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51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吴绍霆站起身来活动了一下腿脚,然后从衣架上拿起自己的外套,对门外说道:“知道了,你等下随我一起下车,夫人们就不必叫醒了。”

  龙云在门口应道:“是,属下这就去准备。”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80章,黄兴的变化

  几分钟后,火车总算吞吞吐吐的停稳了。特勤局的护卫和总统府宪兵先行下车,在杭州火车站站台上站定位置,杭州方面的警卫部队以及浙江督军府的卫队同样早已整装就绪。深夜凛凛的冷风不断吹袭,然而站台上的所有人都是一副一丝不挂的表情,每个人脸上坚毅的表情甚至比起深夜的冷风还要严峻。

  一切准备妥当之后,龙云打开了吴绍霆办公车厢的房门,与四名贴身护卫一起簇拥着吴绍霆走下了火车。在正中央的走廊上,黄克强、胡雪飞、孙本茂等一众军政两界的大人物都笔挺的肃立在那里,等待着迎接吴绍霆的到来,当他们看到吴绍霆走下火车之后,众人跟着黄克强一起郑重的迎了上去。

  吴绍霆与黄克强等人见面,带着热情的笑容与众人一一握手,并说了一些“辛苦了”之类的勉励之话。这些年未曾与黄兴多接触,今日再见时不得不承认对方老了许多,之前在广州时还略有发福的身子,现在看来都清瘦了不少。

  “克强先生,许多时日不曾相见,你的变化真是太大了,何必如此操劳,看着这身子骨真让人担心。”吴绍霆关切的慰问了一句。

  “元首多虑了,我也只是做分内之事,只患用心不够,岂能说太过操劳?来来,外面风大,请元首移步到站内休息室坐谈。”黄兴的精神面貌还算不错,仅仅是生更半夜出来迎接显得有几分疲倦,倒是没有发现与身子骨一样衰弱的状况。

  “走。”吴绍霆点头的说道。

  众人一起走进了火车站的内部员工休息室,这里与公共休息隔了一条走廊,经过提前的安排布置的也不差。黄兴等人请吴绍霆落座,大家又寒暄客套了几句,然后一起坐定,随后侍从端上来刚刚煮好的龙井茶,搭配了几样小点心。

  大家闲聊了一些近况,中间略微停顿了一会儿,吴绍霆调整语气对黄兴说道:“克强兄,此番南下途径杭州小作停留,除了与阔别多日的克强兄重逢叙旧之外,也有一些公事要特别交代一下,因此才劳烦克强兄与诸位深更半夜到火车站安排迎接,多有不便之处兄弟我先赔一个不是了。”

  黄兴笑着说道:“震之说这样的话就太见外了,真是把我们当外人来看待。”

  “是啊是啊,元首大驾光临,令杭州蓬荜生辉,我等欢迎还来不及,岂能有不便?”

  “真是望眼欲穿,还巴不得元首您能在杭州多待几日呢!”

  其他人也跟着黄兴一起连忙附和着说道。

  吴绍霆客气的笑了笑,随后渐渐收敛起脸上的表情,用略有严肃的口吻继续说道:“相信克强兄之前也听说过一些中央里的消息,如今南方诸省尽已经取消了督军制度,唯独浙江一省还保留着军政时期的这一旧制。当然,之前是因为浙江特殊地理原因,属于南北衔接重要的地区,因此需要特别对待。不过如今国内区域稳定,执政府时期的训政业已结束,我中华民国正式进入宪政的时期,我想浙江省也应该以大局为重,遵循国家统一的行政制度才是,克强先生意下如何呢?”

  黄兴之前早已听中央政府的人说过这件事,这段时间他也做过认真的考虑,国家好不容易恢复稳定,南北之间的矛盾在中央政府的揉合之下恢复平衡,督军这种军阀混战时代的产物是应该尽快杜绝才是。至于个人荣辱利益,正如同他当年参加革命事业一样,完全是可以忽略不计的。

  听完吴绍霆的话之后,黄兴缓缓的点了点头,脸上还保持着先前的笑容说道:“此事我自然理解中央政府,也理解震之你的意思。其实就算震之今日不来找我提及此事,过一段时日我也会亲自向中央政府申请,建议取消浙江督军的职位,认真遵循中央政府颁布的行政制度命令。呵呵,震之放心吧,只要你下令,浙江莫有不从者!”

  吴绍霆欣然的笑道:“有克强兄这句话,兄弟我就放心了。其实这件事也不急,等中央政府那边做好详细的安排之后会下达正式的通知。不过克强兄请放心,以克强兄在江浙的声望和能力,浙江省长之职非你莫属。”

  黄兴呵呵的笑着应道:“愚兄已是暮年,能否继续为浙江全省谋民生尚无定论。说来愚兄倒有一事相求,希望震之无论如何也要念及昔日旧情得以成全。”

  对于黄兴有事情来求自己,吴绍霆倒真是有些意料之外,他所认识的黄兴虽然不能说是百分之一百算是大公无私之人,但大部分心思用在公事上那是千真万确。既然对方刚才提及到念及昔日旧情一定要成全,可见这次相求确实是有私事。他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并不不妥的说道:“尽管直言,若能帮上忙的地方绝不推辞。”

  黄兴也不在乎旁边有其他人在场,他直言的说道:“我想让一欧去南京,入总统府直辖的精英团深造学习一番。”

  听到这样的请求,不仅吴绍霆心中大为惊异,旁边其他人同样是惊为怪事。

  世人都知道吴绍霆所办的精英团是完完全全仿照北洋政府袁世凯的模范团,是为了培养“忠于元首”的军事组织。为了这件事还曾经引发过不少舆论的争议,尽管最终在舆论上弹压了下去,可真正有想法的外人终归还是会记在心里。不得不承认,“精英团”是吴绍霆推行独裁统治的工具,也是施行独裁统治的一个典型标志。也许在南北战争时期那些北洋败将会削尖了脑袋钻进“精英团”,企图在北洋政府覆灭之后迅速改头换面得到新主子的重用,可要说革命元勋黄兴让自己的儿子入学“精英团”,实在是一件令人匪夷所思的事情。

  吴绍霆沉思了一阵,心中猜测道:莫不是黄克强真的预见到国家未来的走向,因此才提前把自己的儿子安排在精英团,只是为了在其能力耗尽之前为黄家在中华民国的未来里保留一席之地?当然,这仅仅只是猜测,不管怎么说既然黄兴有这样的要求,他理所当然不应该拒绝,微微叹了一口气后,问道:“克强兄,你怎么突然会有这样的想法。”

  黄兴笑了笑,不过笑容中有几分苦涩,他说道:“犬子不才,自日本学成归来之后一直想要在闯一番事业,只是……我担心他年轻气盛,阅历不足,在今后的道路上会失足走上歪道,因此希望能在中央的培训学校好好接受一番教训,将来多多少少能为震之帮上一些忙。”

  从这番话当中,吴绍霆隐隐约约似乎听出一些什么苗头,彷佛黄兴担心黄一欧会义气用事似的。他暗暗记下了这一点,如果自己猜测的不错,或许这个黄一欧仍然跟中华国民党走的很近,说不定对自己的元首统治颇有微言。如果是这样的话,倒是能说得通为什么黄兴会突然有这样的请求。

  黄兴从清末到大革命,再从大革命经历南北战争,直至南京中央政府成立,这些他都是看在眼里的。如今中国虽然没有百分之一百达成革命之初时的目的,可毕竟是国家统一,民族安定,南北多年以来的矛盾得到缓和。国家经历了那么多的磨难,是该让老百姓和国家都喘口气了。正因为如此,他很担心黄一欧会误入歧途,一味心思要追寻最原始的革命信仰,最终会走上祸国殃民的道路。

  “我明白了,”吴绍霆缓缓吸了一口气,一边点着头一边说道,“既然是克强兄亲口要求,这件事就这么定了。等我回南京之后一定亲自处理这件事。”

  “如此最好不过了。”黄兴感叹的说道。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81章,到福州

  之后吴绍霆又与黄兴谈了一些其他话,并且向胡雪飞、孙本茂等人了解了浙江最近的军务情况,到了十一点三十分时便起身告辞。黄兴等人一直把吴绍霆送到总统专列的车门前,大家再次一一握手告别,五分钟后总统专列完成了所有补给和检查,拉响汽笛由慢渐快的启动了。上车之后吴绍霆就让龙云把黄一欧的事记下来,等回南京尽快提醒自己。

  “另外,让特勤局去调查一下黄一欧和中华国民党最近的动静。”他补充的说道。

  “元首,您的意思,是调查黄一欧跟中华国民党的联系吗?”龙云一时没有弄明白吴绍霆的真实意图,于是补充的问道。

  “不,是分开调查,不管他们之间有没有联系。”吴绍霆强调的说道,他现在要弄清楚的是黄一欧到底是什么情况,以及中华国民党是否具备任何可能的威胁性。再者他一直都想盯死中华民国党的动态,尤其是关于陈其美的动静,自己遇袭的仇是不可能不报,即便陈其美永远躲在日本,等到中日战争有了决定性的那天,照样会逼迫日本政府把陈其美交出来。

  “属下明白了,我马上去告诉特勤处的陈队长。”龙云点了点头说道。

  “去吧。”吴绍霆挥了挥手。

  “对了,元首。”龙云刚要转身离去的时候,忽然又想起了一件事,“刚才在杭州时,火车站的电报局转来一封电报,是国防部‘黑幕’小组发来的秘密电讯,您在跟黄大人等人聊天时,我们已经把电文翻译过来了。”

  他一边说着,一边从军服上衣内部的口袋掏出电文,但凡是“黑幕”小组发来的电文一律都是密电,并且是不能按照正常规格呈递,必须严格保密。一般电文在翻译出来之后,交给主事官的副官贴身携带,直至交给主事官手里为止。假使中途发生意外事件,携带电文的副官必须第一时间销毁电文。

  吴绍霆从龙云手里接过了电文,示意龙云先退下,随后走到自己的书桌后面仔细把电文看了一遍。最近这段时间国防部“黑幕”小组正在负责的重要事情非常多,在从南京临行之前,他吩咐过邓铿一定要随时向自己传递最新消息。

  眼前这份电文的内容是关于上海情报站与朝鲜独立运动组织联系的进展,按照之前战略情报局设计的进程,在三月中旬时已经开始派人与朝鲜独立运动组织联系,不过整个过程是循环渐进,并不急着立刻开诚布公。就在前天晚上,在经过上海情报站四次会面之后,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学术派领导人李东宁决定与战情局局长王长龄见面。

  在中朝双方交涉的这几天,原本李东宁本人还在北京组织学术派联名发动一次学术运动,企图唤醒朝鲜民族独立的思潮。上海方面经过再三确认之后,才把中方的意图发电报到北京。李东宁接到消息马上与学术派几位重要人物会晤,有人认为这是好消息,也许能借助中国的力量来制衡日本,但也有人觉得这件事太过蹊跷,到现在为止上海方面都没弄清楚,要求见面的到底是中国官方的势力还是其他势力。

  不过机会不容错过,这可是几千万朝鲜人一直以来在追求的夙愿,即便有风险也一定要尝试一次。最终李东宁回复了电报,并在四月三日动身前往上海。

  会面的地点定在上海法租界,时间是四月七日,电文里提到王长龄这几天正在为这件事进行准备,到时候会跟李东宁谈论涉及更深的内容。

  吴绍霆沉思了一会儿,他不认为联络朝鲜人有多大的问题,要知道李承晚当初为了求美国总统威尔逊帮助朝鲜,甚至还打算把朝鲜国降级为美国保护区,不过最终遭到朝鲜独立运动组织内部的反对。对于没有钱、没有兵、更没有国际认可的朝鲜运动组织,只要给这些人一些复国的希望,就能扣住这些人的命脉,至于什么条件、什么妥协全部在掌握之中。

  本来吴绍霆完全可以以个人名义邀请李东宁会面,如此以来整个过程就简单明了许多,也避免了许多猜忌和麻烦。而整个联络朝鲜人的进程之所以要如此隐晦和缓慢,一方面是吴绍霆不希望立刻引起外界注意,另外一方面则是要按照“亚洲战略”的时间段来布置,其次也需要仔细摸清楚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底细,看看这些人能够有多大的利用价值。

  两天之后的中午,总统专列抵达福州,福州省长朱成贵、福州市长孙道仁以及南方第一集团军参谋长陈炯光等人提前一个小时在福州火车站等候迎接。南京与福州的气候差异还是十分明显,火车进入福州境内时,吴绍霆就在车上换了一身轻便的衣服。等车停稳之后,他与两位妻子一起走出了车厢,与前来迎接的众人握手问好。

  一番寒暄过后,众人出了火车站,车站外面早有车队等候。本来吴绍霆出行的行程一直是以保密为重,福建省府这边也不敢大肆宣扬,不过晌午时火车站内内外外的老百姓看到这么大阵势的车队和安保措施,不由自主的好奇起来,纷纷围在路边上指点观望、议论纷纷。

  吴绍霆在特勤护卫的簇拥之下快速的坐进了轿车,几分钟后车队开动,左右两旁都有随行的士兵和骑兵沿途护卫,很快就从热闹的火车站区域走了出来。朱成贵在省政府招待所为吴绍霆安排了下榻之处,特勤局提前一天到达招待所布置安排,如今早已是戒备森严。

  在车上时,朱成贵告诉吴绍霆,省府的庆典活动在下午三点钟开始,前后进行两个小时,最后邀请福建各界名士进行晚宴。吴绍霆决定在庆典活动上露一面,发表几句简单的讲话,至于晚宴则是能免则免,自己来福州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到达招待所,吴绍霆与两位妻子各自梳洗了一下,之后一起吃了一顿简单的午餐。

  略作休息之后,福州省政府派人来招待所通知,庆典活动将在省长官邸举行,请元首与两位夫人现在可以前往省长官邸入场。于是吴绍霆在省政府的人带领下,乘坐轿车又赶往省长官邸,也就是之前的福建督军府。

  庆典活动现场办的有声有色,朱成贵为这件事看来很下了几分力气,到场的嘉宾有不少,一部分是之前南方沿海铁路网的大股东,一部分是省政府的高级官员,另外一部分自然就是福州本地的三老豪绅、社会名流。吴绍霆在到达官邸后,只是与朱成贵在后面的小厅闲聊,并没与急着出去与宾客们见面,等到庆典活动正式开始,前面的形式差不多都走完了,吴绍霆才在朱成贵等人的簇拥下走进会场。

  对于国家元首突然造访,全场自然震惊不已,一个个激动振奋,巴不得能趁着这难得的机会跟“第一公民”讨好一番。不过吴绍霆只是在主席台上随便说了一些庆贺和鼓舞的话,然后退下台后便直接回到后厅,所有宾客几乎没有单独与其接触的机会。

  吴绍霆让两位妻子留在省长官邸参加活动,如果觉得活动单调没意思的话,也可以让陈炯光派人安排到福州本地的名胜古迹游玩一番,自己则有另外的事情要先行离开。两位妻子自然不会干扰吴绍霆的公务,温顺的答应下来,然后送吴绍霆从后院上车离去。

  吴绍霆的车队离开省长官邸之后,直接先前往南方第一集团军驻福州第十二海防司令部,唐继尧和海防司令陈震正在那里等候。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82章,长乐海防线

  海防司令部并不在福州城区,而是在福州辖下的长乐县,而长乐县是整个南方海防工程福州段最重要的部分。长乐海防工事几乎覆盖了整个闽江入海口,是福州门户的门户,并且地形崎岖,非常有利于岸上隐蔽工事的建设。

  从福州驱车抵达长乐县时,已经是傍晚五点钟,天色向晚,不过这丝毫没有削弱吴绍霆视察海防工事的兴致。做为中国东南沿海最重要的屏障,即便是在“亚洲战略”里也有不可忽视的作用,一旦这些海防工事不能达标,简直比七八个军阀同时造反还要严重。

  刚到长乐县还未下车,县城路口处有三辆军用车等候迎接,带队的正是唐继尧的副官。军用车为吴绍霆的车队开路,横穿了县城来到北郊区,进入了一片荒凉的山林。才行驶到半山腰就看到一个大型哨卡单位拦截在路中央,粗略的一看最起码是一个连驻扎在这里。哨卡上面悬挂着一个路牌,用中文写着“军事戒严区”,下面还有一段警告“准许向非法闯入者开枪射击”。一番简单的例行检查过后,车队通过哨卡继续前进,抵达山头时眼前立刻出现了一座军营,与先前山林野地对比之下,这座军营简直别有洞天。

  唐继尧、陈震等一众海防司令部的军官们早早来到军营门口等候,吴绍霆下车之后,他们快步迎上前来。一番寒暄问好,吴绍霆直接提出先到司令部听取长乐防线的数据汇报。大家都知道吴绍霆对其认为重要的事情向来雷烈风行,因此也不敢耽搁,连忙把对方请到了司令部的指挥所。正在指挥所内忙碌的参谋长、副官、侍从官们见到吴绍霆,一个个丢下手头的工作,严肃的立正敬礼。

  “元首,这边请。”陈震做了一个“请”的手势,毕恭毕敬的引着吴绍霆来到司令部最大的一间简报室。众人先后都走了进去,几乎没说什么废话,在吴绍霆的示意之下落座下来,开始准备汇报的内容。

  陈震让第十二海防司令部的总参谋长郑志贤向吴绍霆汇报长乐防线的具体情况,郑志贤几乎没有带来任何材料和讲稿,只是站在简报室最前方的长乐县地图前,非常熟练的就把长乐防线的详细情况说了出来。

  “长乐海防线阵地全线覆盖距离是二十八公里,实际覆盖距离是十三公里,总共分为三个前线防区和两个驻兵区。最北面的前线防区我们俗称北区,地点是整个琅岐岛的南边,也就是隔着闽江入海口北面最大的一片岛屿;我们所在的地方是中区防线,也是整个长乐海防线的主要岸防火力,根据长乐防线的设计原理,只要我们中区还能保持火力,整个长乐防线就绝不会有失;东区防线位于长乐县最东边,从梅花镇一直延伸到漳巷镇,是我们长乐防线最长的前线工事。”

  郑志贤一边说着,一边用指挥鞭在地图上一一做解释,说话条理清晰,层次分明,即便吴绍霆没有亲自到三个前线防区走过,也能在脑海里形成一个大概的轮廓。

  “北区防线有一个驻兵区,是隶属于我们第十二海防司令部的第三海防团,整个北区的永备工事只有一处,其余的全部是半永备工事以及临时工事。因为琅岐岛的战略意义仅仅是提防闽江入海口北边,以及阻止敌军奇袭抢占琅岐岛,所以固态工事没有太大的实际价值,再加上海岛地理原因,修筑固态工事非常不方便。”

  吴绍霆缓缓的点了点头,从地图上来看琅岐岛确实只能发挥一定的海防作用,再者闽江入海口十分狭窄,真正能通过这里的军舰绝对要低于一千五百吨位以下。

  郑志贤继续说道:“东区防线虽然是最长的海防工事,但永备工事也只有三处,而这三处永备工事正好堵住了整个长乐东部海域的漏洞。”

  吴绍霆皱了皱眉头,一时没听明白,他问道:“这是什么意思?”

  不等郑志贤解释,一旁的陈震先一步说道:“长乐县东部海域虽然是直接面临大海,海面宽阔,海岸漫长,不过大部分地方都有暗礁和海岩,稍微大型的船只都无法接近岸边。一旦遇到战事,我们司令部还能提前在这些海域布置障碍物,更加具备阻碍性。因此整个东区防线的意义只在于防止敌人小艇登陆,而仅有的三处畅通的海域则由永备工事来防守。”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原来如此。”

  在听完陈震的解释之后,他甚至认为长乐县东区都可以取消所有永备工事,顶多以半永备工事来防守即可。海防线最重要的作用是与敌人军舰保持火力制衡,制造抢滩登陆的压力和伤亡代价,并不是要把整个海岸线都封锁起来,弄的彷佛密不透风似的。即便敌人的登陆部队在东区登陆,那接下来只要有陆军在城镇布防,照样可以起到阻击敌人的作用。

  不过既然已经修成,索性就按照这样的布局来办,毕竟福州是重要的港口城市,尤其是闽江入海口内的马尾地区,几乎是目前中国海军工业的核心地区,决不能有任何闪失。

  郑志贤手里的指挥鞭落在了中区防线,他接着介绍道:“我们中区防线全长六公里,拥有长达两公里半的永备工事,在靠近闽江内部的部分则全部是半永备工事。所有工事有三个交通系统连接,除了山区公路和工事通道之外,还有非常隐秘的地下交通设施。”

  吴绍霆扬了扬眉毛,问道:“地下交通设施?是把整个山区都连通了吗?”

  郑志贤点了点头,说道:“回元首,是的。整个地下交通的详细路线是目前我们第十二司令部最高机密,它能够保证我们即便在敌人海军最强炮火压制之下,依然能有效的维持整个海防运作。说到地下交通线,在此也要向元首阁下介绍我们中区最引以为傲的超级炮台,隐藏在地下工事三号线出口的一零五号炮台,我们将其命名为唐蓂赓炮台。”

  说到这里时,站在一旁的唐继尧连忙尴尬的笑了起来,解释着说道:“一零五号炮台是德国工程师主持设计,按照他们西方人的习惯,总喜欢用人名来冠以炮台的名称。当时我一直强调在中国没这个必要,即便要命名也应该以元首之名才是,毕竟南方海防线工程计划是元首一力主张,最大的功劳必然要属元首。”

  吴绍霆哈哈的笑了起来,他罢了罢手说道:“会泽兄,毋须谦虚,这是你应得的殊荣嘛。辛辛苦苦督修南方海防线,三个省来来回回的跑动,功劳苦劳都是有的。”

  唐继尧呵呵的笑了笑,连忙说道:“都是元首领导有方。”

  吴绍霆转向郑志贤问道:“你来介绍一下这座唐蓂赓炮台,为何他能被称为超级炮台!”

  郑志贤点了点头,于是说道:“其实我们长乐县大部分炮台的火炮都是广东厂最新生产的岸防炮,采用了中德张盛霆公司最先进的炮火技术,无论是从构造还是材质上,可以说我们的岸防炮已经达到世界领先的水准。尤其是唐蓂赓炮台的两门大炮,更是德国工程师根据一零五号炮台地形、射角和环境进行量身定制的火炮,也是我们整个长乐防线两大主炮之一。大炮口径两百二十五毫米,采用专用铁轨可进行小范围移动,底座可向左右大约一百度的方向旋转,在熟练的炮兵操作下一分钟内平均可以射击四到五发,理论最大射程二十一公里,有效射程十五公里,可操作射程十一公里。因为隔得太远了没办法瞄准。”

  吴绍霆点了点头,他知道中德张盛霆公司每年都消耗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美元的研究费,这还仅仅是研究费用,生产的费用还要另外细算,但是却没有时间花心思来关注中德张盛霆公司的研究成果。没想到这一年多的时间里,中德公司在重火力装备上的研究越来越娴熟,不知不觉都达到世界水平了,不得不承认这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情。

  “很好,”他一边说着,一边站起身来,“现在带我去工事上看看。”

  “元首,不如就去长乐防线第二处主炮台吧。”陈震提议的说道。

  “带路吧。”吴绍霆说道。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883章,海防线计划背后

  一众人从司令部出来,乘坐军用机车向山阳半腰前去,颠簸了几分钟之后到达了前沿阵地。这个时候机车已经无法行驶,众人下车之后改用步行,沿着防御工事的水泥通道一路向东前进,整个防御工事都是混凝土修筑,原本工事内部的通道只扑了一层青石子,不过后来发现海边过于潮湿,然后又用水泥在走道上过了一遍。

  防御工事是梯形结构,吴绍霆现在走的地方是半山腰最上层的部分,大部分步兵据点和少数一些岸防炮从山半腰向下方分布,其他关键和重要的炮台位置则沿着山半腰向山坡上方分布,只不过为了保证岸防炮隐蔽,所以正面没有明显的工事痕迹。

  “很快山上的树林会重新生叶,到时候漫山遍野一片绿色,隐蔽性会更好。”走在吴绍霆后面的陈震介绍道。

  “元首您请看,从这里开始就是连续两公里半的岸防地基,下面那一排灰色的混凝土建筑就是步兵掩体……您要仔细看,现在天色太暗,可能不太容易看得到。这些步兵掩体是防止敌人抢滩登陆的利器,采用三层叠式机构,尽可能的保证持久作战和火力集中,同时也能确保第一时间将沦陷区域隔离。”唐继尧说道。

  “很好。”吴绍霆点了点头,继续向前走去。

  “整个前沿阵地的交通线是以山区公路为主,而防御工事的通道,也就是元首您现在走的这条通道,为了保证在危急的时刻能切断沦陷区的交通,因此才采取这样非机动车行驶的道路。不过每隔一公里左右会有一个衔接口,就如刚才我们乘车抵达的地方那样,后方的运输车可以通过衔接口把物资输送到前线,再由士兵搬运到各个作战位置。”郑志贤说道。

  “原来是这样,我正准备询问你们是不是打算依靠低下交通线来保证后勤运输。”吴绍霆恍然的说道。

  众人走了大约一公里,离开了防御工事的主要交通道,沿着另外一条小山路向山坡上方前去。此时天色已经完全黑了下去,尽管耳边能听到呼呼的海风和浪花声,可是放眼看去海面是黑乎乎的一片,借着星月之光才能勉强的看到一些轮廓。不过吴绍霆很清楚,以自己目前居高临下的视角,等到白天时视线一定很好。

  没过多久,众人来到了一处山头,向南有一处隐蔽的连部营地,而山头外围正是长乐防线第二个主炮台。连部的士兵早已集合完毕,在山路尽头等候迎接。陈震、郑志贤与连长交流了一番,然后引着吴绍霆直接来到主炮台上。

  “元首请。这里就是第一主炮台,尽管这里的隐蔽性不好,但是因为位置最高,视线最好,同时射程也能保证最远,火力输出可谓是全防线首屈一指。”郑志贤先一步来到炮台外围,整个炮台占据了整个山头,不过只有前沿一道混凝土防护墙的防御设施,后方倚靠着一座很大的山岩。

  第一主炮台一共有固定角岸防炮一门,半固定岸防炮三门,步兵榴弹炮两门。同时在大山岩的后面还隐藏着一个军用仓库,里面不仅储藏着炮弹和大炮维修零件,还两门七十毫米备用小炮以及两挺最新研制的防空机关炮。毕竟中国是率先打出空军战术的国家,自然也要率先预备防空措施。

  四门岸防炮的型号都是一样的,全部是两百三十五毫米口径,固定角的岸防炮底座被焊死了,半固定角的三门大炮采用铁轨拖拉,可以平行转移大约六十度。根据郑志贤的介绍,长乐防线岸防炮主要为两个系列,一个是重型座的D1915系列,也就是两个主炮台的型号,另外一个是可操作重型座的L1915系列。

  第一主炮台是D1915-A式岸防炮,唐蓂赓炮台是D1915-C改式岸防炮,虽然两门岸防炮的口径有所不同,不过根据D1915-C改式岸防炮的设计原理,在必要的时候同样可以用A式岸防炮的炮弹。只不过A式炮弹用在C改式岸防炮上会有很多不稳定因素,比如有可能会造成“近程弹”,也有可能造成“误差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5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51/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