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4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是啊,韶关的防御工作我们提前了三个月来准备,倒头来只打了三天就成了这副德行。军座,说句不好听的话您千万不要在意,照我推测,北面防线最多只能再支持四天,或许过了春节就再也守不住了。”莫擎宇无奈的摇着头说道。

  “拄一,依你看,我们现在有什么办法可以扳回局面?”吴绍霆不动声色的问道。

  “扳回局面?唉……”莫擎宇叹了一口气,脸上甚是纠结,“军座,以我们目前的情况,根本没办法扳回局面,就连打成平手都难。一方面是军心和士气的问题,另外一方面还是兵力不足。粤军从去年七月打到今天,实在是太疲乏了。”

  吴绍霆沉默了一阵,他知道自己让莫擎宇想办法是为难人的,如果莫擎宇有办法扳回局面,自己现在必然还在广州睡大觉,没必要跑到前线来督战了。他在来韶关的船上一直在思考这个问题,既然常规作战已经陷入危急的境地,只能通过非常规战术出奇制胜。

  他早已有了一个奇袭战术的轮廓,但是具体的计划还要进行详细的论证,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到底能否成功真的说不好。

  “拄一,帮我安排一下,三个小时之后我要在这里召开一次秘密会议,通知第一师派人来参加这次会议。”

  卷三:南北对决 第340章,大胆之举

  “秘密会议?”莫擎宇有些吃惊的问道。

  “是,现在我不想多说什么,三个小时之后我会在详细告诉你们我的想法,就这样,你赶紧去办吧。”吴绍霆快速的说道,说完之后,他转过身找了一个椅子坐了下来,让邓铿给自己倒一杯水。

  莫擎宇不再多问,赶紧吩咐师部通讯室去电联还在城内的第一师师部。

  三个小时后,第一师派来副师长李济深冒雨骑着战马来到了白沙镇。第三师师部已经在客栈三楼收拾了一个房间,做为秘密会议的会场。莫擎宇安排两个亲信军官,连同刘永浩一起参加这次会议,他们早早在会场坐定等候。

  李济深不是第一次来第三师师部,他这个副师长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建立第一师和第三师的联络,协调两个师战略部署。对于第三师来说,他已经是这里的常客,所以进进出出都很随便。上楼之后,只见守卫在走廊上的士兵都是都督府特勤处的人,就连特勤处主任王云都在现场。他心中有所领悟,看来都督这次真要来一场绝密行动了。

  进了房间,里面的人并不多,刘永浩站在门口迎接,莫擎宇则在翻弄着手中的一根卷烟,迟迟没有点燃。吴绍霆站在窗户前,看着外面的细雨。

  “军座,李师长了。”刘永浩提示的说道。

  “我知道,刚才我从窗口看到了。行了,大家先坐。”吴绍霆喃喃的说道。

  刘永浩请李济深在房间一张小四方桌前落座,李济深脸色有些急切,他今天确实听韦汝聰说过都督会北上督战,没想到夜里就到了,先前第三师师部还没来得及通知,真是让自己有些意外。

  吴绍霆关上了窗户,转过身来向李济深点了点头,又吩咐屋外的警卫把外门带上。

  李济深这时才问道:“都督,您怎么突然就来韶关了?”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苦笑道:“现在的情况由得我不来吗?韶关要是吃了败仗,那就是要我的命了。”他的语气尽量显得很轻松,大家都知道这是在开玩笑,可是却没有一个人能笑出来。

  李济深微微低了低头,一脸愧疚之色。他跟吴绍霆的时间最长,完完全全是吴绍霆一手提拔起来,是绝对坚定的站在吴绍霆一边的人。如今战事不顺利,广东军政府岌岌可危,他心中的忧虑不比吴绍霆少。

  吴绍霆顿了顿,不再说闲话,直接进入正题的说道:“摆在我们面前的情况大家都心知肚明,我们现在的任务不仅仅是扳回局面,还要着着实实的打一场胜仗。云公昨天已经北上了,大家应该明白他北上的用意,如果我们不能在南方打出效果来,云公在北方必然会掣肘难施,我们广东军政府也必然走到尽头了。”

  扳回局面之后打一场胜仗,开战之前大家或许还有一定信心和憧憬,可是开战四天后的今天,这句话听上去显得那么刺耳。

  吴绍霆没有下意识去看众人的脸色,因为他心里很清楚部下们的想法。他接着说道:“我决定执行一系列斩首特别行动,潜入敌人后方,刺杀敌人高级军官。在这些斩首行动当中,还有一项十分重要也十分冒险的针对性行动,我计划安排一支特别行动小组,直接潜入乐昌县俘虏萧耀南。”

  在场众人听完吴绍霆的话,齐齐震惊不已。

  前半句话还算有可行之处,毕竟以前粤军在两广战场上,派出狙击手成功射杀过桂军的营长,这方面多多少少是有经验。可是要说潜伏到乐昌俘虏而不是刺杀萧耀南,这显然是一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把一个大活人从守卫森严的司令部劫走,变戏法也不能这么容易呢!

  “军座,韶关现在被包围了,咱们分兵出去都很困难,更别说去俘虏萧耀南了。”莫擎宇踌躇的说道。

  “是呀,军座,与其俘虏萧耀南,还不如直接干掉他,这要比抓活的容易得多。”刘永浩也连连的说道。

  “我没要求活捉唐天喜、傅良佐已经算是降低难度了。萧耀南的南征军素质比江西军差多了,柿子捡软的捏,还是有很多机会得手。”吴绍霆负着双手,表情严肃,语气清晰,“抓活的是战略需要,一个活的司令要比一个死的司令更有利用价值。韶关现在进行的是一场大战役,而不是一场小战斗,死一个萧耀南可以赢得一场战斗,但无法赢得整场战役。”

  众人相互对视了一下,各自交换了眼色。他们不是怀疑吴绍霆的命令,而是担心执行任务的成功与否。这一系列特别行动必然要挑选军中精锐来执行,一旦失败,白白折了这些精锐的人才,岂不得不偿失?

  吴绍霆不等众人开口质问,拿出领袖的气魄郑重的说道:“总之,这是我的命令,时间不多,诸位尽快安排执行才是。刺杀的任务交给第一师,俘虏萧耀南的行动由教导二团抽调行动小组。”

  莫擎宇点了点头,说道:“是。”

  李济深也答应道:“我会马上安排。”

  吴绍霆微微吸了一口气,再次用严肃的口吻说道:“另外,天亮之后我要亲自前往北面阵地督战,我身为一省都督,革命粤军最高军长,在这个危难之时必然要身先士卒。”

  莫擎宇立刻变了脸色,大声的反对道:“军座,您到韶关来已经很危险了,天亮之后还要去前线阵地,我们可负责不起呀!”

  李济深同样急忙的说道:“都督,北面现在是整个韶关最危险的地方,七团、八团和教导二团随时都有可能被敌人完全包围,若到时候让您深陷困境,这一仗还怎么打?”

  吴绍霆郑重其事的说道:“诸位,这一仗并不是为我而战,你们应该清楚这一点。我们为什么要反对袁世凯,为什么要坚持在中华民国成立之初作乱,为什么要把战火烧到自家门口?这些问题我相信你们都有考虑过,而答案未必一致。”

  大家不禁默然起来,这些问题他们曾经不止一次的思索过,尤其是在最近战事越来越吃紧的时候,探索战争的原因更成为了自我安慰的一剂良药。对于革命粤军很多将领来说,从粤桂战争到广东保卫战,都属于二次革命的一部分,所以这场战争根本原因应该是在捍卫革命的果实。

  当然,李济深是很了解吴绍霆的,他知道这次战争绝不是捍卫革命这么简单。只不过他很识时务,有些话不便讲出来,那就让它拦在肚子里好了。

  所有人都看着吴绍霆,有的疑惑不解,有的坚定不移,有的不动声色。

  吴绍霆调整好自己的语气,开口演讲道:

  “如果我有革命来回答各位,一定会让你们失望透顶。所谓二次革命早已经结束了,而我们粤军在二次革命之中参与的战事,仅仅是粤桂一战。现在我们面对的,是北洋军恃强凌弱的侵略,是家园遭到破坏、革命首义之地频临危机的灾难。如果说二次革命是为革命而战,我绝不反对,可现在,是你们所有人为各自而战,为家园、为生存、为自由真理而战。”

  莫擎宇、李济深等人都受到了感染,他们当然不是因为吴绍霆演讲内容的本身而触动,而是对吴绍霆抛开所有魔幻般的主义,用生存、个人利益和自由为理由,来阐释这场战争的意义受到鼓动。

  生存是个人利益的一部分,他们这些革命粤军的老臣子,从一开始就与吴绍霆的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有革命粤军的存在,才有了他们今天的地位和荣誉。一旦这次让北洋军得逞,从前的一切都会付诸东流。

  所以摆在他们面前的道理十分简单,不战即亡。之所以感到鼓动,正是因为吴绍霆说出了一番真实的话,比那些崇高的理想主义教条更加切实。

  沉了沉气,吴绍霆放缓了语气说道:

  “袁世凯是什么人,他是一个奉行独裁、卖国求荣的国贼。只要让他打下了广东,我们南方革命阵营必将再无翻身之日。到时候国家只凭袁氏一人说话,我中华主权彻彻底底沦丧在北洋手中。这一仗打到今天,保卫广东保卫家园是切实的意义,保全民族希望和挑战独裁强权是长远的意义,无论近或远,我们都要挑起这个担子。”

  “军座,我们明白了。”莫擎宇感悟颇深的叹息道。

  “都督放心,只要粤军还有一人在,我们绝不会向北洋军妥协。”李济深大声的说道。

  “你们明白了这场战争的目的就好。如你们一样,我也必须为我自己而战。北面防线关乎整个大局,绝不容有失。士气和军心最重要,在这个危急关头,我若能出现在最前沿,或多或少都能带来一份信心。”吴绍霆肃穆的说道。

  卷三:南北对决 第341章,战壕鼓舞士气

  这场小型会议结束之后,吴绍霆抓紧时间休息了一会儿,从上一个凌晨到这一个凌晨,他已经有两天时间没能补充足够的睡眠。天亮之后他即将前往前线,到时候能休息的机会自然会更加少。

  莫擎宇和李济深已经着手开始安排斩首行动,他们虽然认为刺杀敌军将领能起到很好的战略影响,可是北洋军四倍于粤军,各级将领的数量也不少,究竟要打击多少敌将才能起到影响全局的作用,还是一个不可预测的未知数。

  好在情报部门一直在搜罗敌军各部的消息,结合情报消息经过分析,还是能列出一张主要行刺名单。只要能杀死名单上的目标,就算北洋军有后备军官可以填补指挥层,但依然能够影响全军的士气和协调。

  早上七点,莫擎宇派人叫醒了吴绍霆,准备好马车和护卫送吴绍霆进城。

  吴绍霆在师部勉强吃了点早饭,随后跟着李济深一起动身去了第一师师部。

  在第一师师部并没有停留太久,吴绍霆与韦汝聰简短的会了一面,又向全师部军官说了一些鼓舞人心的话,之后一路向北出城,直达北线阵地。他在临走之前,还特意嘱咐李济深,让其好好办妥斩首行动,一定要尽快打击北洋军的士气。

  出城之后,距离北面阵地还有一段距离。如今的韶关已经不太安全,尤其是在郊外地区,敌人随时都有可能从道路两旁冲出来。

  随着太阳越升越高,远处和近处的枪声也渐渐密集起来。虽然不清楚是哪里又发生了攻守战,可是枪声汇聚而成的阴影始终萦绕在吴绍霆心头,他很希望自己有力挽狂澜的能力,到底能否守住韶关,最终只能看天意。

  第七团孙继直凌晨五点时接到师部的电话,早早的派了一支骑兵在后方路口等候。

  吴绍霆的队伍路过路口时,骑兵们牵着马从道路两旁的草丛中走了出来,差点吓的护卫队手中步枪走火。两队人回合一处,在第七团骑兵队长的带路下,小心翼翼的绕过了一片地雷区。晌午时,众人总算来到了团部阵地。

  第七团团部在一座矮小的丘陵后面,翻过这座丘陵,向北眺望过去就是一片茫茫然的旷野。在旷野南部是粤军阵地,三个团从东向西摆开,相互之间各了一、两里的缝隙,看上去整个防线有八、九里之长。而位于旷野中央,密密麻麻也有一片阵地,站在丘陵上都能看到那边攒动的人影,对面就是北洋军的阵地了,严格的说是北洋军从粤军手里夺下来的第一道防线,经过工兵加工之后,就变成了现在这样庞大的规模。

  粤军和北洋军相距只有五百多米,而这个距离每天都在缩短。

  北洋军每次发动冲锋时,后方工兵就会把堑壕向前挖掘,意图拉近对垒的长度,一则让粤军炮火顾虑误伤而无法覆盖射击,二则更是方便发动冲锋。

  吴绍霆与孙继直见面之后,几乎没有太多废话,直接命令孙继直带自己前往阵地慰问所有兵士。孙继直认为北洋军前两天发动连续的高强度作战,说不定打得疲惫了,所以今天未必还会有进攻,因此陪同吴绍霆前往堑壕坑道。

  堑壕坑道的纵深挖掘得很长,孙继直说是为了方便组建第三道防线。弯弯曲曲的坑道因为这两天的雨水变得泥泞和潮湿,吴绍霆大步的前进,不在乎自己一身都督礼服被泥点沾染。

  他们先来到最近的战地医院。这里预备的床位早已经躺满了伤员,更多的伤员只能在地上垫一层稻草再铺一张凉席来安置,不难想象,潮湿的地气就算不会加重尚轻,也难免会落下一身风湿病。

  一些清醒着的伤兵看到了吴绍霆,赶紧挣扎着要坐起来。

  吴绍霆快步上前,一一的将他们都煾了回去。他很沉重的叹了一口气,对这些伤兵说道:“兄弟们,让你们受苦了,我吴绍霆心中愧对。”

  “都督,我们不怕。”一个士兵连忙说道。

  “只要我能走,一定拿起枪回到岗位。”另外一个士兵又说道。

  “都督没有愧对我们,是我们吃了败仗愧对都督……”

  吴绍霆看着这些脏兮兮、满身血渍的脸庞,喉头有几分哽咽,他再次叹了一口气,深沉的说道:“你们是为了保卫广东而负伤,全广东人民都不会忘记你们的荣誉。现在你们要好好养伤,就算不能复员,军政府也绝不会亏待你们。”

  伤兵能得到这样的保证,已经算是极大的欣慰了。他们感动不已,打心底的认为参加粤军是不错的选择。要是换到其他省参军,先不说有没有战地医院,应付伤员也只会草草了事,就连抚恤金都少得可怜。

  吴绍霆转过身来向孙继直问道:“为什么不把重伤的伤员送回城去?都躺在地板上,这种天气早晚也是惹一身病患。”

  孙继直无可奈何的说道:“都督来的路上应该看到了,西南那边野地我布置了雷区。我们北线虽然还能坚守下去,可是从侧翼已经有敌人的侦察兵和游击队渗透到后方,我们的阵线太长,需要很多的兵力驻守,无暇分身去应付后方的小股骚扰,只能听之任之。运输伤员不仅过程繁复,还要抽调后勤人力以及派兵护卫,我们实在有心无力呀。”

  吴绍霆很了解孙继直,对方是一个敢作敢为的人,如果有能力把伤员转移到城内去,一定不会找任何借口。他打心底暗暗叹了一口气,万万没想到前线作战的困难状况,竟到了如此地步。

  从战地医院出来之后,他又沿着坑道来到前线。阵地上的士兵见到都督突然出现,都显得惊讶无比,这里可是伤亡最严重的战区呀!

  吴绍霆尽量向所有见到的兵士们问好,沿着崎岖的坑道走了一个遍。他告诉士兵们:

  “今年的春节不能让兄弟们好好的过,这是我吴绍霆欠兄弟们的。你们在前线出生入死,为的就是让大后方的父老乡亲们能过一个好年,这一仗若是打下来,我保证大家以后都能过好年,倘若这一仗失败了,大后方的父老乡亲们指不定就只能好好过这最后一次春节。

  大家不用气馁,大家今年不能跟家人团聚,我吴绍霆陪大家一起在战壕里过年。虽然春节临近,思乡心切,可是请你们看看自己的左右,在你身旁的人是你的兄弟,我吴绍霆也是你们的兄弟。今年不能跟家人过春节,但是我们同袍兄弟在一起同样能过春节。”

  这一番话感人肺腑,很多士兵都情不自禁的流出了眼泪,吴都督不在广州过新年,竟然背上来到韶关跟他们同甘共苦,这种大公无私、同舟共济的精神有多少领袖能比?

  卷三:南北对决 第342章,何应钦执行任务

  视察完毕第七团阵地,吴绍霆坚持要去另外一边的第八团和教导二团走一走。他这次北上的目的就是鼓舞军心,第七团只是前线守军的一部分,自然不能草草了事。

  孙继直没办法改变吴绍霆的意思,只好亲自陪同,一起从后方绕道前往另外的阵地。

  教导二团的阵地位于第七团和第八团中间。教导团原本并不是主战单位,要不是因为战况吃紧,他们也不会从督战的身份变成作战的身份。教导二团一直还没有正式的团长,起初是第三师参谋长刘永浩亲自指挥,来到韶关之后,因为师部参谋工作繁忙,刘永浩又急急忙忙从前线抽身。

  莫擎宇在两天前临时提拔了黄埔一期的青年军官何应钦担任代理指挥。何应钦是不久前刚刚从教导一团团部调任教导二团任职,教导一团比教导二团资历更深,两团之间经常交换军官,方便相互学校和指导新员。

  何应钦现在的军衔依然是上尉,军职也仅仅是团部测绘主任。教导二团成立刚刚大半年,团里的将士都是新面孔,像何应钦这样参加过两广战争、拿过战功奖章,已经算得上很资深的人物。

  吴绍霆来到教导二团团部,只见在距离掩体入口不远处的空地上,何应钦正在指导团部炮兵布置六十五毫米迫击炮。

  邓铿先一步上前打了一声招呼,何应钦听说吴都督来了,赶紧丢下手里的工作,带着那几个炮兵匆匆的小跑了过来。教导二团的军官大部分都是黄埔军校的青年人,尽管战事到今天很不顺利,可是这群年轻人的态度依然十分积极,从何应钦等人的神情就能应证这一点。

  “见过都督。”何应钦向吴绍霆敬了一个不太标准的军礼,因为他的右手在粤桂战争中负伤,大半个手掌失去知觉。

  “不必拘礼,原来你就是何应钦呀。”吴绍霆一边欣慰的点着头,一边带着微笑说道。

  何应钦今年刚满二十二岁,虽然经过风霜雨雪和炎炎烈日的磨砺,看上去十足的少年老成。论年龄吴绍霆只比何应钦大三岁,可何应钦对吴绍霆的尊敬和崇拜已经到了相当的程度。不单单因为吴绍霆是黄埔军校的校长,在黄埔学生们的眼中,吴绍霆更是革命力量的希望。

  “都督你认识卑职?”何应钦疑惑不已。

  “呵呵,你胸口的奖章是我亲自批的,难道我还不知道你吗?就算没有鹰章,你毕业时全班第一的成绩,也足够让我留下深刻印象了。”吴绍霆赞叹的说道。

  他打心底认为,以何应钦的资质足够成为新历史上的黄埔才俊,等空闲下来,有必要让新闻部搞一场黄埔军校的评选活动,在黄埔军校树立优秀榜样,一定能起到激励的作用。

  何应钦恍然,腼腆的笑了笑,随后又问道:“都督,韶关现在情况不太明朗,您到前线来太危险了,有什么任务您只管打个电话、发个电报,卑职一定完成任务。”

  吴绍霆看着何应钦精神饱满的样子,心中甚是欣慰,看来黄埔军校出来的人果然有与众不同的一面,这应该就是黄埔精神了。他苦笑了一阵,说道:“若我全军上下都如你何敬之这样有干劲,我自然高枕无忧。不过话说回来,我身为革命粤军第一军军长,你们前线的兄弟出生入死保卫乡土,没理由我躲在后方自顾自虑。既然同是袍泽,定当同舟共济。”

  何应钦身躯微微颤抖,肃然立正,说道:“都督身先士卒、体恤下情,卑职代表教导二团全体同仁感谢都督。”

  吴绍霆拍了拍何应钦的肩膀,说道:“我要感谢你们才是。不说闲话了,你先带我去下面走走,我要慰问教导二团的所有兄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4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