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382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先前那参谋官又说道:“何止是抓起来,还把人打得半死,不准其父母去探监。”

  蔡锷冷冷的呵斥道:“你们在胡说什么,我与张韵农一场同学,他的为人我了解的很。你们都是从哪里听来的流言蜚语,有什么凭证可言?”

  陈芳说道:“只是大家私底下这么议论,到底是否属实还真不好说。但在下认为不会空穴来风,或多或少张秘书长肯定是做了一些不好的事。”

  另外一个人也说道:“是啊,要不然元首为什么发脾气呢?”

  纵然蔡锷对张孝准信任有加,可无奈三人成虎人言可畏,他现在也拿不准张孝准到底犯了什么事。这段时间他的所有精力都放在三十八师和“市场花园行动计划”上面,再者北京大本营与国防部互不相干,自己根本无暇顾及那么多。

  “总之,”深深吸了一口气后,他严肃的说道,“我们大家都是军人,犯不着像家庭主妇那样喜欢背后议论他人。既然事情无凭无证,你们就不应该轻易相信。再者,我们现在还有更重要的工作要做,谁还有闲工夫理会这些流言。”

  众人不再敢多嘴,默然跟着蔡锷上楼来到吴绍霆办公室。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80章,高处不胜寒

  此时吴绍霆还在气头上,听到侍从官说蔡锷来汇报市场花园行动方案后,一时间根本没有心情理会这件事,这让蔡锷把文件先放下来,自己稍后看完了再给答复。蔡锷看得出来这次吴绍霆是真正动了火,他让手下们先行离开,然后自己留在办公室与吴绍霆单独会谈。

  屏退了办公室的所有人员,吴绍霆气呼呼的坐下大书桌后面,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蔡锷走上前,不动声色的说道:“元首,不管张韵农犯了什么事,我认为应该先彻底调查清楚才是,这其中必然会有误会。”

  吴绍霆冷冷的说道:“有什么误会?隐瞒重大消息不报,我这个国家元首的行营难道成了一家之私吗?”他说着,把翻开到那一页的剪报推到蔡锷面前。

  蔡锷拿起剪报快速阅了一边,顿时有几分诧异,说道:“北京大本营发生暴动?”

  吴绍霆没好气的说道:“松坡兄,你也是今天才知道的吧。看看,这就是张孝准他管理的北京大本营!”

  蔡锷再次把剪报过了一遍,比第一次看得更加详细,随后疑惑的说道:“元首,可是这份报道是在赞扬张韵农处事果断,不畏强权严惩有官僚背景的肇事者。这似乎不是张韵农犯错,而是他纠正了一个错误!”

  吴绍霆严肃的说道:“我且先问你,北京大本营发生暴动是不是严重的事情?我不管这件事是怎么引起的,这事情过了一个多月,到今天张孝准都没给我一个消息。你说说,这让我该怎么想?”

  蔡锷沉思了一会儿,说道:“或许是因为公务太忙了,毕竟空军陆战队的编练工作刻不容缓,张韵农一时把这件事忘了汇报。说不定他还是打算等回到奉天时再汇报。”

  吴绍霆讥笑道:“我们花了那么多人力物力架通北京到奉天的电话线,一通电话的事情你还要给我瞒一个月之久?”

  蔡锷一时不知道该如何为张孝准开脱,甚至在这个时候同样怀疑张孝准是否在背地里搞小动作。尽管这篇报道是在褒扬张孝准惩治官僚子弟的果断,可新闻未必都是真实的,再者既然是好事,张孝准又有什么不好上报的?张孝准之所以不上报,会不会另有隐情?

  缓缓的吸了一口气,他平静的说道:“元首,不管如何,您现在发脾气是没用的,不如等张韵农返回奉天之后再好好调查清楚。”

  吴绍霆看着蔡锷说道:“松坡兄,我最近在军营里听到一些风声,你应该了解我,在没有真凭实据之前我是不会把这些流言放在心上。可偏偏再加上张韵农刻意隐瞒北京大本营事务不报,你说说,这叫我如何去想?”

  蔡锷皱了皱眉头,疑惑的说道:“元首,你已经听说了?”

  吴绍霆没有直接回答蔡锷的话,反而用一种认真而威严的口吻质问道:“松坡兄,我知道你与张韵农是日本陆军士官学校同期同班的校友,我不希望在国防部或者北京大本营里面出现什么陆军士官学校派系、什么国防大学派系。经历了庆元会议之事后,这种内部小集团的问题我绝不会轻视,你明白吗?”

  蔡锷脸色渐渐难看起来,他没料到这件事还会牵扯到自己头上?要说他了解吴绍霆的性格,可是吴绍霆应该了解自己的性格才是,无论是北洋政府还是执政府又或者是现在的南京中央政府,自己向来都是公事公办,绝不掺和任何党政争斗。

  不过没过多久,他脸色渐渐释然开来,位高权重者总会有经历一些事与愿违的状况,或许自己没有搞什么内部小集团、陆士派,但下面的人顶着自己的名义来搞也不是不可能。

  “总之,”吴绍霆见蔡锷没有说话,于是接着又说道,“这件事我会严查到底,我倒要看看下面有多少人瞒了多少事情。”

  “元首的意思我很理解,国防部必然尽力配合调查。”蔡锷微微叹了一口气说道。

  “松坡兄,你应该明白什么叫高处不甚寒。这不止是在说你,同样也是在说我。”吴绍霆意味深远的补充了一句。

  蔡锷当然明白这句话,很显然用这句话来形容现如今的吴绍霆在合适不过。

  广州革命时期吴绍霆是一个礼贤下士的人,执政府时期则是仔细分拨派系、顺我者昌逆我者亡,而到了如今天下一统,他高高在上坐在元首的位置,在其周围已经不会有任何可以完全信任的人,无论是顺者还是逆者,为了保证自己的统治地位,一切皆可下手。

  当真是高处不胜寒啊……蔡锷暗暗的默念着。

  ————————————

  吴绍霆为北京大本营大怒的事情很快在苏家屯军营传开,而这让之前在军营里流传对张孝准不利的消息更加令人信服,若不是张孝准犯了十分过分的错误,元首会如此雷霆震怒?

  倪映典同样听说了这个消息,可是他不像其他人那样幸灾乐祸,反而感到忧虑起来。

  北京大本营北大门暴动事件之所以没有及时上报到吴绍霆这里,那是因为他动用了一些关系把这件事压了下去,不仅如此,犯事的人可是自己的亲外甥,如果元首真要彻底清查下去,最终肯定会查到自己的头上。

  为此,他不得不感到忧心忡忡,没想到自己只不过做了一件人之常情的事,倒头来却招惹到如此大祸,早知今日当初还不如就让这件事曝光,严惩那不成器的外甥,说不定还能博得一个大义灭亲的名声。

  倪映典惴惴不安的情况很快让李鸿祥发觉,尽管平日李鸿祥与倪映典没有多少交情,但其深知倪映典的外甥是北京风波的起始人,最近元首为此事发怒必然要波及到倪映典本人。于是,在一次国防部傍晚例会结束之后,他单独找到倪映典闲聊了一阵。

  “前日元首大怒,是为北京大本营隐瞒暴动事件不报,似乎与倪大人有几分丝缕关系。”没聊到几句话,李鸿祥故意压低声音把话题转到正事上。

  “李大人,何出此言。”倪映典正为这件事烦心不已,就好比自己心头的伤口让人揭开伤疤似的,脸色一下子拉了下来。

  “诚实的说,倪大人于情并没有错,年轻人不懂事,好好教育指正即可,更何况所谓‘暴动’之事无非是一些嚼舌头者故意夸大而已,据说当时也不过是百余人情绪激动罢了。只是于理来说,倪大人被不该插手这件事,任其按照程序来走即可。”李鸿祥款款而谈说道。

  “若没什么事,李大人,我就先走了。”倪映典冷冷的说道。对方所说的话完全都是废话,与其在这里受人评头论足,还不如自己找个地方清静。

  “倪大人留步,还请稍安勿躁。今日特意与倪大人谈及此事,并非是为倪大人徒增忧虑,无论如何你我都是国防部同僚,更何况原本一桩不大不小的事件却要闹得鸡飞狗跳,又这个必要吗?因此,在这件事情的立场上,我必然站在倪大人这边。”李鸿祥不慌不忙的说道。

  “是吗?那可真是要感谢李大人了。”倪映典听到这里,心绪稍微好了一些,但仍然有几分不耐烦的表情。

  “我知道倪大人现在很像解决这件事,或者说,避免引火上身。或许我可以帮上倪大人一些忙。”李鸿祥正色的说道。

  “哦?李大人如何帮我?”倪映典微微怔了怔,忙不迭的问道。

  “在这个时候,我们国防部诸人一定要团结一致,拉拢更多的部员站在倪大人这边。北京大本营无非是元首直辖的行营罢了,之前发生的种种事件只要稍微仔细分辨,完全可以大事化小,元首之所以发怒是因为他不了解所谓暴动事件的真实情况,即便真要追查下去,倪大人追随元首这么多年,功劳苦劳比比皆是,难道元首连一个人情都不给吗?”李鸿祥仿若高谈阔论似的说道。

  “仔细分辨……只怕元首早已先入为主了。”倪映典叹了一口气,幽然的说道。他从李鸿祥的这番话中仅仅只听到了一点有利的地方,那就是让国防部当中更多的官僚站在自己这边,力挺自己去应对这件事。

  好歹他是从广州首义就跟随元首东征西讨,论资历、论功绩都有有目共睹,这些年活跃在军政两界多多少少有一些声望,在国防部里有不少高级军官、幕僚和文职官员都是自己的亲信。再加上当年广州首义时的不少宿老将军、政治活动家们相熟,比起张孝准这个资历尚浅的后辈来说,自然能更容易拉拢一批人站在身后。

  不管元首调查的情况怎么样,哪怕要追究假公济私的责任,只要有这么多人帮忙说情,到时候也能渡过难关。

  “倪大人,元首先入为主又能如何?只要我们国防部团结一心,大家里里外外都支持倪大人,以倪大人元老的身份难道元首还不能网开一面?再者,这件事元首未必会先入为主,一事归一事,北京大本营出了问题那自然是他们的责任,就算是您的外甥惹得祸,也不见得与倪大人有什么关系。谁家还没有一个让人操心的亲戚?”李鸿祥慢条斯理的说道。

  “你说的是,不管怎么说,我还是要先多谢李大人能帮上忙。”倪映典缓缓点头的说道。

  “其实,张秘书长在这件事上大刀阔斧的动作,无非是想扩大北京大本营的势力,趁机来排挤我们国防部。如今不单单是我一个人这么认为,我们国防部其他部门都有这样的觉察,所以倪大人放心,无论如何我们都不会让这件事影响国防部的声威。”李鸿祥说道。

  听到这里,倪映典心里渐渐有了另外一个想法,之前他一直是担心自己会被元首调查,可是现在与李鸿祥交谈过后却又发现,或许真是张孝准在背后搞鬼。他之前仅仅发了一些牢骚,但如今国防部上上下下都在指责张孝准,谁知道张孝准究竟是不是一个工于心计的人?

  “李大人说的有道理,既然如此,在这件事上还多得仰仗李大人了。”倪映典说道。

  “稍后我会与几位部中好友提及此事,只要我能帮上忙的地方,一定全力为倪大人出力。”李鸿祥煞有其事的说道。

  倪映典心中顿时感激不已,李鸿祥可谓是滇系官僚在国防部的领头人物,有李鸿祥出面组织必然能拉拢更多的人站在自己这边。他连忙说了一些道谢的话,甚至还毫不遮拦的许下一个人情,不管怎么说只要国防部团结一致,再加上追随元首的交情,这件事基本上已经解决了一半。

  李鸿祥之所以要帮倪映典,不仅仅是为了国防部的利益,更是为了滇系集团的利益。纵然云南现在没有了督军,可身为国防部副部长的唐继尧照样是重要大员,无论如何都要巩固滇系集团在中央政府的发展。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81章,分拆计划

  张孝准在接到奉天的电话后,自然感到十分冤枉,不过他心中并没有太多担心,只要把这件事一五一十的向元首交代清楚,元首必然会知道谁对谁错。当即他一边匆匆处理北京的事务,一边安排前往奉天的火车,只不过即便自己现在想要快点前往奉天,也要先把空军陆战队的编制工作完成,因此最快还需要三两天的时间。

  就在这三两天时间里,奉天的公务竟然越来越忙,吴绍霆不仅要听证市场花园行动计划方案,同时还要接见德意志银行的代表。纵然他最近情绪非常不好,可这两样事都是刻不容缓,无论如何都要耐着性子尽快处理。

  市场花园行动计划的细节基本上全部确定,正式执行计划的时间定于九月二十五日开始,空军陆战队和海军陆战队于九月二十六日行动。行动之前的所有船只、飞艇、武器装备等等从月初开始便再进行准备。

  空军陆战队第一着陆地点定于平城东北三十里的旷野,第二着陆地点则在平城西北二十里的丘陵荒野。第一空中骑兵旅会分别乘坐五十艘大型空艇,从一千米以上的高空跳伞降落,改装过后的空艇为了保证有足够的浮力,一艘空艇最多运载四十名士兵,至于武器装备则由另外空艇装载,因此整个行动预计要持续三个晚上。

  海军陆战队的登陆地点定在苍洞里西南海滨,附近有一些小渔村,但是根据情报显示并没有日军的警戒哨。

  跟之前设想的情况一样,四个海军陆战队旅在辽海支队和远东舰队的掩护下,使用登陆艇抢滩登陆。行动分为四次,九月二十六日第一次,九月二十七日第二次,九月三十日第三次,十月二日第四次。

  当然,登陆地点不会是一成不变,根据每一次登陆作战的具体情况,以及敌后战场的开辟进度,海军方面会随时做出进一步的调整。如果战场顺利的话,可以更大胆的开辟新的登陆点,制造更多的敌后战场;反之,则循环渐进、步步为营,尽量以保守的姿态执行后续。

  吴绍霆在听完所有描述之后,认真的思索了一番,几乎能考虑到的地方都没有错漏,具体的效果就要看战场上的实际运用,以及空降部队、海军陆战队的实战发挥。

  总得来说,他对蔡锷制订的这一套方案感到很满意,在稍微提了一些小问题后,即正式签署作战计划生效命令。

  之后,吴绍霆来到苏家屯军营装备基地,视察了空降部队和海军陆战队的装备,重新检查了各种跳伞包的配件,行军背囊的大小尺寸,特制防碰撞弹药箱,防水包装袋等等。

  一名陪同的国防部军官介绍,这些装备都是这一个多月以来加紧赶制,不过每一件成品出厂时都经过严格的检查,所有代工生产的工厂都派驻了监工人员,确保不会出现任何瑕疵。

  当然,既要保证生产速度,又要保证产品质量,不得不说这一个月来在这批作战装备的开销上可不小。可以毫不谦虚的说,市场花园作战行动是中国军事史上目前最昂贵的一次作战,也将是革新战场模式的重要战役。

  次日,吴绍霆在奉天城内接见了德意志银行的代表,陪同银行代表前来的自然是菲利普上校和马克西米秘书官。

  吴绍霆不能猜出辛慈公使极力动用私人关系,拉拢德国国内私人财阀来执行“东亚复苏计划”的用意,或许是辛慈公使确实被这个计划打动了,又或许是这些私人财阀闻讯之后,看到有利可图所以反而找到辛慈公使来促成此事。

  不管是哪一种可能,或者有没有第三种、第四种可能,吴绍霆从一开始已经有先入为主的想法,与私人财主合作必然会承担很多无妄的风险,没有一国政府牵线搭桥的战略利益始终是无法得到保障。

  正因为如此,他已经在心中留下一道底线,如果这些德国财阀不能遵照自己的要求来执行这套“东亚经济复苏计划”,自己宁可暂时搁浅这个方案。

  会谈被安排在奉天城内一处官方会馆之内,整个楼层都被特勤处严格清理检查了一番。

  德意志银行的代表是一个四十来岁的中年人,名叫奥古斯特·霍夫曼,有着德国人普遍的啤酒肚,留着上个世纪末流行的俾斯麦胡须。举手投足之间显得彬彬有礼,但是同样给人一种刻板而不通变化的感觉。

  奥古斯特一直从事德意志银行私人财政管理工作,是德意志银行与各大财阀之间保持联系的经纪人,至今过手处理的资金超过三十亿帝国马克,在德国金融界算得上小有名气了。

  吴绍霆在会谈上没有继续透露任何关于“东亚经济复苏计划”的内容,只是一味心思的从奥古斯特口中询问关于合作的方式。

  奥古斯特算得上是一个循规蹈矩的人,既然中国人一定要先了解德国方面的意见,鉴于自己之前已经听说中德双方同意加强保密措施,因此没有太过固执某种意见。

  他将一份合作草案的内容大致介绍了一番,这份合作草案是由德国方面提出,但最终是需要与中方进行详细的磋商和修订。在此次会面之前,德国六大财阀已经举行了多次碰头会,先是确立了可调用资金的数额,折换成美元大约有六亿之多。

  不仅如此,以六大财阀的经济人脉,在瑞士、瑞典、美国、阿根廷等国家都能招募到更多的二级合作伙伴。并且对这些合作伙伴根本不必透露任何机密消息,只用告诉是一次金融投资活动,然后把“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分拆为多个子计划来制订投资计划书。

  至于六大财阀的合作方式,奥古斯特告诉吴绍霆,既然德国方面的出资者是商人,那自然应该以获利为首要目的。德国财阀之所以对这次计划很感兴趣,一方面是其中有极大的利益可图,另外一方面则是投资和获利的时间不用太长。

  正因为考虑到这两点,德国财阀认为他们只需要介入整个计划中的两个部分,其一就是打压国际黄金价格,趁机做空黄金,其二是在日本制造一场金融泡沫,榨吸日本社会财富。

  当然,这仅仅是目前德国方面掌握的有限资料为依据,具体的方案还要在获得全面“东亚经济复苏计划”之后才能确定。

  对于奥古斯特的介绍,吴绍霆感到很中肯,更重要的一点是他从对方的话中获得一个灵感,那就是把整个“东亚经济复苏计划”分拆成多个子计划,不同的参与者执行不同的计划,而中国则做为幕后调控者,把这些计划撮合在一块,点燃东亚金融风暴的火药桶。

  随后,他没有与奥古斯特继续深谈什么,只是似是而非的说了一些闲话,然后表示自己需要慎重考虑一段时间再做答复,约定下次会谈的时间地点,便结束了这次谈话。

  奥古斯特、菲利普上校和马克西米显然有些不知所措,他们都觉得这次会谈根本没有谈到任何实质的东西,甚至怀疑吴绍霆是不是还因为顾虑私人财阀介入的问题,所以不太希望执行这次计划。

  不过好在吴绍霆约定了下次会谈,对于遵守规矩的德国人来说,他们当然会允许吴绍霆有另外的打算和考虑的时间。

  吴绍霆返回苏家屯军营,立刻召集金融战略办公室的众人,他先听取了马寅初等人最新预测的“东亚金融复苏计划”的汇报,接着又吩咐马寅初把整个计划分拆成多个子计划,尽量消弱破坏的痕迹,让这些子计划看上去无非是普通的投机活动而已。

  马寅初不太明白吴绍霆这种做法的用意,但是却没有过问其中。

  卷七:大中华民国 第982章,返回奉天

  张孝准抵达奉天是九月二十五日下午,他顾不上在城里休息一夜,立刻乘车前往苏家屯面见吴绍霆。此时当他重新走进苏家屯军营里,总发觉周围的人看自己的目光多有变化,尤其是在走进元首行营楼房,那些高级幕僚和军官们脸上的猜疑跃然纸上。

  他暗暗叹了一口气,总不会事情越来越大了吧?

  当然,他并不清楚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心中也没有在这件事上太过担忧,自己坚信只要能把事情解释清楚,一切迟早会水落石出。

  吴绍霆本来不打算在这个时候接见张孝准,一方面是时候已晚,另外一方面则是故意要给张孝准一个坏脸色。不过最终考虑到市场花园行动已经进入倒计时,而张孝准这此次行动中担任的重要角色,总不能误了这头等大事。

  经过一番通报,张孝准走进了吴绍霆的办公室,在看到正站在窗户前抽烟斗的吴绍霆时,他一时间又不知道该如何开口。

  “元首,第一空中骑兵旅的编练工作差不多……”思索了一阵,他只好先以公事开口。

  “我打电话让你回来,你以为我是让你汇报军务工作吗?”吴绍霆没有回过身,在长长的吐了一个烟圈之后,他低沉着声音说道。

  张孝准怔了怔,他当然知道元首迁怒自己的原因,只是颇有感到冤枉。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3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8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