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193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吴绍霆继续说道:“到现在,还没有任何一方人站出来指责我吴绍霆必须死,所以我可以相信,我所经历的两次刺杀都是阴谋分子的私利行为。如今外面传言很厉害,这件事似乎与革命阵营有关系。我不怕当着诸位的面来谈及这个问题,如果真相真如传言那样,我只能说有一伙所谓的革命人士已经发生了变质,他们把革命当作借口,以求达成个人利益的目的。对于这种人,我是绝对不会置之不理。

  在这里跟大家说这些话,其实我很不开心,我也不希望把自己的不开心带给你们。但是,我有必要借助这件事告诉在场的诸位,革命是一种信仰,这种信仰的前提是大公和国家,绝不是个人的野心和私利。

  我吴绍霆不敢自称是革命志士,但起码也为革命奋斗过、努力过、拼搏过。而你们这些即将走进军队的人,也都抱定一颗真挚的革命心和崇高的军职理想。我希望你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都能认真的思虑,你们那时的革命心和理想还是不是现在的革命心和理想!

  诸位,闲话我就不再多说,只希望你们每一个人在心里有清楚的标尺,时时刻刻来衡量自己的想法。我现在宣布,广东陆军军官学校第四期正则班六百五十五名合格学员,正式毕业。是你们为国家、为人民、为理想效力的时候了。”

  一番简短的讲话,让在场所有人都有一种新的收获,他们都知道要保证自己的革命心和理想不走上岔路,决不能像行刺校长的那些小人一样,打着革命的借口而谋取私人的利益。

  典礼结束之后,又到了晌午时分。

  吴绍霆没有急着返回都督府,来到黄埔军校教育长办公室,跟梁鸿楷、蒋光鼐等教职人员一起闲聊了一会儿。直到吃午饭的时间,因为吴绍霆腿脚不方便,只好不去食堂,让人把饭菜送到办公室简单的吃了一顿。几位教职人员自然要陪在旁边,于是他们也去食堂打了午饭,然后回到办公室或站或坐。

  “景云啊,这第四期是正则班,与前三期速成班大有不同,相信正则班出来的学员必然军事基础更扎实一些。在这一期学员里可有什么出类拔萃的人?”吴绍霆一边吃着饭,一边闲聊似的问了道。

  “出类拔萃倒是不敢断言,毕竟这些学员刚刚出来,大部分还都是年轻人,日后还得在战场上见真章。不过要说值得一提的学员,倒还真有一两个。今年炮科班第一名胡宗南,他不仅军事科目成绩优异,文化科目更是了得,尤其是地理和国文,闲暇时还听说他在指导其他学员补习文化科目呢。”梁鸿楷擦了一下嘴巴,兴致勃勃的说道。

  胡宗南(1896~1962),别名琴斋,字寿山,曾化名秦东昌,汉族,浙江镇海(今宁波市镇海区)人。陆军一级上将,黄埔系一期生,是蒋中正最宠爱、最重要的军事将领,其一生历经黄埔建军、东征、北伐、内战、“剿共”、抗日战争,直到1947年指挥进攻占领中国G产党的首府延安,转战西北,官至第一战区司令长官、西安绥靖公署主任,成为手握几十万重兵、指挥几个兵团的二级上将与名震一时的“西北王”。

  胡宗南有五个第一,黄埔学生在国军中的第一个军长(1936年4月);第一个兵团总指挥;第一个集团军总司令;第一个战区司令长官;第一个跨入将军行列、也是唯一一个在离开大陆以前获得第三颗将星的人。

  不过历史上对胡宗南带兵的能力很有质疑,甚至有人扬言胡宗南充其量只是一个团长。

  吴绍霆都名人效应有所保留,他希望现在的这个胡宗南不要真得北上大草包的骂名,或许留在粤军中历练,将来会有不同的出路。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赞叹道:“文化基础一定要掌握牢靠,这很好,没有文化就没有素质,军队的风纪也会不成体统。小胡这人要好好栽培,或可先留其在军校先任教一两年。还有其他值得一提的学员吗?”

  梁鸿楷接着说道:“工科顾祝同,此人原本刚刚中学毕业,本已经被保定军校录取,可是后来犹豫再三之后,毅然选择南下广州。虽然今年工科他不是第一名,但是他在毕业前的战地作业考核上表现十分刁巧,简直是又刁又巧,让考察管实在不知道该做和评价。”

  吴绍霆心头一乐,又是一位历史名将,相信顾祝同的能力要比胡宗南强一些。

  顾祝同(1893.1.9-1987.1.17),字墨三。江苏省安东(今涟水)人。保定军校第六期毕业。曾任黄埔军校教官、教导团营长,国民革命军第一军师长,素有“驭将之才”声誉。先后参与东征、北伐、军阀混战,“围剿”红军。抗战期间,任第三战区司令长官,兼江苏省主席,奉蒋介石密令,制造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在黄埔嫡系将领中,顾祝同初为“八大金刚”之一,后又列名“五虎上将”,国民党军政高层“军中圣人”。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65章,新生力量

  “是吗?有多刁巧?”吴绍霆问道。

  “战地作业考核是实战演练工兵挖掘任务,限时六小钟头连通水平线一百二十米的散兵坑,这个顾祝同带领所有工科学员,不按照既定的章法挖掘战壕,反倒用跳坑的方式,借助现有的地形挖通连接。结果只用了五个钟头就完成了连接,虽然坑道实际防御效果达到标准,但却漏掉了两个散兵坑,违背了考核的原则,实在是让人哭笑不得。”梁鸿楷详详细细的把事情说了一遍。

  “顾祝同这一手确实让人意料,我们几个教练官商讨了很久都拿不出主意。要说这战壕确实达到了标准,可是顾祝同没有按照既定的考核规定来执行,即便提前完成任务,也很难给他下评论。战地作业考核的不仅是工程技术和地理思维,同时也是考核执行人的体能素质和执行力度,综合水平不过关,着实让人为难。”蒋光鼐感叹的说道。

  吴绍霆听了两人的话,心中对这顾祝同确实有几分另眼相看,往往有特立独行的思维的人都会创造奇迹。他没有对顾祝同的行为加以评价,毕竟这种纪律和效率的辩证关系很难说清楚谁对谁错。他在点了点头之后,遂又问道:

  “今年步科班第一名是谁?”

  他一直还惦记着自己的侄子吴复甄,相信这年轻人是有骨气的,既然当初答应自己向第一名拼搏,理所当然不会让自己失望才是。

  “步科班第一名名叫韩玉国,字彰武,是山东来的学员。他今年的表现中规中矩,是一个恪守纪律的人,虽然比不上顾祝同那么有刁钻的想法,但确实是一个地地道道的规范军人,相信把他安排在宪兵、后勤之类的岗位上,一定能做得出色。”蒋光鼐主要负责的就是步科,他对自己手下的学员十分了解。

  听到这里,吴绍霆多多少少有些失望,难道这吴复甄是因为爆炸案在现场受到了影响,所以才后面两个月的学习陷入瓶颈?当然,他不会帮吴复甄去找借口和理由,相信以吴复甄自己的性格也绝对不会希望有人为其开脱。

  “步科班有一个叫吴复甄的学员,他的表现和成绩如何呢?”他还是关心的问了一下。

  “吴复甄是步科班第二名,比韩玉国略差了几分。”蒋光鼐不假思索的说道。

  “嗯,”吴绍霆总算有一些欣慰,看来这吴复甄果然是努力过,只不过稍欠火候罢了,“我最近有一项特别的任务,需要从这年毕业的学员里面挑选合适的人来负责。虽然各科都有优秀的人才,但这件事还是适合步科出身的学员。等过几天军校正式放假后,你们让这个韩玉国和吴复甄到我都督府来报道。”

  “霆帅,您这是要作何打算啊?”梁鸿楷好奇的问道。

  “具体的事情日后你们会知道的,现在说了也没用。”吴绍霆应付了一句。

  “明白了,稍后我会安排好这架势。”梁鸿楷知道自己问了不该问的话,连忙说道。

  ——————————

  十一月上旬末,黄埔军校第四期正则班正式解散,毕业学员分配到广东各个军政单位任职。同样在这一天,步科班的状元和探花一大早就赶到都督府报道。在北厅过了手续,之后由侍从官带领前往中厅的总参谋部,何福光与韩玉国、吴复甄两人先聊了一些话,多多少少透露了要将他们调往越南的消息。

  韩玉国是一个坚决执行命令的人,即便要把他调到福建、广西甚至更远的地方都不会说一个“不”字。对于吴复甄来说,他心情有些复杂,虽然自己没能兑现当日的诺言拿到步科班第一名,但依然有信心留在广州本地干出一番事业来。现在听说要去越南,那地方根本不是广东的势力范围,前途实在堪忧。

  吴复甄甚至在想,会不会正是因为自己没能拿到第一名,让叔叔吴绍霆生气了,所以一怒之下才调到越南去呢?

  与何福光谈完话之后,都督副官邓铿亲自前来,将韩玉国和吴复甄二人引到了南厅。

  来到南厅的一间小客厅里,邓铿让二人稍等片刻,他随后前去通报吴绍霆。

  几分钟后,吴绍霆住着手杖,与岑春渲、于孜县一起来到了小客厅。韩玉国和吴复甄见了,连忙起身敬礼。吴绍霆微笑着罢了罢手,说道:“不必多礼,都坐吧。”

  吴绍霆向韩玉国和吴复甄介绍了岑春渲和于孜县,这两位刚从军校出来的学员,平日里可能听说过岑春渲和于孜县的名号,但真正见上一面的机会并不多。大家各自客套的一句,然后各自落座下来。

  于孜县本来已经被委派到越南打理外贸公司,后来因为广州爆炸案,一直留在岑春渲身边处理一时之急,直到今天仍然没有动身前往越南。不过这次吴绍霆特意把韩玉国和吴复甄安排与于孜县见面,正是希望这两位刚毕业的青年军官到时候与于孜县一起启程,一路上大家更方便熟悉一些。

  “先前何总参谋长应该已经跟你们谈过了,这次派你们到越南去可不是流放,所以你们千万不要多胡思乱想。并不是什么人都能去越南,参与这次行动的人,必须是我吴绍霆可以十分信赖,并且有脱衣而出的能力。”吴绍霆先说了一句不痛不痒的开场白。

  “校长吩咐,万死不辞。”韩玉国挺起胸膛,什么疑问都不提,先把决心喊了一遍。

  “请问校长,此次去越南究竟是什么任务?”吴复甄在韩玉国喊了口号之后,显得有些局促,可还是多了一个心眼先问了道。

  吴绍霆呵呵的笑了笑,没有急着说话,而是看了一眼岑春渲。

  于是,岑春渲把这次前往越南的任务详详细细的告诉了韩玉国和吴复甄二人。虽然与越南人达成的合作协议之中,只包括帮助越南人培训枪手,可是在培训枪手的同时,广东军政府还要考虑外贸公司在越南的安全和其他可利用的事宜。韩玉国和吴复甄两人是仅有中国军人身份的特派员,然而随行的还会有大约两个连的士兵,这些士兵都会隐瞒军人身份,仅仅以外贸公司员工的身份在越南活动。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66章,清理

  具体说来,韩玉国和吴复甄主要负责四个任务,其一帮助越南人培训,其二保障外贸公司的安全,其三在越南搜集各方面情报,其四是接纳广州特种部队进行秘密训练和其他保密研究任务。前三项很容易理解,唯独最后一项让韩玉国和吴复甄想了半天都找不到解释。

  吴绍霆对他们解释了道:“你们应该知道,经过粤桂战争和广东战争之后,我们广东军方很注重特殊作战的发展。第三十九师的有一支特别任务连,特勤处辖下的有第三特战大队,我也不妨先向你们透露,日后骑兵团、海军都会建立诸如此类的精锐小队。特殊作战必须有敌人想不到的战术能力,为了保证这些特战队的神秘,一些机密不被外泄,所以我决定出其不意安排一些训练项目放在越南。”

  他只是说了一些大概,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利用越南复杂的地形,培训特殊环境作战部队,正如同二十一世纪俄罗斯的雪域特种部队一样。中国不缺山林,在越南这种恶劣的热带原始山林里磨砺,日后回到中国山林战场上,必然会更加得心应手。

  韩玉国和吴复甄缓缓的点了点头,大致上明白了吴绍霆的用意。

  “除此之外,为了避免外国的细作,一些需要特别注意的军事科研项目,到时候也会有选择性的安排在外贸公司那边进行。所谓的安保,不仅仅是保护外贸公司,也要保护这些机密不被外泄。这可都是重中之重的任务,若不能信任你们,那可真是白瞎了我的眼睛。”吴绍霆又补充的说道,虽然听上去像是在开玩笑,但却有一种明显的严肃意味。

  韩玉国、吴复甄听到这里,立刻都明白了他们即将肩负的任务的重要,不由的信心十足。吴复甄更是明白吴绍霆的一番用心,这位叔叔上次说过一旦自己拿到第一名就委以重任,说了自然是这件事,看来叔叔果然是对自己这个侄子信任有加。

  “校长,我们明白了,我们绝对不负重托,以性命保证完成在越南的所有任务。”韩玉国铿锵有力的说道,只差没有站起身来拍下胸膛发誓了。

  吴复甄也连连的点头表示决心。

  “很好。你们放心,我是故意从军校毕业生中挑选合适的人选担当此任,在越南不仅对你们能力上的是磨砺,更是培养日后的资历。等到功成身退,返回广州之时,你们必然可以担当大任。年轻人要沉得住气,只要不是要你们的命,所有挫折都是一种锻炼。”吴绍霆鼓舞士气的说道。

  之后,岑春渲和于孜县又跟韩玉国、吴复甄聊了一些细节,交代了启程前往越南的日期。吴绍霆陪了众人一会儿,随后觉得没有自己的什么事了,于是把剩下的事件交给岑春渲他们负责,自己先回到大书房处理其他公务。

  刚刚离开小客厅,一个特勤处的侍从官快步走了过来,递上了一份电文。

  吴绍霆只看了一眼电文的封皮,标注是上海来电,立刻知道是何应钦、王云他们的行动有消息了。他计算了一下日子,今天才是十一月十日,前后不到十天的时间,要不是有了收获上海那边绝不会这么快发电报回来。他拿着电报回到书房,仔仔细细看完了上面的内容,脸色很快阴沉了起来。

  “果然,果然!!”他气愤的大吼了一声,把电文扔在了桌子上。

  邓铿看在眼里,心中已经猜出了几分原由,十之八九行动队搜集到了口供,刺杀的事情正是陈其美一手策划。他暗暗叹了一口气,忍不住在心底骂了一句:这他妈的到底怎么了,陈其美为什么、凭什么向霆帅下手?就因为霆帅跟袁世凯握手言和?扑你老母这简直就是混扯淡,难道要让咱们广东拼光了?

  “去,去把总参谋长、新闻部邹部长找来,快去。”吴绍霆气得浑身发抖,咬着牙向邓铿吩咐了道。

  “是,我这就去。”邓铿马上照办。

  很快,何福光和邹鲁来到了吴绍霆的书房。吴绍霆把电文拿给了他们看,两人相继看完了电文,脸色都有愤怒和无奈。

  吴绍霆深深的吸了一口气,可依然无法缓解心头的怒火,他直直的盯着邹鲁,豪不拐弯抹角的质问道:“邹部长,我不妨跟你直说,现在什么事情都清楚了,要害我的人竟然昔日并肩作战的革命同志。我不管陈其美是什么借口,这件事已经触及了我的底线。昔日你,朱执信还有周震麟等人,都是地地道道的革命志士、同盟会成员,所以我有必要跟你摊牌,在这件事上你们究竟是站在我这一边,还是站在陈其美那一边。”

  邹鲁心里十分明白,吴绍霆肯定会拿这件事跟革命党决裂,而自己也即将面临抉择的分水岭。不过这个抉择对他来说不算太难,自广州首义伊始,他没有跟胡汉民等人前往南京中央就职,选择留在了广东发展,不得不说这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他虽然有革命理想,但人总有现实的一面,如果没有用武之地,像孙中山今天这样流亡海外,何谈革命大义?

  他仅仅思索了片刻,带着庄严的脸色说道:“霆帅,这件事再明显不过了,先不说其他的对错,就说陈其美毫无正当理由加害霆帅您,这已经是大不该。就算要讨论是谁背板了革命阵营,背上这个骂名的肯定不是霆帅您。在这件事上我邹鲁必然全力站在霆帅这边,跟陈其美势不两立。”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很好,有邹部长这句话,我吴绍霆也心安理得了。邹部长,你立刻着手安排一次新闻发布会,我要就我遇刺的事件正式公开的对外宣布真相。从今天起,我广东军政府与陈其美所在的同盟会、革命党派彻底决裂,所有站在陈其美一边的人,就是我吴绍霆的敌人。”

  邹鲁知道吴绍霆现在心情十分上火,不过他是能够理解吴绍霆现在的态度,当即郑重的点了点头,一咬牙说道:“霆帅放心,我一定尽快安排好所有事情,务必让全天下所有人知道这一真相。”

  吴绍霆又对何福光说道:“你们都是明白人,知道我现在的愤怒,所以我即将下达一项十分严厉的命令,也希望你们能够理解。”

  何福光看着吴绍霆冷酷的表情,隐隐约约已经猜出了大概,不自觉的暗暗吸了一口气,做好心里准备。

  吴绍霆接着道:“崇石,稍后你就去一趟城防司令部,跟倪映典仔细谈一谈这件事。倪映典如果像邹部长一样明事理、识时务,那你便跟他一起,对我广东全省展开肃清行动,从官到兵,从兵到民,把所有不支持我与陈其美一派决裂的人,统统逮捕。”

  何福光凝重的点了点头,随后又问道:“若倪映典……”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67章,上海的混乱

  吴绍霆知道何福光的意思,马上说道:“那就卸了他的职务。不过我相信倪映典是识时务的人,在这件事上应该不会做出错的选择。”

  何福光又问道:“逮捕那些人之后,该如何发落?”

  吴绍霆说道:“之后再说。这是一件大任务,怕是要花大半个月的时间才能把整个广东省都肃清个遍。崇石,你我是昔日二十三标的老同僚,这件事交给你我放心。”

  何福光郑重的说道:“请霆帅放心,我一定做到滴水不漏。”

  就在这时,书房的门敲响了。邓铿拉开门看了一眼,外面站着一个侍从官又送来一份电文。邓铿接了过来,他先看了一眼,脸上露出了哭笑不得的表情,随后回到书房里面把电文交到了吴绍霆手上。

  “什么消息?”吴绍霆问道。

  “电报是孙中山先生从东京发来的。孙先生决定在东京组建中华革命党,希望邀请霆帅您担任中华革命党副总理之一。”邓铿不带感情的说道。

  “笑话,我还没找他们算账,他们还想拉拢我加入所谓的中华革命党?孙先生本来是国民党总理,渔父还在浙江维持国民党的大局,现在又冒出一个中华革命党,这置渔父的国民党于何地位?”吴绍霆冷冷的说道。他知道孙中山是要摆脱宋教仁、于右任等人,自立门户掌握大权,可是这么做反而把原本统一的革命党阵营又弄得四分五裂,真不知道这个消息会引起革命阵营有什么反应。

  “霆帅,不过这似乎也能间接证明,孙中山先生对您的遇刺之事并不知情,否则现在也没必要还来邀请您加盟中华革命党。”邹鲁觉得这是替革命党澄清的好机会,连忙说道。他虽然反对陈其美的无故刺杀行为,可对孙中山依然有一些感情,并不希望吴绍霆一棒子把所有人都打死。

  “我不关心中山先生是否知情,可陈其美是他得力手下,就算流亡日本他们也在一起,对于这件事中山先生势必要给我一个交代。”吴绍霆毫不留情面的说道。

  “霆帅,这件事您打算怎么回应?”邓铿问道。

  “用不着去回应,等到广州新闻发布会召开之后,我倒要看看孙先生该怎么回应我。”吴绍霆果决的说道。“先就这样,你们下去开始布置吧。”

  众人离开之后,吴绍霆脸色渐渐有了缓和,他在心中暗忖:这次势必要做的彻底,一旦广东从革命的旗帜下走出来,自己才能彻彻底底、完完全全的掌握大局。

  傍晚,他发了两封电报到上海,一封是回复何应钦,同时交代他负责配合王长龄的行动,另外一封则单独发给王长龄,命令王长龄开是执行报复行动。拿上海青帮势力开刀虽然有些偏离正题,但上海青帮以及周边的商团是陈其美的根基,消灭了陈其美的根基,不仅陈其美苦心经营的势力荡然全无,他本人也变得一文不值。

  ——————————

  何应钦收到电报时,已经是十一月十五日。

  自从去了谭晓生、叶林星还有王常发家里闹过事情,如今整个上海已经是一片飓风暴雨的局面。谭晓生和叶林星把这个消息通告了青帮上下,所有青帮的老大都加强了护卫,毕竟派人四处搜寻这伙广东来的刺客。上海是他们的地盘,由不得广东人来闹事,这个仇肯定要报,除了报仇更要自保,所以消灭这些人之后晚上睡觉才能安心。

  青帮势力在上海几乎有连通天地的能耐,上到镇守使府的官僚,中到租界巡捕房,下到市井流氓地痞,已经是无孔不入的人脉关系链。

  只可惜他们这次没有逢对时候,也没有看清楚国内大局的走向,最终是碰到了硬钉子。青帮再多厉害也只是一伙黑帮团体,这次来上海闹事的广东人幕后是广东军政府的支持。地方帮派与地方政府作对,最后只能是死路一条。

  青帮一开始还仗着自己是地头蛇,不怕广东军政府这条强龙。可是偏偏北洋政府正希望看到吴绍霆跟革命党闹内讧,互相斗的一片热闹,好从中坐收渔翁之利。月初谭晓生、叶林星和王常发被人秘密用私刑的消息传到北京后,北洋政府很快做出批示,命令上海镇守使郑汝成不准干涉这件事,甚至还有必要进行煽风点火。

  失去了镇守使府这一条“天线”,租界的洋人们也见风使舵,决定袖手旁观,甚至还决定适当的放宽租界法规,只要中国人不骚扰本国侨民,哪怕在租界内发生小规模械斗都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来应付。

  “天线”和“中线”的断绝,青帮只剩下地下这一条可有可无的线,各个老大很快意识到情况的不对劲,想要派人到广东去做详细的解释,最起码不要惹祸上身。可是一切都已经太晚了,王云带领的第三特战大队在十六日下午即刻展开了血洗行动。

  叶林星一家最先遭殃,傍晚时三、四辆轿车从天而降似的冲进了叶林星的大院,轻机枪和自动步枪响声盖过了毛瑟手枪和土步枪的声音。交火进行了十多分钟,随后就演变成一场屠杀。大院里的男女老少全部遭殃,当时并不知道杀了多少人,但次日的报纸上却做了详细的统计,叶林星一家三十五口,包括当时在大院内的下人、保镖,合计七十四人,除了两人重伤未死,其余全部毙命。

  不仅叶林星本家被血洗,在晚上九点到凌晨四点,叶林星在乡下的几栋别业、淞江上的漕运公司、外滩的仓储、船只以及五个得力门生的家院等等,全部遭到了袭击。整个一晚上,上海的枪声陆陆续续响个不停,经营了两代人的叶家势力被彻底根绝。

  滑稽的是,事后上海和江浙一带的报纸竟然称这是黑帮驳火事件。

  叶林星被灭门的事情让整个青帮震动不已,换做平常的时候,上海各方势力都会高兴不已,因为又有新地盘可以接收了。可是现在不同,所有老大根本没有心思去理会抢地盘,第一时间还是赶紧增派人手看家护院。就连不是青帮的黑帮也受到牵连,唯恐这次复仇会波及到自己,有些人索性变卖家产,先到浙江去避一避风头。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19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3/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