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153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刘台欲言又止。

  “想说什么就说吧,我还撑得住。”刘隐发出了今天第四声叹息,摆了摆手,说道。

  “大哥,不如——”刘台顿了顿,有些说不出口,但一想到自己看到的种种事情,终于一咬牙,道:“不如降了吧?”

  刘隐端坐不动。

  没有想象中的暴怒,也没有被至今背叛后的哀伤,只有平静,极端的平静。

  刘台感觉到有些不自在。

  兄长的威势,早就深深镌刻在他的心中,他不敢有任何忤逆。

  “派往长沙的使者还没回来吗?”刘隐问道。

  “应是回不来了。”刘台无奈道:“西边全是夏人,那些吃里扒外的狗东西现在也翻脸了,不会给予咱们的人便利的。使者或许已到长沙,但多半回不来。”

  “马殷会不会出兵?”刘隐问道。

  刘台有些迟疑,良久后摇了摇头,道:“多半很难。夏人在洞庭湖一线与其长期交战,马殷的压力也很大。而今江西、黔中又失,四面受敌。弟觉得,马殷说不定要先一步投降了,因为这是个必死之局。”

  “先一步投降”这五个字如同钟鼓一般重重敲在刘隐的心底。

  他突然站起身,走到门口,看着外面久久不语。

  “你为何来劝我出降?”刘隐突然问道。

  “弟巡视诸营,发现军中多在讽颂悲切之声。”刘台据实禀报:“又有人鬼鬼祟祟,互相串联,多半不是什么好事。弟欲抓捕鼓噪军士,也无人相应。心中觉得不妙,故来找兄长相商。”

  相商?刘隐苦笑。

  你上来就劝我开城投降,这是商量么?

  想到这里,心中满是悲哀。连从小就十分听话的亲弟弟都害怕了,都想投降了,可想而知其他人是个什么态度。

  “大哥,其实这会投降,犹未晚也。”见兄长没有暴怒,刘台受到鼓舞,继续劝道:“广州户口二十万,乃五管名邑。人烟辐辏,商贸繁荣。又有市舶司、转运院,还有造船工坊和诸多能工巧匠,听闻大夏天子对这类物事最为关心。弟觉得,兄长若能将这些完整献上去,应不至于有罪。”

  刘隐久久不语。

  刘台有些泄气,不知道该怎么说下去。

  “继续说。”刘隐背对着他,轻声道。

  刘台心中一喜,又道:“城内府库还有诸多财货,计有钱二十三万缗、绢九十万匹、粮二十万斛,瓷器、香药、珊瑚、珍珠、金银器等无算。实在不行的话,咱们再添一点,或让城中富商派捐,多凑一点财货。甚至可以把那些大食胡商给抄家了,应还能得一大笔钱。有这些钱贿赂围城大军,或能得个体面。”

  “就这些吗?”刘隐问道。

  “大哥,事已至此,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刘台说道:“前年王审知不是为他儿子求娶大侄女么?兄长不如派个使者出城,径入威武军大营,将说兄长愿将女儿嫁给王家侄子,两家结为姻好。多给些嫁妆,或能成事。”

  刘隐转过了身来,摇头道:“王审知是聪明人,这会是不可能结亲的,给多少嫁妆都不管用。不过,你前面说的那几条,倒是能发挥一些作用。”

  “兄长这是同意了?”刘台喜道。

  “不同意又能怎样?”刘隐苦笑道:“偌大一个清海军,就只撑了七个月,就要让人连根拔起了。事已至此,还有什么可说的?”

  刘台也跟着苦笑,叹息不已。

  “降了吧,一切听天由命。这天下是该变一变了。”刘隐叹道:“我本趁时而起,以为有我刘氏百年基业,如今看来,时机未到。此番若能脱身,我刘氏也不亏,至少比父祖那两辈好多了。”

  “还是兄长看得开……”刘台说道。

  “看得开怎样,看不开又怎样?”刘隐无奈道:“挑选可靠亲近之人,把府库封存了。谁靠擅自靠近,杀无赦。城中富商,都请来我宅,让他们吐出点东西来。我刘家养他们这么些年,到了共度时艰的时候。至于那些大食胡商,你看着处置吧。一切完成之后,就开城请降。”

  “遵命。”刘台应道。

  广州刘氏基业,至今不过十年,刚起了个头就没了,唉!

  

第076章 搏一搏

  “色拉姆!”

  “噗!”

  一刀砍下,鲜血飞溅。

  大食人是真的倒了血霉。

  三十年前,被黄巢屠了一遍,财货全失,死伤惨重。

  伤痛花了好久才慢慢抚平。

  三十年后,随着贸易的日渐兴盛,大食人似乎已经忘记了当年的血流成河,又愉快地在广州安家,经营买卖。

  结果今日又遭到了血腥的屠戮。

  清海军士卒冲进每一个胡商家里,屠刀高举,人头滚滚。

  女人被拖进了军营之内,一会便消失了。

  财货没人敢动,被一一清点记录,用马车拉走。武夫们都知道,要投降了,这是贿买他们小命的东西,不该伸手的就别乱伸手——当然,偷偷藏下一点也无伤大雅,上官睁只眼闭只眼,管得比较松。

  胡商聚居的地方遭到清洗,其他大户、富商看在眼里,战战兢兢。在被请进节度使府后,只说了几句话,便纷纷表示认捐。

  作为五管地区最耀眼的明珠,广州是非常富裕的。对外贸易给他们带来了滚滚财富,甚至在前唐天宝年间就已经远近闻名,给朝廷提供了大量税款。

  朝廷收走的税款其实只是财富的一小部分,真正的大头还在商人们手中,这是广州人所共知的事实。

  刘隐说话很和气,但大食胡商的下场摆在那里,说服力一下子就强了。

  认捐的商人没有丝毫为难的表情,个个大义凛然,给钱给物,十分痛快。不过一个晚上,便筹集到了钱二十万缗、绢帛五十万匹,外加各种听过的没听过的货物,数不胜数——这些都是原本准备与胡商交易的商品。

  不少人还把城外的别院、农庄、山林都捐了出来,一点不后悔。

  甚至于,还有人把尚未归航的船只上的货物也捐了出来,“共度时艰”,让刘隐感动无比。

  早知大伙都这么深明大义,当初就多问他们要点钱了。钱多了,就可以整军经武,说不定就没有今日之败。

  失策,失策啊!

  不过事已至此,嗟叹已是无用。刘隐还是很想得开的,收拾好心情之后,于二月初四开城请降。

  而他这一投降,也标志着清海军的易手。地方上纵有豪强、将官仍然在抵抗,也翻不起大浪了。花些时间一一讨平,易事耳。

  与此同时,广州陷落的消息也在各方推动之下,一步步发散了出去。

  ※※※※※※

  大批兵马乱哄哄地冲进了桂州城。

  一时间,大街小巷喧噪不已,吵闹不休。

  吕师周没有去约束士兵们,他没有那个心情,也没有那份威望。

  当然,要说一点威望都没有,那是扯淡。

  吕师周是扬州人,率部围攻洪州时,为周德威所败。

  作为淮南功勋大将吕珂之子,吕师周接替父亲的职位,掌管黑云长剑都一部,屡次遭到杨渥的猜忌,甚至是威胁。

  洪州之败,非战之罪。其余诸部溃散,他所带的四千兵马受到影响,跟着溃败,能怪得了他么?况且他在败退途中,还连斩晋军两员将校,杀其追兵千余人,令晋人胆寒。

  不过他很快就想明白了。战败而回,朱思勍、范思从、陈璠等人或许无事,他却未必。杨渥看他们这帮功勋旧臣不顺眼,一意提拔跟着他的放鹰遛狗之辈,动不动责罚乃至杀戮旧臣,此番回去,能有好果子吃?

  想通之后,他立刻带着亲兵百余人西奔,投靠马殷,连家业和妻儿都不要了。

  及至长沙,马殷对他十分器重,立刻委以兵权,征讨蛮人大胜而归,算是小试牛刀。

  随后便被派到了桂州,协助静江军节度使、马殷长子马希振与宁远军、岭南西道交锋。

  静江军前任节度使是李琼,当初就是他带兵打下的桂管。不过在前年过世了,终六十八岁。

  马希振本事一般,也不太镇得住场面——说实话,就他那喜欢与诗僧、道士唱和的做派,就不太受武夫们欢迎。

  吕师周被派到桂州,其实就是为了协助马希振稳住局面的。

  接触一段时间后,吕师周发现,其实马希振这个人也没外界传说的那么不堪。他钻研诗词歌赋,与文人饮宴、唱和,其实都是保护自己的一种手段。

  他是嫡长子,但这个身份并没有什么用,他父亲宠幸袁氏。

  袁氏所生之子马希声今年已经十三岁了,听闻颇受马帅喜爱,有栽培一番后,继承大位的想法。

  马希振虽被任命为静江军节度使,但手底下的官员、军将都是马帅的人,他没有能力笼络,也不敢笼络,于是就表现得喜爱文学,不结交将官了。

  吕师周对此有些看不起。

  性子偏软了。人死鸟朝天,就该搏一搏,万一成功了呢?

  每每想到此处,吕师周都恨不得自己是马殷的儿子,当上了静江军节度使,然后在老子归天的时候,举兵北上奔丧。

  当然,也就是想想罢了,现在他有更棘手的问题要处理。

  “都头,衙内去别院了,不在城里。”亲将走了过来,低声说道。

  吕师周在亲兵的协助下解了衣甲,问道:“去做什么了?”

  “听说昔年有措大贬谪桂州,还写了什么诗,衙内找人刻石纪念,又与一帮措大互相唱和,估计明天才能回来了。”亲将说道。

  吕师周莞尔一笑。

  他是懂一些文墨的,少时也读过几本书。后来觉得实在不合自己性子,便外出当游侠,直到父亲跟着吴王发迹为止。

  五管这个地方,文风不盛,这是事实。但有时候也会迎来一些顶级文人,因为这是个贬官的好地方。

  张说曾流放钦州,写下了《岭南送使》、《南中别陈七李十》等诗。

  沈佺期流放安南,路过邕、容时,曾有《入鬼门关》。

  宋之问有《发藤州》,戴叔伦、柳宗元、李德裕等人亦有诗作——这些满级大佬降临五管,多多少少带动了地方上文化事业的发展,令五管这种蛮荒之地慢慢变得像传统汉地。

  “都头,要不要?”亲将催问了一句。

  吕师周收起了脸上的笑容,问道:“军中情形如何?”

  “湖南来的忧心忡忡,不好说他们心里怎么想的。桂管本地的则心思活络,看样子不想再给马殷卖命了。”亲将说道。

  湖南来的并不一定是湖南人,也可能是河南人、淮南人、江西人。前两者是当年孙儒残部,如今都是将校了。后者是刘建锋西蹿江西时发展的新部下,如今也是老兵、小校之流。

  而这些人,在前唐的公文来往之中,有个统一的称呼:蔡贼。

  昔日黔中的王建肇是蔡贼、荆南赵匡凝是蔡贼、杨吴精锐黑云长剑军是蔡贼、钱镠精锐武勇都是蔡贼、福州王审知是蔡贼、湖南马殷是蔡贼……

  真蔡贼以及“蔡化”的假蔡贼,那都是蔡贼。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153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153/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