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86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听了管带的话,李准当场怔住了,他第一个念头就是必须处死管带。

  而管带早就戒备在心,他一直紧紧的盯着李准的动作,就在对方还要去拔枪时,抢先一步拔出了自己的枪对准了过去。

  “提督大人,别怪末将无礼了。”他大喝了一声,然后用眼神向身后的亲信示意了一下。几个士兵马上就冲了上去,将李准的枪卸了下来,然后用准备的好绳子五花大绑了起来。

  李准一直破口大骂,拼死进行挣扎,不过这一切都成为了徒劳。

  没过多久,“广元”号也悬挂了白旗,随之“楚泰”号也跟风投降。

  到了晚上九点四十分,广东水师大本营的战事彻底平息了下来,革命军占领了水师大本营,投降的水师官兵全部妥善安置。不过革命军对于这些投降官兵没有进行任何拘押,因为人数太多,而且事先也接到了命令,所以最终把投降改为了投诚,所有水师官兵全部成为革命起义军的一份子。

  梁鸿楷负责监督广东水师大本营善后工作,他一一审问过了广东水师的几个主要将领,除了李准是激烈反抗之外,其余所有人都表示支持革命,愿意听从革命军领袖的调遣。当然,这些水师将领回答的很含糊,因为目前为止还不能确定到底谁才是真正的革命领袖。梁鸿楷知道自己还没有资格涉及这个问题,所以也没有多理会,最后他只吩咐几个将领节制好各自手下,并且限期剪掉鞭子、烧毁所有满清旗帜,以示决心。

  至于李准,因为他是水师提督的身份,官衔不小,如果贸然枪毙只怕会让水师官兵变心,所以只好派了几个革命士兵将其押送到将军府,交给吴绍霆来处置。

  广东水师的停战投诚,标志着广州起义大功告成。

  吴绍霆回到将军府之后,马上开始整顿广州城的秩序。他先让邓铿抽调麾下三个营营卫队、第一标标卫队,以及第二标标卫队,再加上王云等后哨的几十名士兵,合计三百名士兵成立为革命政府警卫营,担任将军府周围的保卫工作。之后,他让李福林集合所有民军,对民军进行整顿并按照军事单位来编制。这么做的目的,就是不让这伙散漫的民军游手好闲,在城内到处乱逛,单单军事改编差不多就能让他们忙上半个月了。

  制定好这两项基础工作,他又召集所有起义军将领,开始布置城区维安工作。除了炮兵在总督府大院内留守,他让其余部队按照队为单位,划分广州城内城外管制区,逮捕在管制区内造乱的人,不管对方旧军散兵还是走散的民军,一律一视同仁。他甚至还给出指示,若有必要,可以开枪射杀。

  除此之外,他让莫擎宇带领第二标参谋官,分别前往广州下辖三个县府,负责接管这些县府的军政事宜。

  卷二:大革命 第178章,起义告捷

  不过莫擎宇有些担心,他认为除了安抚城内动乱之外,还应该提防佛山、新安等地的官军势力。佛山和新安距离广州最近,加快行进几个小时就能赶到,时时刻刻都能威胁广州革命政府的安危。

  吴绍霆镇定的说道:“莫大人无需多虑,佛山、新安的防军合计不过两千人,我广州城今日首义告捷,只怕佛山、新安两处很快也会群起相应的。这些防军自顾不暇,岂能来犯我广州?更何况,就算他们不自量力向广州进攻,我城中革命军接近一万人,难道还怕应付不来吗?”

  莫擎宇说道:“虽然如此,不过我认为我们还是应该多多提防才是。今日一战我军上下疲惫不堪,难保不会有什么意外发生!”

  吴绍霆叹了一口气,接着说道:“既然莫大人执意如此,这件事也不难。我会安排水师部队戒备珠江湾,另外炮营的兄弟也都在总督府待命,随时可以迎敌。”

  莫擎宇本来还想说什么,他现在关心的不是吴绍霆怎么迎敌,而是在接纳三个县府的时候该如何周全自己。对他来说,三个县府都是肥肉,自然是不能错过了,为此他还挺感谢吴绍霆安排这项任务给自己。可革命尚且初成,还没有完全稳固,万一肥肉到手却没有享受的份儿,那岂不是可惜?

  虽然心中思绪很多,不过在犹豫了一阵之后,他还是应答了下来:“那好吧,我这就去办,吴大人等在下的好消息了。”

  说完,他带着自己的参谋部众就走了。

  这时,何福光从中堂门外走了进来,他一开始就站在门口安排将军府的各项分配,因此吴绍霆与莫擎宇的谈话他是听到了。他走进来时脸色不是很好,这一晚在他看来都不是那么好过。来到吴绍霆身边,他想开口说话,可是又有犹豫,不由欲言又止。

  “何大人有什么事吗?”吴绍霆没有回头,直接问了道。

  “吴大人,这接收县府的事,怎么全便宜第二标的人了?革命首义可是我们第一标先发起的,怎么能拱手把革命成果让给别人了?”何福光终于忍不住发牢骚了起来。

  吴绍霆听出了何福光的弦外之音,何福光不希望莫擎宇去接收三个县府,实际上是他自己想要分一杯羹。他心中暗暗冷笑:这何福光还真有野心呀。当即,他故意摆出严肃的面孔,用责备的语气说道:“何大人,你这是什么意思?大家同是革命者,同是参加了这次起义,同样都有流血牺牲,何来自己人和别人之分?你要是再这么说,可别怪我不客气了。”

  何福光脸色更加阴沉了,不过却没有多说什么。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把刚才自己的手头办完工作向吴绍霆交代了一番,然后就退出去了。

  其实吴绍霆知道何福光说出了一个本质想法,那就是革命之后的利益分配问题。他并不是傻乎乎的抱着崇高的革命理想,不分第一标、第二标,把一些到手的好处拱手相让。他之所以让莫擎宇去城外接收三个县府,一来是莫擎宇手里有兵方便处置这一项事务,二来也是故意在这个时候把莫擎宇支出城去,那广州城内就归属他一个人管治了。

  分配完军事管制事宜,吴绍霆接着召集第一标和第二标所有文案军官,以及总督府投诚的文官,让他们撰写安民檄文,连夜张贴出去。檄文上除了正常的告示,还罗列出几项临时约法,诸如偷窃、伤人、奸yin之类的行为做出了严厉的惩罚措施。

  公务上差不多就是如此了。

  吴绍霆对身边一个侍从官问了道:“现在几点了。”

  侍从官掏出怀表来看了看时间,回答道:“大人,快十二点了。”

  吴绍霆原本以为今天会是漫长的一天,不过到了这个时候,他却又发现原来时间过得还是很快的。他微微点了点头,继而说道:“你去把倪端找来。”

  “是。”

  侍从官出去了,过了很久才回来。

  倪端自从下午去攻打巡警营之后,直到入夜后发动渡江作战时才与吴绍霆见上了一面。不过那场渡江作战,倪端最终是没有参加,倒不是因为他被安排在最后一批次,而是他率领第三营去了一趟南岗,打算在哪里接应东莞的起义军。只是他一直等到半夜,东莞方面一点消息都没有,只好率部返回了。

  倪端走进将军府中堂时,肩膀上缠着厚厚的绷带,进攻巡警营时一颗子弹打穿了他的肩膀,似乎是伤到了骨头。不过他现在一点都没有为这件事感到担心,脸上带着的亢奋的表情,一种掩饰不住的喜悦。

  “炳章,你一下午都做什么去了,找你都找不到。”吴绍霆先一步发问道。

  “哦,我见城内情况差不多已经平息了,所以就带了一队人去南岗。寿山兄(王和顺)正在东莞那边策动,我以为他今天晚上之前能够赶到广州来会合,所以就去南岗那边接应。不过不知道情况如何,到现在寿山兄一点动静都没有。”倪端叹了一口气说道。

  “你也太积极了一些。寿山那边没过来那才是正常,要是他赶过来跟我们回合,那东莞岂不是没人看着了?”吴绍霆笑着说道。

  倪端用没有受伤的手摸了一下下巴,若有所思的说道:“我当然也知道,可是不管情况如何,寿山兄那边也应该发电报来告知一下进程才是。对了吴大人,惠州那边有消息吗?”

  吴绍霆摇了摇头,说道:“目前还没有任何消息,不过惠州那边应该不会有差池,同盟会那么多人都在那里策动,不成都难。按照计划,竞存、克强先生会在明后两天赶到广州,到时候仲恺先生、展堂兄也都会来主持大局。”

  倪端振奋了起来,激动的说道:“就等着这一天的到来了。没想到,革命首义之功的殊荣,竟然我们拿到下了。”

  吴绍霆跟着笑了笑,继而说道:“先不要太高兴。你伤势没问题吧?如果不行就先好好休养一下,未来的革命之路还很长,还有需要你大展拳脚的时候呢。”

  倪端笑道:“吴大人,你派人找我来,不会就是让我休息吧?有什么吩咐尽管说,我胳膊虽然伤了,但还有另外一条胳膊呢。这点小伤于革命大业来说不足挂齿。”

  吴绍霆微微点了点头,他深知倪端就是一个彻头彻脑的革命主义者,只要是为了革命什么事情都愿意去做。他也明白如果这次起义按照历史的轨迹来进行,那倪端现在已经命丧黄泉了,所以现在伤了一条胳膊并不算什么。而他找倪端来,确实是有事情要交代。

  “哎,说实话,我真有一件事必须让你去办。也只有你最合适了!”他正色的说道。

  “是吗?吴大人请讲。”倪端从容不迫的说道。

  “我希望你现在带着第三营的兄弟们,将城内的官仓全部接收过来封上封条,然后再派人到城内的大户人家征收他们的私仓。”吴绍霆不疾不徐的说道。

  “吴大人,官仓还好说,早先已经派人去占了几处;可是为什么还要去征收民间的存粮呀?”倪端疑惑不解的问道,他认为征收民间的粮仓是扰民行为,纵然那些大户家大业大,可是身为革命者应该恪守纪律,争取到最大的民心支持才是。

  吴绍霆深深的叹了一口气,随之语重心长的说道:“炳章,官仓早先被占下来的就不说了,但是其他没有来得及接手的官仓,只怕早就遭到哄抢了。今日起义虽然成功,可是放眼全中国,广州紧紧是千千万万的城镇之一。单单广东省内就还有那么多地方等待我们去光复,没枪没子弹可以去军械库拿,再不行就去借去买;可是没有粮食,革命军寸步难行呀!”

  倪端听到这里,总算是明白了过来,他同样只是吃了早上的一顿饭,到现在颗粒未进,全靠着满腔热忱的意志支持着,要不然早就饿得不行了。

  “我明白了。可是,为什么一定是我呢?”他缓缓的说道。

  “说句实话,放眼整个起义部队当中,就数你与嘉善(关仁甫)是绝对赤诚的革命人士,只不过嘉善的人参差不齐,而且现在又忙着整编,就只剩下你这边了。我相信把这件事交给你做,不单单能公正、公道的办妥,同时在征收粮草的时那些大户人家也更容易信任你。”吴绍霆十分恳切的说道。

  他这番话当然只是冠冕堂皇的话,他真正的想法就是要把征收粮草引起的后果,一股脑全部推给同盟会去承担。倪端顶着同盟会的旗号去向大户人家去征粮,大户人家虽然不会推辞,但是肯定会有隐射的要求。要知道资产阶级可不会做亏本的买卖。

  不过严格的来说这并不算是大问题,历史辛亥革命成功之后,这些资产阶级政客、地主乡绅名士,都是在争夺革命的果实。现在去征粮只是提前索要筹码罢了。

  倪端没有吴绍霆考虑的那么多,他听完了吴绍霆的话,当时就感到热血沸腾,原来自己在吴绍霆的心中竟有这般高尚的地位。他立刻点了点头,庄重的答应了下来,道:“吴大人,我明白了,我这就去办。”

  吴绍霆说道:“好,尽量能征多少就征多少。明天城内肯定会很乱,我们还得拨出一批公粮来救济今日战火中受损严重的老百姓呢。”

  倪端认真的道:“好,我保证完成任务。”

  他说完,匆匆转身离去了。

  等到倪端离去之后,吴绍霆站在中堂大门口,他抬头望了一眼远处的夜空,似乎因为广州城内刚刚淡去的硝烟遮掩住了视线,天空冲除了滚滚的乌云,竟然看不清楚任何星月。这时,将军府一间客厅里的座钟敲响了,标志着凌晨十二点的到来。

  他微微叹了一口气,神色浓重而严谨。历史将记住这一时刻:1910年1月2日,广州新军起义成功,大革命时代提前到来。

  卷二:大革命 第179章,新的一天

  这一夜,广州城中的人大部分都没有入眠。

  起义接近尾声,城内依然笼罩着诚惶诚恐的氛围。商铺担心遭到叛乱的士兵哄抢,普通人家要提防受到骚扰,就算是大户也逐一的遭到革命军上门“拜访”。直到天亮之后,一切总算有所好转。虽然广州城内大街小巷都是紧闭门户,但是再也听不到激烈的枪声,这已经是最大的安慰了。

  吴绍霆忙了一个晚上,又是通电全国宣布广州独立,又是统筹城内各路人马的后勤供应,士兵们战斗了一天,早就饿得慌了。除此之外,他还要安排审问那些顽固不化的遗清将领,不可能把这些人全部处决一了百了,毕竟这些人还有影响价值。

  天微微亮时,好不容易处理完大部分琐事,还没来得及喘一口气,城中的三老、士绅等等但凡与同盟会有来往的人士,纷纷登门拜访庆贺革命的成功,甚至还有一些立宪派的人也跑来探口风。吴绍霆知道这些家伙名义上是来庆贺,实际上却都是想要分一杯革命果实的羹食。

  这种事他是不会处理的,要讨价还价、谋取政治利益那应该去与同盟会的高层去谈。他故意让自己装作一介武夫,不问政事,全部推说等廖仲恺、胡汉民来广州后再做主。好在才是革命首义的第一天,来拜访的人不是很多,很快就全部打发回去了。

  上午十点时,广州总算接到了惠州的电报,惠州于昨日傍晚顺利光复,前后不过战斗不过持续了一个小时,主要是惠州县府负隅顽抗。之所以拖延到今天早上才发来电报,一方面是不确定广州这边的情况,直到半夜收到吴绍霆的全国通电才放心下来;另外一方面是廖仲恺、胡汉民等人已经在惠州组建了中华革命政府,正在分配政府中的工作。

  紧接着,佛山、江门、中山三地也发来电报,不过电报都是由当地官府发来的,内容是庆贺广州起义的成功。虽然电报中没有说明这三地是否改旗易帜,因为毕竟大家对革命的进度还很吃疑,所以采取这样模棱两可的方式观望。说到底,这三地距离广州最近,广州城内有接近一万的起义军,如果不识时务,大军压境岂不是自讨苦吃?

  吴绍霆安排侍从官一一回电,一方面让惠州取消中华革命政府的头衔,尽快赶到广州来组建统一的革命政府,另外一方面则是威胁包括佛山、江门、中山三地在内,广东省其他县城,要求今天之内必须改旗易帜,否则视为革命敌人。

  中午过后,他拿到了昨日起义作战的伤亡汇报,当即让邓铿、李济深、许海英三人将投降以及投诚的旧营士兵抽调其中精锐,填补第一标所缺兵员,甚至也趁着这个时候把调走的营卫队、标卫队也都重新组建了。

  当然,形式上的工作也要做好,他亲自去了一趟阵亡起义士兵的安置地,发表了一番吊唁,之后又去了战地医院探望伤员,发表了一番鼓舞人心的讲话。

  至于城中余下没有调用的旧军士兵,差不多还有一千三百多人,他将这些人全部集中起来等待整编。

  吴绍霆一直把这些投降的士兵掌握在自己手里,包括广东水师,这些人看上去很麻烦,又要安置又要安抚,粮饷可是大问题。但是只要稍加整顿,这些人就能成为另外一支武装力量。他接下来要做的,就是成为整个广东省手握兵力最多的人。

  下午时,倪端回来汇报,他昨天一夜加上今天上半天的时间,在城内一共征集到了粮草十五万石。加上原本官仓的粮食,差不多有二十万石左右。目前这些粮食都存放在越秀官仓,并且还派了一个队的兵力驻守在那里,防止发生哄抢行为。

  吴绍霆细算了一下,二十万石的粮食只够维持城中起义军士兵两个月的时间,而且还是十分节省的状态。不过他觉得两个月足够了,到时候打出广东省之后,还能以战养战。

  傍晚,胡汉民、谭人凤、莫纪彭等人从惠州乘船抵达了广州。

  吴绍霆派人到码头迎接,一直将这些人引入了将军府。

  胡汉民告诉吴绍霆,廖仲恺已经发电报给欧洲的孙中山先生,孙先生很快就会赶回国内主持大局。至于廖仲恺他是跟着黄兴、陈炯明等人从陆路出发,会在明天早上抵达广州。

  吴绍霆对于这些话都不关心,反正同盟会现在唯一要做的事情就是建立一个政府,然后一边分配革命之后的政治利益,一边要将革命扩大。他索性就借口城中各路军队十分混乱,自己又要忙着善后,又要整顿军务,实在是忙不过来,希望从现在开始由胡汉民来主持广州城内的政务,自己专心去治理军事。

  胡汉民听了这番话,自然是大喜不已,他本来还在担心吴绍霆会不会功高震主,现在看来自己完全是多心了。

  其实吴绍霆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今天一天就看出了广州光复之后的麻烦事。善后的事还有一大堆,到时候革命军队会要饷要粮,士绅名流们会要官要位,新生的革命政府也要争取各方面的支持。他的目的就是先让同盟会来处理这些细琐,自己就学着袁世凯,手中紧握着兵权,坐等革命果实的分享。

  与胡汉民商议定下之后,吴绍霆就带着自己人从将军府撤出,将司令部移往了城中东校场,也就是第二标的营垒。他不管胡汉民这些人将军府怎么搞,先公开宣布成立广东革命军部,自任为广东革命军部总裁、广东革命军总司令,统令城中各路起义军部队到军部登记,但凡期内不登记的部队,将强行解散。

  接着,他又下令改编军制,即协改为旅、标改为团、队改为连、棚改为班。这件事就交给何福光、许海英等参谋部的人负责落实,一应新番号、新旗帜甚至新军服,全部去向广东革命政府索要。

  直到此时,他终于空出了一点时间,开始打理自己的私事去了。

  他带着一队人前往了张盛霆公司。自从昨日起义爆发之后,公司就暂时歇业了,不过因为公司所在的大楼驻有几个外国领事馆,在城内动乱时这些外国人雇佣了一批枪手在大楼外进行戒备,因此张盛霆公司也受到了庇护。公司里还有几个文员,从昨天动乱开始,这些文员一直躲在公司里面没有来得及回去。

  既然总公司没有事,他没有多留,只是向那几个文员交代现在城内已经安全,他们可以回家休息几天了。不过就在他动身准备前往南洋兄弟烟草厂时,德国领事馆总领事认识这个曾经留学德国的中国将军,于是派来一个秘书邀请到楼上询问一下城内的局势。

  卷二:大革命 第180章,巧遇德国领事

  吴绍霆没有拒绝,革命政权的建立一方面要得到国内的支持,另外一方面还要得到国际上的承认,否则这个政权就会被视为反动政权。他知道以目前的形式,国际上更认可北边的实权派,不过就算不能取得政治外交上的支持,最起码也可以争取到经济和生意上的合作。

  来到德国领事馆所在的楼层,整条走廊上有不少全副武装的德国士兵,还有一些应急前来避乱的德国侨民。虽然看上去场面很混乱,不过每个人都不显得很着急。当他们看到一个中国军官出现之后,所有人都好奇的投过来目光,并且窃窃私议,认为是清朝政府派来军队协调昨天的动乱事宜了。

  秘书带着吴绍霆走到走廊尽头的一间办公室,办公室的大门是开着的,可以看见德国总领事安德烈?冯?佛雷德里克正在与七、八个领事馆工作人员整理一堆电报原件。当秘书告知吴绍霆到来后,安德烈把手头的工作交给了副领事,然后迎了出来。

  “哦,晚上好,吴将军,今天碰巧听说你来这里,正好可以让我解决一些燃眉之急的困惑。”安德烈虽然懂得中文,不过他知道吴绍霆也会德语,所以不用卖弄自己憋足的汉语了。

  “你好,安德烈爵士!”吴绍霆平静的问了一声好。当年他从广州出发前往德国时,签证和保书就是这位安德烈爵士签署的,所以两个人算是有一些交情了。更何况在这两年的时间里,吴绍霆的地位如日中天,早就引起了各国的注意。

  “来吧,吴将军,请跟我来客厅喝一杯吧!”安德烈笑着说道,不等吴绍霆回答,他已经先一步走在了前面。

  吴绍霆于是就跟在了后面,他们穿过了办公室的前厅,来到了大门靠左的一个角落,这里有一个简易的小客厅。安德烈吩咐刚才带路的秘书去拿啤酒,然后请吴绍霆坐了下来。

  不一会儿,秘书拿着一个托盘走了过来,上面放着两只大玻璃杯还有一壶金属酒壶。

  安德烈站起身来接了过来,将酒杯递给了吴绍霆一只,然后拿起酒壶给杯子倒满了酒。

  虽然啤酒如今在中国已经出现,1904年时哈尔滨都成立了第一家中国人自己的啤酒厂。不过这个时期的啤酒还处于难产期,在中国并不普及,主要是中国人还不喜欢这种新奇的口味。吴绍霆在德国留学时就喝了不少啤酒,啤酒可是德国一大特产呢!

  “好吧,安德烈爵士,我知道您找我来的目的,那在我喝酒之前就把现在广州的情况告诉你吧。广州的清政府已经被我推翻了,也许明天早上您就会收到一封广东革命政府的外交信函。虽然我知道您现在对我的看法有所惊讶,不过请您放心,我们不会对国际友人造成什么误会,我们只是意图推翻一个腐朽的政治制度,建立一个新的共和政权。”吴绍霆一口气把话说了出来。

  安德烈怔了怔,他在早上的时候确实听说了两广总督府被推翻了,但是却不知道领导这个起义的人竟然就是吴绍霆本人。他端着酒杯的手停在了半空中,良久之后才叹了一口气,然后慢慢的吞了一口啤酒泡沫。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8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6/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