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443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对于这一点,吴绍霆虽然露出了一些赞同的表情,但是却没有再表达任何定论。

  哪怕这些话说的再有道理,也只不过是一个人主观的推论,在没有实际证据之前只能做为参考而已。再者,他依然认为这件事不太像是一次偶然事件,哪怕是中华革命党推波助澜也是需要一段预热的时间,但是这件事实在太快了,教育制度改革刚刚公布没多久就有人开始散播谣言,刻意而为的痕迹显得十足明显。

  如果说单纯是一次巧合,这是很难让吴绍霆相信的。

  沉默的一阵之后,吴绍霆看了王长龄一眼,轻描淡写的问道:“你说过有两个猜测,那么第二个猜测是什么?”

  王长龄于是说道:“既然第一个猜测是偶然事件,那么我另外一个想法则是继续从有人蓄意而为的角度来考虑。我推测这件事可能与德国人有关系,而这恰好可以证明为什么德国人威尔曼会跟中华革命党走到一块。也许散播谣言的就是德国人,他们要么发现中华革命党有推波助澜的作用,要么是故意认为应该扶植这个工具,最终就跟中华革命党见面会谈了。”

  吴绍霆仔细想了想,然后说道:“你这么说倒是更有道理。无论如何,德国人有动机来对付我们,也许正是因为他们在看到散播谣言之后,中华革命党跟风最快也最有力,所以才主动跟他们开始接触。”

  王长龄没有肯定吴绍霆的推测,他只是说道:“不管原因是什么,现在德国人与中华革命党碰头了,多多少少与先前造谣的事情是有关系。也不管是直接关系还是间接关系,只要推测是属实的话,我认为他们很快还会有下一步的行动。这也是为什么我会直接下达命令采取第二级的目标戒备,我很担心他们会乱来。”

  吴绍霆暗暗叹了一口气,他没想到战争结束之后中国仍然会面临多事之秋,或者说事故从来就没有中止过,只不过自己寄予太多的希望,所以现在又有了一些失望。不过不管怎么说,他大风大浪一路走过来,什么事情不能应付?

  这时,他转念又联想到了德国“社会意识形态改造计划”,之前闹得沸沸扬扬的荣誉制度改革其中就有一批德国顾问专家的身影。如果中德关系继续保持良好的话,照社会意识形态改造的趋势,德国十之八九是要在中国打造帝制。

  他虽然不知道中国推行帝制之后能让德国获得什么好处,不过现在看来,推行帝制的势头显然又成为了德国对付中国的一个武器。

  正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改造计划,自然是让中国走上一个稳定的君主制国家。而负面的社会意识形态改造计划,则是强迫中国改制之后,再倒过来支持那些共和民主的斗士来打击帝国政府,就这样继而引发另外一场内战革命。

  吴绍霆不得不感叹,看似刻板和顽固不化的德国佬,却有这样阴险毒辣的一面。

  “这件事确实不能小瞧了。现在有些麻烦了,又要处理于孜县、冯世友那边弄出的事情,又要提防中华革命党这边。如果让德国人知道我们打算跟美国人合作,只怕会掀起更大一波风浪了。”他多有顾虑的说道。

  “元首,话虽然是这么说,不过换过来想的话,如果我们跟美国人合作,成功消弱了欧洲人的实力,到时候德国可就没办法干涉我们中华民国的内政了。”王长龄提议似的说道。

  “任何事情都是有风险。当年我之所以敢发动对外战争,是看准了欧洲大战西方列强无暇顾及我们东方。可是现在不一样,世界大战眼看就要结束了,而且这件事的性质也完全不同。如果操作不当,我们中国可没有实力与全欧洲国家为敌。”吴绍霆认真的说道。

  他当然不是没想过跟美国人合作,利用第一次世界大战把欧洲彻底办踏实了,可以说这几天自己脑海里一直在盘算着这个问题。可是正如他之前对于孜县等人所说的那样,风险实在太大了,大到中国完全没有能力承受下来。他在心里告诫自己,国家的命运确实需要博弈,但可不是像这样博弈!

  “元首所说的有道理,是在下欠缺考虑了。唉,现在的情况确实让人感到忧虑啊。”王长龄长长的叹了一口气说道。

  “战情局那边的事情都跟紧一些,你跟王云那边多联络一下,总之先把你们手头上的事情做好,其他的事情暂时用不着你们来操心。”吴绍霆说道。

  “是。”王长龄肃立答道。

  在接下来的半个月时间里,南京总统府表面上平静无奇,各部各司仍然为着“七年发展计划”和“文化教育改革”忙碌着。但是核心领导层却在为新的国际外交问题和国内政治安全感到担心,情报部门在奔走在全世界重要的政治城市,时时刻刻注意着最新的内部消息;针对中华革命党的跟踪调查也在紧锣密鼓的进行着,在普通人看不到的一面,事实上中国已经陷入了一种遭到严重威胁的境地。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58章,台湾海军大学

  七月中旬的一天,南京中央政府决定将国防部更名为国土防卫部,虽然在简称上依然是国防部,但这么做却是另有目的。吴绍霆希望通过将中国最高军事指挥部门改名,来增添中国军事的对内保障意义,而非是主张对外扩张的军事意向。

  虽然这么做的实质影响并不大,但最起码在官面文章上还是有一定作用。

  没过多久,刚刚完成更名换牌的国土防卫部就向总统府送来了上半年军事发展汇报书。

  在这份汇报书里,吴绍霆主要看重的是以龙戟号航空战列舰为首的太平洋第一舰队顺利完成编制,舰队驻扎在朝鲜济州岛,每个月将例行进行八到十次的日本海巡航检防,主要巡防的地点就是对马岛、琉球王国北部以及台湾附近。

  虽然太平洋第一舰队完成了编制,但事实上战斗力仍然相当落后,因为太平洋第一舰队的现役海军官兵缺乏营有的大型舰艇操作经验,每次舰队出海时行动起来都很迟钝。海军部本打算将舰队司令部设置在台湾,但就是考虑到要让舰队尽快熟练朝鲜、日本附近的海域地形,所以才临时改设在济州岛。

  不仅海军部对太平洋第一舰队寄予厚望,就连吴绍霆本人同样希望这支舰队能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转折点。在太平洋第一舰队成立后的一次执行巡航任务时,吴绍霆还特意赶到上海为舰队举行服役仪式,并且深刻的告诫舰队总司令萨镇冰,一定要好好操练这支舰队,尽快让海军人员与舰队达成协调的素质。

  为了加大培养海军人才,海军部还提请在台湾开办新的海军学院,在这份提请里面海军部的官员们认为,既然中国有陆军大学(并入国防大学),那也应该有一所海军大学,不仅能够扩大海军的教育规模,也能使得海军和陆军显得平等。

  经过会商之后,吴绍霆亲自批准了这份提请,他决定由中央政府拨款、海军部直接负责,在台湾基隆开办一所国立海军大学,其规模和教育模式完全仿照目前的国防大学,开设文化教育和军事教育两大类别,前者每年有定额对普通国民招生,旨在培养海军文职人员;后者则是严格的军事将领教育,从各地现役海军官兵中招生,基础要求是上尉军衔,并在正规部队服役三年以上。

  海军大学的招生还开创了历史上首次跨兵种招生通道,陆军、空军、宪兵以及现役警察人员都可以通过这个途径报名入读海军大学。其要求比正常招生要更加严格,不仅要通过前期的政治背景考察、文化程度认定,还需要直属上司以及最高上司的双重推荐。

  跨兵种学员的学制长达六年,其中两年为预科补习,在正式完成预科补习之前还不能算百分之百进入海军大学,一旦预科补习成绩不合格依然会退回原来单位。

  除了太平洋舰队成立之外,国土防卫部军事工业管理司还递交了明年国防预算的一份军备采购计划,在这份采购计划当中,除了常规的军事物资之外,比较引人注目的就是第二代战斗机的正式投入服役。

  军事工业管理司收到参谋总部的最终指示,由参谋长共同论证并且决定,向全国所有生产第二代战斗机的工厂分三批次采购第二代战斗机,合计为九百五十八架。其中海军航空兵为一百五十八架,预计将组成四到六艘航空战列舰的需要,当然还是会有多余的飞机留作训练和预备所用。

  剩下的八百架则全部属于空军所有。根据空军各部在战争结束之后做出的详细统计,目前中国空军战斗机一共有一千一百三十架,第一代战斗机为五百一十一架,第一点五代战斗机五百九十九架,第二代各种型号训练机为二十架。等到明后两年采购的第二代战斗机全部收货之后,空军将会彻底退役所有的第一代战斗机和部分第一点五代战机。

  不仅如此,在新式战斗机的投入服役时,空军还将成立对应的战术飞行队,除了之前的拦截队、侦察队和强击队之外,应运而生的专业轰炸机大队、运输机大队以及海岸巡防队都已经在详细起草和编制的过程中。

  虽然说,空军人才的培训比起海军要简单迅速的多,但是随着第二代战斗机的服役,一所露州航校显然不足肩负空军培训的任务。而且之前露州航校设计完全是匹配第一代战斗机的训练,充其量也只能用在第一点五代战机上面,学校的规模太过局限,像悍将式空炸鸡以及铁马式运输机连起飞降落都很困难。

  新式飞机当然需要新式的航校,甚至连全国各地的机场都要经过彻头彻脑的改建。

  空军部代理总司令李胜如刻意等了一段时间,等基隆国立海军大学的事情过去十多天之后,才将开设新式空军学校的呈请上报到国土防卫部办公厅,由办公厅转交到总统府。

  吴绍霆看过这份呈请之后有几分哭笑不得,他当然不会因为李胜如刻意等了几天就不把这件事与海军大学的事情牵扯到一块,如今国内处于大发展阶段,海陆空三大军种都希望能扩大自身军种的势力,真不知道该不该说是跟风而为。不过严格的来说,无论是海军大学还是空军新式学校,这两个项目的的确确是有必要性。

  最终,吴绍霆没有任何犹豫,直接召开了一次短暂的讨论会议,确定在南京开设中国空军第二所专业学校,不过在规模和教育模式上面还是略逊于国防大学和海军大学。新的空军专业学校被定名为“国立南京高等航空专门大学”,学制设为三年,招生学员必须经过露州航校培训,或者是各省陆军中学、讲武堂以及普通高级中学毕业生。

  南京航空专门大学分为两大学院,其一是军航学院,其二是民航学院。当然,考虑到实际的需要,前者的招生规模要远远超过后者的招生规模。

  之所以开办民航学院,自然是为了鼓励和发展民用航空技术的应用。吴绍霆已经打算在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由张盛霆公司出资成立中国第一家民航公司,而在这家正式的民航公司成立之前,则由交通部负责成立一个前身的代办公司,负责先行运营飞艇航线。等到民航公司落实之时,再将前身公司收纳合并。

  吴绍霆很清楚,不管是客运飞机还是客运飞艇,在短时间内是很难让民众接受和适应的,毕竟民智初开的人们对天空的畏惧根深蒂固,而且空中运输的费用不菲,根本不是普通老百姓消费的起。但是他之所以毅然要成立民航公司,关键不是用来载客,而是开辟空中物流系统,帮助民间商户运输物资,同时提高邮政来往的效率,这一部分内容当然也属于民航事业。

  有了空中物流,中国各省各地的联系会更加密切,尤其对南亚殖民地的发展大有帮助。不仅如此,快速的物流也能帮助很多企业提高工作效率。换句话说,当其他国家的企业还在走路的时候,中国的企业已经在飞了。

  随着海军大学、南京航空专门大学的相继批准建设,吴绍霆正好趁着这次军事学院扩充之际,拟定了一份关于军事教育和民用教育的规划书。

  他决定严格规划军事学校和教育学校的管理方式,所有军事学校由国土防卫部直辖,所有公立学校由当地教育部直辖,所有国立学校由中央教育部直辖,只有这些官方直辖的学校,毕业证书才是由教育部或者国土防卫部颁发。不过正如同之前颁布的教育改革方案,国家鼓励民办高等学府,也就是说民办高等学府的教育证明由该校颁发。

  这样一来不仅赋予了民办高等学府更多的教育价值,也为其提供了更多的竞争条件。

  民办高等学府会通过提高自身办学素质,来增加本校教育证明的价值,从而扩大、稳固学校在社会的声誉。

  吴绍霆制订这样规划的目的,只是希望由国家来控制国民的基础教育,一方面可以中规中矩的保证中、小学的教育质量,为国民打下普通文化的基础,另外一方面则是尽一切可能保证高等教育的自由化,重视人格和素质的教育,让中国的高等教育更有张力、更有弹性,所培养的人才都具备创造性思维。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59章,黄浦大饭店

  同时在所谓“毕业证书”上面,国家则是尽量弱化这种“文凭教育”的模式,甚至趋向于发展为“文凭”仅仅是一个教育的“初步证明”,而并非是教育的“唯一证明”或者“头等证明”。彻底避免二十一世纪那种根深蒂固似的应试教育。

  当然,为了避免民间滥用高等教育的自由化,通过开办垃圾大学来牟利,吴绍霆要求国会制订相关法律,规定教育部虽然不管辖民办教育,但是却有监督民办教育的权力,还鼓励学生自发成立学生会像工会那样来参与监督校方。一经查证垃圾学校欺诈学生钱财,直接按照公务员收受贿赂、挪用公款之性质处理,超过三十万者立处死刑。

  在这项法律条文后面,吴绍霆还亲自加以批注,但凡中华民国存在,此项法律永久有效并不得更改。他在向国会做出解释时说,自己并非是无视人权和法律精神,而是以一个人的人权来侵犯千千万万学生的人权,这样的罪行属于十恶不赦,自己正是因为重视多数人的人权,所以才附加这样的批注。

  国会两院对这要的决定仍然感到很难接受,可是目前两院议长都是站在元首这边,而且元首的权力现在正是鼎盛时期,想要反对都很难。更何况吴绍霆此举对教育犯法的监管力度非常重大,赢的了一大批教育人士的赞同,这些刷笔杆子的人随意发表几篇赞颂的文章,立刻就能引起社会各界的跟风附和。

  最终,国会只能通过了这项法案以及吴绍霆的单独批注,不过也有人认为数十年之后肯定还会有人来推翻这项法案的。

  至于在军事院校的规划上面,吴绍霆统一全国所有军事院校,无论是之前的地方讲武堂、陆军小学、陆军中学等等,也不管这些学校规模大小,一律归属于国土防卫部国防教育司直辖。并且将全国军事学校划分为三个级别,陆军小学、陆军中学、士官学校以及所有军事预备学堂,都属于初级学堂;云南、武昌、奉天、天津四处讲武堂,黄埔军校,保定军校,江南水师学堂、马尾船政学堂、露州航校等等属于中级学堂;国防大学、海军大学、航空专门大学、南京参谋指挥学院、中央炮兵学院、国家安全专门大学以及国土防卫部内部专修大学七所大学为高级学堂。

  初级学堂的门槛最低,但凡有志向参军者几乎都能报考,所培养的对象就是士官。中级学堂有一定要求,有的需要服役经历,有的需要政治背景考核,还有的需要各种推荐,总之大部分生源是从初级学堂范围内招手优秀学员,所培养的对象自然是中下级军官。

  按照吴绍霆的规划,初级学堂其实也算是中级学堂的一个门槛,同时要想进入中级学堂所有报考要求必须严格执行,因为一旦进入任何中级学堂的大门,名义上已经是一名军官。尽管是学员身份,国土防卫部依然会给合格入选学堂的学员颁发“准尉”军衔。

  而高级学堂的学员一般自身已经有军衔,不过如果是中级军官向高级军官进修的话,则会由国土防卫部颁布“准将”军衔。

  新的军事教育和民事教育规划于八月一日正式公布并实施,这看上去只是教育改革洪流中的一部分,但是却蕴含了吴绍霆对两大教育系统的重视和精心策划。他相信自己的规划一定会使得两大教育系统发挥的更有效率,为中国长治久安进一步奠定基础。

  八月三日晚上,上海,黄浦大饭店第三楼靠近角落的一间客房里面。

  登记这间房间是一名瑞士籍国际贸易商人,不过此时此刻待在房间里面的两个人,却哪一个都不是瑞士人。他们两个都是来自德国,并且在德国官方机构担任官职。

  奥德温冯李斯曼是德国外交部远东特派员,他的主要工作就是在东亚地区从事谍报和联络工作,跟他在一起的是德国驻上海领事馆的安全副官兰德尔。

  兰德尔显得有些不耐烦,时不时的掏出自己的怀表看一看时间,显然是在等待另外一个人到来。不过李斯曼倒是显得态度井然,他常年从事特殊工作,早已经养成良好的职业素养。

  “威尔曼那家伙怎么还没有来?他明明知道最近中国安全部门在追查我们,凡事都应该尽快处理才是,却偏偏在这个时候失去时间观念,实在是太不负责任了。”兰德尔重重的合上了怀表的表盖,气呼呼的说道。

  “兰德尔,不要这么急躁,说不定威尔曼先生正为了保险起见,所以才要多绕几条道路。他是一个聪明人,比我们更知道该怎么应付现在的情况,总之,我们稍安勿躁耐心等待就是。”李斯曼若无其事的说道。

  “不得不说,我越来越讨厌中国了。这些白眼狼,忘恩负义的黄脸猴子,拿了我们德意志帝国那么多好处,现在倒头来却想着对付我们得意地帝国。我早先就说过,东方人心思诡秘,诡计多端,跟他们合作还不如跟非洲的土著部落合作。”兰德尔情绪用事的说道。

  “现在说这些又有什么用的?我想,当初那些政客们之所以选择投资中国,无非是希望他们能在亚洲牵制部分敌人。如果真是这样的话,事实上中国人已经做了他们应该做的事情,他们打败了日本人,又逼迫俄国人撤军,还在南亚小小的折腾了一下。要我说,他们回报的远远超出我们所投入的。”李斯曼不疾不徐的说道。

  “哦,天哪,你居然有这样的想法?”兰德尔很诧异的看着李斯曼说道。

  “呵呵,兰德尔,我只是实话实说而已,你完全没必要用这样的眼神看好。国际外交政治上的来来往往无非就是这么一些勾当,我只不过是把话说的更直白一些罢了。”李斯曼一边笑着一边轻描淡写的说道。

  兰德尔沉默了一下,他当然知道李斯曼所说的话是对的,不过身为德意志帝国的国民,理应应该站在祖国的一边,不管是什么时候,也不管是什么事情。

  “照你这么说,现在反而是我们在逼迫中国了?”顿了顿之后,他再次开口说道。

  “你应该知道,政客们永远都希望只用一块钱换一千块钱,哪怕是一块钱换五百块钱都觉得太少太少。这种政治场上的利益往来,不是我们日常所经历的那种。不过你我应该不要理会这种事情,总之只要完成自己分内的事情就可以了。”李斯曼说道。

  “唔……!你说的没错,那些官场上的事情由不得我们。”兰德尔微微点了点头说道。

  就在这时,房门有规律的敲响了。

  兰德尔和李斯曼都打起了精神,双双站起身来。兰德尔走到门口,故意用带北方口音的法语问道:“外面是谁?”

  一个低沉的声音回答道:“是我,威尔曼。”

  卷八:世界大战 第1160章,目标在美国

  兰德尔立刻打开了房门的一条缝,果然看到威尔曼拿着自己的帽子站在门外。他在确定门外来人之后,将房门拉得更开一些,并且闪身让对方走进来。

  威尔曼进屋之后,他缓缓的吐了一口气,说道:“先生们,真是不好意思,我在路上耽误了一会儿,不得不说中国的特工非常敬业,我摆脱他们很花了一点时间。”

  兰德尔关上了门,耸了耸肩膀说道:“哦哦,果然跟奥德温所说的一样。现在中国当局已经注意到我们,我们日后展开工作只怕会非常困难。”

  李斯曼说道:“先生们,先坐下来再说吧,如今的局势我们大家都很清楚,再说这些无所谓的话很没有意义。”

  威尔曼微微点了点头,然后自顾自的先落座了下来。兰德尔和李斯曼也都跟着落座。

  李斯曼向威尔曼问道:“先生,中华革命党那边的联络情况怎么样了?”

  威尔曼表情很严肃的说道:“中华革命党与我们想象中的还是有一定差距,他们现在虽然急需外界的力量来扶持,可是他们的领导人和核心人物全部都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理想。这几天我与他们连续会见了四次,到现在都没能见到孙中山。而且我多方试探,他们是无法接受我们德国对中国社会意识形态的改造。”

  兰德尔紧蹙着眉头问道:“这么说,跟他们没办法达成完整的合作吗?”

  李斯曼插嘴说道:“可是,就我所知,目前在中国也只有中华革命党会反对中央政府。”

  威尔曼点了点头,说道:“没错,尽管中华革命党有一些不听话,但是无论如何也是我们目前最理想的合作伙伴。就算这些人有坚定不移的政治理想,只要我们略微耍一些手段,还是可以很容易控制他们的。”

  李斯曼赞同的说道:“这倒是一个办法。”

  这时,兰德尔显得有几分不耐烦,他说道:“可是你到现在都没能见到孙中山,我看我们的计划肯定会因此而延缓,这可不是什么好事。现在中国人已经觉察到我们的行动,我很担心他们会不会采取强硬的手段来对付我们,到那个时候别说要颠覆南京中央政府,只怕连我们自己都自身难保了。”

  威尔曼不疾不徐的说道:“有些事情是急不来的。如果南京中央政府真的想对我们下手,他们早就动手了。当然,我们也不能排除他们会突然采取行动的可能。关键是与一个新的势力合作,总得需要一段时间来摸清楚对方的底细和做事风格,更重要的是进一步取得对方的信任,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对症下药来掌控他们。”

  他在这一行已经干了很多年,该怎么做当然会有自己的分寸,自己这个时候反而觉得兰德尔是一个不够稳重的角色,就算到时候除了篓子,最有可能也就是一个急性子的家伙。

  停顿了片刻之后,他又补充的说道:“不过你们放心,中华革命党现在同样希望能够壮大自己的实力,之前他们跟日本合作,可惜日本被打得一败涂地,而现在我们德国是他们唯一的希望。中华革命党最终仍然会向我们妥协的。”

  兰德尔刚想在说些什么,不过想了想之后还是算了,事情都到这一步,就算进展慢了一拍也没有办法,难道现在还能放弃不干吗?

  李斯曼倒是没有多说什么话,时而仔细在听别人说,时而又是一副沉思之态。

  过了一会儿之后,威尔曼转向李斯曼,问道:“奥德温先生,外交部派您到上海来,是不是希望由您来协助我们制造针对南京总统府的舆论声势?”

  李斯曼摇了摇头,颇有深意的说道:“外交部派我到上海来关键的任务并非是协助威尔曼先生您办事,但是上面要求我尽可能的配合你们的行动。至于我的主要任务……不妨直说吧,上面对中国发起的亚洲共同体计划很感兴趣,希望让我能够了解这方面的详细内容。”

  不等威尔曼发问,兰德尔倒是诧异不已的抢先问道:“都这个时候了,外交部的那些老爷们居然还有心思理会这方面的事情,我们应该专心致志想办法对付这些黄脸猴子的中央政府才是,要让他们彻底知道我们的厉害!”

  虽然威尔曼同样对此感到很奇怪,当务之急他们连中华革命党的应付都比较棘手,哪里还有多余的人力物力心力去关心其他事情?不过他却没有多说什么,毕竟外交部吩咐的事情肯定有他们的道理,而自己也插手不了李斯曼的工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44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43/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