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09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而就在日军第二道防线告破的前一天,春川战役正式打响。

  北方第一集团军三十三师、三十四师、三十五师和三十六师经过五天时间的部署,完成对春川外围的战略包围,之后才有条不紊的开始围攻作战。

  在平壤的三十七师和沙里院的五个海军陆战队旅,同样在三月底时向前线推移,沿途控制了平壤与汉城之间三分之二的铁路线,他们的目标开城。只要拿下开城,中国军队几乎可谓是掌控整条平汉线的铁路,从战略横切面上来说也彻底与东路战场持平。

  随着中国在朝鲜战场上步步紧逼,日本在谈判桌上的气势越来越弱,日本政府也不得不开始考虑接受中国开出的条件。只是用如此巨大的牺牲换来一时的和平,日本有希望在这段时间里恢复国力吗?再者,一旦失去台湾这块资源领土和经济跳板,日本的发展永远都会受制于外国。

  为此,日本内阁每天都在召开讨论会议,商讨该如何做出决定,整个日本政界为此事忙得焦头烂额。同时因为中国提出的屈辱条件,让民主人士和国民大众愈发认为当初不应该发动这场战争,进而舆论开始指责日本军阀势力。

  日本军事派政治势力越来越不得人心,再加上民主派政治势力趁机不断出手打击,很快各地军阀跌入政治低谷。

  时间进入四月份,协约国阵营逐渐开始关注日本与中国议和的事情。

  尽管英国不再对日本抱有任何希望,可一旦日本向中国投降,那将是协约国阵营第一个向同盟国阵营投降的国家,这对整个协约国阵营的士气将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打击。

  当然,西方国家必须承认日本在亚洲战场上牵制了中国不少兵力,如果中日之间达成议和,对中国在亚洲的扩张必然会更助涨声势。到时候英国、法国在远东乃至中东地区的殖民地都会遭受重大威胁。

  不过由于之前已经放弃对日本的经济援助,外交上也严厉斥责日本的无能,英国政府内部对此事分化成两个不同意见的派系。

  以财政大臣、外交大臣以及海军大臣为首的政治势力认为不应该干涉日本与中国之间的和谈,趁着中日和谈期间,集中所有资源扩大弗伦奇军团和印度军队,由大英帝国及其附属势力完成对中国的打压。

  然而陆军大臣、殖民地管理部大臣以及部分国X防部白厅的官员,则认为在此时应该支援日本,最起码要提供必要的声援,确保日本即便在投降之后也保留协约国阵营的身份。尤其是陆军大臣,他在与澳洲方面进行连续半个月的联络之后,一直赞成弗伦奇军团由朝鲜发动进攻,一则具备有利的基地、后勤保障和正面战场战略实施等方面的优势,二则更是最有力的支援日本,在世界大战大局上形成东西两头的轴心互制。

  四月六日,英国首相赫伯特·亨利·阿斯奎斯召开国会,国王乔治五世亲临国会大厦参加会议。英国政府不能再因为政治意见不同而僵持下去,必须尽快确定针对亚洲所有事务的政治态度,然后安排弗伦奇军团出征。为此,首相与国王决定采取投票表决的方式,来明确英国政府的政治意见。

  按照国会投票之前的程序,政党以及各部大臣将进行针对局势的演讲,来表达自己对此事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要坚持政治意见的原因。事实上这无非是一些陈腔滥调,因为在国会召开之前大家都清楚彼此为什么会有自己的意见。

  不过,就在商务大臣站出来演讲时,却提出了另外一个见解,他认为英国完全可以利用弗伦奇军团出征朝鲜的时机,借机扩大在日本的势力,甚至可以干涉日本内部的政务,从而到达势力扩张。一旦弗伦奇军团作战顺利,以日本目前的状况日后会更加依赖英国,而英国从中获得的好处不言而喻。

  商务大臣的演讲立刻引起了众多议员的关注,在场的议员大部分都保留着维多利亚时代的世界霸主思想,自然而然对“势力扩张说”大为倾心。

  一上午的时间都是政治势力的演讲,午间休息时上议院和下议院各自进行了会商,到下午时正式开始投票决定对亚洲的政策。短短一个小时的时间,大部分议员都赞成弗伦奇军团出兵朝鲜,并且以协助日本的名义开战,但对日本援助依然保留之前的决定。英国给予日本已经很多,如今即便什么都不给,日本也必须无偿提供协助。

  当天晚上,英国首相阿斯奎斯签署正式军事命令,授权弗伦奇军团随时出战。

  弗伦奇军团与曼特斯海军基地早在三月三十日就确定了作战方案,最终通过的作战计划仍然是从朝鲜进攻。尽管约瑟夫少将和弗伦奇上将都认为应该在四月之前出兵,可惜由于通讯电报的延误以及美国商船集合所需要时间,最终不得不延迟到四月上旬。

  英国首相的命令正好在这个时间到达,弗伦奇军团和中东舰队立刻进入临战状态。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51章,大正天皇

  四月十四日,三十七师和五个海军陆战队旅成功攻克开城。

  实际上开城的守军已经没有多少,由于春川战役打响,日军后方部队必须保证汉城的安全。再加上日本参谋部非常熟悉中国军队的作战战术,经常会先取得一处突破点,然后将部队迂回到后方打一个夹击战,可以说从中日开战以来这种战术屡试不爽。

  一旦春川有失,开城迟早会步入被夹击的后尘,因此索性趁着春川还能坚守的时候,赶紧把前线的部队全部撤回来。

  然而,春川的围攻战进行的并不顺利,虽然统帅部调集了四个师的庞大军队压在春川线上,后方出动许多飞机、飞艇和重型火炮,可是日军同样有两个师团的兵力据守此处。

  尽管日本本土的处境众所周知,可是就连蔡锷本人都非常诧异,日本士兵究竟凭借着什么样的精神,在缺乏重武器和空中支援之下,竟然能打出如此顽强的防守战。

  当然,这并不是蔡锷第一次见识到日本士兵顽强的一面,惠山战役打了大半年时间,还是在空中骑兵第二旅的支援下才有所突破。他不得不承认日本是一个可怕的民族,可是话又说回来,春川战役本来就不必着急,以目前全局优势来看,只要继续保持进攻的态势,春川迟早还是会陷落。

  同样是在四月中旬,南亚战争正式拉开第二阶段作战的帷幕。

  独立山地师从西贡开始向高棉发起进攻,二十二师则横穿老挝境内的金文府,直接开始攻打暹罗。经过这小半个月的休整,独立山地师和二十二师都已经做好了充足准备,并且招募起来一支由大象组成后勤交通队伍,用以穿梭热带雨林地区。不仅如此,必要的防虫防蚊等设备也都从国内陆续送达。

  在西双版纳从事政治活动已久的二十四师,经过多次与缅甸地方军阀面对面会谈后,最终制订了缅甸攻略。二十四师师长庾恩旸决定采用里应外合的作战,由波刚等缅甸籍将军先宣布独立起义,吸引驻扎在中缅边境的下缅甸军、英军和孟加拉军的注意力,让敌人腹背受敌无法集中精力应付一面,然后趁机发动突然袭击,强行切入缅甸境内。

  连续两天缅甸策动叛乱,很快就让整个缅甸陷入一阵混乱之中。趁着中缅边境的不得不调兵回防之际,二十四师从正面发动总攻,仅仅用了三个小时就歼灭了一支三千人的下缅甸军队。先头部队快速行军,务必要在三天之内攻克景栋,取得缅甸境内的立足点。

  二十四师后续部队则兵分三路,其中两路向中缅边境两翼渗透,用以牵制其他敌军,保证西双版纳至景栋的后勤交通安全,另外一路则护送物资紧随先头部队,提供必要的支援。

  原本稍微停息的南亚烽火再次点燃,而且比之前更加声势浩大。

  无论是朝鲜的局势还是南亚的局势,都对日本议和代表的心情造成严重影响。

  议和谈判已经进行了半个月之久,中国外交部代表依然是一副铁山的表情,无论日方如何明晓事理、声泪俱下,对于已经提出的条件是寸步不让。

  这半个月的谈判并非一事无成,在朝鲜问题以及战争赔款上面双方已经正式签订条约。三千万美元的战争赔款比起甲午战争清政府赔给日本的数额,按照目前汇率来算,要少大约三分之二。中国外交部很清楚日本根本拿不出这么多钱,如果把金额订得太高,只怕连贷款都的余地都没有,毕竟日本现在已经欠了西方国家一屁股债了。

  根据条约规定,三千万美元像甲午战争赔款一样,一共分为八期偿付还清。要求第一次先支付五百万美元,第二次则要求在第一次之后六个月内交付,剩下六期则一年交付一期。如果在规定期限未能交足金额,欠下的部分按照年息五厘计算。

  所有赔款交付的步骤全部是按照当年甲午战争和谈的方式如法炮制,吴绍霆特别如此交代的目的,就是要打击日本的民族自信心,让日本人知道这场战争的失败意味着他们倒退回到甲午战争之前。

  至于交回台湾和割让对马岛的事宜,日本代表团迟迟不能给出明确答复。

  直到最近一次谈判会议上,陆宗舆突然站起身来,冷不丁的抛出一句话:“时至今日,谈判已有半月之久,我方提出的要求和态度清晰明了,若诸位还不清楚的话,我由衷建议诸位打道返回,等好好学习了汉语之后再来谈判。”

  说完这番话之后,他直接转身退场。其余中方人员紧随其后离开,只留下一众日本人在原地发呆。

  当天下午,日方代表紧急联络国内告知此事。很显然中国外交部已经不稀罕再谈下去,同时也间接的表明中国在战场上进行入侵的决心。这是一个非常危险的讯号,因为日本在这场战争中前后已经投入十一个师团的兵力,其中三个师团全军覆没,如果不能继续和谈下去,剩下八个师团永远不可能撤回本土。

  加急电报在第二天转发到东京,一个小时后大正天皇立刻召开枢密院会议,听取元老顾问们的意见,随后又紧接着召开御前会议,宣布和谈的最终决议。大正天皇要求内阁大臣必须接受中国提出的条件,尽快将前线的将士撤回国内。

  就在交代完毕之后,大正天皇突然做出诡异的举动,他站起身来扯掉坐塌前面的帘子披在肩膀上,双手插腰摆出了一副准备御驾亲征的姿态。

  所有大臣见此不仅一惊,随即各自摇头叹息,他们都知道天皇陛下的顽疾又犯了。

  皇家侍从连忙将大正天皇带出会议室,送到寝宫去休息,并且吩咐御医前来调药。

  自大正天皇登基以来,儿时所患脑膜炎后遗症再次病发,经常会在严肃的场合做出违背常理的举动。甚至连西方国家的报纸都曾经报道过著名的“望远镜事件”,当时大正天皇出席盛大的国政议事堂会议,却拿起诏书卷成望远镜四下观望,顿时引起一片非议。

  很显然这次向中国求和的事件对大正天皇刺激不小,因而再宣布这丧权辱国的决定时,诱发了精神状态失常。

  在目送大正天皇离去之后,大藏大臣若槻礼次郎悲伤的叹了一口气,说道:“真是多灾多难的时候……”

  其他内阁各省大臣深有同感,纷纷发出了无奈的叹息。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52章,迎回李熙

  四月十六日,日本议和代表正式与中国签署停战和约。消息一经传出,全国上下轰动一片,中国与朝鲜的老百姓们欢欣鼓舞之极。

  在和约的附加条款里面明确规定,中日双方分别以春川和旅顺为停战区域,双方军队立刻停止交火。日方需在一个月之内完成所有军队从朝鲜撤离,在撤离前的这段期间,双方军队不允许发生任何摩擦。

  中日双方俘虏人员的交回工作以日本支付第一期赔偿金为准,届时中日双方在规定停战区内履行俘虏交回事宜。但是中国额外要求,日方必须停战生效之日先行释放所有被俘军官,并且送回朝鲜国王李熙及其他王室成员。

  关于朝鲜南部、旅顺、台湾和对马岛的交接工作,先有行政官员进行公务交接,等到日方所有武装力量撤离之后,再由中方军队接手。所有这一切的交接工作都必须在一个月之内完成,一旦逾期中方有权采取军事干涉措施。

  当陆宗舆与日方议和代表团主席伏见宫贞爱亲王分别在彼此的和约文本上签字时,两个人的心情截然不同。陆宗舆不得不感慨,这是自己出任外交官以来第一次与外国签署的战胜国和约,是自己代表国家、民族的一次“挺直腰板”的外交活动。

  短短几个钟头之后,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传遍整个中国,大街小巷到处有人奔走通知,这等盛大的好消息生怕不能告诉全世界的人。

  中午十二点整,聚集在春川附近的中日双方部队,各自接到上司的命令停止作战。

  军用广播循环播放日本投降议和的消息,那些坚守在前线的士兵们一个个自豪不已,正是他们打败了小鬼子,为祖国、为民族争取到一份难得的荣誉。

  没过多久,日本陆军大臣上原勇作与参谋本部总参谋长长谷川好道带领朝鲜国王李熙等人,在平汉铁路抢修连接完毕后,一行人前往平壤。蔡锷于三天前刚刚将在平壤设置统帅部前沿参谋部,此时他人正在平壤城内。

  上原勇作等人抵达平壤是下午四点钟,蔡锷派遣一名参谋官到火车站接应。朝鲜临时执政府驻平壤先行政府代表团的官员们,也纷纷赶到火车站迎接朝鲜国王李熙,许多在平壤的朝鲜平民们听说了消息,很早就聚集在火车站外恭迎国王的归来。

  参谋官代表蔡锷向朝鲜国王问好,然后由朝鲜人自行安排李熙的善后工作,他则带领一众日本人从火车站另外一边出站,向统帅部前沿参谋部前去。

  当朝鲜国王李熙在一众临时政府官员簇拥下走出火车站时,外面聚集的老百姓们立刻下跪行礼,更有不少忠于朝鲜皇室的遗老们痛哭流涕。看到这一幕,李熙心中感慨万千,又是为几十年国家遭人奴役大为伤感,又是为这些仍然忠于自己的臣民们感到欣慰,真正是百感交集,一时不知道该说什么好。

  在朝鲜士兵和中国宪兵的护卫之下,李熙与临时政府的官员前往临时政府办公大楼。

  内政大臣李玮鈡已经安排好为国王洗尘的仪式,同时临时政府还需要国王亲自主持政府会议,授权临时政府成为正式政府。

  与此同时,在统帅部前沿参谋部大厅,蔡锷接见了上原勇作和长谷川好道。

  尽管在战场上彼此是敌人,但同是身为国家军事首长兼战场最高指挥官,大家都还保持着理性的身份礼仪。在签署投降书之前,蔡锷很中肯的赞扬日本士兵在战场上的顽强作战,并且寄托了“战争的目的是和平”的愿望。

  上原勇作和长谷川好道同样以严格的礼节向蔡锷鞠躬问好,对蔡锷精湛的军事战略部署表示由衷的钦佩,同时也附和了蔡锷所说的“战争目的是和平”之言。

  傍晚六点整,长谷川好道代表大日本帝国全军签署投降书。日方诸人没有多做停留,甚至连晚宴都没有留下来参与,带着耻辱的投降书灰溜溜的乘坐火车返回汉城去了。

  在处理完接受日本人投降的简单仪式之后,蔡锷又赶到朝鲜临时政府办公大楼,出席朝鲜国王主持的政府会议。

  会议一开始,是在中朝双方代表见证之下,恢复朝鲜国王李熙的正统身份,这是一连串的朝鲜王室古典仪式,尽管条件简陋,可任何一步都严格遵行。随后身穿旧式朝鲜国王盛装的李熙退避,换上新式朝鲜国王礼服再次出现在会场。新式国王服侍是仿效中国元首与日本天皇的礼服样式,采用中西合璧的风格,同时也保留部分朝鲜周衣的特点。

  身着新礼服的李熙走上主席台,庄重宣布朝鲜王国正式复国,从今日开始施行君主立宪制,废除跪礼和旧有王典,授权临时政府颁布正式《宪法》。

  尽管在遭受日本吞并国土之前,李熙已经登基称帝,不过临时政府众多官员考虑到吴绍霆本人以及中国官方各级文件用词都以“朝鲜国王”称呼,因此他只好屈尊自称为王。

  如今国家得以恢复,国家领袖的身份得以保全,已经是可喜可贺的事情了。再者吴绍霆曾经做出承诺,只要朝鲜人民愿意支持李熙称帝,中国绝不会干涉朝鲜内政。当务之急还有更多国务需要处理,等到日军撤离之后,此事再从长计议不迟。

  在进行会议最后一项内容时,朝鲜国王李熙以诏书形式向到场中国官员表示感谢,称自己会永远铭记中国帮助朝鲜复国之恩,并宣布中朝世结友好、永为同盟。除了诏书之外,他还将早已准备好的“朝鲜王国木槿花荣誉勋章”亲自配发给蔡锷和一众中国高级官僚,以彰显蔡锷等人对朝鲜的贡献。

  蔡锷庄重接受了朝鲜国王的诏书和勋章,向朝鲜国王转达了中华民国元首吴绍霆的慰问和祝愿,随后也用李熙之言“中朝世结友好、永为同盟”做为结束语。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53章,东京事变

  深夜,日本东京千代田町的主街上,一辆车头插有英国国旗的轿车快速行驶着。

  车内坐着除了英国驻日本大使布鲁斯·海利耶斯之外,还有日本外交部驻千代田使馆区领团主席武田藤一郎。此时两个人的脸色都很焦急,而武田藤一郎不仅仅是焦虑,更是一种紧张,以至于额头早已是大汗密布。

  “大使先生,我想事情可能已经来不及了,今天中午的时候我们的代表就跟中国签订了和约,再者,国内上上下下反战情绪很严重,即便英国在这个时候出兵援助,只怕未必能说服我们的天皇陛下。”沉默了许久之后,武田藤一郎忍不住开口说道。

  虽然在十几分钟之前他已经说过类似的话,可是英国大使执意要面见内阁总理大臣。不可否认,他对中日议和的条款感到非常不满,然而自己是坚定不移的文治派官僚,从始至终都是反对军事派借机扩张。

  如今国内好不容易由民主派占上风,而且日本财政早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们这些文治派官僚更应该阻止战争继续发展下去,尽快稳定国家经济才是重要。

  “武田先生,我知道这件事您是做不了主的。当然,我很抱歉在这个时候提出这样的要求,不过之前之所以没有任何进展和透露,主要是考虑到我们这支军队的隐蔽性。我们必须打一场出人意料的奇袭战,只有这样才能扳回局面,并且在中国人信心和野心膨胀之际给予重创。”布鲁斯·海耶利斯保持着严肃的面孔,说话时候的语气一丝不苟。

  “可是这样的话,我们日本国的名誉必然受损。更何况,即便有你们英国军队的支援,可我们日本现在已经一无所有。说一句不怕您笑话的话,从两个月前开始,我们这些公务员就被迫停发薪津,国家实在没有多余的经济了。”武田藤一郎哎声叹息的说道。

  “正因为如此,贵国更应该坚持这场战争。要知道我们英国政府已经购买了大约四千万英镑的日本国债,如果这场战争不能胜利,贵国政府承担的债务将会更加沉重。另外,贵国难道真的心甘情愿向中国低头,并且支付给他们战争赔偿吗?”布鲁斯气势咄人的说道。

  “可是,话不能这么说……”

  “另外,我已经收到我们首相先生的特别授权,只要日本方面能全力配合我们的行动,我们或许可以适当减轻日本的债务,同时继续启动援助贵国的计划。”布鲁斯打断了对方的话,好整以暇的抛出了自己的底牌。

  武田藤一郎叹了一口气,一时说不出话来。纵然他内心的情绪是坚持反对继续作战,或者说是再次开战,但是如果能获得英国的继续援助,对目前的日本来说无疑是一次雪中送炭。因为如果没有外国势力的援助,哪怕现在停战日本也无法恢复国家经济。

  总之,他知道自己的身份地位,既然自己做不了主,那就交给能做主的人来决定。

  几分钟过去了,轿车终于开进内阁总理大臣的官邸大院。大隈重信派出了自己的内侍官在大门口等候迎接,英国大使深夜造访前已经进行了电话通知,他早已知道对方是何来意。就在几个小时之前,他还在准备自己的辞呈报告,这场战争的失败以及文治派官员的施压,首相之位是保不住了。

  不过英国大使突然出现,多多少少让大隈重信看到一丝曙光,他立刻将这份还没写完的辞呈报告收了起来,一切都要等到与英国大使会谈之后再决定。

  布鲁斯·海耶利斯下车之后,在内侍官的带领下走进官邸,直接来到二楼的小书房。

  大隈重信站在书房门口一直等到布鲁斯·海耶利斯出现,他恭恭敬敬的请布鲁斯到书房内,而武田藤一郎则被安排在外面的客厅等候。

  “布鲁斯先生,请坐。”大隈重信很客气的说道。由于事情紧急并且严重,他甚至都忽略了给客人上茶点。

  “相信首相阁下已经了解我们英国的行动,这是一次极其重要的机会,我希望首相阁下能够郑重的做出选择。”布鲁斯落座之后,同样没有打算说任何废话,两天前弗伦奇军团的先头部队已经从澳洲出发,随时都有可能出现在日本海,他可没有过多的时间可以浪费。

  “我略有了解,但是我必须提醒布鲁斯先生,您应该也知道就在今天十一个小时前,我们日本已经与中国签订了停战议和条约。在这个时候除非有十成的胜利把握,否则很难让我们日本出尔反尔。”大隈重信表情肃然的说道。

  “如果让我向您承诺有百分之一百的胜利把握,那显然我必须对您撒谎。任何一个将军都不可能保证战争的结局。我只可以这么说,联合军团凭借不到两万人的兵力,在河内抵挡了三倍于自己的中国军队长达两个月,甚至还能继续坚持下去。而弗伦奇军团是八万人的编制,并且是清一色的白人正规军。我们是有信心才会发动进攻,可不会拿士兵的性命开玩笑。”布鲁斯一丝不苟的说道。

  大隈重信心中有些好笑,当初日本军队在鸭绿江防线承受两倍于自己的敌军,能够坚守战线长达半年之久,可最终还是一败涂地。他简直不知道英国人有什么好沾沾自喜。不过他现在自然不会当着布鲁斯的面说出这番话,只是摆出一副没被说服的表情。

  “贵国有信心发起这场战争,可并不代表我们日本还有余力。我们现在的处境非常糟糕,缺乏物资、缺乏经费、缺乏士气。从今天下午开始,朝鲜已经在安排撤军的事宜,前线的士兵们都渴盼着回家。谁还能违背军心和民心,去下达再次开战的命令呢?”他语气深沉的说道,脸上的表情却是一种无奈。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09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09/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