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04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宋教仁是一个具有崇高革命理想的人,与他站在一起的一批人也是如此。吴绍霆尽管不相信理想主义能完成拯救中国的历史大任,可革命思想终归是有用处的,尤其是在宋教仁这样真心实意的人身上,必然能一如既往的坚持下去,发展为真正的思想武装。除此之外,他也需要利用宋教仁来权衡国民共进会内部的势力,制衡岑春渲为首的旧官僚阶级。

  他沉了一口气,态度认真的说道:“渔父,虽然去年我已宣布与革命党决裂,但这只是针对陈其美,并不是针对真正的革命大义。国民共进会虽然没有自称是革命组织,可是它的意义也是为了结束北洋专制,寻求政党政治的出路。革命不一定非要挂在嘴边整天念叨,只要大义存于心,人人都能是革命斗士。”

  宋教仁和于右任都忍不住点头称是,吴绍霆的这番话真是入木三分。

  吴绍霆接着又说道:“我早有打算,希望借助渔父你的努力,将革命大义引入国民共进会,让国民共进会从一个单纯的政治团体发扬成一种信仰。就算一时会遇到挫折和冲突,但我相信只要渔父兄的观念和思想是正确的,大家迟早会明白过来,哪怕有所差池,我们也可以相聚探索和磋商,矫正这些细微。这个过程,正是渔父你一展拳脚的用武之地。”

  宋教仁听完了吴绍霆的话,感慨不已,连忙说道:“震之,你有这样的想法真的让我感到很欣慰,我知道去年发生的两次袭击事件对你影响很大,但在你内心深处仍然有坚定的革命精神。既然大家仍然有志同道合,我相信国民共进会一定能比国民党走得更远!”

  于右任也连连点头称是。

  吴绍霆期待的问道:“这么说,渔父和于先生是答应了。”

  宋教仁和于右任对视一眼,两人相继一笑。宋教仁郑重的说道:“我们也无处可去,既然能在震之这里找到新的希望,而震之你也对我们信任有加,没理由不答应震之的邀请了。”

  吴绍霆爽快的大笑起来,叹声说道:“好,好。渔父兄和于先生的加盟,我相信刚才渔父兄你说的话,我们国民共进会一定能走得更远。”

  宋教仁在心中暗暗发出了一声感叹,他希望这次跟吴绍霆合作能够取得好的成效,也希望自己没有看错吴绍霆。

  “对了,震之,还有一件事要跟你谈一谈。”于右任忽然说道。

  “于先生请说。”吴绍霆心情很愉快,立刻问道。

  “其实是关于黄克强的事情……”

  “我明白了,上次我已经说过了,克强先生若要来广州,我一定百般欢迎。渔父你早就应该发电报请克强先生南下,让他一个人留在杭州又有什么意思?”不等于右任把话说完,吴绍霆当机立断的说道。

  “震之有这样的热情,我等甚慰。相信有黄克强与宋渔父联手,国民共进会的发展必然能够更加顺利。”于右任宽心的说道。

  吴绍霆点了点头,却没有多说什么,他知道自己曾经说过只把黄克强当朋友来看,不会请黄克强再来广州担任什么职位,正好可以用国民共进会来做代替。相信黄克强和宋教仁的一起加盟,很快能把国民共进会的名声打出去。

  随后,吴绍霆趁热打铁,正式委任宋教仁为陆航学校院长,同时兼任国民共进会政治部部长;于右任则出任政治部副部长,黄埔军校总政治部主任,都督府秘书处处长。他给宋教仁和于右任指定了一项大工程,要求他们在八个月之内,完成从军政府到地方县政府,以及所有其他军政单位的党政建设工作,全面推广国民共进会的声势。

  不过他没有刻意强调党政与军队的关系,仅仅要求军队里有代表机构即可,只在军队中推广思想和主义,暂时没必要把军队划归在国民共进会之下。他心里很清楚,这个时候施行以党来领导军队必然会有风险,因为国民共进会的影响力还不够,组织性能也尚且欠缺成熟,军队大权还得控制在自己手里。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7章,貌合神离

  几天之后,吴绍霆亲自为宋教仁和于右任办理了入会手续,这个消息很快不胫而走,先是在国民共进会内部引起了不小的震动,旋即又成为整个南方关注的时事焦点。不少能看出内幕的人都开始觉得南方革命派正在发生重大的变化,从昔日支持孙中山的洪门致公堂到国民党元老加入国民共进会,局势已经从浮萍之下露出了清晰的条痕,吴绍霆的势力正在一步一步代替孙中山一派成为国内最大的革命势力。

  吴绍霆对宋教仁、于右任加入国民共进会之后带来的影响,自然有先知先觉的预料,他现在完全不必顾虑孙中山在日本的感受,去年宣布与革命党决裂正是为今天埋下伏笔。宋教仁是与孙中山齐名的革命领袖,当年国民党的政治风头也响动一时,与一直处于风头浪尖的广东合作,真正可谓是珠联璧合。

  到了月底,宋教仁和于右任在吴绍霆的力挺之下,很快投入了国民共进会的政治工作。

  在一开始的七、八天时间里,可以看到宋教仁经常与岑春渲出入一起,两人谈笑自若,关系显得十分和睦,让外人都认为这两位政治界的大人物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事实上岑春渲在上海没有南下之前,也曾与宋教仁、孙中山等人有过来往,相互之间仍是有熟悉的俄关系,只不过岑春渲更有一种坐而待沽的意思。

  如今二人在广东走在了一起,真正是两股旋风合二为一,碰撞出巨大的反应。

  南方各省到北方北洋内部,各方势力更加感到压力所在。然而越是有压力,各方势力越是显得静默无声,一时间整个中国仿佛彻底平静了下来,只剩下让人不易察觉的暗流涌动。所有人都在静观其变,想要仔细盯着吴绍霆或者袁世凯的下一步动作。

  四月底的一天中午,吴绍霆在处理了中德厂钱德勒送来的申报之后,起身准备回到官邸吃午饭。他心情还不错,钱德勒总算是有了爆发力,继一月份推出了“钱德勒”机关炮之后,马上又改进了六十五毫米迫击炮,推出了更加便携性的四十二毫米迫击炮,以及从克虏伯兵工厂购进了M1908式六十八毫米榴弹炮和M1911式七十毫米野战炮的生产执照。

  M1908榴弹炮已经是克虏伯兵工厂过气的武器,所以几乎没有花多少代理费。至于M1911式野战炮却是较新的火炮,目前德国军事委员会仅仅只批准了奥匈帝国、土耳其等同盟国代理生产,这可是自李鸿章之后第一次把新式武器批准给中国生产。

  吴绍霆一边沿着南厅走廊前行,一边在心里盘算着,是时候组建规模性炮兵部队,以目前中国的军事水准,一支强大的炮兵部队足以横扫全境了。

  就在这时,一名侍从官突然从后面小跑了过来。

  “将军,将军!”

  吴绍霆停下脚步回过头去,等着侍从官走近过来,这才问道:“什么事?”

  侍从官说道:“将军,岑大人有要紧事请见,他人已经在南厅外面等候。”

  吴绍霆有些奇怪,这岑春渲最近越来越积极了,想了想之后,他说道:“云公应该还没吃饭,你去请他到官邸来一起吃饭吧。”

  侍从官应了下来,随后匆匆忙忙的又离去。

  吴绍霆回答官邸,吩咐下人多准备一副碗筷,看了看客厅座钟的时间,已经过了十二点,看来张小雅今天中午不会来了。他又叮嘱下人赶紧准备好饭菜,送到张家商号去,娇妻在外自然要多加关心一些才是。

  餐桌刚刚布置好,门口就传来岑春渲的声音。

  吴绍霆起身来到玄关相迎,不过大家都已经十分熟悉,简单的客套了两句即来到客厅。

  “云公,今日就留在这里吃饭,小雅这丫头又忙着生意去了,正好只有我一个人。来来来,咱们就不必在客厅里坐了,直接去餐厅吧。”一边笑着,吴绍霆一边已经拉着岑春渲来到餐厅。岑春渲谢过之后,也不再刻意的推辞,随着吴绍霆的安排坐了下来。

  “唉,老头子这次又不合时宜的前来打搅,还望霆帅见谅。”岑春渲笑呵呵的说道。

  “哪里的话,在公来说云公是我前辈,在私来说云公又是我长辈,时时刻刻只有指教,何来打搅之说?”吴绍霆客气的说道。

  “听了霆帅这番话,吾心感动啊。既然如此,那老头子我也不拐弯抹角,索性直言相告了。实不相瞒,老头子今日挑在这个时候前来,是想单独跟霆帅谈谈组织内部的事情。”岑春渲脸色渐渐严谨了起来,每当他在谈公事时都会这副姿态。

  “哦?我们共进会内部发生什么事?”吴绍霆好奇的问道。

  “不知道霆帅最近有没有注意到宋循初和于右任对组织纲领的整改。”岑春渲反问道。

  “整改?”吴绍霆很少过问政治工作,尤其还是共进会内部的政治工作,虽然之前好像听到过风声,不过却一直没放在心上。现在岑春渲这么认真的提及此事,只怕宋教仁和于右任肯定闹出什么大动作了,“渔父和于先生他们才忙了十多天的时间,怎么会突然想到整改纲领呢?云公,到底是怎么回事。”

  “唉,原来霆帅你不知道这件事?不是我喜欢在背后说人坏话,可是这次宋循初确实有些操之过急了,他几乎把昔日国民党的政治纲领全部灌输到国民共进会之中,原本我们的政治主见是推行联省自治、促进共和,可如今组织内处处可见的都是革命、民主、政党政治的字眼。并不是不可行,我也明白宋循初的理想和用心,不过也考虑实际情况才是。”岑春渲先是一阵急切的语调,说到最后一句话时又变为语重心长。

  吴绍霆沉默了一阵,前几天他还听人说宋教仁与岑春渲关系和睦、相投甚融,没想到这仅仅只是表面的现象。他看得出来岑春渲的用意,对方是老官僚阶级的人物,在广东鞍前马后也付出了不少心血,自然不希望有后来者撼动自己的地位。不过若让他平心而论,自己并不认为宋教仁的纲领整改有过分的地方,甚至可以说宋教仁正是在按照自己的意思,把革命大义导入国民共进会。

  宋教仁是革命理想主义者,他的野心仅仅在于如何运用权力改变国家命运,并非是“权力”的本身。因此,吴绍霆很放心宋教仁的做为。

  相比之下,岑春渲是一个十足的政治家,就算耍心机的程度不重,可对权力的追逐向来是不会放松。

  “云公,这件事我会找渔父好好谈一谈的。”他慢条斯理的叹了一口气,随后开口说道,“不过,我衷心的认为渔父跟云公你联手,一定会让我们共进会发展的更快更好。所以我希望在共进会的问题上,云公与渔父能站在大局利益上心平气和的商谈,凡事只要有商谈的余地,必然能找到达成共识的机会。”

  岑春渲怔了怔,隐隐约约听出了吴绍霆的意思,他觉得吴绍霆还是站在宋教仁这一边,心中不禁有些失望。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8章,履带装甲车

  五月一日下午,吴绍霆接到张志诚的通知,匆匆赶到了黄埔机械公司。改装装甲战车的收尾工作已经从广东兵工厂迁移到了黄埔机械公司,这里的场合更加宽敞,适合进行装甲战车的各种试验。

  一个小时的路程,换了船总算上了黄埔岛。来到黄埔机械公司大厂房,这里已经被改造成室内场地,闲时用来存放大型成品机械,现在则被用来试验装甲车。为了保证军方试验的安全和保密,张家商团的枪手队被调到这里来担任守卫。

  走进大厂房,好几个兵工厂的工人和机械公司的技术工程师都在这里,他们见到吴绍霆出现,一个个都迎上前来行礼问好。吴绍霆向这些人一一道了一句“辛苦了”。

  厂房中央的空地上停着一辆福特轿车,不过早已经面目全非,外壳被卸的干干净净,安装了海军战舰专用的装甲。轮子也都卸了,改用的是短轨履带链,依靠四个轮子外加两个驱动转轴支撑,看上去左右两边各是三个轮子。车身有一座炮塔,里面焊接着二十二毫米“钱德勒”式机关炮,不过不管怎么去看这个炮塔都是无法旋转,因此机关炮仅仅只能射击正前方的一定角度。

  张志诚正站在车头上,手里拿着扳手在捣鼓着驾驶座,一身工作服早就染满了污渍,甚至白净的脸上也是一团漆黑。

  一个技术工程师要上去提醒张志诚,吴绍霆却伸手制止了,他知道张志诚没有完成手头上的工作是不会抽身的,而自己也不希望这次前来仍然会留下遗憾。从广东兵工厂到黄埔机械公司,他已经不止来了一趟两趟了。

  就这样一直默默的等着,十多分钟后张志诚总算从车头上跳了下来。他畅快的大呼了一声,然后用脏兮兮的袖子一抹额头,擦掉了汗水却又多留下一片污迹。转过身时,他看到吴绍霆正带着微笑看着自己,连忙丢掉手里的扳手,快步迎了过来。

  “震之,你来的很久吗?快来看看,改装了三个月,今天总算定型了。”张志诚哈哈笑着,自从吴绍霆娶了张小雅之后,他就没有再用督军之类的称谓来称呼吴绍霆,既然大家都是一家人,没必要那么见外。

  “志诚,真是辛苦你了。走,先去看看吧。”吴绍霆很高兴,跟着张志诚来到战车面前。

  虽然战车外壳装甲到处都是焊接的痕迹,看上去十分丑陋,但不管怎么说,这可算得上是中国历史上第一辆装甲车,在军事史上的地位必然非同小可。利用履带来稳定战车下盘,提高移动性能,这是吴绍霆特意出的主意,当然履带的射击和生产全部是张志诚的功劳。

  “刚才我检查了一下驾驶舱的几个零件,现在可以正式进行驾驶试验。小王,赶紧上车,开一圈看看。”张志诚迫不及待的招呼道。

  名叫小王的驾驶技师答应了一声,一阵小跑过来,二话不说爬进了战车。战车已经没有车门,唯一能进出的地方就是炮台后方的一个活动甲板。小王在爬进战车的时候,吴绍霆也下意识的往里面看了一眼,整个车舱很拥挤,只能容下一个驾驶员、一名机枪手以及另外一名士兵。

  很快,只听见一声低吼,战车发动了。因为是飞机专用转轮引擎,发出了“突突突”的机械工作声,整个战车都跟着节奏震动了起来。

  “噪音是大了一点。另外劳斯莱斯的引擎马力也不太够,基本上行驶四里之后偶尔会发生故障。”张志诚在一旁介绍道。

  这时,战车已经开始跑动,移动速度还算可观,绕着厂房空地跑了几圈显得绰绰有余。

  “战车耗油量比较大,内置油箱的容量只能维持行驶一百三十里到一百五十里左右。这取决于载运的重量和路面情况,若是用在军事用途的话,只怕对后勤补给能力会有考验。”张志诚接着说道。

  吴绍霆暗暗叹了一口气,一箱油只能跑一百多里路,这样的消耗确实太大了一些。不过仔细又想,他知道这毕竟是第一代装甲车,第一次世界大战中英国人的坦克照样故障频频。他不奢望装甲车能跑多快多远,只要在正面战场上能为步兵带来掩护即可。

  “看来有必要跟进后勤部队的发展了。”他喃喃自语的说道。

  “说到这辆战车的弱点还是一个,那就是它的机关炮只能射击正前方一百一十五度的方位,无法进攻背后的敌人。而战车的舱门恰好又在背后,所以坐在战车里面的人最好配备武器,一旦遇到敌人包抄才能做出反击。”张志诚说道。

  “这方面你不用担心,战车会跟步兵协同作战,相互策应。”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

  装甲车绕着厂房大约跑了十几圈,突然发出了一声轻微的炸鸣声,接着停止不前了。

  驾驶员小王从车内爬了出来,手里拿着一支“Z”字摇杆,快步来到战车前方,把摇杆插进了一个窟窿用力摇动起来。看着这个动作,吴绍霆立刻想到了五六十年的卡车,一旦卡车熄火了就要用摇杆手动重启。

  “唉,又出故障了。”张志诚无奈的叹了一口气,“海军装甲太笨重,给引擎的压力实在太大。要么换引擎,要么换装甲,否则这样的故障随时都可能发生。”

  “眼下也没有更可靠的引擎,如果换了轻薄的装甲,那战车的防弹能力又会削弱。没办法,就先这么办吧。另外二十九辆轿车也按照这样来改装,辛苦你了。”吴绍霆说道。

  “那好吧!既然已经定型,接下来只需要最多两个月的时间就能全部完工。”张志诚耸了耸肩膀,轻松的说道。

  “对了,飞机的事你可有进展?”吴绍霆又问道。

  “暂时毫无头绪,按照你的提议,如果把机关炮安装在驾驶舱前面的话,那样射击的时候会打中前面的螺旋桨。安装后面倒是可以,到时候一个人驾驶飞机,另外一人操作机关炮。”张志诚无可奈何的说道。

  吴绍霆沉思了片刻,他知道张志诚现在还没有研发出螺旋桨与机枪射击杠杆的自动锁扣,自己对理工方面也一窍不通,只能顺其自然的发展。当然,如果实在不行,把机关炮安装在后面也不是不可以,无非是操作起来比较复杂,但在亚洲战场上已经绰绰有余了。

  “行吧,既然交给你来负责,那就按照你的意思来。不过最好还是多研究一阵,尽量解决这个环节,飞行员自己操作机关炮必然更方便一些。”他平静的说道。

  “那我再看看吧,这个月底之前我给你一套方案。”张志诚说道。

  装甲车的成功研发,马上促使了吴绍霆建立新兵团和新战术的打算。当天晚上返回都督府之后,他一直构思到深夜,次日一早就把何福光、陈炯明等参谋总部的军官们召集起来,进行了一次简单的讨论。

  吴绍霆把自己装甲车配合步兵突进的战术做了介绍,何福光细想之后觉得大有可行,毕竟损失装甲车的钢板要比损失士兵的性命划算,虽然目前钢板的价格要比一个士兵值钱,但人力始终能创造更多的价值出来。

  因为国民共进会的成立已经引起了各界重视,吴绍霆暂时不想再掀起什么风头,这个阶段他只希望安安稳稳的进行发展。因此,他暂时把装甲兵团拟定一个框架,并且在黄埔机械公司的背景之下成立了一个特训班,专门培训装甲车的驾驶员。

  三十辆装甲车正好编为一个战斗团,一辆战车配备十二名战斗人员和两名技师,配合战车的还有两个加强步兵营,装配轻型迫击炮和自动步枪。另外还需要再编一个战车后勤团,专门负责维修、更换装甲、燃油补给等专线后勤任务。

  这两个团由新兵营即日开始进行征召,不过却没有公开存在在编制之内,暂时属于预备役进行待命。一旦需要时,五天之内即可编入正规军序列。

  卷四:欧战之崛起 第499章,势变

  五月下旬,一份北京的通电传到了广州。

  电报是五月十五日的日期,通电的内容则是中央政府正式大总统正式宣布新《中华民国约法》的详细规章。经过参议院和国会长达七个月的论证,这一部“合符国情、合符民意、合符国际形势”的正式约法总算出台。

  这份通电从北到南一直传递了小半个月的时间,各省的反应也是由弱渐强。

  一大早广东都督府北厅就聚集了许多人,吴绍霆收到消息之后立刻来到北厅。

  岑春渲与宋教仁正在跟各部官员讨论着这件事,尤其是宋教仁的情绪显得十分激烈,就像在进行讨逆演讲似的。

  众人看到吴绍霆到来,激烈的气氛稍微收敛了一些。吴绍霆不等众人围过来,先鼓足底气大声的说道:“诸位,北京的通电我刚刚看过了,毋须大惊小怪,所有人各就各位继续工作,有什么意见可以直接向秘书处或者你们的部长反应,整理之后我自然会知道的。”

  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他,每个人都有些奇怪,既然督军大人已经看过电报了,为什么反应如此平静?不过他们也知道,自己七嘴八舌的在这里讨论是没有结果的,于是还是咱找吴绍霆的吩咐各自散去。

  宋教仁似乎有些不甘心,赶紧走了上来对吴绍霆说道:“震之,难道你就是这样的态度,你看看袁世凯新颁布的约法,完全把临时约法的精髓和精神都阉割了,他这独裁自大的野心已然是到了昭然若揭的地步!”

  他言辞与神态都很激烈,手里还拿着一叠电报原文,说话时不停的在手中摇晃。

  站在宋教仁身后的于右任也是一副忧郁的脸色,情绪显得很不好。岑春渲只是漠然着脸色,不知道心里在盘算着什么,一言不发的站在哪里。

  吴绍霆抿着嘴看了宋教仁一眼,过了一会儿之后才说道:“到办公室再说。”

  他说完,又转身对身后的邓铿吩咐道:“去参谋部把何崇石和陈竟存也叫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0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0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