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12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这段时间蔡锷依然留在平壤,在接到三十七师发来的消息后,他立刻召集参谋部会议,商讨应对英军和日军的具体作战对策。

  “现在可以肯定英军会从朝鲜南部登陆,并且联手日本军队一路北进。当务之急,我们应该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支援开城,利用阵地战先挫英军锐气。等到英军和日军消耗差不多之际,再聚力反击,直破汉城。”

  “既然要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那何不直接趁英军立足未稳之际,一鼓作气打一场大进攻,直捣黄龙?”

  “毕竟我们尚且不知英军虚实,情报上说大约有十万兵力,这十万兵力究竟有多强的战斗力?有多少重火力装备?这些我们一概不知,应付陌生的敌人一定要小心翼翼才是。相反,英军与日本联手,深知我军的底细,此时还是敌在暗我在明。贸然进攻,多有不妥。”

  参谋部会议室内,众参谋各抒己见,表面听上去都有道理,一时谁也拿不定主意。

  争论之际,不少人的目光落在蔡锷和吴佩孚身上,这两位身为北方第一集团军总司令和总参谋长,是目前朝鲜战争排在前两位的最高统帅,最终决策自然要落在他们身上。

  就在这时,一直沉思不语的蔡锷转向坐在一旁的吴佩孚,问道:“子玉兄,你如何看待?”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0章,平壤军事基地

  众人的目光立刻聚焦在吴佩孚身上,虽然大家都知道吴佩孚在惠山一战打得不顺利,可谁也不敢否认对方在军事界的地位。

  不过说来奇怪,中日开战以来,蔡锷和吴佩孚很少会聚在一起商议军事,这给很多人造成一种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总司令和总参谋长出身不同,不相为谋。因此,这个时候蔡锷突然咨询吴佩孚意见,让人不由自主感到奇怪。

  吴佩孚缓缓吸了一口气,用一种暗劲蓄力的口吻说道:“纵我所观,无论是进攻还是防守,目前我们在开城、春川两处部署的军队都足够了。如果这个时候调动三十八师和国防军第四师压上前线,无非是增加一些声势而已,同时还会加重后勤负担。”

  国防军第四师师长林虎有些不解,问道:“吴总座,何以见得我们前线的兵力足够了?”

  “是啊,既然情报表明英军有十万兵力增援,再加上日军六个师团的兵力,这可不是我们之前作战的情况了。”

  “没错,此一时彼一时,不管怎么样英军战斗力必然要强过日军,我们怎能掉以轻心?”

  吴佩孚不疾不徐的说道:“开城和春川我们都已经具备良好的防御工事,再加上空军、重炮的支援,防守不在话下。如果要进攻,纵然英军号称十万兵力,可是诸位都是行伍之人,理应清楚十万人兵力调动需要多久时间。所以我敢肯定,目前英国军队能够投入作战的兵力不超过四万。无论有多么庞大的交通运输,大军未行粮草先动是死道理。”

  众人交头接耳议论了起来,吴佩孚推测的不无道理,以日本目前的状况自身难保,更遑论还能提供多余的物资给英军。因此英国军队现阶段要做的主要工作,就是把成吨成吨的战略物资输送到日本,而不是盲目的输送兵力。

  停顿片刻,吴佩孚接着说道:“不管英军战斗素质是什么样,首先一点,水土不服,其次,地理环境不熟,第三,语言不通顺,最后,对方是长途跋涉而我方以逸待劳。这些实打实的客观条件,再加上他们原本兵力不多的实际情况,即便我们主动发起进攻也无妨。”

  听到这里,之前说反对意见的军官们顿时哑口无言,吴佩孚都已经列出了客观条件,他们当然不能以妄想的理论来反驳。

  “另外,”这时,吴佩孚再次开口说道,“虽然我们不能确定情报有百分之一百的准确性,可是从主观上来说,情报部门认定这支英军军团是从预备役部队临时征召的士兵。换言之,这些士兵是刚刚完成新兵训练,但毫无实战经验。而我们北一集团军和国防军历经一年在朝鲜土地上作战,实战经验不必多说,天时地利人和三项俱全,凭什么害怕那些金毛绿眼的洋鬼子?”

  “吴总座的意思,是平壤这边按兵不动?”有人问道。

  “不错,刚才我说过,英军目前能够作战的部队并不多,他们的主力还在船上。正因为如此,我们一定要保留实力来应对英军主力。”吴佩孚郑重其事的说道。

  保留实力应对英军主力的言论立刻引起全场共鸣,毕竟现在一股脑把手里的军队全部压上去,到时候英军陆续增援到了,岂不是自己灭自己的气势?

  “吴总座深谋远虑,此言甚是。”

  “我认同。”

  “是啊,是啊,一定要慎重一些才是。”

  “除此之外,现在开城确实发现英军,但我们仍然不能百分之一百确定英军后续部队还是会从朝鲜南部发起进攻,他们有舰队,他们有商船和运兵船,朝鲜半岛缺乏海防工事,他们可以从任何地方发起突袭登陆。这一点我们更不能放松警惕。”吴佩孚再次补充的说道。

  大家听到这里,这才觉得吴佩孚的话切中要害。

  之前因为开城发现英国军队,让在场的大部分参谋官都出现先入为主的观念,那就是英军一定会从朝鲜南部登陆,然后联合日本军队一路北上作战。可归根结底,目前出现的英军只不过是一个小缩影,主力部队仍然不见踪影,谁也不能确定英军会不会从其他地方突袭。

  这时,蔡锷缓缓的点了点头,脸上露出欣然的表情,他郑重的说道:“子玉兄所言极是,在这个时候我们断然不能因为英军和日军的联手而乱了阵脚。不管英军有多么强大,但只要我们沉着应战,必然不会让英军有机可趁。更重要的是,在座诸位一定要记住一点,目前我们战场上依然是我们占有优势。”

  林虎问道:“大帅的意思,那就是按兵不动?”

  蔡锷颔首说道:“没错,平壤暂时按兵不动。另外这段时间我们还要在平壤打下牢固的军事根基,建立最接近前线的军事基地。”

  有人问道:“大帅,您是打算建立像潍坊那样的军事基地?”

  蔡锷说道:“之前与朝鲜临时政府签订的合作协约当中,已经提到我们中华民国将在平壤设置军事基地。如今虽然战事并没有结束,可正因为如此,临近前线的军事基地能够为战场提供更广泛的支援。”

  众军官低声议论了起来,大家有所担心,那就是现在前线如此吃紧,还要大兴土木、动用人力物资等资源修建军事基地,着实有些风险。当然,如果建立具备体制的军事基地,对战场作战确实有很大的帮助。

  蔡锷稍微停顿了片刻,随即继续说道:“我不仅打算将平壤军事基地打造成潍坊军事基地那样的规模,甚至还要比潍坊军事基地更加周全。平壤军事基地内部还将附带军工厂设施,用来就近生产军事装备。同时我还会利用平壤军事基地,来开拓训练朝鲜士兵的兵营,加快朝鲜军队的编练进度。”

  吴佩孚沉思了一会儿,隐隐约约猜到蔡锷的打算,他缓缓的说道:“大帅的意思,是要尽快让朝鲜士兵在战场上发挥作用,对吗?”

  蔡锷笑了笑,说道:“正是如此。朝鲜战争不应该只是我们中华民国的战争,我们帮助朝鲜人复国,他们也有义务捍卫自己的国家。如今英国加入了这场战场,不管怎么说,也让这场战争增添了难度。这份难度,朝鲜国必然要帮助我们分担才是。只有共同努力奋战,才能更快的迎来胜利。”

  吴佩孚表情很认真,语气同样是一丝不苟,他说道:“从长远计划来看,现在动手建立平壤军事基地确实意义非凡。不过我们这一步一定要从长计议,毕竟平壤距离前线的距离不算远,如果前线有失,到头来必然会影响平壤的安危,我们决不能把建立军事基地的物资拱手送给敌人。”

  林虎点头附和的说道:“吴总座所言极是,当务之急我们还是要先审时度势,以前线战场的具体情况来做定论。”

  蔡锷平静的说道;“此事我自然了解,今日在这里提出此项计划,一则是让诸位有所准备,二则此项计划同样对战场颇有影响,越快落实越有好处。参谋会议结束之后,所有负责后勤事宜的军官立刻着手平壤军事基地的计划。”

  “是。”

  “明白了。”

  蔡锷之所以在这个时候提出“平壤军事基地”计划,甚至要把军事基地打造成比潍坊军事基地还要齐全的大工程,这是因为他早已把在朝鲜的发展看得非常长远。从政治角度上来说,建立这座军事基地不仅是为了应付眼前的战争,更是为了巩固中国在朝鲜的利益。

  同时在平壤军事基地内部设置兵工厂,仅仅只是蔡锷预想的第一步,等到战争结束之后,他还会在军事基地内设置更多的重工业、能源工业、军事学堂以及其他合适的商贸产业。如此一来,虽然整个军事基地的性质发生了变化,但这正是为了将军事基地发展成中国在朝鲜的一座多元化特权城镇。

  利用军事基地的特权来掠夺朝鲜的资源,不仅能缓解中国国内的资源紧张,更能借他国之力来让自己获利。

  蔡锷此举并不是打算恃强凌弱,利用中华民国强大的军事实力来压制朝鲜。他是一个军事家,而非是一个政客,那种控制其他国家发展命脉的事情自然要交给那些野心家来做。他的出发点完全是为了巩固中华民国的国家安全,建立强大的海外军事基地,谨防外来势力利用朝鲜这个东北踏板进犯中国。

  他知道等到军事基地逐渐开始发展时,一定会有很多人误解自己,但是这并不重要,不管别人的看法是什么,只要能为国防事业打下坚实的基础,心愿也就算达成了。

  开城和春川的战斗持续了一整天,即便天黑之后,双方同样发生对此规模不同的夜战。

  除了春川一线由于日军突袭而取得一定反攻效果之外,开城战场敌我双方一直处于僵持状态,哪怕东边取得进展,西边也会遭到突破。战况一时难分难解。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1章,四月二十三日

  四月二十三日凌晨,黄海海域,英国中东舰队十二艘军舰浩浩荡荡的踩着晨雾前进,在西边不远处则是日本第一舰队庞大的身影。由英国兵船和美国商船组成的运输队伍,则紧紧的跟在两支舰队后方,两个弗伦奇军团特种作战旅的士兵们早已摩拳擦掌,等待即将到来的抢滩登陆作战。

  等到天边蒙蒙发亮时,两支舰队距离金州海湾仅仅只有八十海里不到。所有军舰立刻进入战斗状态,按照旗舰上传来的命令,摆出策应掩护的阵型,并且放慢速度让开航道,让跟在后面的运输船从两支舰队中央穿过。

  一个小时后,中东舰队旗舰“勇气”号舰桥上,约瑟夫少将端起望远镜向正前方看去,此时通过望远镜已经可以非常清楚的看到金州海湾崎岖蜿蜒的海岸线。放下望远镜,他掏出自己的怀表看了一眼时间,此时正好临近七点钟。

  就在这时,突然一名副官急匆匆的从外面跑进舰桥指挥室,直接来到约瑟夫少将面前,表情严肃的说道:“司令,在侦查位的皇家希望号发来旗语,正前方金州海湾上空发现一艘中国飞艇,我们很有可能已经暴露了。”

  约瑟夫少将不疾不徐的说道:“没关系,金州湾就在前方不远,即便让他们现在发现我们的踪迹也没什么大不了。二十分钟后发动登陆作战,通知各舰和日方友舰做好所有准备。”

  副官点了点头,一言不发的退出了舰桥指挥室。

  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英国舰队和日本舰队越来越逼近金州海湾。此时金州海湾上空确实飞过一艘小型飞艇,原本正在向东北方向前进,可是很显然发现海面上出现异状,马上调转方向往东南前进。

  不过,正如约瑟夫少将所说的那样,此时即便中国侦查部队发现了他们的踪影,也已经为时过晚。英国舰队和日本舰队的所有大型战列舰、战列巡洋舰上,水兵们忙上忙下一片,有人把军舰主炮的炮口防尘罩打开,有人连忙从弹药库将一枚一枚的炮弹送上甲板,有人则在搜寻海岸上的目标。这些军舰早已进入最远射程,所有炮位都在等待最终的开火命令。

  只是因为金州湾并没有任何海防工事,再加上中国军队也没有主战部队驻扎在海岸边上,因此所有战舰并没有立刻开火,只是提供掩护似的警戒着岸头。

  盘旋在空中的小型飞艇立刻抛射出信号弹,同时向海面上进行机关炮扫射。他们这么做的目的当然不是为了攻击英日联合舰队,而是利用信号弹和机关炮的声音发出警报。

  与此同时,在金州与日军对峙整整十个月的东三省第一路军,一支驻扎在靠近海岸的哨兵部队,很快有人听到了机关炮声音。当他们向海上看去时,立刻发现晨雾后面出现一支庞大舰群的影子,顿时惊愕不已。

  哨兵队长赶紧派出通讯兵骑马前往最近的营部通知消息,同时带领手下士兵在岸边潜伏,仔细观察这支庞大舰群的动向。

  当发现敌军舰队的消息传达金州城东三省第一路军司令部时,日本第一舰队的所有主力舰,早已经抵达金州湾内部,所有炮口向金州城方向瞄准。

  司令部参谋室内,张作霖急匆匆的对自己手下下达命令:“马上通知统帅部,把这里的消息上报过去。传令第二师的第四旅、第五旅火速前往城外西归县布防,在旅顺外围的第一师赶紧撤退到西归县,与第四旅、第五旅会合。另外,命令驻守在普兰店后方的第三师,五天之内增援到金州。”

  尽管他有条不紊的交代了命令,可是此时依然感到一股空前的压力正笼罩在自己心头。虽然之前统帅部早已进行了郑重通知,要求统帅部隶属之下的所有部队开始秘密修筑阵地布防,防止日军突然反击。

  然而之前东三省第一路军与日本第五师团在旅顺附近鏖战一年之久,早已将第五师团压得喘不过气来,旅顺的日军伤亡每天都在增加,而后续的补充兵也迟迟不能抵达。时至今日第五师团超过三分之二的编制全是伤员,因此东三省第一路军根本不担心旅顺的日军还有胆量反攻。如果第五师团离开阵地主动进攻,正好还能给东三省第一路军大开杀戒的机会。

  正因为如此,张作霖没有严格落实统帅部交代的命令,反而故意摆出一副松懈的态度,打算引诱第五师团反攻。他千算万算,却没有料到英军会突然从这里杀出来,以金州目前的防御程度和兵力部署,面对如此庞大的舰群火力压制,再加上不清楚英军登陆的兵力究竟有多少,要想坚守城池几乎非常困难。

  他现在感到压力,正是不知道该如何向统帅部交代,一旦阵线失守,上面追查下来一定会怪责自己没有认真执行统帅部命令。

  不过他不是没有头脑的人,既然英军突然选择金州湾进行登陆,其目的很显然就是要直接进攻中国本土,沿着辽东半岛北上直破奉天,切断中朝边境的交通线。即便统帅部要责怪东三省第一路军御敌不力,但放眼整个东三省,目前只有他这一支生力军,其余部队早就投入朝鲜境内作战。统帅现在只能指望东三省第一路军能够拖住敌人,为三个紧急调动的国防师争取足够的时间,如果在这个时候治罪自己,只会让东三省第一路军陷入慌乱。

  不管怎么说,当务之急最重要的还是抢守阵线,尽可能的拖住敌人的进攻。

  东三省第一路军司令部立刻忙碌起来,军官们四处奔走,电报络绎不绝。

  就在驻守金州城内的第四旅、第五旅接到命令开始行动时,突然远处的海面上传来阵阵沉闷的轰鸣声,紧接着天空中又传来炮弹呼啸的尖叫声,随后整个金州城南城区仿佛被人点燃过来,一连串的爆炸声夹在火光之中发生。

  奉天第一师副师长孙烈臣跌跌撞撞的跑进司令部大厅,几名侍从官见了,赶紧上前搀扶了一把。张作霖和奉天第一师师长杨宇霆闻讯,齐齐从参谋室赶了出来,看到孙烈臣一身蓬头污面、甚至还有多处受伤的样子,不由大吃一惊。

  “老九,你怎么搞成这样?”张作霖急声问道。

  “不是让你带第四旅和第五旅出城吗,怎么又回来了?”杨宇霆语气有几分惊讶。

  卷八:世界大战 第1062章,以地换时间

  “司令,师座,出大事了。卑职率领先头部队刚出城,日军的军舰突然向城门口官道开炮压制,我部死伤惨重,卑职也让炮弹碎片击中。眼下从金州城到西归县的交通要道都在敌人军舰火力覆盖之下,如果要冒着炮火前进,必然会凭白无故遭受重创,卑职不得以只能下令第四旅和第五旅暂时撤回城内。”孙烈臣喘着粗气说道。

  “怎么会这样?”张作霖大惊失色。

  杨宇霆沉思片刻,郁闷的叹了一口气,他当然知道孙烈臣不会说谎,目前金州的处境确实已经非常不妙了。

  “敌人舰队早已严阵以待,他们占据金州湾之后,重型舰炮的火力甚至可以打到我们金州城,自然也能覆盖金州西南方向所有的地方。”

  “若是这么说,我们无兵可援,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敌人登陆进攻了?”张作霖咬着牙说道,在说话的同时双手不由自主的捏成了拳头。

  “从地理上来看,西归县位置靠北,应该不在敌舰的火力覆盖范围之内。如果第一师及时撤到西归县,倒是可以先在西归县坚守一阵。”孙烈臣说道。

  “这不是长久之计,再者只要敌人军舰一直压在金州湾,就能一直阻断金州城与西归县的交通,即便第一师能及时撤退到西归县布防,但失去后勤支援又陷入日军第五师团和英军登陆部队的夹击,很快就会出事。”杨宇霆果断的说道。

  “若是这么说,那岂不是无计可施了?”孙烈臣忧虑不已的说道。

  张作霖深深吸了一口气,暂时没有说话,脸色满是沉思之态,这个时候他需要先让自己冷静下来,然后才能分析出一条可行的对策。

  杨宇霆同样是一副凝思之态,不过很快他开口说道:“当务之急,只有一个办法可行。”

  孙烈臣忍着身上的伤痛,赶紧问道:“师座,什么办法?”

  张作霖抬头看了杨宇霆一眼,其实他心里也想到了一个策略,可谓是目前唯一的办法,也就是说自己与杨宇霆不谋而合。但是这个策略风险极大,一旦有所闪失,那可是一败涂地的局面。因此他只能借杨宇霆的口来说出这个办法,如果成功那就是大家分功,如果失败好在有一个人可以背黑锅。

  杨宇霆语气深沉的说道:“弃守金州,向后方撤退,以土地换战机。”

  孙烈臣脸色大变,连忙说道:“弃守金州?金州是辽东半岛咽喉,只有控制这里才能堵住敌军渗透到内陆,就这样弃守了,整个辽东半岛再无险可守,都得拱手相送了。”

  杨宇霆摇着头说道:“并非是拱手相让。眼下金州湾已经失陷,我们缺乏重火力反制敌人的舰炮,再加上日军第五师团和英军登陆部队一前一后的攻势,防守金州非常困难。即便一段时里我们能够守住阵线,可也要付出极大的代价。相比之下,英军后续部队源源不断开进,金州迟早还是会有失。”

  孙烈臣依然持有怀疑,他说道:“可是我们之后该如何应对?”

  杨宇霆接着说道:“从金州撤离之后,我们可以直接在普兰店和瓦房店两镇布防,利用开阔的地形和远离海岸的道理,可以正面跟敌人交手。要知道我们第一路军都是之前三省旧部改编,大部分士兵习惯在地势平坦的地方作战,这样反而更利于我们施展拳脚。”

  孙烈臣听得杨宇霆说得头头是道,一时也不知道该怎么反驳,只好默不作声。

  其实杨宇霆的以退为进之策,正是张作霖心中所想,尽管金州是咽喉之地,可地方拥挤、地形崎岖,对东三省第一路来说并不好作战。反正当务之急他们的主要任务还是拖延敌军的步伐,以土地换时间,等国防军集结完毕之后,完全可以重头再来。

  “就按照这个计划来办!”张作霖立刻拍板说道。

  “司令,真要这么干?”孙烈臣还是有些不放心。

  “传我命令,第一师直接撤回金州做殿后部队,普兰店的第三师不用驰援金州,就地开始布防。金州城内各部马上行动,收拾所有东西,辎重先行,兵力随后,全线撤往普兰店。”张作霖条理清晰的下达命令。

  “是。”孙烈臣只好不再多想,郑重其事的应答道。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1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2/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