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055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罢了,我已是夏人,又操哪门子心?耶律全忠自嘲一笑,扛着长矛,步履沉重地跟上了车队。

  

第056章 说动

  营口浦码头之上,人声鼎沸,忙乱异常。

  康福一生之中从未见过这么混乱的场面。

  辎重车、偏厢车、战马、驮马、挽马、军士、府兵、土团、工匠、水手、官员搅作一团,乱得不成样子。

  “这边!这边!你往哪放呢?”

  “粮食就扔在码头上?万一下雨怎么办?”

  “让开!让开!别挡路!”

  “不是让你们去树林边等么?别傻愣着了,快走。”

  “快!再快一点!船队要走了。”

  “妈的,你们里正是谁?这么个小身板也来当役徒?两袋麦子都扛不动,要你何用?”

  “箭矢别忘了,还有伤药,先放丙字库。”

  ※※※※※※

  康福突然之间就乐了,简直比洛阳南市还热闹!

  其实吧,不是官吏们本事差,实在是一下子涌入了太多的人和物资,后勤转运压力极大。大伙连着几天白天黑夜连轴转,都快累晕过去了。

  “咚咚咚……”聚兵的鼓声响起。

  康福往河里撒了一泡尿,抖了抖后,不慌不忙地前往校场,列队站定。

  数骑从校场外驰入,在高台前下马。

  康福没甚兴趣听他们说什么,况且离得太远,也听不清楚。

  他扭头看向赵敬。

  这厮也是营口县府兵的队正,腰间挂着弓梢、横刀,身上一件崭新的皮甲,手里拄着步槊。

  康福笑了笑,昂首挺胸。朝阳落在身上,银光闪闪。

  赵敬的眼睛被晃了一下,他偏过头来,看到康福身上的铁甲,眼睛都红了。

  康福刚要说些什么,突然有骑士从各个方阵之间的空隙中穿过,一边走,一边喊道:“擒杀耶律亿者,得县侯!”

  “县侯!”

  “县侯!”

  欢呼声如海浪般响彻大地,良久乃歇。

  “杀阿保机,得县侯!”赵敬满脸通红,看着康福,大笑道。

  “擒月理朵怎么算?”康福突然问道。

  “哈哈!”军士们轰然大笑。

  “那不得给个县公?”

  又一阵哄笑声传出。

  康福也跟着傻乐。三千人集结在旷野中,对他们的敌人不屑一顾,大声嘲笑,这份豪气确实可以了。

  进兵的命令很快下达。

  三千人带着器械,排着整齐的队伍,行走在大辽水之畔。

  长长的辎重马车遮护着他们的右侧,车上装了不少粮食,垒得高高的。

  左侧就是大辽水了,河面上是一艘又一艘满载物资的船只。从后方运过来的铁力马奋力前行,拖曳着船只一路向北。

  时不时有忽远忽近的马蹄声传来,那是游骑在外围警戒。

  在康福他们走后一天,又一支队伍离开了码头,一路向北。

  他们的规模更大,人数上万,分别在大辽水两岸行走。

  清塞军军使史敬镕、副使刘彦琮二人并辔而行,都虞候康义诚则前后跑着,督促各部的队形。

  “王彦章其人,你可了解?”史敬镕问道。

  “听过这名字。”刘彦琮说道:“朱全忠的部将,冲阵挺厉害。”

  “就这些?”史敬镕惊讶道。

  “就这些。”刘彦琮说道。

  史敬镕明白了。合着这王彦章冲起来就不管不顾,眼里只有他带的这部分人?唔,应是大局观不太好,缺乏全局视野,应变能力不强,指挥不了大部队。

  “怪不得是秦王坐镇中军。”史敬镕笑了笑,道:“王彦章名义上是副手,实际上是先锋或游奕使吧?”

  “他统带一千骑兵,应是游奕使无疑了。听闻耶律罨古只的契丹兵也归他管,那就好几千骑了。”

  “罨古只可靠么?”

  “不知,防着点他就行了。不过此番如此之多的兵马,谅他也不敢反。”

  是啊!史敬镕感慨了一声。

  圣人应该是操办完晋王丧事就开始谋划攻伐契丹了。别的不谈,光那么多车辆的打制,就不是一朝一夕的工夫,从去年十月到今年四月,长达半年的时间,河北、河南、淮海、直隶四道的工匠们就一直在干这件事。

  如今辽南牧草已经开始生长,待到五月,辽西、辽东的牧草也长起来了,正是用兵的好时候。

  面对如此威势,契丹拿什么挡?契丹八部的骑兵?还是阿保机新建的奚、渤海、汉儿步兵?抑或是鞑靼、霫、室韦仆从兵?

  建功立业的机会不多了啊。

  史敬镕心中有数,河东势力加入得太晚了。朝堂之上,缺乏为他们说话和争取利益的大人物。而今天下已打了大半截,立功的机会也少之又少。

  征伐契丹,或许是为数不多的良机了,必须要抓住。

  ※※※※※※

  天空响起一声惊雷,淅淅沥沥的春雨落了下来,浇灌了农田,滋润了大地。

  野草露出了嫩芽。放眼望去,一片绿意,点缀了上京府单调的荒野。

  裴璆匆匆走进了驿馆。

  馆内丝竹之声阵阵,隐有婉转的歌声传出。裴璆驻足片刻,直到一曲终了,这才走了进去。

  “裴少卿。”

  “李主簿。”

  二人行完礼后,相对而坐。

  “李主簿好兴致。”裴璆笑道。

  李守信官居大理寺主簿,从七品上。

  “兵不发,怏怏不乐,只能听听曲,聊以自慰了。”李守信哼了一声,道。

  裴璆以目示意,伎女们行了个礼,退下了。

  “军将发矣。”裴璆故意停顿了一下,突然笑道。

  “哦?”李守信来了精神,一下子站起,问道:“何时发兵?何人领军?多少兵?”

  裴璆拍了拍手,又有仆婢端上了热茶、点心。

  他拉着李守信坐下,道:“今日廷议,大王力排众议,发三万军,攻契丹。由王弟大澍贤领军。”

  李守信又喜又忧。

  喜的是渤海国终于决定出兵了。他一直都想不通,被契丹打成这个狗样,沦陷一府二州之地,中京、上京暴露在契丹兵锋之下,怎么就还幻想与契丹议和呢?

  他来渤海的路上吃足了苦头,手脚冻疮直流,到了渤海上京龙泉府后,对方虽然客气,但朝堂上下争论不休,始终不给个准信,让他更是烦闷。

  难道渤海人不知道契丹今年还要攻你们吗?简直不可理喻!

  还好,听裴璆所言,这个鸟国终于想通了,决定与大夏王师会攻契丹,解决掉这个困扰了他们百余年的祸患。

  但李守信还是有点隐忧。

  大澍贤这人,实在离谱。不是说他为人如何,主要是领兵打仗的本事太烂了。勃海王将大军交给他,可乎?

  但他不准备深究这事了。渤海自有国情在,外人弄不清楚就不要置喙了。兴许换个人领兵,内部失和,人心涣散,打得更差也说不定呢。

  “何时发兵?都有哪些兵?”李守信追问道:“裴少卿,这次可是渤海千载难逢的良机啊,可不能拿羸兵来胡乱凑数。”

  “哪有……”裴璆哈哈笑道:“好教使者知道,这次大王诏令上京、南京、东京三府拣选精兵两万,克期抵达。另有北地内附蕃兵五千、黑水五部蕃兵五千。总计三万大军,皆一时之选,定教契丹大败亏输。”

  李守信忽略了裴璆自吹自擂的部分,只详细请教这些部队的来头及构成。

  原来,渤海承唐制,有中央禁军及地方州县兵之分。禁军驻防五京地区,总计两万人上下——目前规模仍然是两万,但质量比起十年前不可同日而语。

  这次征发的两万渤海兵,便是禁军了。

  渤海国同样有内附部落和羁縻部落。

  内附部落很复杂,主要分布在北边的怀远、安远、安边、东平等府。

  百余年前,渤海立国,随后定下了南进的方略。

  一开始比较顺利,马都山之战,联合突厥、契丹,击败唐平卢军及黑水靺鞨、室韦联军,唐损失五千余人。随后又攻新罗,尽取清川江流域,与新罗以大同江为界。

  但唐朝终究国力强盛,这个方略存在巨大的局限,其国内也有不同意见——

  开元十四年(726),渤海国王遣弟大门艺及舅任雅发兵以击黑水靺鞨。

  大门艺曾在唐朝为质子,不同意攻打大唐的附庸黑水靺鞨,认为可能会引得唐军来救。

  “门艺兵至境,上书固谏。武艺怒,遣从兄大壹夏代门艺统兵,征门艺,欲杀之。”

  于是爆发了内战,大门艺兵败,间道奔唐,被授予左骁卫将军。

  大武艺去世之后,大钦茂继位,他在位五十多年,积极越过北境长城(边墙,防御黑水靺鞨),向北开拓,截断了黑水五部前往唐朝的道路,如今北边诸府,基本都是这位谥号“文王”的渤海国主在位期间奠定的基础。

  大钦茂之后,继续北进,并向北迁都至上京龙泉府。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055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055/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