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将明_分节阅读_第919节
小说作者:知白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52 MB   上传时间:2013-08-22 10:34:35

  形势已经如此清晰,李闲在等的就是某些人坐不住。

  总会有那么一两个自以为是的傻子,会觉着除掉李闲乃是不世之功。做官的人求名之心比商人求财之心更甚,哪个不想青史留名?

  ……

  ……

  想了一会儿,李闲也就明白了为什么长安城里蠢蠢欲动的人们还在观望的缘故。李世民还下落不明,这会儿就急着表态确实有些傻。

  想明白了此节,李闲将外面守着的聂夺叫了进来。

  “万玉楼已经将孤的命令带了出去,用不了多久整个军稽卫都会忙活起来。李世民现在身边极缺人,他现在比以往更迫切的需要人手帮他崛起。他缺什么孤就给他什么,他想崛起孤就让他崛起……但等着他认为自己有资格回长安这段时间也不能闲着,既然长安里的人没胆子来,那你就出去做些事。”

  他提笔在一张纸上写了几个名字,递给聂夺后说道:“一个一个来,不要急。逼一逼那些想对孤动手的人,这事也瞒不住,孤也没打算瞒住李渊。再说依着孤的性子若是不杀几个人,他反而会觉着孤是不是在图谋什么。军师那边的事还需要一段时间,攻克河东郡,切断太原唐军南下的道路,在这事没做完之前,长安城里必须出些乱子才好。”

  聂夺看了看名单问道:“先从谁开始?”

  “第一个上奏折弹劾孤的那个御史,叫宋宇,李渊贬他到地方上去但一直还没有动身,想来是在等着他主子给他想办法斡旋。第二个也是个御史,叫方正然,也是某人的一条探路狗,先拿这两个人下手吧。”

  李闲看了看桌案上供着的那免死金牌,笑了笑道:“总不能让这东西一点作用都不起。”

-------------------【第六百三十八章 不好用】-------------------

长安城里到底有多少密谍只有三个人知道,李闲,叶怀袖,谢映登。但现在李闲要做的事却不能将密谍的人用出来,杀几条朝中某位大人物的探路狗而已。若是让密谍的人来做这件事自然更加隐秘稳妥,京兆尹,长安府,刑部,大理寺的那些断案高手也未必查的出来。人是要杀的,而且还得让人不需要费一些心思就能想到是李闲下的手,这才是目的。若是动用密谍,人死了却查不到缘故,还是会有人怀疑道李闲身上,那样的话反而会让人想到,在这长安城中李闲必然还有其他力量。

  密谍还不到暴露出来的时候,得不偿失。

  宋国公萧瑀府邸

  萧瑀初到长安的时候,便得到了李渊的重用。封为宋国公,民部尚书。说起来,李世民身后不乏世家支持,其中最让人不可忽视的便是看起来已经没落的独孤世家,这个曾经辉煌到了顶峰一门三后的家族,在大隋倾覆之后也渐渐衰落,但毫无疑问,独孤家依然有着极大的影响力。

  萧瑀是独孤家的女婿。

  提到独孤家,不得不提到的便是独孤信。是北周时期云中人,年轻时候便以样貌俊美而著称。此人为将极勇武,曾经单人独骑仗着手中一条长槊生擒渔阳王袁肆周,因军功卓著被封为别将,升迁不断,散骑侍郎,新野郡守,荆州大都督,武卫将军,卫大将军,都护三荆军事,尚书左仆射,荆州刺史,车骑大将军,陇右十州统领诸军事,冀州刺史,封赵国公。

  独孤信一声最自负者有三,其一,风度翩翩少有人及。其二,无论为将还是为官都极有声望。其三也是他最得意的事便是他挑选了几个好女婿。

  独孤信有六个儿子七个女儿,六个儿子都入仕为官,名气虽然不小,但相比于他的女儿来说就要差了一筹。他的长女是北周明敬皇后。四女儿嫁给了李渊的父亲,唐国公李昞。而他最小的女儿独孤伽罗嫁给了杨坚,是大隋的文献皇后。李渊称帝之后尊称母亲为元贞皇后,七个女儿有三个做了皇后,只怕独孤信在泉下有知也会发笑吧。

  只是独孤信死的太早了些,没有享受到女儿带给他的尊崇。独孤伽罗十四岁那年嫁给杨坚,同年独孤信在与宇文护争锋中败亡,独孤家险些也随即陨落。幸好有独孤伽罗这个好女儿在,尽心尽力协助杨坚开创了大隋开皇盛世。独孤家的声望也到了顶峰,她死去之后,杨坚每每提起她还会落泪,凄然道:“若是泉下有知,当与我来相会。”

  不得不说的是,独孤伽罗是坚决要求废掉太子杨勇改立杨广的。

  萧瑀是萧皇后的弟弟,是梁朝皇帝的子嗣,是独孤家的女婿,这身份叠加起来其实已经很吓人了,李渊登基之初重用他也大有深意。萧瑀的妻子是独孤伽罗的侄女,而李渊是独孤伽罗的外甥,抡起来萧瑀的妻子和李渊是姑表之亲。而萧瑀之所以对李世民有所倾向,还要说到李世民征伐薛举的时候。

  当时萧瑀在河池为官,李世民登门拜访,萧瑀设宴款待,席间李世民对其极为尊重,称其为姑父,并将李渊的亲笔写拿出来交给他,诚恳的请他到长安共商朝政。萧瑀极感动,又喜欢李世民对自己尊敬,所以将河池兵马全都交给了李世民,自己带着随从赶赴了长安。

  说起来,萧瑀入大唐为官,是李世民请来的。

  已经到了掌灯时分,萧瑀却在书房中一直没有出来。妻子知道他近几日心情不好,也不敢派人去打扰。

  书房中,萧瑀脸色铁青的看着面前跪倒的人眼神中隐隐有怒意。

  “陛下不杀你而是让你去地方上做官,这已经是天大的恩惠你竟然还想着抗旨不尊?”

  宋宇脸色发白,连忙解释道:“下官若是到了地方上……怎么可能活得下去?下官为御史,平日里多直言,不知道得罪了几多权贵,此番离开长安只怕用不了许久连性命都保不住,求大人您救我。”

  萧瑀初到长安是为民部尚书,也就是礼部尚书。后改为尚书左仆射,位同宰相。此人本是极正直的,但涉及到了李世民的事,他不得不多做了些安排。

  “有我在自然保你后半生无忧,宋宇……”

  萧瑀叹了口气道:“说起来陛下对你其实并没有多大的成见,你在地方上做三二年县令,我自然会将你调回京城为官,我偏偏便想不明白你怕的是什么。御史直言无罪,地位特殊,但你到了地方上何须再做这直言之事?一县之内以你为尊,岂不比一个御史要畅然?”

  “下官……”

  宋宇张了张嘴就被萧瑀打断,他起身将书法的门拉开后说道:“你且安心去赴任,后面的事我自然会为你安排。稍后我还有一分奏折要写,今日便到这里……你若是再不出长安,便是我也没办法在陛下面前为你说话。”

  宋宇咽了口苦涩,点了点头起身落寞离去。

  ……

  ……

  等宋宇离开之后,萧瑀依然没有心情吃晚饭,关上书房的门走回桌子边上看着自己写了个开头的请罪折子,却不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写。

  前几日在御书房里李渊的怒火,明显就是针对他的。柴绍,裴寂等人不过是被殃及的池鱼。这份奏折自那日回来之后他便打算写,可到了今日却依然没有写完。御史宋宇,方正然参李闲的奏折确实都是他授意的,但他这样做却并不是完全出于私心。

  当初李渊请他来长安,对他极为敬重。甚至说过李家江山靠卿之肩头扛起这样的话,现在每每想起萧瑀依然感动不已。如今大唐江山未定便朝局不安,社稷不稳,他心急如焚。看陛下的意思对燕王李闲格外器重,他真怕皇帝一时糊涂将李闲的身份公开,然后将皇位传给这个“外人”。

  他本就对李世民看好,但太子建成老成持重确实乃是继位的不二人选,他不愿参与到皇子夺嫡的争斗中,但太子既然已经死了,在他心中皇位的继承人选自然是秦王李世民。至于李世民犯下的过错,其实全在皇帝一念之间,为如何让皇帝动这一念,他必须想个办法。

  坐在桌案边沉思了很久,萧瑀终究还是没有提笔写这份请罪的奏折。

  “来人”

  萧瑀吩咐道:“去请魏征大人到我府上议事。”

  “大人……现在已经很晚了。”

  门外的管家提醒道。

  “现在就去!”

  管家不敢再劝,只好立刻亲自动身往魏征家里去请。魏征是太子所倚重之人,东宫内史侍郎。若是不出意外太子继位的话,他便是朝廷的中流砥柱。但太子死后,他的前程也不明朗起来。前些日礼部尚书随从李世民叛乱被杀之后过了小半个月,魏征才被提拔起来任礼部尚书。

  魏征被提起来,是萧瑀在李渊面前极力主张的结果。本来依着李渊的意思,太子李建成的一班旧臣是不会再用的。毕竟日后无论谁继承帝位,也不会用太子旧臣。但魏征为人太过刚直,恰好与萧瑀性子相同,他不忍魏征逐渐退出朝堂所以在李渊面前三次举荐。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247页  当前第91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19/1247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将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