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25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在半干旱地区,草料有时候也是一种很奢侈的东西。

  骆驼们趴在地上,漫不经心地咀嚼着秸秆。偶有风沙袭来,它们也只是微微闭上眼睛,丝毫不惧。

  在这场战争之中,除了武夫们的厮杀之外,骆驼真的居功至伟。它们忍饥耐渴,横穿沙漠,倾尽全力往高昌输送物资。

  后世清末往北京运煤炭的骆驼,每峰可运四百斤,这就接近四斛(433.28斤)粟麦的重量了,十分惊人。

  邵树德从庭州到高昌,随驾各类物资、档案,也是由骆驼、马车共同搬运的——相传噶尔丹每次搬家,光他收藏的书籍,就要用五百峰骆驼来驮运,有草原大汗那个味了。

  敦煌方向组织了几千峰骆驼转运物资,外加驮马、驴车、骡马、马车等等,什么样的工具都用上了,可谓全民动员,试图将过去三四年内囤积在那里的物资一步步运到西边来,但他们的努力,也只能堪堪支持五六万人规模的军队,也就是臧都保原本带着的兵马。

  高昌本地固然能提供一部分粮草,但撑死了也就支持一两万常年不事生产的武人罢了,搜刮得狠一点的话也超不过两万。

  于是,有些光吃粮食却打仗拉胯的部队,该撤还得撤,尽可能减少消耗。

  邵树德甚至还分了一部分兵马至庭州,利用去年带过来的牛羊提供补给——当然,庭州各蕃部也能征集部分牲畜、干草,沿山麓开垦的农田也能提供部分粟麦。

  到了明年,随着河西诸州百姓的疲累,以及伊、西、庭三州积存物资的消耗,他还得趁着蕃兵轮换的机会,进一步减少消耗。省下来的物资,还可以支持少量移民西行。

  “历代中原王朝西征,打得赢,但无法长期屯驻大军,最后只能羁縻统治。”邵树德站在一处荒地边缘,说道:“朕这一年,可真是让河西百姓苦死了。”

  杨爚失笑,道:“陛下,其实没那么夸张。碛北、碛南草原,明年还可征集一部分牛羊马驼,经草原输送至北庭。到时候养养膘就行了,有了肉奶,军士们就不用吃那么多米面了。”

  “牛羊又不是地里长出来的。连续两年大征牲畜,即便有朝廷补助钱粮,总体影响还是不太好。”邵树德说道:“明年再征一次,后年就停了吧。”

  “是。”杨爚记下了。

  两人一齐看着面前的荒地。

  随军蕃兵之中,有一部分是来自长夏、沃阳、榆林、洪源四宫的奴部侍卫亲军,约万人。

  他们平时且牧且耕,冬闲时集中训练,断断续续参加过不少次战斗,甚至可以说贯穿了邵树德的整个军事生涯。

  邵圣还是很喜欢这支部队的,不仅仅因为他们是自己人,更重要的是听话,比如:他们现在就在本地官员的指导下开挖井渠,修一条全新的坎儿井。

  西州根本不缺地。耕地可以说要多少有多少,缺的是水。而井渠就是重中之重,反正闲着也是闲着,趁着这会不打仗,能挖多少是多少,说不定明年春播时就多一些可浇灌的农地出来了。

  邵树德看着他们挥汗如雨的样子,十分满意。

  愿意干脏活累活甚至屯田的兵,这年月去哪里找啊?

  前有魏博节度使乐彦祯因为修魏州外城搞得天怒人怨,父子皆死。

  后有钱镠让武勇都挖沟,为修城墙做准备,导致大规模叛乱。

  在武夫们看来,他们是军人,只会杀人,不会干夫子也能干的杂活,你让我们搞这些,不想过了是吧?

  当然,世事无绝对。唐末、五代初年武夫们不接受这个,到了后唐中后期,就有一部分人愿意干了,再到北宋,愿意干的人就更多了。

  武夫们的心气,是一分一分消磨掉的。

  “陛下,于阗王来了。”韩全诲走了过来,低声禀报道。

  邵树德回到皇伞盖下,整了整龙袍,道:“让他过来。”

  李圣天很快来到,大礼拜倒于地,道:“臣、大宝于阗王李圣天拜见陛下。”

  李圣天之父在几年前接受朝廷册封,封号“大宝于阗王”,李圣天袭此爵,是为大夏臣属。

  “起身,坐。”邵树德酝酿了下情绪,面色和蔼,语气温和地说道。

  “谢陛下。”李圣天也不推辞,坐到斜对面的胡床上,抬起头来。

  邵树德看着这个在历史上小有名气的人。

  第一印象是很年轻,第二印象是眉宇间过于刚硬,应是个宁折不弯的人。

  “于阗户口几何?”邵树德问道。

  “户口二十万,可出胜兵五万。”李圣天身躯笔直地坐在那里,道。

  邵树德没有点评他说的话到底真不真实,反而顺着他的话赞道:“于阗兵攻龟兹,两战两捷,直接让回鹘人狼狈而逃,确实是能打的。”

  据臧都保所言,于阗出动了两万多步骑,直攻龟兹。回鹘兵不多,只有数千人,双方战于城外,于阗胜,回鹘败兵溃散,龟兹遂下。

  单从这些来看,于阗应该是有一定战斗力的,但也看不出多强。不过邵树德也没想着夺人家的土地,就无所谓了。

  “王师两路进击,数月间横扫伊、西、庭三州,复下焉耆,这才是真的横扫千军。”李圣天回道。

  邵树德笑了笑,道:“李卿能这么想,朕很高兴。于阗世为大夏藩属,西域之事,今后还多有借重。”

  “为朝廷分忧,此乃臣下的本分。”李圣天答道。

  君臣二人相视大笑,其乐融融。

  杨爚在一旁赔笑。待笑声稍止,他清了清嗓子,问道:“不知于阗王可听闻过萨图克这个人?”

  “奥古尔恰克的侄子?”李圣天一皱眉,道:“这可是个野心勃勃之辈。”

  疏勒就在于阗隔壁,李圣天当然知晓。

  而大回鹘国定都疏勒,其实是历史遗留问题。奥古尔恰克在旧都怛罗斯被波斯人夺走后,就迁都疏勒。即便后来娶了大嫂,继承了兄长的地盘,他也没有迁都。或许,他觉得波斯的实力太强,西边也太乱,把都城放在东边,更放心一些吧。

  “你知道多少?”邵树德问道。

  “萨图克这人建了一支古拉姆卫队,这两千兵全听他一个人的,就连他的叔父也指挥不动。奥古尔恰克在西边征战之时,萨图克经常领兵,古拉姆军便充当一锤定音的角色,威名不小。”李圣天说道:“其实力,不比于阗僧军差了。”

  听到“僧军”二字,邵树德有些意外,又觉得在情理之中。

  李圣天好像虔信佛教,身边的五十名卫士都是各大寺庙选出来的精锐,常年跟着他。

  突然之间,邵树德觉得有些荒谬。

  佛教的本来面目,可能就是这样吧?后世中国历史上那温和的僧人,可能是被狠狠整治过的结果。

  没被整治过的佛教,兴许非常有行动力,有自己的庄园经济,有豢养的武人,他们打制兵器,习练武艺,放高利贷,干涉政治,深入社会的每个角落。

  所谓的西域佛国,或许可以直接从字面意义上理解,就是佛的国家。

  邵树德自动代入后世欧洲封建制下主教与贵族们争权夺利的场景,觉得挺有意思。

  “能不能离间奥古尔恰克叔侄?”邵树德问道。

  “可以试试。”李圣天想了想,说道。

  但他有些不解,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邵树德看了他一眼,道:“你可知萨图克野心勃勃,暗中勾连外人,意欲篡夺叔父的汗位?”

  “这个略有耳闻,当年在疏勒闹过一场风波。”李圣天说道:“奥古尔恰克按照草原习俗,收娶兄长妻子,继承了汗位,于是萨图克成了他的继子。但奥古尔恰克也有亲生儿子,他并不想传位给萨图克,于是导致叔侄俩的关系比较疏远……”

  按照李圣天的话来说,奥古尔恰克是个比较坚持回鹘传统的人。在很多回鹘人都改信摩尼教的情况下,他还坚持信萨满。

  因为想让亲生儿子继位,他一直派人监视侄子,这在疏勒并不是什么秘密。

  叔侄俩就这样互相提防着。明眼人都看得出来,如果继续这样下去,他们早晚会闹得不可开交,必须死一个。

  “朕想要讨伐这个回鹘国。”邵树德突然说道:“有些机会,一去便不会再来。奥古尔恰克是个什么样的人,李卿想必很清楚。他的能力有限,野心也就那样,没有很强烈的扩张信仰的欲望。萨图克这个人,则野心勃勃,而且他的古拉姆卫军中操练多年,骁勇善战,此人很危险,不如及早除去。”

  李圣天默默思虑良久,然后抬起头来,问道:“陛下欲伐疏勒?”

  “当然。”邵树德丝毫不隐瞒,直截了当地说道:“朕老了,而萨图克却如旭日初升。在朕死后,他还可以作恶很久。既如此,就让朕死前把他带走吧。”

  如此冰冷的话语,听得李圣天毛骨悚然。

  仅仅只是认为萨图克很危险,就要把他带走,而且语气坚决,不留丝毫余地,让李圣天的后背下意识出了一层白毛汗。

  “陛下想怎么做?”李圣天咽了口唾沫,问道。

  “有些计划,其实已经开始了。”邵树德笑了笑,道:“你回去后就做好准备吧,听候朕的调令。朕明年会亲统大军至龟兹。”

  “臣遵旨。”李圣天立刻应下,顿了顿,又道:“自唐以来,龟兹一直是安西重镇,此为王土,臣不敢居之,愿献予朝廷。”

  “很好,会有你的好处的。”邵树德欣慰地笑了。

  

第091章 阳谋

  龟兹(今库车)距高昌八百多里,号九百里。

  城周十六七里,曾是高昌以西至葱岭间最大的国家,安西都护府治此处,统四镇兵2.4-3万人。

  唐代的安西四镇,除焉耆一度被碎叶取代外,龟兹、疏勒、于阗大体稳定,地位从来没变过。

  李圣天离开高昌,返回龟兹时,已是十月。

  他没有二话,第一时间组织撤军,返回于阗。

  十月初三,两万于阗军带着抢来的财货及部分俘口,返回于阗。

  另有近四千人留守,等待夏军前来接收。

  不是没有人提出异议,认为好不容易趁乱抢下了龟兹,正好占着,作为于阗的土地,但都被李圣天拒绝了。

  他很清楚,大夏圣人或许可以赏赐你财宝、赏赐你女人、赏赐你官爵,但他不太可能赏赐你土地,尤其是他还打算亲自统治的情况下,可能性就更小了。

  龟兹,注定与于阗无缘了。况且隔着沙漠,交通不便,路途遥远,也不太好统治。

  李圣天给出的理由让众人哑口无言。特别是一些想做龟兹王的人,更是无比失落。

  普通士兵们倒觉得没什么,甚至有些高兴。

  此番出征,没有打硬仗,死伤不大,还抢了不少东西,可以说是大有收获。

  大人物有大人物的烦恼,他们的胃口太大,小人物只要兜里有仨瓜俩枣就行了,回去后能够改善生活,让妻儿开开心心,便足矣。

  于阗军走后第二天,十月初四,杨亮率飞龙军五千余骑马步兵抵达龟兹,接手防务。

  他先带人巡视了一圈,然后直接绷不住了。

  “李圣天这狗日的,搜刮有一手啊!”看着几乎被搬空的府库,杨亮破口大骂。

  再看看周遭百姓家徒四壁的模样,更是怒火冲天。

  好在于阗人还算有点良心,粮食没有动,都留下了,牲畜也没全拉走,不然的话,飞龙军这帮人吃饭都成问题——或许,于阗人的马车都用来装财货和奴隶了,粮食太过笨重,价值又低,不得已留下了,并不是他们心善。

  “招募衣食无着的百姓,许其以工代赈,先修缮一下城池。”杨亮看着破败的城墙,有些无语。

  他非常怀疑,是不是自吐蕃时代以来,这城就没好好修过,以至于破败成这个样。

  “镇使,沟渠多有淤塞,该清一下了。”有随军文吏说道。

  杨亮出发前被任命为龟兹镇遏兵马使,故称“镇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2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25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