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22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袁世凯内心有一种难以抒发的震动,反反复复在叨念着一句话:松坡啊松坡,你竟做出了这样的决定!难道我北洋真的无药可救了吗?

  在他看来,就算蔡锷不能为北洋所用,但若仍然留在北方也算是为北洋保留一份底气。可是现在蔡锷走了,而且还是用这样一种不辞而别的方式,他怎么能轻松咽下这口气?

  众人沉默了许久,杨士琦正色的说道:“大总统,现在蔡松坡已经离去,再说这些懊恼的话只是白白浪费时间、徒增怒气,反而于事无补。南方的动作愈演愈烈,昔日《两党声明》或可草草处之,时至今日再也不是《两党声明》这么虚有其表的威胁,南方督军一旦达成共识,开战的可能性那就不小了。眼下我们一定要尽快做好准备!”

  袁世凯转回过身来,脸色凝重的说道:“南方的动作这么大,咱们北洋下面可有什么反应?这大半年来我之所以什么都不做,就是要看看咱们北洋的督军们还能沉住气到什么时候!下面的人没有意识,咱们就没有底气跟南方开战,这北洋的前途是什么样,大家心里也就有数了。”

  段祺瑞连忙说道:“大总统,刚才我正准备说的。过去一个月里,安徽、湖北、四川、江苏已经陆续发来电报,这四省的督军们都请求备战。湖南、江西是咱们掌握之中的地方,汤乡茗和李纯也都是明白人,只等着大总统的命令,他们即刻也能做出反应。唯独浙江有些棘手,朱瑞是一个墙头草,福建战争那会儿都左右不定。好在曹锟、杨善德那他们一直在温州没有撤退,算是留了一手后路。”

  袁世凯稍微松了一口气,虽然过了这久才有消息,多多少少显得后知后觉了一些,而且也就是这些受到直接威胁的地方才感到紧张,不过这总好过什么消息都没有的要强。他知道北洋必须尽快觉醒过来,意识到大敌当头的压力,否则一切都是空谈。

  “奉天那边可有消息?”他突然问道。

  “您是说张作霖的二十七师?”段祺瑞有些诧异的说道。如今东北的情况不算理想,日本人和满清贵族的势力一直在东三省纠缠不清,虽说张作霖手里的二十七师因为常年布防剿匪有劲旅的称号,可毕竟远水不解近火。

  “除了他还能有谁?”袁世凯慢吞吞的说道。在他眼里,张作霖是一个后起之秀,自从赵尔巽调走之后,这位后起之秀在东北复杂的势力关系中混得有声有色,不可不谓是一个人物。他之所以提及张作霖,正是因为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要跟南方拼到最后一兵一卒,因此让东北提早做好准备也不算坏事。

  “大总统,奉天跟南方一个北一个南,就算急需用兵还不如就地督训,把二十七师调出来的花费可不必新建一支军队的少啊。”段祺瑞赶紧说道。

  “算了,这些事过段时间再说。武汉最是要紧,到这些年过去了,湖北军政府仍然不得安定,何宗莲、段芝贵、王占元他们一个个指望不上,到现在蒋翊武、张振武他们还掌握着兵权。湖北一定要掌握在我们手里才放心。”袁世凯很生气的说道。

  段祺瑞立刻有了醒悟,难怪大总统要扶持徐树铮在襄阳练兵,就是指望徐树铮能在关键上稳住湖北的局势。他顺着袁世凯的意思,马上说道:“大总统不必多虑,前些时候徐树铮刚从襄阳发来电报,汇报了他这几个月的练兵成果,新中央十三师已经完成建制,编练工作也到了收官阶段。就连徐树铮自己都很有信心,断然新新十三师是为湖北最强。”

  袁世凯对徐树铮很有期望,他缓缓的点了点头,说道:“希望不会让我失望。”

  杨士琦说道:“大总统,军事上咱们要早做准备,但国内声势上也要多下一些功夫,这个时候人心和士气同样很重要呀。”

  袁世凯叹道:“你说的没错,这方面你跟仲仁好好谈一谈。”

  杨士琦应答了下来。

  深深吸了一口气,袁世凯接着又用命令的口吻道:“让中央第一师、中央第五师和中央第六师都做好准备,随时准备开赴湖北、四川和江西。咱们时候做出点动作了。”

  段祺瑞心里有一些震动,中央陆军前八个师都是从之前的北洋第二镇、第四镇和第六镇改编过来的,这几年除了调拨在山东、直隶两省负责防务,以及去年准备北伐蒙古时留驻陕甘、察哈尔、热河一带军队,其余部队都驻扎的近畿,可谓是北洋政府心头之肉。现在大总统一口气抽调了三个师下去,看来是下足了决心。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559章,码头上

  就在北方风雨绸缪之际,吴绍霆的代表团终于在十二月二十一日下午,于北京东交民巷与德国公使正式签订了盟约定案,宣告了东南两省与德意志帝国的军事同盟成立。由于在此之前德意志帝国同奥匈帝国、奥斯曼土耳其帝国、保加利亚、意大利都有军事同盟,在正式盟约生效的当日,德国公使也额外做出了叮嘱,若有必要吴绍霆一方还需与这四国签订同等规格的盟约。当然,在此之前的沟通协调还是德国人自己的事。

  安德烈爵士在接到北方发来的确认电报之后,马上亲自转告了吴绍霆,并预测明年四月之前第一批援助物资和贷款会送到中方手上,由衷的希望吴绍霆尽快完成盟约附加条款的要求,体现其在同盟国范畴内的价值和地位。

  当天吴绍霆又与安德烈爵士达成了另外一项协议,聘请德国军事专家担任麾下军队的顾问,这个想法安德烈本身也有计划,当场一拍即合。在拟定的顾问名单当中,首当其冲的就是菲利普少校,这个决议很快得到了青岛司令部和德国公使的批准。

  吴绍霆邀请菲利普少校担任参谋总部战略顾问,以及黄埔军校教官顾问。

  菲利普亲自为吴绍霆介绍了几位在德国陆军当值的老朋友,还清楚的列出了他们的专长。从炮兵顾问、骑兵顾问、陆军战术顾问到工程兵顾问,甚至连后勤管理顾问都在其内。

  吴绍霆知道菲利普的为人,这位昔日的教官是一个一丝不苟的军人,不会像安德烈那么市侩,对方推荐的人选必然是符合中国军队的现状。他在看过名单后立刻批示下来,请菲利普少校代为聘请这些人到广州。等到这些顾问到位之后,他会在参谋总部编成一支陆军顾问团,同时还会安排这些德国军官前往黄埔军校执教。

  这样一来,空军顾问团和陆军顾问团尽皆到位,清一色的德国体系。

  除了聘请顾问,犹豫盟约关系和德国对吴绍霆的扶持计划,中德张盛霆军械公司也从德国引进了一批先进的大炮生产技术,包括德国最新式的M1912式一百二十八毫米野战炮,M1913式七十七毫米榴弹炮。后者以盛业重工生产的钢材足以自力生产,前者的构造要求略微严格,不过随着第一批援助物资的到来,其中就有生产这种大炮的原材料和设备。

  菲利普少校以顾问身份向吴绍霆提出建议,以中国目前的环境和条件,发展炮兵是最好的选择。别的省或许不行,但广东省这几年一直在积极培养炮兵人才,在工业生产方面也有遥遥领先的地位,足以打造一支强力的、有系统的炮兵部队。

  吴绍霆自然知道炮兵在中国战场上的重要性,当年日本小鬼子仅仅以“弹幕覆盖,步兵徐进”的战术,就几乎打下了半个中国的版图。

  广东五个师的炮兵编制已经初具规模,但是尚且缺乏体系。基层的炮兵还算过得去,但炮兵指挥却大有欠缺之处,没有成套的战术,也没有熟练的布阵,甚至连大炮的型号都参差不齐,搭配不科学。

  吴绍霆决定在装备德国新炮之后,请德国顾问对炮兵进行一番调整,哪怕重新训练都行,务必在最短的时间内建立最精干的炮兵部队。

  不仅如此,早几个月与德国合作的飞艇技术,最近进入正式的生产阶段。

  吴绍霆安排了两个生产基地,一处是广州黄埔机械公司,另外一处则是整顿过后的新马尾造船厂。齐柏林公司派遣一批专员在广州成立了办事点,等到中国飞艇市场成熟之后,这个办事点会直接与张盛霆公司合资成立分公司,这些都是可遇见的事情。

  随同飞艇技术一起传入广州的,还有德国军方专用的飞艇投弹装置,有了这个装置,飞艇便成为了一座空中大炮,在没有防空设备的现今中国,必然将成为一大杀器。

  在飞艇投入生产期间,露州航校配合的开设飞艇驾驶班和投弹手班,提前开始培养飞艇方面的人才。梧州、广州、漳州、福州、韶关五地,同时开始修筑飞艇港口,只等飞艇出厂之后,立刻就能编入服役序列。

  吴绍霆特意找过齐柏林公司的特派专员,向他们提出了用氦气代替氢气注入飞艇气囊的办法。1895年时氦气已经被人类发现,不过因为提炼较为困难,并没有被人们广泛重视。欧洲飞艇直到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仍然在使用氢气,直到因为氢气易燃发生的事故越来越多,于七十年代开始更换更加稳定的氦气。

  他知道像欧洲那么小心精细的操作都避免不了惨剧的发生,更不用说才刚刚岂不的中国了。造一艘飞艇的价格不菲,培训人才也不容易,与其图这个便宜用不稳定的氢气,还不如多下点成本使用氦气。反正石油能源在这个年代还没有得到重视,利用硫酸处理沥青来生产氦气也不会太艰难。

  德方技术人员只是为吴绍霆服务,既然客户这么要求,他们当然只能照办。不过若是要更换氦气,现阶段生产的时间将会延迟一两个月时间,因为目前氦气最大的提炼国并非德国,而是太平洋另外一边的美国。

  ——————————

  南方的冬季总算露出了刺骨的寒冷,在公历进入1914年1月2日这天,广州码头一片区域经过特别安排,被巡阅使署衙的警卫队团团包围。吴绍霆与一众部下一大早就赶到这里等候从北方驶来的德国商船。参加督军共商大会的各省先前代表团也都派出专员跟随来此,一起等候迎接一位重要人物的到来。

  清晨的薄雾渐渐从海面上散去,悠远的汽笛声划破了宁静的海域,一艘巍峨的大型商船渐渐从海平线上浮了出来。

  邓铿从码头旁边的气象塔上走了下来,匆匆的来到岸边吴绍霆这边。他压低声音说了道:“是德国的商船,已经到了。差不多二十分钟之内就能靠岸。”

  吴绍霆拉了一下自己的军披风,微微的点了点头,说道:“知道了。你先去准备好车,这天气冷,咱们不会在码头上逗留多久的。”

  邓铿应道:“是!”他说完,转身快步离去了。

  站在吴绍霆身旁的岑春渲听到了邓铿先前的话,他呵呵的笑了笑,对吴绍霆说道:“松坡将军看到咱们这样的派场,就算再有多大的隔阂也会被打动。有了松坡将军的助阵,这次共商大会已经赢了一半面了。”

  吴绍霆颔首道:“没错。相信凭松坡将军在南方的影响力,一定能让唐将军、刘将军他们心悦诚服。也算没有白费这次安排了。”

  岑春渲沉默了一下,忽然又说道:“霆帅,听说孙逸仙从日本发来不少电报,似乎是想声援这次督军共商大会。这个消息霆帅应该是知道的吧?”

  吴绍霆自然知道这个消息,早在进步党与国民共进会发表《两党声明》那会儿,在日本的中华革命党就蠢蠢欲动,连续发来好几次电文希望联手一起抵制新法。到后来十一月份共商大会的消息传了出去,孙逸仙直接发了一则通电宣布支持共商大会,不过这则通电仅仅在江浙一带有几分回响,之后再次石沉大海毫无下文。

  他很清楚中华革命党已经坐不住了,这次由自己和梁启超一起掀起的抵制新法运动,对孙逸仙等人来说是重返祖国的大好机会。只可惜他是不会买这个账,早先只是礼仪性的回了几份电文说了一些冠冕堂皇的话,到后来直接不予理会。

  “云公,你觉得现在让中华革命党插一脚有这个必要吗?”吴绍霆慢条斯理的问道。

  “孙逸仙毕竟是我中国革命主义的先驱,就算如今国内的影响力大不如前,可好歹是有头有脸的人物,若他们能加入进来一起对付袁世凯,在声势上肯定是有帮助的。”岑春渲就事论事的说道。

  吴绍霆不置可否的笑了笑,他知道岑春渲现在说这些话只是马后炮,说的好听罢了。如果岑春渲真心实意的想借助中华革命党来营造声势,早几个月前就会找他说这些话,何必在共商大会召开在即才说呢?

  “多一方势力参加,我们就要对一个心思来安排。尤其是中华革命党这群人,他们的心思可不是简单的对方袁世凯,奋斗了这么多年什么都没捞到手,你说他们会甘心吗?如果是单纯的助涨声势,我很欢迎,但如果还有其他目的,那这件事就不好估测了。”他用一股深远的语气说道。

  “霆帅,你似乎对孙逸仙很有介怀。难道还是因为去年教堂发生的事吗?”岑春渲忍不住追问了道。

  “你觉得我不应该介怀吗?那么大的事情,孙逸仙也承认是陈其美所为,倒头来连一个交代都没有,就这么不了了之!这是一个领袖处理事情的方式吗?我说过,这个仇我一定会报,陈其美若一辈子躲在日本就罢了,他若敢重踏中国半步,那就是他自寻死路。”吴绍霆冷酷的说道。

  岑春渲暗暗叹了一口气,现在算是彻底明白吴绍霆对中华革命党的看法了。

  “说的也是,如今我们的声势和实力已经足够了,不差中华革命党这一点。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就先这么决定了吧。”他意味深远的说道。

  “云公能明白这个道理再好不过了。”吴绍霆平静的说道。

  这时,海面上的汽笛声更加清晰,德国商船的身影已经映入眼帘。

  码头上的所有人都开始整理了一下着装,等待着商船开进港湾里来。

  卷五:新中华之战 第560章,迎接蔡锷

  几分钟后,商船驶入港内,船锚抛了下来,码头工人和船上水手一起把绳索拴系完好,然后熟练的拉起几条不同出口处的塔桥。吴绍霆等人等候的区域是商船上等舱塔桥的位置,在几名水手先下船之后,特勤处的特工紧随其后下了船,先一步向在场的王长龄做了交代。没过多久,一个挺拔的身影出现在船舷,正是今天的主角蔡锷,他手里拿着刚刚褪下的厚外套,身形略微迟疑了一下,随后阔步踩着塔桥走了下来。

  王云和几名德国军官跟在后面,不疾不徐的走着。

  吴绍霆把自己的披风向后撩了撩,大步迎上前去,还没有来到塔桥下面就迫不及待的伸出手来,他热情洋溢的打了招呼:“松坡将军,一路上辛苦了,希望一切都算安好!”

  蔡锷连续乘坐了好几日的船,虽然在青岛时有过短暂的休息,可接下来的路途不算轻松,他一个久居内陆不曾坐船的人,经过此番消受还真有些不容易。不过他看到前来迎接的场面如此庞大,着实出乎自己意料之外,心中立刻又有了一分暖洋洋的感觉。

  看到吴绍霆迎了过来,他表情很严肃,但仍然伸出手来与对方握了握。他叹了一口气,有些苦涩的说道:“蔡某着实没想到,离京时是吴将军给的惊喜,登岸上又是吴将军给的惊喜,区区蔡锷如何担当的起?不管怎么样,蔡某是恩怨分明的人,这次还是要先向吴将军道谢一番。”

  吴绍霆哈哈笑了笑,抓着蔡锷的手久久方才松开,他说道:“松坡将军实在是太客气,说到道谢,反而是在下要向松坡将军道谢。这次南方督军共商大会能邀来松坡将军参加,已然是重中之重的头等大事。”

  蔡锷不知可得笑了两声,没有接过话来继续说。

  这时,岑春渲等人以及一众其他督军的代表专员纷纷凑了上来,一个个嘘寒问暖、客套寒暄了起来。蔡锷承着这些人前来迎接的人情,只好一一应付,说了一些客气的话。

  等到差不多时,吴绍霆又问道:“为何未见松坡将军的那位红颜知己呢?王云,怎么回事,难道你们没接来小凤仙?”

  王云刚想开口解释,蔡锷已经说道:“有劳吴将军挂记。小凤仙不曾长途海上出行,连续几日都在晕船,身体十分不适。现在靠了岸她仍然卧床不起,只怕要晚些时候才能下船,还请吴将军另外安排人接待一番,蔡某感激不尽。”

  吴绍霆微微皱了皱眉头,他只知道晕船的人巴不得早点下船,怎么还有晕船晕的不能下船呢?不过他没有多想什么,反正自己要的是蔡锷这个人,其他都可以忽略不计。当即,他呵呵笑了笑,爽快的说道:“既如此,松坡将军大可放心,我这就差人把车辆和医生都安排妥当,等小凤仙稍有好转马上接去松坡将军下榻之处。”

  蔡锷感激的说道:“真是有劳吴将军了。”

  吴绍霆罢了罢手,笑道:“这话可就太见外了一些。如今南方的天气虽没有北方凌厉,但这海风也让人吃得紧,咱们就不在这里多耽搁,到了署衙再好好细谈。车辆早已准备好,松坡将军,请。”他说完,一伸手请蔡锷先行。

  蔡锷客气的应付了一下,随后大步向外走去,前来迎接的诸人都紧随其后。

  吴绍霆倒是先留了一步,王长龄和王云马上走了过来,把一路上的情况稍微做了汇报。基本情况知道的差不多之后,吴绍霆又吩咐王长龄派人留下来照顾小凤仙,把车辆、护卫和医生都安排周全。

  王长龄领命而去。王云则留了一步,脸色颇有犹豫,几度欲言又止。

  “怎么了,有话直接说吧!”吴绍霆察觉出异样,当即向王云追问了道。

  “霆帅,那小凤仙……可不是寻常的人啊。”王云叹了一口气,只好说了出来。

  “什么意思?”吴绍霆疑惑不解。

  “小凤仙就是四年前广州将军的独生女童诗格格!”王云认真的说道。

  “西林觉罗?孚琦的女儿?怎么会是她?她不是在香港吗?”吴绍霆皱紧了眉头,语气显出了十足的惊讶,这可真是一件让自己始料未及的事,也不知道是历史走上岔路所致,还是命运造化弄人,竟然会出现这样的一节。

  “霆帅,您看是不是多留心一些。卑职听说这女子一直认定是霆帅您害死了西林觉罗?孚琦,曾经还打算刺杀霆帅,这可不是一件小事呀!”王云戒备的说道。

  “多留心也没用,该来的总是要来。不过我相信松坡将军不会这么不明事理,这小童诗格格若真要暗中使坏,到时候只怕连松坡将军也说不过去。就先这样吧。稍后你跟老王说一声,在小凤仙可以下船时替我带句话,今晚我要单独跟她谈一谈。”吴绍霆表情十分笃定的说道,虽然脸上仍然几分忧虑,不过却没有让人感到紧张的程度。

  “那,今晚卑职小心的安排一下?”王云问道。

  “不必,她一个弱女子难道我还对付不了吗?就这样。”吴绍霆斩金截铁的说道。说完,他快步跟上了其他人一起走出了码头。

  众人回到巡阅使署衙,西厅的大客厅早已打点妥当,直接迎入这里落座。

  各省督军的代表团都凑到蔡锷身边说话,或明或暗从蔡锷口中探听关于他本人对这次南方督军共商大会的看法。虽然蔡锷这次南下广州已经不言而喻,可凡事都有变化,总得先弄清楚确定的态度才好。不仅如此,所有人也都期盼着蔡锷能为这次共商大会拿定主意,究竟是对北洋来硬的还是来软的,又或者软硬兼施。

  此时此刻的蔡锷就是整个共商大会的灵魂人物,万事都需要等待他来布置。

  虽然说对这个情况吴绍霆早有预料,但现在看到效果比自己预料之中的还要浓烈,他心中多多少少是有不痛快的地方。要说南方督军共商大会是由他发起,邀请、筹划、布置直至执行也都是广东方面一手承办,退一万步来说正是因为大家意见不统一所以才来共同商议,凭什么所有问题都推给蔡锷来解决?

  就个人感情而言,他可以敬佩蔡锷,也愿意与蔡锷为伍。可蔡锷现在是一个光棍司令,纵然有云南、贵州两省的支持,可这两省又不是未来跟北洋开战的主力,倒头来冲锋陷阵的不还是广东和福建两省吗?

  好在他的沉得住气,一直保持沉默,等着这些代表团与蔡锷把话说完。

  蔡锷心里反而很有宽慰,没想到自己离开南方这么久,影响力仍然不减当年。

  不过他是一个心思慎密的人,自然看得出来身为东道主的吴绍霆冷漠着脸一言不发的背后原因。不仅如此,他这一路仓皇南下也没有多做准备,本来的打算就是在共商大会上跟大家一起探讨对策,没必要搞一言堂。

  当即,他翰旋的应付了众人的试探,只说共商大会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所在。

  各省代表团对蔡锷的话理解大有出入,有人失望,有人怀疑,也有人揣测的更深。

  就在这个时候,吴绍霆站起身来,走到蔡锷面前说道:“松坡将军一路辛苦,在下已经在西院安排了酒宴,这个时候也差不多还到晌午的点了,想必松坡将军之前在船上未曾吃得好,不如就提前开了宴席,也好让大家为松坡将军接风尘。”

  在场众人听了这句话,一个个都不再多说什么,他们知道这是吴绍霆故意在提醒,不要把对方这个大地主给忘在脑后。

  蔡锷正好觉得应付这些人的试探颇为费神,索性顺着吴绍霆的话说道:“也好,真是有劳吴将军盛情款待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22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2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