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64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滨口雄幸快速的在脑海里盘算了一阵,随后叹了一口气,试探的说道:“可否七千万日元?五千万美元的价格也着实有些昂贵。诸位阁下应该很清楚,我们日本国目前的经济环境并不好,国民百姓的生活已经大不如前,这个时候很难再肩负如此沉重的财政支出。再者,诸位阁下可以往更长远的利益去想,即便租期只有二十年,每年七千万日元也能为南京中央政府的国库充裕不少。”

  冯国璋冷冷的哼了一声,揶揄的说道:“五亿日元让你说成七千万日元?滨口先生,单单甲午战争的赔款也不止这个数字,再加上之前的庚子赔款,相比之下这五亿日元只不过是九牛一毛而已。”

  伍廷芳提高了声音,严肃的说道:“就是,既然你们日本支付不了这么多租金,那索性不要租这么大的地界。大不了我们在台湾划几个县镇做为租界,这样总能缓解日本财政的窘境了,你看如何?”

  滨口雄幸暗暗捏紧了拳头,心中怒不可遏:你们还真以为能收复台湾了,给你们租金已经很给面子了,居然还得寸进尺。他的表情受内心情绪的影响而显得非常阴沉,可是即便自己内心有千言万语的愤怒,然而只能竭尽所能的遏制在肚子里,不能轻易的表露出来。

  “请允许在下说一些发自内心的实话,如果诸位一定要求支付如此巨额的租金,在在下的职权范围之内必然是无法决定的,而为了维护中日之间的关系,在下也会尽力与我们国内沟通,看看能否找到合适的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是如此一来,整个会场的期限不得不向后拖延,到头来对中国的利益未必是好的。”沉默了一阵之后,他不带任何感情的说出了这番话。

  “你这番话倒是很有诚意。”冯国璋若有所思的说道。

  伍廷芳、陆宗舆以及顾维钧三人则再次低声交换了一下意见,外交部的会议室内陷入了一种令人郁闷又躁动的气氛中。中日双方的代表都聚精会神的等待着结果,也都寄希望在一天之内解决所有闲杂的问题。日本方面既然已经决定息事宁人,也不在乎这场会议能拖延多久的时间,相反还能让之前的计划进入正常的阶段。

  “既然如此,我想试问滨口公使你,在你的职权范围内能接受什么样的价格。”伍廷芳拿出一副煞有其事的语气来问道。

  “八千万日元,这是在下能做主的最高限度。”滨口雄幸表情郑重的说道。

  “如果这样的话,我们是不能接受的。”在伍廷芳还没有开口说话之前,冯国璋抢先表示了自己的态度。他这番突如其来的话,一下子让全场都有些惊讶,包括中方自己的代表。外交部和总统府都很清楚,台湾在短时间之内是绝不可能索要回来的,这次之所以要跟日本人谈,无非是奉行“亚洲战略”的惑敌计划,能捞到一笔好处自然是最好,当然更重要的还是麻痹日本国。

  既然滨口雄幸态度如此坚决的只能把金额限制在这个程度上,反正对中国来说不算吃亏,拿到八千万日元基本上就有了充足的开战经费,毋须再继续浪费时间下去。

  “副总统先生,那依照您的意思,这次会谈是无法进行下去了?”滨口雄幸冷着脸色说道。他暗暗在心里下定决心,如果冯国璋还是像上次那样态度不和,坚决不肯退让半步的话,自己索性站起身来离开,反正事情已经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了。

  “五千万美元,这是我们的底线,台湾是中国不可分割的领土,前清这个烂摊子必将在今日由我们中华民国来收拾干净。不过考虑到滨口先生与日本政府的窘境,我们可以再放宽一些条件,你看如何?”冯国璋慢条斯理的说出了自己的意见。

  “如何放宽条件?”滨口雄幸立刻问道。

  “八千万日元按照现在的汇率应该是一千九百万美元。我们签署这份合约之后,可以在附加条款上追加一项协议,日本国将一年租金分为三期来交纳,余下三千一百万美元可定在今年十月份和明年一月份交纳,你看如何?”冯国璋说道。

  滨口雄幸虽然觉得这不是什么好主意,但只要能顺利拖延时间,等到日中大决战过后,到时候一切都可以重新再谈,别说让中华民国把这一千九百万美元吐出来,还要让他们付出更沉重的代价。总之,现在的忍耐只是为了以后获得更多的利益,所以他必须忍。

  “看来,也只有这个办法了。”他故作无奈的叹了一口气,缓缓的说道。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22章,吴绍霆的决定

  为期三天的奉天军操在四天前正式结束,整个军操会演还算有模有样,北一集团军各师师长好不容易从兵变和刺杀事件中调整过来状态,同时还要把本部人马精锐的一面展现出来,自然不敢掉以轻心。

  四月底的东三省一片阳光明媚,虽然气温仍然没有升高,可冰冷的空气反而让人们感到精神抖擞。在奉天城外苏家屯军营,即便按照原定计划,各师早已向新的驻扎地点转移,不过集团军司令部依然留在这里办公。

  龙云敲了敲吴绍霆办公室的房门,还没等到里面的回应,自顾自的就推开了门走了进去。

  吴绍霆正在与总统府幕僚商谈约见朝鲜独立运动代表团的事宜,大约十天前总统府发来消息,冯国璋以副总统身份正式接见了李东宁、金溪范等独立运动主事人,首次开始商谈有关中朝合作共同对抗日本的合作事宜。当然,这次会谈仍然只是初窥门径,除了掌握朝鲜独立运动目前的真实实力之外,并没有透露更多的援助计划。

  考虑到中日矛盾愈演愈烈,同时东三省的准备工作业已接近尾声,吴绍霆应该与朝鲜方面进入更深层次的交涉,不仅如此,还要借助这次与朝鲜方面的联络,埋下自己单方面针对朝鲜的未来计划。

  “元首,南京的电报,副总统跟日本人已经差不多谈完了,不过日本有附加的条件,伍部长在电报里交代一定要让元首您亲自斟酌。”龙云一边向办公桌这边走来,一边迫不及待的说道,他手里拧着公文包,在接近办公桌时从公文包里取出了一份电报文件。

  “哦,什么条件?”吴绍霆抬头问道。

  “日本方面希望我们发布中日友好声明,同时签署互不侵犯备忘录。”龙云说着,把电报文件递到了吴绍霆面前。

  吴绍霆一时没有急着回答,他打开电报文件仔细看了一遍,脸色渐渐严肃起来。他当然知道日本人这两项附加条件是什么目的,一方面是希望借助所谓的“声明”或者“约定”,来完成花钱消灾的最终目的,另外一方面则是凭借这次交易来降低中国的威信,连刺杀国家元首的事情都能靠金钱来解决,可见中国的外交态度多么软弱无能。

  在一旁的张孝准虽然没有看过电报,但是却从龙云口中听到了主要内容,他立刻说道:“元首,这可是小日本的阴谋呀,无论如何我们不能答应他们。看看南京、北京,再看看奉天甚至东三省全境,我们好不容易经营起来的对日舆论,老百姓们现在可是非常赞成我们跟日本人开战。如果在这个时候签署声明和备忘录,无疑是给老百姓头上浇了一桶冷水!”

  龙云连忙点了点头,说道:“是啊,小鬼子摆明是要在这件事上摆我们一道。大不了跟小鬼子再谈,把价格降低一些,但是无论如何不能答应这两点。再不行,索性咱们一分钱不要了,直接跟小鬼子开战就是!”

  吴绍霆把电报文件丢在了桌面上,沉思了足足一分钟的时间,随后说道:“回复南京,就按照已经决定的意思来办。”

  在场的众人都感到很吃惊,大家已经把话说的很清楚了,可为什么元首还要决定如此?

  张孝准连忙问道:“元首,这又是何必呢,眼下明明是我们占据了优势,如果我们现在答应了日本人的这些附加条件,那就变成是日本人占优势了。”

  龙云点了点头,跟着说道:“是啊是啊,元首,您一定要三思。”

  吴绍霆平静的说道:“你们应该注意到在这份电报里面伍文公的措辞,以伍文公的外交经验,如果能继续向日本施压迫使他们妥协,他一定不会发电报来向我请示。可见,在谈判桌上大家都陷入了瓶颈,八千万日元基本上是日本政府最大的限度了,而对我们而言,这八千万正好是充足的战争经费。”

  张孝准叹了一口气,他加重语气说道:“元首,正所谓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兵法有言,人和为上。经费固然重要,可是只要我们能打赢这场战争,必然能获得相应的战利品来抵消经费。可是人和不一样,机不可失失不再来,若是说民心自然冷却倒是情有可原,可若是我们刻意打击民心的话,那可是此消彼长的后果。”

  吴绍霆依然不惊不躁的态度,缓缓的说道:“你以为我不知道这个道理吗?你以为伍文公不知道这个道理吗?是的,诚如你所言,若是在这个时候发布中日联合声音和互不侵犯备忘录,对民心、对国威都有不小的损失,看上去是日本人占了便宜,可试想一下,这也正好应对了我们之前布置的策略,麻痹日本人。”

  龙云和张孝准听了吴绍霆这番话,纵然心里仍然有理由继续反驳,可是一时半会儿又没有说出来的信心。事实上,提出利用刺杀事件来争取更多利益、顺便麻痹敌人的计策正是张孝准本人,可是他自己也没想到,日本人还会玩出这样的对策,着实有几分进退两难。

  “其实这件事我们没必要纠结,正所谓为政者当有身不由己的时候,民心固然重要,可也要分清楚大局的趋势。无非是一个月的时间而已,等到我们大获全胜之时,全国百姓不会记得你彼时彼刻的软弱,只会记得你此时此刻的光辉。日本人可以从长远利益出发,我们更要有这种先见之明。”停顿了一会儿,吴绍霆继续说道。

  “可是……总觉得……我们很难对外宣布这件事。”龙云脸色纠结的说道。

  “确实如此,不过我想我们可以在运用一些手段,将国内的注意力转移到来自协约国的压力上面,可以对外声称受协约国的集体威压,不得不采取中和的措施。等到时候我们对日本宣战时,即便协约国因为军事盟约而站在日本一边,国民百姓的情绪正好可以针对所有外敌。”张孝准在思考了一会儿之后,果断的建议道。

  “很好,就这么办。”吴绍霆觉得这个办法有利无弊,点了点头表示赞同。

  “那现在只能如此了?”龙云叹了一口气说道。

  “尽快安排回复电报的事,另外在发布中日声明和互不侵犯备忘录之前,尽可能的做好准备工作,总之我不求能扭转舆论声势的方向,但一定要把整个事件说的通透一些。编一个好一点的理由,大不了跟日本人合谋一下。”吴绍霆交代道。

  “是。”龙云点了点头。

  “三十五师、三十六师的转移工作已经差不多,剩下的三十四师、三十七师也都很顺利。唯一让我有些拿不准的还是东三省第一路军的情况,希望张雨亭不要在这件事上出什么篓子。”吴绍霆忽然转移了话题,回到目前东三省最主要的工作上面。

  “有松坡将军在主持大局,应该不会差到哪里去的。”张孝准说道。

  “希望如此。早上我们已经讨论很久了,在这件事上不要再拖延了。”吴绍霆说道。

  “什么事?”龙云有几分疑惑,他还不清楚早上吴绍霆在办公室会谈的内容。

  “是关于约见朝鲜人的事。目前李东宁他们已经都在南京了,过几天就会到北京等候我们的通知。”张孝准说道。

  “安排在下个月的三号吧,就在苏家屯这里会见。不过要另外通知,我要会见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的所有领导人,而不是李东宁一个人。”吴绍霆强调的说道。

  “那就这么决定了。”张孝准点了点头。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23章,接见朝鲜人

  几天之后,中日关于台湾租界问题进行了最后的落实,冯国璋、伍廷芳与滨口雄幸签署了旅顺租金合同以及中日友好声明书。不过在中日互不侵犯备忘录上,双方还是进行了长达四次会议的商讨,认认真真的议论了每一条备忘录的措辞。在这段时间里,顾维钧奉命跟滨口雄幸单独会晤,共同合谋关于日本行刺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善后问题。

  在合谋过程中,顾维钧要求日方借口这是日本拥护军事派的民间组织发动的阴谋,是为了阻碍中日友好而精心设计的一场行动。并且日本内阁和中国驻日使馆联合组织搜捕行动,成功剿灭了这个民间组织的所有势力,为此日本政府还必须免除三十名高官的职务。

  起初滨口雄幸反对顾维钧提出的要求,认为这同样是在摸黑日本政府的尊严,况且凭什么在这个时候还要免除三十位相关官员?

  不过顾维钧强调,如果日方不按照这样的要求来做,中国将拒绝签署中日互不侵犯备忘录,甚至不会公布中日友好声明。

  为此,滨口雄幸紧接联络了自己的恩师西园寺公望,详细磋商了对策。自青岛战争之后,西园寺公望迫于各派军阀在国内营造的民国威胁论,在内阁的影响力极具锐减,而这次中国提出一个拥护军事派的民间组织,正好可以从侧面打击军事派的气焰,同时本来就是一个假设的组织,对实质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于是他回复滨口雄幸,让其答应这项条件。

  正式宣布中日友好声明和公开中日互不侵犯备忘录的时间定于五月五日上午,历史上将会称为“双五中日协定”,许多历史学家会将这份协定认为是中日大战之前的“山雨欲来风满楼”的意义,也是对政治界具有鲜明讽刺的事件。

  而在这一天之前,总统府新闻部已经接到从奉天发来的密电,开始大张旗鼓的营造一股铺垫声势,把每天中日谈判的内容修改成更具戏剧化然而公布出来,通过报纸和放出的所谓“内部消息”来引导群众舆论,称协约国已与日本达成共识,将会全力阻止中国向日本宣战。中国国防部的重心则放在整顿东三省军阀上面,短期之内也没有充足的开战准备。

  一时间,中国外界开始了新的一轮舆论的预热。英法俄三国公使虽然感觉到这场舆论是有预谋、有计划的官方行为,可只要中日之间不开战,他们的目的就算是达成了。

  五月三日,朝鲜独立运动组织能联系到的派系领导人,经过南京总统府的安排,秘密乘坐火车抵达北京,再特勤局和军情局派人护送前往奉天城。吴佩孚、张孝准遵照吴绍霆的通知,在奉天火车站迎接这些代表,当然,为了保证整个行动的隐蔽,情报单位一直采用最高机密的联络方式,对外声称这些人是张盛霆北方事务公司的人员。

  经过总统府多方面联系,以及朝鲜独立运动组织内部的积极配合,目前活跃在独立运动组织内部和相对在国际上有所影响力的三大派系,都已经接到通知。民族学术派以李东宁为首,其主张采取文化宣传、依靠知识分子团体来唤醒朝鲜民族独立性以到达国家独立的目的;保皇派领袖李玮钟,主张联合沙俄对抗日本,恢复大汉帝国的国号和地位,曾秘密接受朝鲜高宗的密旨前往海牙国际大会,要求欧洲各国支持朝鲜独立,并取消日本保护国的特权,只是参加海牙国际大会的各国全部承认日本在朝鲜的宗主国身份,最终未能如愿以偿;改良派领导人李承晚,代表朝鲜青年以及留洋朝鲜学生的复国意愿,一直活跃在夏威夷、纽约,试图借助美国政府的辅助来恢复国家独立。

  除此之外,还有主张采取极端手段,通过刺杀日本政要、朝鲜民族卖国贼为手段的激进派,其领导人正是金九。不过由于金九目前正被拘押在监狱之中,暂时没有办法联络,也没有办法找到其他代表人。

  下火车之后,吴佩孚、张孝准并没有直接带领朝鲜人前往苏家屯,而是安排他们在奉天城内的军营吃了一顿午饭。在乘坐军用机车进入军营后,正好赶上奉天城驻军进行拼刺训练,操场上五百名士兵身穿最新式的军服,清一色的手持着安装刺刀的“绍霆”自动步枪,一举一动整齐划一,拼刺时的呐喊声极为震撼。

  “让诸位见笑了,这是我们东三省地方军在重新整顿训练,加操拼刺技术。诸位在军营里凑合用一餐,下午一点钟我们就动身前往苏家屯。”吴佩孚故意的说道。

  之所以带这些人来军营,就是要让他们看看民国军队今非昔比的风貌,更何况这还仅仅是东三省的地方军,并不是直属于中央政府的主力部队。

  在听完吴佩孚的介绍后,李东宁、金溪范等人各有不同的表情,随后还用朝鲜语低声交流了几句话,他们当然不会因为五百人的训练而感到震撼,只不过希望能通过中国军方来协助训练朝鲜爱国志士,组成属于朝鲜独立运动的军队,凭借这支军队来完成光复国家的大任。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他们深刻认识到武装力量在革命运动中的重要性,只是若要组建一支忠于革命的军队又谈何容易?

  军营虽然简陋,不过还是准备了一些丰盛的菜肴,众人简单用过午餐,稍微休息了片刻,随后直接又乘坐轿车前往苏家屯军营。

  吴绍霆没有在他的办公室里接见这些人,在他看来自己没必要给这些朝鲜人足够的礼遇,相反是这些朝鲜人能否有值得利用的价值。几乎没有任何寒暄和开场白,他让龙云收拾好集团军司令部的一间会议室,中朝双方直接到会议室进行会谈。

  李东宁、李承晚等人先一步到会议室等候,几分钟后吴绍霆带着自己的幕僚和国防部军官走进了会场。朝鲜人立刻站起身来向吴绍霆行礼,吴绍霆只是露出政客般的笑容示意了一下,在吴佩孚一一做过介绍后,他又让众人都落座下来。

  “请诸位见谅,这次会面颇为仓促,诸位刚下火车未及休息便车马及此。如今东三省的形势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有所耳闻,所以我不能浪费任何时间。”坐下来之后,吴绍霆简单的说了这样一句话,聊作是开场白了。

  这次与中华民国国家元首的见面,尽管是由中国方面首先出面联络,不过在先后与战略情报局局长王长龄和副总统冯国璋会谈之后,这些朝鲜运动主要代表都开始迫切希望能与中华民国最高领导人见面,向吴绍霆发出请求协助的朝鲜复国愿望。虽然甲午战争之后,朝鲜国内亲华派势力大幅削弱,转而是亲俄、亲x日甚至亲x美,然而在上海设立组织机构后,看着中国政局在短短五年时间里发生极大的改变,并且还能面对面与日本为敌,可见新生的南京中央政府有多么强大的实力。

  抛开其他因素不说,从一九一零年朝鲜与日本合并之后,他们这些民族独立运动的爱国志士曾经付出了多少努力,试图呼吁其他国家协助自己的祖国。可除了俄国稍微有所交流之外,其他国家几乎没有任何官方人员愿意跟他们见面,更别说这些国家的总统、主席、总理了。如今身为国家元首的吴绍霆肯接见他们,不管招待的规格有多么简单和仓促,他们都对这次见面感到欣慰。

  “哪里哪里,只要能见到元首阁下,哪怕通宵达旦都不会有困扰。”李承晚连忙说道。在一个月前他收到上海的电报,几经思索之后便决定启程前往中国。当然,他到现在为止都对中国抱有的希望不是很大,只是好不容易能与一国元首见面,最起码可以通过这次见面来提高自己在独立运动界的声望和地位,巩固自己改良同志会的领导地位。

  “元首阁下百忙之中抽空接见我等,我等深表感谢。”李东宁用流利的中国话一边说着,一边欠了欠身敬礼。

  “能与元首阁下见面,是我等之荣幸,非常感谢元首阁下能在今天接见我等。”已经年逾花甲的李玮钟中规中矩的说道。

  吴绍霆微微的笑了笑,随后用审视的目光逐一打量了坐在会议桌对面的韩国独立运动家们,尤其是在见到李承晚时还额外的停留了一下。不得不说,在历史上所有开国总统当中,李承晚可以说是最不受欢迎的一个,其对朝鲜国家乃至民族所做出的贡献,还远远不如北边的伟大领袖,甚至为了所谓朝鲜独立还提出将朝鲜置于美国保护区之下进行委任统治,可谓是一个对美国趋炎附势之辈。

  南韩建国之后,李承晚推行法西斯统治,连他的政敌也常常被扣上“容共”的罪名。著名朝鲜独立运动领导人金九被其指使的现役军人杀害,同李承晚竞选总统的几人中,申翼熙在“游说途中暴死”,曹奉岩被借口进步党事件而处死,赵炳玉在美国治病中突然死去,副总统张勉则遭枪击。最终是在人民群众的反对之下被迫下台,结束了连任三届的总统身份。

  吴绍霆从始至终没有打算跟李承晚合作,只不过为了尽可能的发挥朝鲜独立运动的价值,因此才将其算在一席之中。他略微思索了一会儿,找到合适的措辞之后说道:“我之所以决定接见诸位先生,并非我们有共同的敌人,在此之前请允许我说一些直白的话,我想诸位现在是没有任何能力完成对抗日本的行动目的,所以严格的说朝鲜独立运动是没有办法与我们中国并肩而言。”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24章,各派的主张

  听到这里,在场几位朝鲜独立运动人士立刻变了脸色,但是谁都没有急于把内心的不满表达出来。尤其是李东宁和金溪范,他们两人保持很好的理性,不会因为吴绍霆的一句话而轻易闹情绪。事实上在他们活动的这些年,流言蜚语早就听得多了,更应该有见怪不怪的觉悟才是,再者吴绍霆所说的本来就是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

  停顿了一会儿,吴绍霆接着说道:“我知道我刚才的话十分冒昧,但是大家都是明白人,也都应该清楚长远的目的。我现在告诉你们,与你们取得联络,并一步一步将诸位聚集在一起,这一切都是我们中华民国副总统冯华甫先生安排的,我并不知情。之所以决定接见你们,很大一方面原因是我个人强烈反对日本吞并朝鲜,这不仅威胁到我们中华民国东北边疆的安全,也损害了自古以来中朝邦交的历史地位。”

  在这番话说出来之后,会议桌对面的众人脸色一下子舒展了不少,显然吴绍霆前后两番话造成了很明显的反差效果,原来吴绍霆从始至终都在考虑中国利益以及中朝关系,而这才是朝鲜独立运动最需要引以为援的对象。一个可以不榨取朝鲜利益,而是以正常互助为原则的国家,总比那些开国际大会高谈阔论一心只谋求本国最大利益的列强们要好得多。

  李东宁不疾不徐的说道:“能听到元首阁下这样的话,我等甚感欣慰。正因为我们深感朝鲜独立运动缺乏实际力量,因此才迫切恳切能与元首阁下见面,希望能够在某些方面达成共识,互补不足,为亚洲各国和平共处奠定基础。”

  吴绍霆笑了笑,李东宁果然是久经市面的人,这样冠冕堂皇的话都能找到合适的机会说出来,真是让人感到佩服。他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说道:“之前诸位与王局长见过面,也深入交谈了朝鲜独立运动组织目前的情况。据我所知,只要给你们足够的物资,你们有信心在三个月之内组成一支朝鲜爱国志士的武装部队,并且也能策动朝鲜各地爆发反日运动。说实话,当我看完王局长送上这份资料之后感到非常吃惊。”

  李承晚显然并不知道这次会谈,他立刻吃惊说道:“这怎么可能?首先我们要明确的是一支什么样的部队,不能说几百人或者几千人每人发一支步枪就算是部队了。你们想要的是一支有能力光复祖国的部队,这样的部队岂能是一朝一夕建成的?”

  在场的所有人都很清楚李承晚的主张,他一向反对使用暴力手段反抗日本,而是通过外交和利用列强的干涉来完成国家独立。为了这样的政治主张,他已经与许多合作过的独立人士闹出矛盾,其中还包括资助过其的一些朝鲜侨商。

  “李承晚,你这话是什么意思?”李玮钟板着脸喝问道。

  “我的意思难道还不容易理解吗?依靠组建武装力量来推翻日本在朝鲜的统治地位,这是非常不理智的行为。日本人在我们祖国的活动已经不是三年、五年时间,现在又有多少朝鲜同胞敢流血、敢牺牲?他们宁可多存点钱,移民到所谓的日本祖家,做一个上等民。我们的民族性已经岌岌可危了,若是还要爆发战争,民族性只会丧失的更快。”李承晚豪不掩饰的大声回应道。

  “你说谁不敢流血、不敢牺牲?老头子我一把年纪了,为了陛下,为了祖国,我亲自提刀上马都可以。”李玮钟激动的反驳道,最后一句话还是用朝鲜语说出来的。

  “诸位。”趁着这些朝鲜人还没有吵起来,吴绍霆不冷不热的插进了一句,“我想现在不是你们争论如何光复朝鲜主张的时候。”

  “请元首阁下原谅在下的冒失!”李承晚连忙道歉道。

  李玮钟则是冷冷的冲着李承晚哼了一声,随后一言不发沉着脸色。

  “我之所以提及这件事,并不是怀疑诸位对复国的信念,而是就三个月之内成立朝鲜独立运动所属的军事力量感到怀疑。试问,如今可以信任的并且能够联络起来的朝鲜独立运动成员,一共有多少人?”吴绍霆略带几分严肃的口吻问道。

  “元首阁下,我们组织军队的兵源,并不是在于我们能联系到多少组织内部的成员,而是在于我们组织的号召力。相信元首阁下应该知道,已经有不少朝鲜革命志士正秘密在中国军事院校学习,他们现在的努力正是为了不久之后在光复祖国的行动中派上用场。”一直没有怎么说话的金溪范缓缓的介绍道。

  “我们当然明白你的意思,”不等吴绍霆开口说话,坐在一旁的吴佩孚接过话来说道,“只是,我们元首想要知道在三个月之内,你们究竟训练出什么样规模的部队,当然,假设前提是我们中国提供周全的物资援助。”

  金溪范与李东宁低声交流了一下,随后金溪范又与李玮钟说了几句话。

  李东宁表情没有变化,语气沉着的说道:“大约可以组建一个旅的部队,这是按照贵国军队的编制来算的。”

  李玮钟接过话来说道:“军队可以在战场上成长。老朽相信,在我们朝鲜国内是有许许多多渴望复国的爱国人士,只要元首阁下愿意资助我们,再加上吾皇的诏书,只需要一年的时间我们就能形成规模,保守估计能壮大到两个师的编制。”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6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64/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