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83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解决了这件头等大事,接下来要关注的自然是军屯运动。

  事实上吴绍霆对军屯运动本身并没有太多意见,岑春渲和军事部把条条款款规划的十分详细,甚至连每一个营所分配的土地尺寸、生产分类都有大略的框架。对于他来说,现在要亲手抓的还是军风军纪问题,哪怕现在三个师还算安稳,可难保不会溃败在糖衣炮弹之下。

  七月底,他召集黄埔军校各部门干事,决定先在黄埔军校临时开办宪兵特别班,学员可以由在读黄埔学员申报,利用业余补习专业知识。同时,他还派了朱执信、周震麟等人前往上海,聘请外籍顾问来粤执教。

  岑春渲也在月底时正式成立广东军法条例研讨会,开始着手编制广东特属的军事法规。立法之事看上去十分复杂,不过对岑春渲来说并不算难,当年在广东任上时,他曾经主持过警例和军规整顿,早有一套草案拟定在手。如今只要将草案重新取出来,结合实际情况修改一番即可,甚至连论证都免了。

  八月初,吴绍霆派出倪映典再度北上,一方面是接应在京治疗的王云返粤,同时还兼顾着与北洋政府陆军部、教育部协商,由中央与广东省军政府共同出资,在韶关成立一所国立政法大学,取名为国立南洋政法大学。即使申请不成功,吴绍霆也决定将以省府名义开办这所大学,大不了改国立为公立。

  成立南洋政法大学的目的,正是凭借一所综合性大学落户韶关,增加韶关的社会档次,引来更多的投资发展。当然,政法大学的初衷也包含着当年吴绍霆与岑春渲的想法,凭借一所先进清洁的大学培养一批新型的政治人才,以新血液替换旧血液。不但如此,等到南洋政法大学正式落成开班时,吴绍霆也会将黄埔军校宪兵特科班移往该校,成为大学的附属学院,定名为南洋政法大学军法与宪兵学院。

  这些属于长期发展的项目,吴绍霆只是利用这段时间拟定了开头,一旦前期准备工作都落成,他自然成立专门办事处负责跟进处理。

  八月五日下午,广州都督府给驻扎在外的三个师的师长、副师长、参谋长以及其他编外部队的长官发去通知,约定两日后返回广州召开军事大会,商讨一些军事事宜。

  邓铿将电报一一发出之后,返回吴绍霆的办公室汇报了一声。

  吴绍霆点了点头,忽然多问了一句:“士元,最近下面有什么消息吗?”

  邓铿有些疑惑不解,反问了道:“下面?督军大人您指的是……”

  吴绍霆索性直接的说道:“最近我听说军中有许多私下议论的事,大部分都是关于第四十九旅旅长的任命,好像还有拉帮结派的现象。可有此事?”

  邓铿这才明白了过来,这段时间他有自己的任务在身,所以并没有太关注军中的议论,只是偶然听到过一些风言风语罢了,但最终没放在心上。现在听到吴绍霆问起,他立刻把自己知道的说了出来:“原来是这件事,最近倒是时常有人提起,好些人还特意来询问我,不过我都打发去了。”

  吴绍霆显出了几分兴趣,说道:“是吗?你是我的副官,他们不好意思来找我问消息,自然打算从你嘴巴里套点口风。你说说吧,都是哪些人来找得你,或者你都是听到些什么情况?最近也打算落实一下第四十九旅旅部的事,毕竟军屯运动已经开始,四十九旅总得有人统筹指挥才是。”

  “何总参谋长昨天刚问过我,岑先生的秘书于孜县也来问过,其他的好像没有了。不过我最近还听说何总参谋长跟黄埔军校教育长梁鸿楷来往颇密,也不知道与这件事有没有关系。另外在大东街闲居的萧耀南大前天接见了几位广州的乡绅,具体是什么还不清楚,我是听财政部李部长在闲聊时说的。如果猜的不错,这位萧司令只怕是坐不住了。”

  吴绍霆听完邓铿的话,心中暗暗核算了一下,与自己最近收到的风声相差无几。

  “士元,我让你分析分析,从你这几天听到的情况里,你能总结出几条信息?”他平静的问了道,并不是自己要考验邓铿,只不过是想听听另外的意见,方便自己做参考。

  “总的来说,第四十九旅旅长的位置不少人都翘首以盼。督军大人先前说这件事有拉帮结派的迹象,若真有此事,只怕大家争夺这个旅长就是为了扩大自己派系的势力。我一直奇怪一件事,广东战争刚结束,督军大人竟然把龙济光从团长任上撤了,只怕一开始都以为会让他来做四十九旅的旅长,可等到了这么久没有消息,难免不会想入非非。总之,督军大人一天不把旅长委任下去,咱们粤军内部的争议痕迹会越来越明显。”

  “呵呵,如果我马上把旅长派下去,这争议只怕会变成争斗了。”吴绍霆自嘲的笑了起来,他现在已经意识到,随着广东实力的发展,内团反倒越来越不和谐。当然,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这种情况终归是避免不了。

  邓铿听了吴绍霆这番话,表情陷入了沉思,暂时一言未发。

  “仔细算算,咱们广东军政府内部的小团体不少了,以前二十三镇革命派算是我的老班底,诸如倪映典、李济深、孙继直还有你邓铿;但是真正出大力的反而是二十三镇的老臣一系,韦汝聰、莫擎宇还有老王都是难得的人才;再者是同盟会出来的革命军,这就数关仁甫、陈炯明了,邹鲁、王和顺也可以算在这一派;另外你可别小看岑先生,他和龙济光一文一武,一师一徒,都是广西人,利益关系可不浅。”吴绍霆缓缓叹了一口气,慢条斯理的数说道。

  “照这么说,黄埔军校的军官俱乐部,似乎也算是一个团体了。”邓铿微微皱着眉头,神色堪忧的说道。

  “你说的没错,我刚准备提到黄埔军官俱乐部。千万别小看这些人,他们现在虽然没有多少高层人物,可是中下层军官几乎全部都是黄埔军校出身。不过我很放心他们,有信仰、有思想、有火力,咱们粤军的班子迟早会由这些年轻人来接替,也只有他们才能彻底改变粤军的性质。”吴绍霆充满信心的说道。

  “那督军大人,萧耀南算什么?”邓铿又问了道。

  “萧耀南跟孙武、焦达峰差不多,都是地地道道的外来人,龙济光好歹还在广东混了这么多年。孙武、焦达峰这些湖南革命派虽然势力薄弱,但在内有周震麟、章士钊、徐佛海等人,在外好歹还有一个湖南团,实力基础差但有胜于无。咱们萧司令确实是孤家寡人,这几个月他寓居在广州不走,显然是待价而沽。萧耀南沉得住气,是因为他知道我迟早会用他,要不然也没必要花那么大的功夫把他从北洋派挖出来。”吴绍霆进一步细说道。

  “督军大人,您真打算重用萧耀南?”邓铿疑问道。

  “萧司令好歹是一副将才,不能说因为跟咱们打了一场败仗就看不起人家了。南征军闹事的时候,他还能引来陈嘉谟相助,可见在军中颇有威望。你也说过,他整军很有手段,这证明他是有能力的。有威望又有能力的将领,这年头不好找啊。”

  “唉,听您这么一说,我倒觉得咱们广东的情况十分复杂了。要想均衡这些派系的势力,可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邓铿长叹了一口气说道。

  “错,不是均衡,而是分配得到。就好像你们这些跟我的老班底,虽然没多少人在军中掌握大权,但大部分都放在只可有而不可无的位置上。倪映典掌握着广州城防又兼有后勤部部长,你邓铿是我的副官,这些位置都不容小视。老臣一系与咱们最亲,也值得信任,所以让他们掌军没什么不放心的。又比如新晋的黄埔系,这些年轻人一定要一步一步培养,就算值得信任也不能一下子全给提拔起来。”吴绍霆解释的说道。

  “唉,真不容易啊。”

  “没错,我坐在这个位置上不仅要处理公务,更要中和各个派系的关系。有派系不要紧,要紧的是找到团结一致、共荣共利的核心。美利坚是合众而成为强国,我中华民国也有这么多省份。只要能精诚团结,沙子也能变成磐石。”吴绍霆十分认真的说道。

  邓铿仔细想了想,觉得现在的情况还是因为第四十九旅旅长引起,既然吴督军能头头是道的分析出广东内部的各个派系,自然是对这种情况早有考虑。他忍不住多问了道:

  “总的来说,这件事还是大家在计较第四十九旅旅长的归属问题,大人您到底有什么打算呢?您刚才说了不能拖下去,好歹要有一份准备才是?”

  “我自有分寸,正好在军事大会上顺便把这件事解决了。以前大家是没得选,现在广东战争打出了名堂,大家都想得更多了。”吴绍霆缓缓的叹了一口气,虽然才二十五岁的年龄,可脸上再也看不出年轻的样子来。

  “另外……”他又补充了道,“刚才我跟你的谈话千万不要说出去,这种事只可意会,不可摆在台面上来说。要真是传出去了,只怕下面拉帮结派的现象会越来越明目张胆,这是很不好的事。”

  “大人放心。”邓铿郑重的点了点头。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36章,军事论证会议

  两天之后,广东全省各级作战部队的高层指挥官尽数赶回广州,随风军屯运动风风火火的展开,这些指挥官每日也都忙碌不堪,甚至还要亲自下到基层参与生产运动。对于他们来说,今天回到广州开大会还是一次难得的休息机会。休息了一日,于次日早晨来到都督府军事部会议大厅,会场早已布置妥当,大家相互也都是熟络的人,没有太过拘礼,有说有笑的就走进会场各自落座。

  几分钟后,吴绍霆带着总参谋长何福光、广东兵工厂总办张志诚以及自己的副官邓铿走进了会场,侍从官高唱了一声:“督军大人到!”会场诸位将领忙不迭站起身来行礼。

  “都坐,都坐,在外面有这一套形式做做样子即可,在里面都是自己人,不用搞这一套虚。茶水都准备好了吗?那好,咱们不要浪费时间,直接走正题吧。”吴绍霆一边挥着手让众将领落座,一边示意邓铿把会议的资料派发下去。

  昨天众人抵达广州之后,军事部的官员多多少少是透露了这次大会的内容,这次大会最主要的议题还是关于新式武器装备广东军队以及军屯运动第一阶段的汇报。当然,也有人放出了消息,吴绍霆会在这次大会上宣布第四十九旅长的任命。

  邓铿派下去的资料文件正是关于新式武器的详细参数,关于已经开始投入生产的“志诚”式轻机枪以及刚刚完成改造定型的自动步枪,在场的所有将领或多或少都有耳闻。虽然他们对这些新型武器的关注度不高,可新枪总是让人充满好奇和期待,若是军队装备新枪之后大大提高战斗效率,自然更是利好。

  会议开始,吴绍霆让张志诚详细介绍新枪的性能和预测出的问题。

  在场对新枪了解最多的人,不外乎韦汝聰、关仁甫和莫擎宇三位师长。吴绍霆动身前往北京时,军事部对新枪的论证工作已经展开,而主持论证工作的正是他们三人。

  张志诚介绍完毕之后,吴绍霆又让韦汝聰将前几个月的论证情况向其他将领做了汇总。

  “志诚”式轻机枪的问题已经不多,关键装配部队的基数和密度问题。而自动步枪最大的问题还是子弹消耗和后勤供应。根据军事部在上个月做出的调查,粤军士兵真正懂得合理运用子弹的人只有百分之九,而在这百分之九当中狙击手又占了相当一部分份额。除此之外,军事部与后勤部经过两次战争子弹消耗的统计,推测出粤桂战争时平均四千发子弹才能击中一名敌人,广东战争时更是攀升到平均五千八百发子弹才能命中目标。

  这个数据看上去十分惊人,当然大部分是重机枪的输出份额,相对来说步枪的消耗或许会占到一半。一旦轻机枪和自动步枪一起投入作战部队,军事部调查会初步估测,日后在战场势必会到达每七千发子弹才能击中一个敌人。

  众人年听完韦汝聰的汇总,禁不住议论纷纷起来,虽然这些将领大多没有先进的科学意识,但听到这样一份简单明了的数据,只要稍微懂得一点数学知识的人都能看出困难所在。一时间,有人认为不应该装备自动步枪,最起码现在完全没必要;另有人认为自动步枪在攻坚作战时能起到非常大的作用;还有人犹豫不决,只能跟风建议。

  “说到攻坚战,咱们已经有轻机枪了,张总办也说过这种武器就是消除了重机枪的机动性差,攻坚战用轻机枪压制敌人火力足矣,何必还要多出自动步枪。”有人说道。

  “话不能这么说,这只是自动步枪其中一项优势,阵防战也能大有发挥呀!军事部调查会的资料我是看过的,广东战争韶关战役,我军进行阵地防御时,就是因为步枪补充弹药太过拖拉,以至于让敌人找到了突击空隙,屡屡攻进战壕里面。若换上自动步枪,这种情况必然会极大避免。”第三师参谋长刘永浩说道,他是亲身经历韶关北线阵防战,那种惨烈让自己永远不能过忘。

  “刘大人,大家都知道自动步枪的火力优势,可我们还要看看后勤有没有能力保证供应呀?我敢打赌,只要咱们粤军装备了自动步枪,我们粤军必然成为全中国甚至全亚洲最昂贵的兵种。下面那些士兵们是什么素质,大家都心知肚明,外面风传咱们粤军比北洋军素质好多了,那是,北洋军会瞄准开枪的那就是精锐,咱们粤军在这方面比他们要强多了。可是比北洋军强有社么用?打起仗来大部分小兵还是胡乱开枪,步枪浪费的子弹比重机枪浪费的子弹更不值,好歹重机枪一响打不中也可以吓唬敌人。”

  这时,莫擎宇叹了一口气,大声压过了在场诸人的议论,说道:

  “其实自动步枪本身没什么问题,关键是用它的人有没有问题。现在自动步枪装备咱们粤军确实有些浪费,士兵们战斗素质不够,后勤供给力量也有所欠缺。可是若把自动步枪这么有优势的武器搁着不管,那真是暴殄天物。我的意思,首先不是要更正自动步枪的缺陷,而是要更正人的缺陷。短期内或可先将自动步枪装配部分精锐部队,比如第一师四十九旅三个团,再比如两个教导团。也可以装配更合适的部队,比如广州警备团和骑兵团。”

  “莫师长的提议很有道理。我觉得可以这么一试!”有人思索了之后,点头称是。

  “这确实是一个折中的办法。”刘永浩也连连赞成道。

  “轻机枪和自动步枪都是导气式枪机,装配子弹的口径是一样的,这方面可以减轻部分后勤供给的压力。”张志诚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虽然依然有部分将领没有表态,但莫擎宇的提议是目前唯一合适的办法,要么放弃自动步枪的使用,要么先装备给合适的部队使用。

  邓铿看向首席上的吴绍霆,问了道:“大人,您怎么看?”

  吴绍霆思索了片刻,做出了结论,说道:“我赞同莫师长的建议,眼下也只有这个办法行得通。既然如此,我们可以讨论一下,究竟哪些部队最合适使用自动步枪。”

  从上午到下午,再到晚饭过后,会议连续开了三场。之前军事部调查会做足了论证参考,因此大家也不是坐而论道,所有问题都摆在眼前,只要一条条理清楚即可。

  晚上八点左右,军事大会总算制订了自动步枪装备定案。所有师部直辖警卫营全员装备自动步枪,着重保障高层指挥系统;第一师第四十九旅一团、二团装备自动步枪,三团暂且不必要;两个教导团各装备一千支自动步枪,主要是为了培养下级军官掌握自动步枪战术;骑兵团全员装备自动步枪,方便机动作战时保持输出火力。

  粗略的算下来,广东军队三个师一共需要更换七千支自动步枪,占全军四分之一份额。

  商议结束后,吴绍霆宣布散会,明日召开第四次会议探讨轻机枪的使用。

  次日一早,会议准点召开。讨论轻机枪没有像昨天讨论自动步枪那么激烈,无非是在轻机枪编制上下了一些功夫。中午散会之前,已经有了初步的草案。广东各作战部队按照连为单位,每一个连可以配备四到六挺轻机枪,加强火力连和先锋连可扩编到八挺。轻机枪与重机枪会有一个比例,装备过多轻机枪的营、团级部队,有必要降低重机枪的数量,避免造成过多的火力浪费。

  一天半的时间,总算把这些压在案头的事情解决清楚。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37章,刺杀案的新线索

  在下午的会议上,除了将上午未能解决的细碎全部拟定下来,之后又讨论军屯运动初期的问题。各部队将定下来的生产分类和土地做了上报,并且也提前汇报了详细计划和方案。

  毕竟军屯运动刚刚开始,能汇报和该回报的东西不多,很快就过了这一环节。

  临街傍晚,会议差不多该结束了,不过众人还在等待着吴绍霆进行另外一项重要的议题。

  虽然之前这个议题并没有正式公布在会议议程上,但既然都督府有风声放出来,事情又拖了那么久,今天大家伙好不容易凑到一块儿,势必要给出一些明确的话才是。

  吴绍霆好整以暇的端起茶杯先喝了一口水,润了润嗓子,环顾了一眼会议室内的众人。他沉着声音开口说道:“自广东停战之后,我粤军遵照国府命令执行番号整编,虽然大的变动已经按部就班的完成了,但是还有一些人事安排没有到位。”

  众人听到这里,立刻聚精会神起来,知道吴督军要谈正题了。

  吴绍霆停顿了一会儿,接着又说道:“这几天我有过详细的思虑,决定时候先把人事分配清楚。我的意思,第四十九旅旅长由龙济光担任,孙武从参谋总部升任第二师副师长,另外请萧耀南出任第二师参谋长,这三项比较重要的决定。”

  他换了一口气,继续说道:“此外,黄埔军校教育长梁鸿楷也会兼任第二师第四团团长,孙继直从第七团调任第四十九旅副旅长,七团团长由副团长苏贡接任,原第八团副团长龙靓光调任第五团担任团长。十三团机炮团还得再斟酌,毕竟要找一个会指挥炮的长官不容易。”

  大家凝神听完了吴绍霆话,好一会儿竟然没有人有异议。

  吴绍霆在做出这样的调任命令之前,是仔细衡量过团部各方势力的情况,虽然不能做到十全十美,但最起码能让每一方都心安理得。

  这时,总参谋长何福光终于在沉默一阵后开口说了道:“吴督军,龙济光有岑先生担保也就算了,可是萧耀南这人……会不会不太可靠?”

  吴绍霆笑道:“可不可靠日久见真章,萧耀南现在也无处可去,总不能接下来的大半辈子都碌碌无为吧。我给他提供一处用武之地,他珍惜也好不珍惜也罢,机会一错再难得。就算他想在我们广东搞什么鬼,凭他一个人能掀起多大的风浪?”

  何福光只好不多说什么。

  吴绍霆最后说道:“就先这么决定,明后两天军事部会正式布告调令。不管熟悉不熟悉,既然能走到一起那就是缘分,我不希望收到诸如勾心斗角、排挤外人的风声,这种破坏团结的事我一定不会轻易放过。”

  军事大会散场之后,吴绍霆又与韦汝聰、关仁甫和莫擎宇三位师长谈了一会儿军屯运动的细碎之事,然后才陆续散去。刚刚从会场走出来,沿着走廊返回都督办公室,在南厅门口遇到了张志诚。张志诚做为这次参加会议的武器研发专家,昨天会议结束之后已经没有什么事了,不过他一大早还是跑到都督府凑热闹。吴绍霆看得出张志诚是特意在这里等自己,知道对方肯定有话要说,于是走上去打了一个招呼。

  “志诚,今天又什么特别的事,你还留在都督府做什么?”他笑着说道。

  “自然是有私事要找你了。”张志诚神神秘秘的笑了笑。

  “哦?那你现在说吧。”吴绍霆一点都不见外,反正他跟张小雅已经订婚,吴张两家日后必然不分里外。

  “其实也不是我有什么事,最近我爹跟我妹妹老是烦我,尤其是我那妹妹,早中晚肯定都要跟我说上几句话。震之你从北京回来都有一个多月了,虽然大家都知道战后很多事情要忙,可好歹要给点消息才是呀。”张志诚说道。

  听到这里,吴绍霆立刻明白是什么事了,他笑了笑,说道:

  “我了解你的意思,这段时间确实有些忙,所以很多私事倒是忘在了脑后。这样吧,过几天我亲自去一趟你家里吃顿饭,到时候就把该定下来的事都定下来好了。”

  “真的吗?那咱们可就说定了,我中午回去后也好有交代!哈哈。”张志诚笑着说道。

  “放心吧,就这么说定了。”

  ——————————

  八月中旬的一天凌晨,虽然是盛夏天长之时,天边仍旧灰蒙蒙。

  王长龄在都督府南厅外等了很久,不停的摸出自己的怀表看着时间。他半夜时突然接到一条线报,看完之后一直犹豫不决,究竟要不要立刻向督军汇报。等到凌晨四点钟时,他总算还是来到都督府,找到侍从处主任去通报。如今天色刚亮,时间尚早,吴督军正在休息之时,若没有重要之事前来打扰必然是有不妥。

  关键是王长龄自己也不能确定这条线报算不算重要,毕竟事情还没有定论,只是初步得到了些许线索。

  侍从处主任忐忑的来到都督官邸的卧房,一番周折之后,总算叫醒了吴绍霆。

  吴绍霆一听是王长龄急着要见自己,虽然睡眼惺忪,但心神早已震动了一下。他穿着睡衣走了出来,让侍从处主任直接把王长龄请到官邸小书房,自己顺便用凉水洗了一把脸。

  很快,王长龄来到了官邸小书房,在这里见到了吴绍霆。

  “这么急,是不是刺杀案有什么线索了?”吴绍霆先一步开口问了道。

  “是的,五个钟点前上海刚发来的急电,情报站查到了一些眉目。这件事说起来很复杂,归根结底上海情报站也没有真凭实据。”王长龄表情严肃的说道。

  “先说说看,到底是什么情况。”吴绍霆直接的问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8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83/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