原为敌占区的百姓们,如今大部分连自个儿的肚子都填不饱,何以向朝廷纳税?

  绍岩也认真想过这些问题,一个庞大的国家并不是靠哪个统治者就能推动的,从真正意义上来说,老百姓才是天下的主人,换而言之,纳税是早晚的事,否则即便绍岩有回天之术,也难以支撑这个日渐庞大的东林国。

  这些文武大臣费了大半天的口水,却没有一个人想出可行的办法,绍岩端坐在龙椅上,百无聊赖的叹了口气,说来也怪,以往像这样的‘辩论会’不在少数,其中吵得最凶的当数曹昆了,今天这老家伙却是只字未提,这倒是出乎了绍岩的意料之外,当下问道:“曹爱卿,不知你对此事作何感想?”他故意强调最后两个字,其意思很明确,目的就是想让他这个岳父大人做些‘慈善事业’。

  曹昆闻出弦外之意,毕恭毕敬的禀道:“皇上,恕微臣无能,微臣并未任何良策,不过,微臣倒是比较赞同向老百姓索要这一提议,有道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这将来坐拥天下的还是皇上,再者,我们辛辛苦苦的从敌人手中将老百姓解救出来,他们依法缴税却也在情理之中,纵是家中剩下一丁点粮食,他们也应当交给朝廷充当粮晌。”

  妈妈的,你脑残吧你,这种做法与小日本有什么区别?绍岩原以为曹昆会毫不犹豫的捐出家里的银两,岂料这老家伙突然玩起了矜持,可以这么说,目前在朝中,说到富有,无人能及曹昆那般阔绰,此人不仅家财万贯,其府第装饰得就如皇宫一般,更有甚者,据说这家伙每次出行,身后都会跟着百余名佣人,所到之处皆受到百姓的前呼后拥,谁若见到他不行礼,轻则遍体鳞伤,重则掉了脑袋。

  乍一望去,他哪是什么国丈,赫然比太上皇还太上皇,绍岩之所以未去揭他的老底,一则是看在皇后的份上,二则也是最重要的一点,那就是留着他这颗摇钱树,随时摇一摇,便是黄金万两,不过,曹昆自然不是傻瓜,起初他还能大大方方的捐些银两,渐渐的,他的胆子也变大了,每次捐钱的时候,便会字里行间的向皇帝提出给自己加官晋爵的意图。

  绍岩将计就计,随便给他封个伯爵之类的,以满足这家伙的虚荣心,今日倒是奇了,老东西一不要官,二不求利,并且还故意卖起了关子,为此,绍岩却是百思不得其解。

  正在这时,大将军李长生粗声大气的走了出来,他愤愤的斜视曹昆一眼,没好气道:“我说国丈大人,依你之意,百姓的命就不是命了?没错,朝廷向老百姓收缴赋税理所应当,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圣上圣明,不想在这个时候让百姓日子难过,而你倒好,自己府上家财万贯,却偏偏打着小老百姓的主意,你我同朝为官,倒不是我有意针对你,我李长生虽是个粗人,但良心还不至于让狗给啃了。”

  曹昆甚为恼火,愤愤道:“李将军,本官何尝不知现在是非常时期,饶是如此,祖宗定下的规矩还是不能变,该纳税的纳税,该服徭役的服徭役,咱们不能因为客观的原因而忽略了这些,你明白我的意思吗?”说到此处,他白了李长生一眼,轻声鄙夷道:“哼,一个小小的武将还敢数落我的不是?”

  声音虽轻,却字字传入李长生的耳中,他当即袖子一卷,大手一挥,说道:“曹昆,我李长生敬重你才叫你一声国丈,别以为你是皇上的老丈人,我就不敢对你怎么样,就你干的那些个丑事,我是不屑去说,你问问在场的每个大臣,你这么些年买官卖官还少吗?”

  “你——,岂有此理。”曹昆越发恼怒,脸上青筋直跳,立即走上前对绍岩道:“皇上,李长生这是在栽赃老臣,老臣这些年对先帝,对皇上忠心耿耿,从不曾干过半点有损国体之事,他李长生明显是在妒忌老臣,老臣今日遭此诬陷,心里尤如刀割,若皇上误信了谗言,老臣这就告老还乡,安享晚年。”说着,双手摘去头上的乌纱帽,毕恭毕敬的放在地上。

  这一举动引得在场一阵骚动,李长生气上加气,若不是邓炳堂和张百户拉着,他定然要当着众人的面,将曹昆按在地上狠狠教训一番。

  曹昆当众提出辞去官职,看似逼真,实则是在以退为进,类似这样的画面,绍岩在电视里实在看得太多太多,见那曹昆绷着脸,一副委屈的样子,绍岩是又好气又好笑,随即站起身子,缓缓来到他面前,并重新替他戴上乌纱帽,微微笑道:“曹卿家切不可与朕开这样的玩笑,你是东林国的中流砥柱,又是朕的岳父大人,有你辅助朕,朕很踏实。”

  “皇上,曹昆虚情假意,您切勿被他给骗了。”李长生在边上吼道。

  “放肆。”绍岩回过头,狠狠瞪了他一眼,说道:“曹爱卿是我朝的两朝元老,朕信得过他,还有,在座的任何人都不能诋毁于他,李长生,你要是再敢口没遮拦,朕现在就让人封住你的嘴巴。”

  李长生又急又气,曹昆一改委屈的表情,露出淡淡的微笑:“皇上圣明,承蒙皇上厚爱,只是‘中流砥柱’四字,老臣实在是愧不敢当。”顿了顿又道:“老臣想过了,老臣府上还有些银两,老臣愿意献给朝廷作为应急之用。”

  绍岩笑着点点头,然后看着周围的大臣,说道:“大家都听到了吧?曹大人对我东林忠心可佳,他可是给你们开个好头啊,当然了,募捐一事纯属自愿,朕不会强求任何人。”

  大臣们面面相觑,纵然心里有一万个不愿意,可表面上又不敢得罪皇帝,加上又是曹昆带的头,无奈之下,他们只好表示乐意捐出家中的银两。

  这次募捐活动,绍岩主要针对的大都是那些贪官污吏,对于像邓炳堂这样的清官,他会让白如雪在私下里将银两如数奉还于他们,毕竟这些钱都是他们的安家费用,如果全都捐给了朝廷,那他们今后的日子根本没法过。

  事后,绍岩让穆影统计了一下,这次募捐,大臣们所捐银两共计十万两白银,虽说这是一笔极其可观的数目,但充其量也只够前线官兵半年的军晌,倘若部队迅速扩大,只怕连半年都到不了。

  当天晚上,绍岩将张百户、王信、李长生,章怀德,常一笑等武将传唤到偏殿议事,会议上,绍岩单刀直入,提出要加快进军速度,并让所有武将在三个月之内务必夺取原都城洛京,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有效的解决粮草、军晌短缺的问题,没有钱,从敌人手里去抢,没有吃的,从敌人肚子里去掏。

  必要的时候,可以联合一切可以联合的力量,譬如土匪、强盗之流,甚至是牢中在押的死囚犯,前提是这些人要无条件的编入东林部队,积极参加各科训练,服从上级将领指示,如若不然,军法从事。

  或许在某些人看来,绍岩之举无疑是有病乱投医,然而时值今日,他也只能放手一搏了,用他的话去说,管他是什么人,也不管他以前是做什么的,只要是敢玩命,就全都给我编入部队。

  实践证明,他的这项决策没有错,那些被收编的土匪恶霸,流氓市井以及死囚犯们,个个英勇善战,短短的一个月内,他们愣是打败了金定国手下的两大精锐之师——武刚和武峰,歼敌共计三万多人,攻下城池十座。

  可惜的是,经过轮番的战役,这批临时组建起来的‘敢死队’,五千的人马几乎全部阵亡,绍岩让各部将领记下他们的名字,以便今后抚恤他们的家人。

  ……

  寒冷的冬天终于沉睡过去,取而代之的便是美丽的春天,春暖花开的季节总是给人无尽的欢愉。

  这天上午,温暖的阳光普照着大地,和煦的春风轻轻拂来,使人倍觉爽心悦目,绍岩忙完了手上的活,便换身平民的衣服准备出去走动走动,连续三个多月,他一天到晚都将自己关在宫里,说实话,这段时间实在是太忙了,他需要到外面呼吸呼吸新鲜的空气,这次出去,他不打算带上任何人,殊不知,他刚蹑手蹑脚的踏出御书房,就见到红玉郡主坐在外面的走廊上,笑眯眯的望着他。

  这丫头今天穿了身紫色的裙衫,束了腰后,看起来非常的精神,小脸蛋红通通的,尤其是那调皮的笑容着实惹人怜爱,她手里拿着一把白色的小团扇,初看倒有点像是落落大方的大家闺秀。

  “绍岩哥哥是要出去吗?”项红玉见绍岩步伐轻盈,便猜出了几分,她轻轻摇着手中的扇子,面带微笑的走了过来,调皮的撅着嘴巴道:“带我一起去吧。”

  在绍岩看来,整个宫里就数这丫头最顽皮了,除了姐姐穆影的话,她谁的话都不听,而且这丫头鬼点子又多,平时最喜欢捉弄人,绍岩有时也被她整得哭笑不得,但从总体上来说,这丫头还是挺不错,可爱伶俐。

  见她露出一双期盼的眼神,绍岩咯咯一笑,故作好奇道:“朕有说过要出去吗?朕只是想到后花园随便走走。”说着,挺了挺胸,摆出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

  项红玉半信半疑的看着他,说道:“是这样子的吗?那你干嘛穿成这样?”她心里暗笑,被我逮个正着,还想骗我?

  这丫头鬼精得很,什么事都瞒不住她,绍岩抖着身上的衣服,嘿嘿笑道:“朕平日穿惯了龙袍,偶尔换换布衣却也浑身舒坦。”

  项红玉眉毛一弯,抿着嘴道:“绍岩哥哥,你不诚实。”

  “我不诚实?我啥时候不诚实了?”绍岩爽朗笑道。

  “你不和我说真话,就是不诚实。”项红玉背着双手在他面前绕了一圈,然后偷偷的看了看四周,方才小声道:“绍岩哥哥,要不这样吧,你把我一起捎上,我保证不会对别人说。”

  见这丫头在跟自己讨价还价,绍岩不禁哈哈一笑,说道:“朕都说过了,朕只是想到后花园随便走走。”

  项红玉的脸上顿时闪过一丝落寞之色,她轻摇着扇子,深深叹了口气道:“绍岩哥哥,你就不必再编了,其实你不说我也知道,这段时间你每天除了上朝,就是把自己一个人关在御书房里,一忙就是一天,很难得能有个空闲的时候,你想到外面散散心也是应该的。”说了一半,她幽幽的吸了口气,接着道:“绍岩哥哥,你是不知道,这段日子我也是闷得发慌,姐姐又不让我出宫玩,哎,好无聊啊。”

  这丫头发起愁来,倒还真有点像七老八十的老太婆,绍岩忍不住笑着道:“你很想出宫玩吗?”

  项红玉点点头,绍岩说道:“好吧,朕就看在你姐姐的份上,带你出去玩一次。”

  “真的吗?太好了。”项红玉雀跃的跳了起来,然而,她脸上的喜色很快黯淡下来,没好气的道:“绍岩哥哥,听你这话的意思,如果不是因为姐姐,你就不带我出去玩了,对吗?”

  “笑话,朕是皇帝,带你出去玩还需要理由吗?”说罢,绍岩率先昂首阔步径直往前走去。

  “绍岩哥哥,你等等我。”项红玉猴急的跟在后面……

  第二百八十九章 自制地雷

  没过多久,他们两个便一起来到了喧闹的集市,八达岭原本只是一个貌不起眼的小县城,然则,自从绍岩将此处定为临时陪都后,这里的经济比之前一下子翻了一番,当地居民的日子也改善了许多,如今虽说正月已经过去,可大街小巷仍显得非常拥挤,男男女女,老老少少,每个人的脸上无不洋溢着喜庆的笑容。

  他们当中有的手里提着篮子,有的背着箩筐,有些则抱着小孩,有的则空着手在大街上来回闲荡……,他们逢摊便停上一小会儿,逢店必然要去走上一遭,当看到自己所喜欢的商品,便与老板砍砍价,感觉价格合适就买下来,反之则继续朝前走着,整个场面与现代都市非常相像。

  虽说项红玉来八达岭近两个月,但她大部分时间都在宫里呆着,只有等到姐姐穆影奉旨办差的时候,她才有机会跟着一道出来玩玩,可是那样的机会很少,而且穆影为人向来墨守成规,尤其是替皇帝办事,每次‘出差’都是匆匆的来,匆匆的走,从不在外多逗留。

  今天天气不错,难得的是,还有绍岩陪她作伴,她岂能错失这么一个千载难逢的好机会,这丫头生性好动,一路上东走走西窜窜,不单如此,她每到一处好玩的地方,便默默地站在那里,闭上眼睛,先是深深的吸上一口气,然后静静的聆听着大街小巷传来的错综复杂的声响,如:马蹄声、脚步声、吆喝声、讨价还价声……,等等,声声不绝于耳。

  绍岩起初感到很好奇,不过也没多想,项红玉沿途走走停停,一旦看到自己喜欢的东西,无论价格高低,她毫不犹豫的捡起就走,绍岩只好跟在后面买单。

  几圈转了下来,银子倒是花了不少,当然了,对于一个皇帝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唯一让绍岩感到头疼的是,那些买来的东西已经堆积如山,而且大部分都是些瓷器,有瓷碗、瓷瓶、瓷壶、瓷罐等等,要不是事先知道这丫头的身份,绍岩真怀疑她家里是专门生产瓷器的。

  一路走去,眼看瓷器越来越多,无奈之下,绍岩只能花钱雇了辆车子推着走,本以为这丫头会就此罢手,哪知道她大手一挥,一口气又买了许多,绍岩累得满头大汗,边走边喘着气道:“项小姐,你今天是出来玩的吗?”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9页  当前第13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4/14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极品皇帝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