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1908大军阀_分节阅读_第88节
小说作者:闽南愚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85 MB   上传时间:2013-08-27 10:42:34

  胡汉民眼前一亮,惊奇的说道:“军事议会?就像是参议院、国会那样,让军事行动由议会来决议操控?”

  吴绍霆点了点头,说道:“是的,我也是昨天晚上忽然想到的。”

  他所说的军事议会,是参照二十一世纪美国军事体制中的参谋长联席会议制。

  当然,他知道军权的重要性,要让什么议会、联席会议来制衡自己,那是绝对不可能的。他知道现在自己在新军中有无可代替的地位,可以说已经牢牢掌握了新军军权。之所以提出这个军事议会,无非是缓解黄兴等华兴会对自己的矛盾,同时也给自己一个不错的台阶下去罢了。到时候军事议会做出的决议是否要执行,还得看他吴绍霆的脸色。

  胡汉民大喜道:“震之果然是奇人呀,这样的方式都能想到。甚好甚好。”

  不过,陈炯明却有一些疑惑,他说道:“军事议会却是很好,可是实施起来肯定需要一段时间,不可能一促即成。更何况眼下我们还要急着出兵北伐,上下需要统一一心才是。至于这个体制,等光复了南京、成立共和民国时再详细讨论才是。”

  吴绍霆看了陈炯明一眼,看来这位未来的粤军领袖还是很有眼光,确实,实行这个制度不是一朝一夕就能达成,除非是假设一个空架子,否则要想具备实用性还得经过时间的论证。

  这时,谭人凤说道:“军事体制之事暂时容后再议,现在要拿准的是震之你的决定。我们都把话说道这个份上了,震之若还要执行离去,那就是要气死我这个老头子了。”

  吴绍霆就坡下驴,道歉的说道:“善公都这么说了,在下岂敢顽固下去?我向组织道歉,这次是我情绪了,也向克强先生道歉,我绝对没有任何要与克强先生作对的意思。”

  大家见吴绍霆释然,于是也都放心下来。

  下午,吴绍霆亲自来到新军军营安抚众兵士,同时也让那些递交辞呈的中下级军官全部收回辞呈,各还各职。

  接下来的两天时间里,革命政府忙着政务和外联,为了筹集出兵北上的军费,不得不与那些地主、实业家们合作,给予这些人许多政治上的便宜。非但如此,在广州临时议会的席位当中,几乎有一半以上让给了他们,这算是间接的变卖。不过资产阶级革命本来就是代表资产阶级利益,唯一让人感到怪异的就是,原本是正儿八经的企业家,偏偏要在这个时候捞上一个虚衔的政府官职。

  新生的政府面临很多危机,最大的威胁莫过于国际上对革命的看法。1月1日发生的起义让广州英法租界和其他外国领事馆感到震惊,英法沙面租界直到今天依然采取军事封锁,拒绝任何华人进出租界。在这几天里,也没有一个外交机构主动与革命政府取得联系。北京大使馆还在观察整个中国的事态发展。

  革命政府派出宋教仁陆续拜访了几个外国领事馆的总领事,强烈要求这些国家表示政治军事中立,不得干涉中国革命事业。然而在广州的外国领事馆原本就没有打算进行任何行动,只是遵从上面的命令,静观其变。

  经过了辞职事件之后,吴绍霆顺利成为了革命政府军事部部长,因为开始的几天大家都以“总裁”来称呼,所以即便更改为部长之后,麾下的部将依然用已经叫顺口的“总裁”代替“部长”。这些只是细枝末节。吴绍霆上任之后,按照他既定的军事整编计划开始对广州所有起义军进行重编。

  首先他将起义军、革命军统一规称为革命粤军,将原第一混成协扩编为革命粤军第一师,自任为第一师师长。之后,第一标改为第一团,团长韦汝骢,副团长孙继直;第二标为第二团,团长莫擎宇,副团长徐少文;炮兵营与总督府炮队合编为炮兵团,团长张达开,团参谋陈芳、许广;骑兵营新增加一个特务连,改编为师部直辖特务营,特务连装备有温特斯特M1897,营长由李济深出任。

  师部设置总参谋部、武官处、后勤部和随营高等军官学校。何福光出任总参谋长,许海英、倪端以及原第二标的一些参谋官出任参谋长。武官处下辖侍从处和警卫营,李琛担任侍从处总长,王云担任警卫营营长,总长一职暂时空缺。后勤部下辖辎重营和战地医院,由师长副官邓铿兼任部长,倪端兼任总办。

  何福光监管随营高等军官学校,许海英为总办,旨在培养团部级参谋官。

  除此之外,吴绍霆还将黄明堂、李福林、关仁甫等民军,陈炯明、黄兴从惠州带来的循军,再加上巡警营投诚的部队,整编为革命粤军第二师。黄兴担任第二师师长,李福林为副师长,关仁甫、黄明堂、陈炯明则分为下辖第三团、第四团、第五团团长。

  看上去起义新军与革命民军各分归属,互不干涉,但是实际上明显反映出了革命粤军两个师的差异。第一师是正规军,无论制式、素质、军风都是最好的,第二师虽然是纯正的同盟会血统,可是到现在都没有制式装备,而且还有那么多的会党成员,素质可见一斑。

  只不过黄兴还是挺高兴的,自从上次吴绍霆辞职事件之后,他深刻的认识到,如果要让自己来统领起义新军根本是不可能的。现在吴绍霆整编了一个同盟会纯血统的第二师出来,哪怕军事素质再差,黄兴也是心甘情愿的。

  在会党众人的心中,黄兴就是一个传说级的人物,包括李福林在内都是十分仰慕这位革命实干家。所以说,与其让黄兴来指挥一支根本叫不动的部队,倒不如将其安排在最恰当的位置。正所谓点塔七层不如暗处一灯。

  对于这样的编制,胡汉民、廖仲恺等人也相当满意。他们原先还有些怀疑上次辞职事件是吴绍霆故意使诈,可是现在看来,吴绍霆自然而然不是这样的人了。

  1月7日,革命粤军的编队总算完成。

  黄兴找到吴绍霆商议,自广州起义成功之后,他们已经休整了这么久,可是广州周边城镇依然没有全部光复,眼下应该果断发兵出征,先平定省内,然后北上支持江西。吴绍霆早就知道同盟会的这个打算,他也明白要想扩大革命声势,北伐是不可避免的。

  但是吴绍霆同样知道未来革命局势的走向,出兵北伐最终是失败,而以革命粤军现在的实力不可能在省外有立足之地。经过折中的考虑,他决定先让黄兴带领第二师出省北伐,广东省内的平定任务由第一师来承担。

  广东省内的情况并不是那么轻松,韶关巡防提督吴祥达拥兵四千,坐镇广东北方咽喉。尽管吴祥达不可能进犯广州,但只要其坚守韶关,广州的革命粤军根本不可能轻易北上出省。除此之外,肇庆还有两个绿营军,两广交界的梧州更有龙济光的第二十三镇。如果革命粤军全部出兵北伐,广州无兵可守,同样十分危险。

  黄兴很爽快的同意了吴绍霆的计划,他现在革命情绪高涨,巴不得能够早点出省带动全国革命的发展。当天晚上,吴绍霆在军部召开了出兵会议,制订详细的作战策略。

  卷二:大革命 第184章,龙济光的计划

  同样是这天夜晚,远在两广边境的梧州城二十三镇总司令部。

  司令部位于梧州城内一片丘陵之上,典型的广西丘陵居。院落盘山而建,最高处有一座孤零零的塔楼。塔楼的楼亭里,龙济光一身便装,正坐在一张藤椅上。他这几天没有刮胡子,此刻的脸色就如同乱糟糟的胡须一样,看上去一点精神都没有。在他面前有一张小桌子,上面除了一个紫砂茶壶之外,还有一叠零乱的电报原文。

  广东发生的事情他早就已经知道了,他却一点都不感到震惊,正如他昨天对手下说的那样:“这是迟早的事!”可是事情已经发生了,而且全国的暗流越来越汹涌,显然就要破土而出了,而他该如何抉择?

  面前小桌子上的电报来自很多地方,有京城的,有广西巡抚署的,有广东新安的,甚至还有广州革命政府的。这电报的内容无非就是那么几些,或战,或防,或援,或投。其实摆在龙济光面前的,也只有这几个选择了。不过他还在等待,等待另外一个人的电报。

  这时,塔楼的楼梯传来了脚步声。

  龙济光还是保持着不动声色,脸上一片冷静。

  不一会儿,一个军官走上了楼亭,来到了龙济光的身后。他叫颜启汉,正是第二十三镇警卫营统领,同时也是龙济光的侍从官总长,算得上是心腹亲信了。他没有行军礼,只是向龙济光稍微欠了欠身,说道:“统制,又有电报!”

  龙济光稍微坐直了身子,没有回头,问道:“哪里发来的?”

  颜启汉叹了一口气,说道:“还是京城的。”

  龙济光显得有些不耐烦,没好气的说道:“不是说过了嘛,但凡京城来的电报,一律都不用递过来了。看得心烦。”

  颜启汉沉了沉气,继续说道:“只是,这次不是朝廷发来的,是中央练兵处和陆军部发来的!统制大人您看是不是……”

  龙济光稍微来了几分精神,他回过头来看了颜启汉一眼,问道:“练兵处和陆军部?难道是北洋的人?”

  他接过了电报,一共是两份,练兵处和陆军部各执一份。他快速的打开来仔细读了一遍,然后将两份电报都扔在了面前的小桌子上。

  “段祺瑞和冯国璋还真是有意思,一个让我出兵征伐广州乱党,一个让我与广州革命政府建立联系。哼,真把我龙某人当傻子来驱使了。”他冷笑着说道。

  颜启汉没有发表任何意见,他沉默了一会儿之后,小心翼翼的说道:“大人,我们二十三镇已经按兵不动好几天了,难道真的要一直这样耗下去?张巡抚那边催得紧,他的使者都等得不耐烦了。是战是和,大人您好歹给一句话呀。”

  “子洺,做大事要沉得住气,尤其是现在这个节骨眼上!要不是张鸣岐昔日与我有恩,我早就把他的人轰走了!”龙济光阴沉的笑了笑说道。

  “可是大人,不管怎么样,您也要给我们一个方向呀。哪怕是先和后战,又或者是战而后和,兄弟们也好做准备呢。”颜启汉语重心长的说道。

  龙济光不说话了,其实他现在也想给自己一个方向。虽然革命爆发是迟早的事,但广州那边来得也太突然了一些,他这几天正打算过一个踏踏实实的新年呢。不过事已至此,他必须认真的分析眼下的局势,广州起义只是初见成果,是否能够走下去还是一个问题。目前国内各省都在静观其变,没理由自己就那么冲动了。

  颜启汉等了一会儿,见龙济光不说话,只好又道:“大人,咱们二十三镇也有革命党混在其中,这段时间兄弟的们情绪很不稳定。如果再等下去的话,只怕早晚有变。”

  龙济光刚刚端起了紫砂茶壶喝了一口早已经冷掉的茶水,他在听到颜启汉的话之后,突然之间脸色大变,狠狠的把手中的茶壶摔在了地上。

  “谁他妈的敢闹老子的军心,老子就灭了他。子洺,你给我看紧点,士兵之间有人要闹事,你给我一个个抓出来。”他声色俱厉的说道。

  “是。”颜启汉赶紧应道。

  就在这个时候,楼梯上再次传来脚步声,这次显然要比颜启汉上楼时更急促一些。

  很快,一个侍从官匆匆的来到了楼亭入口,在见到颜启汉之后,先向颜启汉行了一礼。

  颜启汉走了过去,问道:“什么事?”

  “大人,统制大人等的电报来了。”侍从官赶紧说道。

  颜启汉眼前一亮,马上从侍从官手里接过了电报,然后快步来到了龙济光的面前。

  龙济光已经听到了两个人的对话,所以他没有多说什么,直接从颜启汉手里将电报拿了过来。他打开电报夹子,先看了一眼电报落款,上面写着“上海郑公馆,岑”。他心里暗暗想着:没错了,两年前岑春煊被两江总督端方伪造与梁启超的合照,而遭到革职,这几年里他一直就在上海寓居,郑公馆应该就是郑孝胥的别业了。

  他快速的掠过了一遍电报,电报内容不长,仅仅只有两句话:望紫宸能与广州方面恰之联络,静观其变,大局既变,另谋出处。

  看完了电报,他“啪”的一声合上了夹子,渐渐皱紧了眉头。

  他等了一晚上的电报,竟然也就这么一回事。不过正因为如此,有这么多人都认为应该先与广州取得联系,坐观大局的变化,看来为今之计也只能这般了。

  岑春煊是龙济光昔日的老上司,龙济光对岑春煊是十分尊敬的。正所谓“北袁南岑”,这句话不是没道理的。以岑春煊的威望和能力,他的建议那是十拿九稳的事。

  不过龙济光本以为岑春煊会让自己出兵广州,但是现在看来,自从两年前遭端方污蔑之后,岑春煊对满清政局的态度已然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不管怎么样,他得到了岑春煊的指示,心中已经有了定论。

  “大人,岑老是如何指示的?”一旁的颜启汉迫不及待的问道。

  “子洺,你今晚动身去一趟广州,去见一见胡汉民……”龙济光慢慢的做出了指示,不过他的只说了一半,忽然又没说下去了。

  颜启汉正在耐心等待着龙济光的下文,龙济光还没说自己去找胡汉民做什么呢。

  这时,龙济光沉沉的吁了一口气,改口又道:“算了,你还是不要去了,你留在这边监督咱们二十三镇的内部情况。另外,你现在就去电知上思、钦州和茂名的部队,让这三个营全部调往云浮。明天我们司令部也直接搬到云浮去。”

  颜启汉不由一惊,这可是一次大的转移呀!虽然二十三镇冠着广东陆军的番号,可是各部基本上都驻扎在两广边境和广西东北方向,而且军饷物资大部分还是广西这边派出来的。现在龙济光说转移就转移,那巡抚张鸣岐那边该怎么交代?

  “大人,这是不是太仓促了一些?”颜启汉连忙问道。他看得出来,龙济光是要把二十三镇的势力范围从广西转移到广东了。虽然这个时代有枪有人就可以占地盘,可是广东正是革命翻天覆地的时候,这个时候跑去插一脚,也太疯狂了吧!

  “当断不断。你按照我的意思去办就是。”龙济光依然笑着,笑容中除了他常见的那种阴阳怪气,还有几分沉着自信。

  他并不是任性而为,广西虽然是自己的家乡,可是这几年二十三镇在这里越来越站不住脚了。现在只是因为有满清这个名存实亡的中央政权在约束着,所以他才能勉强在广西混到今天。一旦革命之势袭遍全国,陆荣廷肯定会加强桂系集团在广西的利益,到时候二十三镇可就难了。

  如今广东的革命政府刚刚成立,正巴不得能争取各方面关系的妥协,二十三镇现在去广东抢地盘,革命政府只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如果革命政府不拉拢二十三镇,反而采取军事行动的话,只会让这个初生的政权动荡不安,同盟会的人最不希望看到这一点了。

  颜启汉跟了龙济光很多年,可是这些年一直没有摸清楚龙济光的脾性,这位主子似乎总是想到什么就做什么。不过他不再多说了,既然龙济光性情无常,万一等下突然暴怒了起来,自己可是自讨没趣。

  “属下遵命。”他说完,转身要走下楼去。

  “等等,你去把蔡兴举叫来。”龙济光忽然又补充了一句。

  “是。”

  卷二:大革命 第185章,编遣第二师

  革命粤军第二师在听说要出省作战之后,当晚就有一些会党成员结伴逃走。不过负责在城中寻访的新军士兵,连夜把这几个逃兵抓了回来。

  黄兴对这件事感到很忧虑,他深知会党不可靠,这些人在起义之前是反清的中坚力量,可是一旦起义成功之后,即刻又恢复了地痞流氓的本性。第二师几乎每天夜里都有大吵大闹的情况发生,全部是会党成员聚众赌博、喝酒作乐。如今第二师还没有出征,又发生了逃兵的情况,这革命大业还怎么进行下去?

  至于吴绍霆的第一师则一切正常,上次作战会议结束之后,他已经制定了同时进攻肇庆和新安的计划。务必在两天之内光复肇庆和新安,然后集合兵力全力进攻韶关。只要打通了韶关,第二师就能顺利出省,北上进攻江西。

  据消息称,江西现在的局面十分危急了,当然这个危急是针对官府而言。

  江西省的会党频频作乱,到处煽风点火,为革命粤军抵达出兵江西打好基础。同时,李烈钧在1月4日这天返抵南昌,与昔日旧部和武备学堂的少壮派军官集结,随时准备相应革命,在南昌发起起义。李烈钧甚至将江西与广东边境旧军布防的地图都绘制了出来,派人加急送到了广州。

  进攻肇庆和新安的时间定在1月9日,第一师第二团出击肇庆,第一团和炮兵团夜袭新安。在出兵之前,吴绍霆没有采取任何保密措施,反而大肆放出革命粤军要进攻肇庆、新安的消息,这么做的目的有两点,其一是让肇庆、新安的革命人士做好准备,其二是威慑这两地的顽抗势力。

  哪里知道1月8日早上,新安防军总营龙靓光发来电报,率领防军总营一千五百余官兵起义反正,并与中午时分攻克新安县府,抓捕新安知县。下午,龙靓光就派人把新安县知县等大小官员押解到了广州。

  当天傍晚,肇庆发生兵变,李耀汉率领本部绿营军推翻肇庆县,并通电响应革命政府。

  面对这两处不战而降,广州革命政府欢喜不已,认为广东全省光复不日可成。

  但是吴绍霆却一点都不高兴,龙靓光和李耀汉这两个人都不是简单的货色。前者与其弟龙济光相互呼应,正是二次革命之后龙济光统制广东的帮凶;后者是肇军的创始人,也是长久霸占肇庆粤系小军阀之一。

  他之所以要采取武力光复的行动,就是希望能够扫清这些地方小军阀,实现真正的全省集权。不过现在看来,既然龙靓光和李耀汉都反正了,他不可能还要出兵去讨伐,否则只会引起内外公愤。

  这天夜里,吴绍霆临时召开了第二次作战会议,制订下一步进攻韶关的计划。

  不过这个时候,他心中的策略已经发生了彻底的改变,武力统一广东省显然是不合适了,所以出兵韶关也变得很消极。这次会议他虽然依旧是商讨进攻韶关的行动,但是在部署上基本都是虚张声势,希望能够逼迫吴祥达自己投降。

  其实肇庆和新安的不战而降,已经给全省做出了一个标榜。

  尤其是广州西南方向的佛山、江门、中山三地,已然是感到压力倍增。这三个小县城本来就没多少兵力,现在连比较有实力的肇庆、新安都反正了,他们还有什么理由坚持不动?此三县不约而同,在一月九日凌晨时再次发来电报,表示归顺革命政府。

  吴绍霆一直没有在乎这三个小县,要对付他们只要派遣广东水师一艘巡洋舰沿着珠江走上一圈,这三个县城就自动投降了。

  然而接二连三的光复,并没有撼动韶关。

  吴祥达既没有发电报归顺革命政府,也没有表示反对革命政府。很显然他还在犹豫,因为单单一个广东省光复,是否能够影响全国的变局,自己身为一介武夫根本是没有预判性的。所以,他保持着现状,等待进一步变化。

  这就让吴绍霆感到不快了,如果吴祥达迟迟不肯投降,他只能发兵去韶关走上一趟。

  下午的时候,陈炯明来到东校场军部找到吴绍霆。吴绍霆在自己简陋的办公室接见了陈炯明。陈炯明穿着一身新订做出来的军服,胸口还别着亮闪闪的革命勋章和同盟会徽章,看上颇有一种神气,只是他脸色很平静,让这种神气消弱了不少。

  “竞存,坐吧,都是自己人就不用客气了。”吴绍霆笑着招呼了一声。

  陈炯明坐了下来,他直接进入正题,说道:“震之,今日来找你,主要是有两件事。其一是我们第二师的公事,也就是军火和饷银的事宜。震之你应该知道,我们第二师的枪械不统一,子弹供应很困难,尤其是那一批美式步枪,最近我们问了好几个军械库,根本找不到匹配的子弹。”

  吴绍霆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然后说道:“我明白了。因为那批军火是美国最新的步枪,所以咱们国内还没办法仿制子弹。不过我上次是向美方订购的军火是分两批运达,第二批应该已经到了,只是因为广州城起义的事情让这些外国人颇有戒备,所以才没有交到我手上。”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61页  当前第8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8/461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1908大军阀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