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窃国大盗_分节阅读_第77节
小说作者:理想年代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01 MB   上传时间:2013-04-24 14:27:02

  “剩下的这一千八、九人,能骑马作战的有多少?”

  慕容鹉抬头道,“回禀主公,臣选的兵多是骑兵出身,人人都可骑马行军、作战,其中骑术精绝者八百人,可以马背上开三石弓,剩下的虽然骑射不足,但也可以射火枪,另外咱们还请了马庄炮科来训炮,练了四百名炮手,”他看了林风一眼,皱眉道,“不过那些外番兵就差一些,多半只会操纵风帆,除了几个葡人荷人之外,很少有能骑马的。”

  “足够了!”林风点点头,对慕容鹉道,“慕容爱卿,你知不知道,你的这一千八百人可是从几十万汉军里面精挑细选出来的,每一个人都是咱们大汉的脊骨,”他指着慕容鹉的鼻子,郑重的告诫道,“你要明白,你的这支远征军,足足花费了朝廷近两百万两白银,可以顶得上两个军的军费,爱卿责任之重、国家倚仗之深,纵观古今,那都是极为罕见,你要小心谨慎,不要误了朝廷大事!”

  慕容鹉当即跪倒,叩首道,“臣一定谨慎小心,不负主公厚望!”

  林风站起身来,亲自将他扶起,拍拍他的肩膀,“起来吧,我们去园子里走走。”

  慕容鹉心中一惊,急忙跟在林风身后。屋外天寒地动,大地一片洁白,屋檐上垂下一尺长的冰棱,北风吹面,好像钝刀子割肉一样,又生又疼。林风大步走在前头,慕容鹉落后了半个身位,数十名近卫武士分立左右,在花园内四处警戒。

  满园青菲早已凋谢殆尽,唯独院角两侏梅花含苞欲放,林风眯着眼睛,仰头看了看天空,此刻时尽黄昏,天色阴霾,鹅毛大雪纷纷扬扬,不住的飘落下来,落了众人满头满脸,他情不自禁的缩了缩手,笼在嘴边一边呵气一边笑道,“慕容鹉,你知不知道,你这一去,关山万里、大海茫茫,恐怕再也不会回来了!”

  慕容鹉脸色沉重,缓缓点头,声音干涩之极,“回禀主公,臣知道。”

  “嗯,那你知不知道,我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多银两,耗费这么多忠勇的将士去远征异域他乡?!”

  “臣知道,咱们是要替吕宋的数万子民报仇雪恨,要让蛮夷知道,犯我大汉者,虽远必诛!!!”慕容鹉捏着拳头,神色激动。

  “嗯,这个是一头……”出乎慕容鹉意料,林风并没有立即鼓励赞赏,他摇头一笑,“慕容爱卿,你这个想法很好,但是不全对——你知道为什么么?!”

  “臣驽钝,还请主公指点!”

  “怎么说呢?!……”林风想了想,转身看着慕容鹉,“你家里原来是做过小生意的吧?”

  慕容鹉满脸惊奇,他不知道主公为什么这个时候说这件事情,难道这和打仗有关系么?!“回主公的话,臣家里是酿烧酒的!”

  “是吧,那我就这么跟你说——”林风指着北方,“咱们这个大汉国,就好比是一个大商号,我这个汉王,就好比是这个商号的掌柜,你——慕容鹉,那就是这个商号的伙计了……这么说你明白么?!”

  “回禀主公,臣……臣愚昧……”慕容鹉这时的确是一头雾水。

  “嗯,我举个例子,你看咱们前面的那个大清国,咱们就拿他来说话,”说道这里,林风笑了笑,“努尔哈赤和皇太极带领的那个满洲八旗,其实也是一个大商号,全体满人都是这个商号的股东,而满清的皇帝,就是这个商号的掌柜,而他们经营的是什么呢?经营的就是这百姓、土地!”

  “臣不明白!……”

  林风没有理会他,径自说道,“好吧,这个满清商号的本钱是什么?他们的本钱就是八旗子弟的性命,努尔哈赤就用这些八旗子弟的性命和明朝做生意,后来赚了一大票利润——这个利润就是辽东数百百姓的身家性命,全体满人都有得分红,”林风笑笑着转过身去,“你也是辽东人,恐怕也听过你爹爹说起往事吧?当年努尔哈赤自称天命汗,宣布辽东全体的汉人都是满人的奴隶,要杀就杀、要抢就抢——这就是满清商号的红利!!”

  慕容鹉恍然省悟,抬头看着林风,一时痴痴呆呆,不知道怎么回答才好。

  “后来这个满清商号经营得法,于是越做越大,趁着对手大明商号亏空,竟然一直做到北京城了,”林风哈哈大笑,一拍大腿,“这个赚头可就更大了,他们宣布全体华夏人都是他们的奴隶,以辫子为记号,编了个南七北六十三省,每个省份都按时缴纳红利,这边八旗子弟就优哉游哉的在北京城住下,坐稳了股东身份,只要是满人,不论大人小孩,落下地就有银子粮米,每月按时到满清商号去领钱粮……”说道这里,他哑然失笑,对慕容鹉笑道,“慕容爱卿,你说是也不是?!”

  “是,回禀主公,臣明白!!”慕容鹉点了点头。

  “嗯,明白了就好!”林风笑道,“现在咱们的大汉商号,其实就和满清商号一样,全体大汉百姓就是咱们的股东,我是这个商号的掌柜,而爱卿你们,则就是这个商号的伙计,咱们的任务,就是一心一意的给这些股东找红利!”他拍拍慕容鹉的肩膀,“西班牙人杀了咱们吕宋百姓,就是削了咱们大汉商号的股东,减了咱们大汉商号的红利,所以咱们要报仇——这个是第一条。”

  “还有第二条,”林风吸了一口气,随手接下一朵雪花,静静的看着它在掌心融化,空中说道,“虽说是要报仇,但咱们到底还是一个商号——商号是什么?无利不早起,吕宋数万百姓虽然死得可惜,但到底是死了,咱们即算是替他们报了仇,他们也活不转来——慕容爱卿,你想想,你的这支远征军团,足足抵得上咱们一个野战军,光军费就数百万两白银,就这么为了轻飘飘一句‘报仇’就奔赴万里去送死,是不是太亏了一点?!”

  慕容鹉张大嘴巴,这个时候,他心中迷惘万分,根本不知道林风说这番话的意思。

  “南洋近邻华夏,四季花开,播下一颗种子,不用耕耘就可等着收获,实在是天下间一等一的富庶之地,咱们大汉势在必得,”林风手掌紧握,将那滩融化了的冰水紧紧的捏在掌心,感受着那刺骨凉意,“慕容爱卿,寡人告诉你,咱们大汉这几年开了海外贸易,虽然只有几个小港,但每年都可有数百万两白银的收入,而就探子所知,南洋一地,每年从欧罗吧、大食、美洲等流通往来的金银就有数千万两,从中华贩出的茶叶,广州上船价每斤白银一两五钱,至欧罗巴就值黄金三、四两;上等丝绸自福州上船,价每匹白银六两六钱,到了欧罗巴就值黄金数十两……”他紧紧盯着慕容鹉,“你明白寡人的意思么?!”

  “回禀主公,臣……明白,”慕容鹉满头大汗,口中确老老实实“不过臣不明白这和远征西班牙有什么干系?”他偷偷瞥了林风一眼,“要拿南洋,咱们就打南洋罢,西班牙本国万里之外……”

  “数十年前,明臣郑成功就这么做了,当日他大胜荷兰人,而且还宽宏大量的放走俘虏,但效果如何?欧夷见了我中华百姓,还不是要杀就杀、要抢就抢?!”林风摇了摇头,“南洋对于欧蛮各国,就好像奴尔干边境县城于我大汉,这边小打小闹根本不疼不痒,咱们打了他一拨,打得他们驻南洋官兵喊爹喊妈,他们国内根本不知道——就算知道,恐怕也不会在乎,反而还会变本加厉和咱们继续作对,所以咱们一旦要打,就要打得它尸横遍野,打得它整个国家元气大伤,咱们打一仗,就至少要达到数十上百年威慑的效果!”

  “臣明白了!”慕容鹉恍然大悟,“只要打败了西班牙,南洋便大事已定!!”

  “不,你不知道,南洋是块肥肉,盯着它的可不止咱们大汉商号一家,除了西班牙之外,还有荷兰、英格兰、葡萄牙等等许多外邦蛮夷,而西班牙仅只是其中一个帮伙罢了,而且还是实力较差的那一个!”林风微微一笑,“咱们华夏这些年来被女真人拖住了手脚,没有力量去管那边,现在南洋那块,根本没有咱们大汉的位置了,若是贸然入场,必定会为欧夷群起而攻之,所以选择一个体面的进场方式,那就是至关重要了!”

  慕容鹉心中明白,这个道理不难懂,就像他昔日混迹绿林一样,一个地方有几个山头,大伙平日瞪着眼睛作对抢生意,但若是没有十分把握,倒也不会随便开战,不过若是有新的马贼团伙过来抢地盘,则必定会犯众怒,不管平日里有仇没仇,大家都会一起联合起来维护“道上的规矩”。

  “大汉要介入南洋,首先必定有一个光明正大、无可辩驳的理由,起码就道义上讲谁也不能出来挑刺;其次,必定要雷霆万钧,让所有人都知道大汉的决心和威势,不敢随便替西班牙这个倒霉鬼出头,否则就得要考虑考虑后果;第三,这个入场方式一定要让全体华夏人同仇敌忾,要闹得越大越好,最好挑起一些种族矛盾或民族纠纷,让所有的墙头草无可选择,不得不站在我们大汉这一边……”

  慕容鹉皱眉道,“主公恕罪,前两头臣倒听得明白,只是这个第三条就有点迷糊,还请主公指教!”

  “爱卿是辽东人,自然不知道南洋的事情,不过寡人是福建人,对那边的情形倒是明白,”林风笑道,“爱卿有所不知,其实咱们汉人在南洋的势力极为庞大,自宋以来,华夏子民不断漂洋过海,去南洋诸岛垦殖贸易,数百年下来,开枝散开叶繁衍生长,尽不下数十万人,不过……”他脸色一沉,涩声道,“不过他们彼此分离明争暗斗,犹如一盘散沙,竟然象那些愚昧无知的土人一样,被一小撮欧夷分而治之,不能独立一方,实在是可恨!”

  “所以咱们大汉一定要轰轰烈烈的去做,这次远征欧洲,就是要让所有的南洋汉人都知道,大汉国就是他们的后盾——从今往后,不论是西班牙,还是荷兰、英格兰,谁要是侮辱大汉百姓,谁要是盘剥大汉子民,谁要是阻隔大汉子民的生意,那就是和大汉帝国过不去,朝廷即算是罄尽国力,也要和他决一死战!!”

  慕容鹉暗暗心惊,愕然道,“但是……但是那些南洋汉人能听咱们的么?!”

  “当然会听——为什么不听?!”林风哑然失笑,“我们大汉一不找他们收税,二不要他们当差,平白无故的送上门给他们做打手,他们为什么不听?!”他笑道,“不过咱们一定要打赢,要闹大,要弄得震惊欧洲,要让全体欧洲人胆寒,如果没有达到这个效果,那他们恐怕也不会和我们合作!”

  “那……这么做的话,我大汉岂不是还是亏本……臣觉得没什么好处罢?!”

  “国家大政,不能争执蝇头小利,眼光要放长远——咱们大汉取得南洋,得分几步走,第一就是远征欧洲,震骇欧夷——这么做的目的就是告诉所有的欧洲人,中国不是什么‘土著人’,而是当今一等一的大国,比全体欧洲加起来还要强大,南洋这个地盘,中国人一定要拿一份,而且是最大的那一份,谁要是不同意,寡人就要他的命;”

  “第二步,就是和欧夷大战,你此去欧洲远征万里,不论成功与否,寡人都要委派大将攻取吕宋,你若是成功屠城,那欧洲势必惊骇,如此便会有两个后果,一个是欧夷除西班牙之外,其他外邦与我大汉讲和,默认我大汉的利益,另外一个就是组织欧洲联军,比如‘十字军’之类匪棍,和我大汉开战——爱卿,跟你说罢,寡人准备筹措白银千万,全力打造大汉海军,此战有进无退,哪怕不能统一中华,也要击败欧夷,拿下南洋!!”

  “第三步,大汉与欧夷大战,我近他远,而且敌军来自各国,彼此诡诈叵测,必定是一帮乌合之众,寡人估计胜望尽有七成,至不济也可以打成平手,如此一来,咱们就和欧夷谈判,签订和约,各国百姓彼此平等交往,不得欺压——”说到这里,林风哈哈大笑,“只要这样,咱们大汉的目的就达到了,即使战场上不胜,谈判桌上也胜了!”

  慕容鹉讶然道,“主公,这话怎么说?!”

  “我大汉在南洋有数十万人,各大家族经营生意尽有数十数百年,早已根深蒂固,他欧夷来此不过百年,百姓官兵加在一起也定不上我汉人一个零头,只要他承认咱们的大国地位,承认我大汉子民的权益,承认我大汉帝国对大汉子民的庇护权,如此一来,不用上三、五年,咱们就做生意也做死他们!!”

  慕容鹉衷心的道,“主公谋略深远,臣佩服得很!”

  林风摆摆手,“只要我们大汉站稳脚跟,南洋几十万汉人就挺直了腰杆,有生意的是大汉商人,没生意的是大汉浪人,谁要是惹他们,咱们就用大炮说话,”他嘿嘿笑道,“而且寡人听说那边还有许多帮会,咱们就劝他们改个威风点的名字,比如‘黑龙会’之类,专一替大汉子民出头——谁欺负咱们,打他;咱们欺负谁,照样打他,如此数十年经营下来,南洋就好比广东、福建一样,是咱们大汉的行省,咱们拓疆开土,成就万世不易功劳,必定为千秋后代铭记!!”

  慕容鹉躬身拱手,“臣愿为主公效犬马之劳!!成就此万世之功!”

  林风拉住他的手,“爱卿,你要明白,咱们只要占了南洋,每年就多了千万两白银的收入,多了万千粮食的进项,此事成功,寡人就免去中华百姓的田赋,让所有的中国人分享红利,从今往后,所有的中国人,再也不会流离失所,再也没有苛捐杂税,人人安居乐业,处处富足安康……”说道这里,他忽然眼圈一红,紧紧地挽住慕容鹉的手,动容道,“爱卿,寡人用你们这一千八百条好汉的性命,来换数千万中国人的饭碗,不是孤冷酷残忍……实在是……实在是不得已而为之啊……”

  看着林风诚恳愧疚的面容,慕容鹉一时间只感觉热血上涌,突然猛的挣脱林风的手,就那么扑到在雪地之上,连连叩首,激动的道,“主公,这世上若是没有主公,臣顶死了也就是个马贼,一辈子昏昏噩噩喝酒吃饭,今日能负此重任,是臣终身之幸……”他瞪圆了眼睛,大声说道,“您的话我会一字不漏的说给弟兄们听,请主公放心,咱们弟兄就算拼得粉身碎骨、埋土他乡,也要把咱们中国人的饭碗抢回来!!……”

  林风脸上满是伤感,伸手将他扶起,动容道,“爱卿果然勇烈——寡人这就给你诏书,从今日起,慕容鹉晋准将军衔,统帅大汉远征军团,待港口解冻便立即出发,讨伐西班牙蛮夷!”

  他紧紧地握着慕容鹉的手,“家中之事大可放心,此去欧洲,路途遥远,艰险困苦,必定要事事谨慎、一切小心!!”

  第二节

  跟随慕容鹉来到北京的举子一共是四十一人,他们之中绝大部分人是第一次来到北京,和许许多多外地士子一样,刚进北京,就立即被这座宏伟的大城市镇住了。

  这个时候正是开春时节,正月尚未远去,大街小巷到处贴满了紫红色的对联,有些大门上倒贴的“福”字甚至还没有干透,每一条胡同的转角处都堆积着鞭炮和烟花的废屑,熙熙攘攘的喧闹声中,时不时还传来一声遥远的炮仗声。这个时节是中国人一年之中最为清闲的时候,除了农夫得到歇闲之外,大部分行商和脚夫等也是窝在家中不做生意,理直气壮的享受着这个传统的节日。

  大汉朝廷的第二次会试就是这个时候悄悄拉开帷幕。这种考试对于传统的中国王朝来说,是仅次于征战、郊祭的重要大事,关系着统治阶层的血液循环,同时还肩负着传统上的道德意义,可以说是“天下瞩目”也毫不为过。

  林汉王朝对于这次考试异常关注,因为在当今的政治条件下,这种传统式的科举考试出来具有选材的功能之外,更多的还象征着“华夏正溯”的意义,圣贤曰:内圣外王,一个皇朝得到全国的承认的尊奉,除了军事上的成功之外,“文教之功”也是不可缺少的,这是实实在在的“人心所向”,代表着全国上层阶级的意愿,任谁也不能忽视。就像康熙初年一样,满清朝廷虽然在军事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但却在全国范围内遭到了士人阶层的抵制,基层统治因此遭受重大挫折,所以不得不威逼利诱、绞尽脑汁逼迫别人参与“博学鸿儒”考试,企图在“文教”上树立起自己“华夏天朝”的地位。

  林风在这一块显然比康熙幸运一些,因为有了顾炎武和黄宗羲两位大儒的加盟,林汉帝国在去年的时候就重新建立了自己的教育体系,在他们的督促下,李光地专门拨出了大笔经费,发给县级以上地方衙门修缮孔庙和国监学堂,并且在一年之中连续进行了多场“学试”和“乡试”,以求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一次科举大考。

  从传统的学术角度来说,这种做法很受人诟病,因为相对于洪武年传下来的规矩,普通人通过“举制”而踏上仕途确实殊为不易——首先,这个应考的必须是良家子弟,不是贱民乐户,也不是匠户军户之类,具有应考的资格;然后,在最初级的县学或省学考试中通过,得到“进学”资格,正式成为“秀才”,而在取得秀才身份之后再奔赴本省布政司衙门所在地,参加数年一度的“乡试”,取得“举人”头衔,最后,再顶着举人头衔进京,参加礼部衙门举行的会试。

  一般来说,从一介童生到举人身份的过程至少要三、四年的时间,同时每年还要不间断的参加县、道、省各级学政的不断监督和抽考,随时都有可能被刷下来,一路上风险重重,无人不是一副战战兢兢的模样,而这次居然只在区区一年的时间内就考出了这么一大批举人,确实不能不让是那些老派儒生心怀妒忌。

  除了所谓的“举人速成法”之外,林汉朝廷这次的考试科目也有些令人吃惊。在这次考试中,除了传统的“明经”、“明法”、“明算”等之外,还增添了“明物”、“明医”两大类,后一项倒是一听就明白,但是那个所谓的“明物”却实在是颇为让人摸不着头脑。

  这个新兴的事物在在去年的时候还曾引起过士林的一番的争论,到底科举考试就是这个阶层的命根子,不论轻重随便动一下都能算做“惊天动地”,当学政把这个所谓“明物科”的“时艺制抄”(注:时艺,又可称“制艺”或“时义”大体上多是八股范文,阐述“古人今问”的技巧,效果类似于现在的“模拟试卷”)发下去之后,大伙才明白这个到底是什么东西。严格来讲,这个科目倒有点象是“格物”,但若是按照教材来看又太琐碎,从农政到物理,不少内容几乎近似“技匠之流”,因此不少人认为这种做法实在是有辱斯文,因为上千年来大伙都觉得读书人和这些东西搭不上边;另外也有一部分鼓掌叫好,不过他们倒也不觉得这个新科目如何了得,绝大多数是庆幸多了一堆进士名额,而剩下的一部分只是厌恶八股罢了。

  实际上这个时代士林中人也有不少人非常反对“死八股”,其中不乏名人大家,比如写文章大骂林风老丈人的那个吴梅村,这个人风流倜傥诗文滔滔,按文坛等级来看他考个什么状元探花应该是毫不出奇,但令人惊讶的是,这个人诗词歌赋无一不精,但却唯独写不了八股,年轻的时上场屡屡受挫,后来到老了就干脆发了横,谁在他跟前说八股他就骂谁。所以这个时候看到大汉朝廷改革科举,类似的人物不管对不对,先叫一声好再说。

  这个事情对于林风来说倒没什么大不了,去年闹得沸沸扬扬的时候他正在山西大战葛尔丹,相对于战争来说这种事情实在是有些无足轻重,所以尽管士林反响很大,但传到他这里也就是一件芝麻小事,反正这种事情对于他来说只是一锤子买卖——举人名额给了,进士头衔也承诺了,开不开科在我,考不考在你,随你的便。

  在这种一锤定音的情况下,士林的反对声也渐渐消失,实际上关于朝廷开新科目的事情并不触犯他们的利益,而原来的八股策问等也是照样要考,如果就源头来看这种事情朝廷也不是完全没有道理,起码宋朝就有考医生这一说,而且以格物晋身的也不是没有,到最后考场大门一开这个声音立马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因为就算最傲气的士子也没有谁胆敢拍胸脯说“老子一定中”,搞不清哪一天走投无路还得去走这条路。所以按照这个思路下来,这一次参加“明物”科考试的举人绝大多数都是原来比较倒霉的家伙,抱着撞一撞的心态上场,而到了春闱拉开的时候,这两个科目在士林被定位为“别途”——这个意思就是不算是正儿八经举制之路,但也不失为一条报国晋身的途径,虽然评价比较低,但到底还是承认了它的地位。

  不过令这些举人大感意外的是,这一次的科举考试居然还很有几个红毛番参加,最先发现这件事情的是几个去礼部投帖报道的山东举子,当时一看这几位同年居然黄眉毛绿眼睛差点被噎死,事情一说开立即震惊了北方士林,有心人随着源头一查原来这几个番夷是来自北京郊外汉番合办的那个“东方神学院”,于是马上就有人怀疑这几个家伙是不是和羽林将军有亲属关系,虽然这年头大伙都知道科举之中难免有主考官“承恩提携”的搞法,但做的如此明目张胆却也是太过猖狂了点吧?!

  这件事情给瑞克将军带来极大的困扰,本来他在大汉朝的名声一向是极好,基本上没得罪过什么人,这个时候突然被载上这么一顶徇私舞弊的大帽子实在是有点透不过气来,老实说他自己也是被气得够呛,他本人是瑞典人,这几个“白人士子”原来是葡萄牙人,两者风牛马不相及,而且就他本人来看,他自己的外表和这几个家伙差距真的不是一般的大,算人种他是斯拉夫人,算地域他算东欧,而这几个葡萄牙蛋子他之前根本就是闻所未闻,不管怎么扯都拉不上什么亲戚关系,所以一听到这个消息他马上就去礼部衙门辟谣。

  这个事情从正月十五一直闹到开考之前,北京城内街头巷尾沸沸扬扬,到最后大伙才知道原来这几个家伙居然真的是直隶举人,原来是澳门某商会的伙计,久在中国,承汉王天恩落籍保定府,正儿八经从童生一路考上来的,消息传出立即倾倒一片,不少士人仰慕来访,见到几个老外提着毛笔写颜体字、画水墨画简直有点不能置信,有心人还专门试了下八股,结果人家子曰诗云一点也不落下风,除了一口广东话差了点味道之外,还当真很难挑出什么毛病。

  本来这个事情礼部的官员们一开始还有点保密的味道,准备给敬爱的汉王来个惊喜,因为从政治角度来说这种事情一般都是“盛世之兆”,象征着天朝鼎盛四夷来朝,从古到今都是“祥瑞”的一种,而且是比较强大的那种,史书上记得明明白白,除了近代跟随三宝太监来朝的番人之外,原来大唐也不是出了一个阿什么什么的麻子么?地地道道的倭国原装货。

  神学院山长南怀仁这回出了一个大风头,虽然之前因为发明子弹的事情他在林风面前就很是露脸,但也远远没有这次这么轰动,现在整个北方的读书人都知道大汉除了一个打仗很厉害瑞克将军之外,还出了一个大儒,这个事情对于他来说最终的结果就是社交圈子进一步扩大,可怜比利时人马上收到了一大票文会、诗会的请柬,而且时不时还有人跑到他家里来求教关于对《易经》或《尚书》某章某节的看法,同时平常来往的一些中国朋友忽然客气起来,经常旁敲侧击的请求南怀仁大儒挥毫泼墨,弄出几副“墨宝”什么的送人。

  每当这个时候气氛无疑都是异常尴尬,当询问过一些专家之后,南怀仁这个时候已经肯定那个什么《易经》和《圣经》其实是两本书,所以每当讨论这些东西的时候他都感到惭愧非常,于是很坦诚的表示自己的无知,不过这种宝贵的诚实却通常被中国人认为是谦虚——想象一下,南怀仁山长一口气教出数名举人,他不是大儒,谁是大儒?!

  虽然是一个奇妙的误会,但不少士人却开始对欧洲人感兴趣,从神学院的经营业绩来看,相比去年,今年的入学率简直是有了质的提高。就在这个历史性的时刻,林风却意外的接到一封大人物的来信。

  负责送信的神父叫铎罗(注:Maillard de Tournon),从名字上看倒很像是个满人,而且似乎是个贵族的专用字号,不过事情却往往出人意料,铎罗是一个正宗的西班牙人,在教廷司职主教,这次他是奉现任教皇克雷芒九世陛下之命,以教皇特使的身份向中国国王或者皇帝传达教皇的命令。

  在进入大汉境内之后,铎罗先生的西班牙国籍立即引起了汪士荣的高度紧张,如此这个关键的时刻突然来了个西班牙佬,而且还是前呼后拥大摇大摆,真是令人有点摸不着头脑,所以当铎罗一上岸就立即受到了特务的密切监视,几十号密探一直从天津跟到了北京,这个家伙一路上张狂万分,根本没有任何隐私匿迹的意思,使者不象使者,间谍不象间谍,实在是让人有点摸不清头脑,这个秘密直到他进入大汉礼部衙门之后才被揭开。

  当礼部官员们接到这个消息的时候简直差点晕了过去,他们实在是无法想象这个世界上还能有谁能够对汉王殿下发号施令,所以当搞明白这个铎罗和尚的使命之后,差点把这个“大逆不道”的家伙就地正法,幸亏军统衙门的特务及时出面,铎罗先生才勉强保住了小命。

  林风对这件事也是非常之莫明其妙,虽然他对这个时代的许多事情不大熟悉,但到底也还是知道中国的皇帝是不要欧洲教皇加冕的,所以这个铎罗的什么“传达命令”的说法实在是有点匪夷所思,不过就政治上看,教皇这种东西说大不大、说小不小,这件事情还是得弄个清楚再说。

  “好吧,这个……铎罗主教,你的意思是说教皇陛下说我们中国人是异端?……”他下意识的匝了匝嘴,“哦……是说那个祭祀孔子以及祖先的……这个风俗是异端?……”

  铎罗身量很高,而且体型偏胖,一脸毛发,看上去非常彪悍,林风还真有点职业错位的感觉,有这本钱不干骑士,偏偏要去干僧侣,真是浪费。

  这时听见林风的话,他矜持的躬了躬身子,“是的,尊敬的中国国王陛下,教廷已经批准了多明我会的指控,以上异端行为已经在法律上成立了!”

  “哦……法律?!”林风失声道,这时他有点被雷击的感觉,“主教阁下的意思是……是什么法律?!……”

  “主的律条,”铎罗微笑着再次躬身,“神爱世人,世人皆须遵守神的律条。”

  职业神棍的风范啊,还真有一套,林风心中暗叹,“哦,原来是这样,这么说我们中国人也要遵守?!”

  “当然!”铎罗显然已经进入状态,交叉着画了一个十字,脸上一派怜悯,“主无处不在,全世界的人类无分你我,都是神的孩子。”

  “好吧,”林风点了点头,“其实这件事情寡人非常为难,关于天主教的教义问题,我们中国这边前段时间出了一个大麻烦,尊敬的铎罗主教,既然您是教皇的特使,那我也不能不把这件事情跟您说一说。”

  “教义?!……什么事情?!”铎罗愕然道。

  “哦,是这样的……抱歉,这个我没有受过洗礼,所以你们天主教的事情我不是很懂,所以如果有说错的话,还希望铎罗先生不要介意……”林风摆摆手,朝铎罗微笑道,“前一段时间我国的巡检都御史……哦,这个巡检都御史大概和欧洲的最高大法官差不多,这个……这位大法官向我指出了关于《圣经》记载的一些违背法律以及传统善良风俗的事情……”

  还未等林风说完,铎罗就失声叫道,“……质疑《圣经》……哦,我的上帝!……”

  “哎,您别着急,我这还没说完不是?!”林风微微一笑,“他指出了很多缺陷,我也不是全记得,这里就稍微举例说明一下……”

  “噢!……”铎罗满脸痛苦,按着胸口道,“陛下,您知不知道您现在在说什么?!”

  “说什么?当然是说《圣经》嘛,难道主教阁下没有听清楚,”林风奇道,“《圣经》难道没有出过乱子么,要没出乱子那怎么会有‘新约’和‘旧约’的说法呢?!”

  听到这种解释,铎罗的脸色好看一点,他朝林风点头示歉,“陛下,抱歉,我失态了!”

  “没什么,您不用这么客气,”林风笑嘻嘻的道,“刚才说道哪里了,哦……是举例,”他清了清嗓子,“这个第一个例子嘛,就是关于一个叫玛丽亚的少女意外怀孕的事情,我们的大法官对《圣经》进行过严格审查,发现这一段确实是大有问题!”

  “什么问题?!”铎罗张大了嘴巴,惊讶的道。

  “《圣经》里边说,这个叫玛丽亚的女性是一名处女,忽然因为某种原因怀孕了,书上的解释是神的意思——”他看了看铎罗,脸上古怪一笑,“不过在我们中国人看来就很有点解释不通,在中国人的理解里,未经过女性的同意擅自将……将……女性弄得怀孕,那是犯罪行为,必须要受到惩罚!”

  “噢!……我的上帝……”

  “好吧,现在我来分析一下:首先,一位叫玛丽亚的少女是处女,而且还有了婆家,当然,书上说这个婆家叫‘约瑟’;其次,关于怀孕的事情,玛丽亚一直是不知情的,直到最后怀孕已成事实,她才发现自己已经怀孕了——这个是《圣经》里面记载的,我没说错吧?!”

  “……”

  “好吧,我的大法官翻阅了不少案例,发现我国不少刑事案件与此相同,大概手法是先趁某女性不注意,用棍子敲昏或用药物迷昏,然后再……再让她怀孕,当然,这里面的犯罪手段有高有低,比如说比较滥的被害人醒了就马上发现了,但是有些个别高手非常了得,往往做案之后,被害人还茫然不觉……”

  铎罗脸色涨得通红,忽然腾身站起,手指指着林风,嘴唇不住的罗唆,但却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哎,主教先生,我们这不是讨论疏漏么?您这么激动干什么?——来、来、来,先坐下、坐下说话!”林风若无其事的笑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页  当前第7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77/11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窃国大盗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