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368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跟在他身后的侍卫、宫人们大部分都有些茫然。

  邵树德有些感慨。二十五年了,很多往事渐渐要埋没于尘沙之中了。

  “从来幽并客,皆共尘沙老!死得其所,快哉快哉!”夜风之中,他仿佛听到了寇彦卿临死前高亢沙哑的声音。

  他又仿佛看到了河阳南城的熊熊大火之中,孤独挥舞着长柯斧的霍彦威。

  他还看到了第一次东出,保胜军全军覆没之时,跪在地上嚎啕大哭的刘捍。

  “阿翁这一生,所遇的敌人,没有一个好打的。”邵树德继续说道:“这个天下,来得十分不容易。人心易得,又很容易散去。不肖子孙败家的时候,总想着家大业大,败这一点点没关系,但如果他经历了这些艰难的战事,又怎么忍心败家?”

  “围攻长直军时,死伤的天雄军将士,能答应败家吗?”

  “攻河阳南城之时,在壕沟里被疫病折磨得半死不活的铁林军武人,能答应败家吗?”

  七岁的皇长孙邵修守似懂非懂,但他很乖巧地握住了邵树德的手,似乎在安慰。

  “今天是上元节,本不该提起这些事。”邵树德回过神来,哈哈一笑,道:“乖孙有福气,能享受这太平盛世,以后当谨记阿翁说过的话。”

  “孙儿记住了。”邵修守应道。

  邵树德又看了孙子一眼,十分满意。

  嫡长孙虽然才七岁,但他日后的生活已经被安排好了。

  所有人都看得出来,这个孩子是圣人属意的第三代继承人。

  邵树德甚至已经给他定好了娃娃亲:陈国公符存审的孙女。

  符存审还在北庭为帅,家族却已经攀上了皇亲,一如当年朱叔宗故事。

  从亲事的选择也可以看出,邵氏家族的底色,其实还是武夫,即便到了第三代,依旧如此。

  “几十年后的天下,如果你来秉政,会怎么做?”邵树德兴致起来了,便问道。

  七岁的孩童,他不指望有什么惊人之语,只是随口一问罢了。

  邵修守想了想后,说道:“阿翁说边疆多事,孙儿若秉政,就把他们都变成夏人,是不是就不闹事了?”

  邵树德大笑,笑得很欢快。

  这个回答,不算差。其背后说明了一个事实,即嫡长孙经常跟在他身边,耳濡目染之下,受他的影响很大,思路不自觉地向他靠拢——至少靠拢了一部分。

  “波斯那边,伱怎么看?”他又问道。

  “阿翁天天念叨波斯的银子。孙儿若秉政,就在疏勒建一个全国最大的工坊,天天造东西卖给波斯人。他们想要什么,就造什么,把他们的金银都弄过来。”邵修守说道。

  “哦?为什么不直接抢?”邵树德故意问道。

  “上次于阗国献了一堆玉器过来,阿翁说做玉器的工匠水平参差不齐。有的手艺精湛,有的练得少了,手艺就差一点。”邵修守说道:“孙儿觉得,让工匠们做东西卖给波斯人,比直接抢更好,因为工匠们的手艺可以练得更精湛。”

  邵树德听了大喜,直接把孙子抱了起来,笑道:“不光可以让工匠们手艺更精湛,还会产生更多的工匠,多到你想象不出。一旦有战争,这些工匠就是你的本钱,他们可以缝军衣、制刀剑、做铁甲,用处大着呢。”

  “记住了,直接抢钱,固然痛快,但好处却不够大。让钱到民间转一圈再收上来,好处更大。这就是金钱的魔力,它在世间‘旅行’,跑到农场时,制造了挤奶工、屠夫,跑到工坊时,制造了铁匠、织户,跑到海边时,又制造了水手、船匠……它跑来跑去,永不停歇,跑得越快,这个天下的实力就越强。”

  “好神奇。”邵修守笑道。

  “你以后要好好玩这个金钱的游戏。”邵树德说道:“金钱本身没有意义。你也知道了,直接抢波斯人的金银,抢回来就是一堆死物,放在角落里吃灰。钱要在世间‘旅行’才有意义,你不愿直接抢波斯人的,那么也不要抢大夏老百姓的,搜刮太多金钱在国库里没有意义,用出去,给这个天下制造更多的工匠、武夫、水手,他们的大量存在,他们能过上更好的生活,才是大夏真正的根基。”

  “让金钱旅行?”

  “让金钱旅行!”

  “没有金钱怎么办?”

  “从金钱最多的人那里收,然后继续让它旅行。”

  “好。”

  前方响起了热烈的欢呼。

  祖孙二人抬头望去,却见一大堆孔明灯冉冉升起,在夜空中大放光彩,驱散了无尽的黑暗。

  

第023章 广成泽

  二月,来中原参加正旦大朝会兼祭天仪式的草原各部酋豪陆陆续续返回。

  虽然自北朝以来,草原与中原之间的联系就慢慢密切了起来,但夏朝走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草原酋豪定期来中原参加朝会。或许首领本人不需要来,但一定要有代表。

  对草原各部而言,这是理蕃院与北衙的命令。今时不同往日,现在管得严了,一切都要上规矩,汉地诸州每年都有朝集使,正旦朝会奉上账册、官员考评、贡物,前唐执行了三百年,夏朝因之,更是扩大到了草原。

  就距离来说,他们不一定比南方偏远州县更远,而且草原上骑马很快,没有理由缺席。

  草原丁壮组成了两万背嵬军,南下驻守超过一年,今年更是有千余名最为骁勇善战的壮士补入禁军。

  藩镇割据走出来的人,对前唐神策军的崛起与衰落非常清楚。

  这支部队崛起于战争年代,通过不断吞并藩镇降兵精锐,保持新鲜血液的注入,维持了七十年左右的战斗力。它的衰落,恰恰始于不再吸收藩镇精兵入伍,转而招募长安市人。

  大夏禁军目前并未远离战争,战斗力还维持得相当不错。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有些规矩,必须得从一开始就立好,省得以后改起来费劲。

  这支规模庞大的军队,必须保持一定规模的新鲜血液注入,不能变成亲党胶固、父死子替的混子部队。

  大量草原贵族子弟也在洛阳购房、安家。

  除少数人家里由朝廷赏赐屋宅外,大部分人在洛阳城外安家。

  朝廷对洛阳城的人口规模是有规划的:与前唐差不多,居住在城墙范围内的,不超过二十五万。

  但城外的房子其实也不错,地方可能还更宽敞一些,价格也便宜许多。

  草原贵族子弟在这里买房,表明了他们对新朝的认同,是好事。

  中原士人、百姓在长期的接触中,发现草原来的男女也就那样,都是两个肩膀扛一个脑袋,嘴用来喝酒吃饭,手用来干活,洞一样可以用……

  而随着《致治·地理》的逐渐传播,中原人对草原的了解也更加深入。

  他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被天山、阿尔泰山包围起来的草原,如同高悬起来的利剑,遥遥指着天山以西的广阔区域。

  生活在这片草原上的部落,天然有高屋建瓴之势,一旦能够向西突破,除沙漠外,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他们,甚至可以一直冲到罗马北方的大草原。

  这是一条无尽的征服之路,可以获得难以想象的成就,前提是你把家也搬过去。

  这一条,对中原士人来说,当然不可能。但不妨碍他们开阔一下眼界,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都有些什么人,什么政权。

  南线的草原把各个文明串了起来,带来了丝绸商路的利益。

  北线的草原是南线的备选,目前相对平静,但大部分时候处于仇杀和征服之中。

  这就是他们的理解。

  其实不错了,大夏官员对外界地理的整体认知水平,在古典时代已然是前列,这对于他们接下来的决策也是有帮助的。

  ※※※※※※

  二月二十,邵树德抵达了汝州广成泽。

  自汉以来,这里就是天子牧马、讲武之所,本朝也不例外——无论汝州耕地多么紧张,这片由森林、牧场、农田、温泉和行宫组成的区域都没有让出来,依然归为皇室禁苑。

  邵树德在此检阅了银鞍直、禁军各部、背嵬军一部总计三万余马步军士,顺便招待了一下远方来客。

  “嘚嘚”的马蹄声猛然响起,一开始只有凌乱的数十匹马。很快,更多的马蹄声汇入,数百匹、数千匹……

  汹涌的骑兵浪潮在广阔的原野上奔驰着,冲向整齐阵列的步军将士。

  将士斜举着步槊,意态轻松。

  还有人掣出长柯斧、木棓、重剑,作势要击落冲到近前的骑兵。

  身强力壮的弓弩手们快步上前。他们背上斜插着陌刀和重剑,发射完弓弩后,就将迎着骑兵正面冲锋,将敌人斩落马下。

  左右两翼还各有两三千步兵前出,准备迂回包抄。

  进攻步兵的骑兵,受限于战场进程或地形等多方面因素,不一定能大范围机动,这时候都无法在战场上机动追击、包抄骑兵的步兵,趁早回家种地吧——步兵面对骑兵冲锋,并不一定需要结阵的。

  骑兵当然也不会坐以待毙。

  他们充分发挥机动优势,战与不战的主动权牢牢握在手上。

  前敌大将仔细观察敌人部署的破绽,试图机动到侧翼乃至背后打击,如果遇到坚强抵抗,就立刻撤退。

  步军大阵背后的军属骑兵敏锐抓住战机,趁着敌骑兵集团撤退的有利时机,骑着高头大马,将速度提到极致,手持粗大的马槊,大声呼喝,试图将敌人冲乱——如果来犯的是组织度不高的草原骑兵,仅就这一下就要败,溃退几十里都不一定能收拢败兵。

  双方你来我往,斗得十分精彩——当然,一切点到即止,不会玩真的。

  “使者觉得场面如何?”高台之上,邵树德诚心“请教”。

  雅各如梦初醒,对着邵树德躬身行了一礼,道:“这样的部队,极少见到,非常精锐。”

  “比之罗马如何?”听完翻译的话后,邵树德点了点头,追问道。

  使者一窒,顿了好一会后,才说道:“很难比较,都一样精锐。”

  邵树德笑而不语。

  他当然不会自高自大。虽然唐人被阿拉伯人称为“高大”,但毕竟都是人,唐人即便比波斯人、阿拉伯人高大强壮一些,又能高到哪去?

  但历史也给了他无与伦比的自信。

  从匈奴、柔然,到突厥、回鹘,再到契丹、蒙古,一拨又一拨的草原铁骑沿着被后世欧洲学者称为“无尽的征服之路”的北线草原,杀向西边,将当地搅得天翻地覆。

  贵族农奴制真的是一种十分适合镇压民变的体制。

  农奴拿着粪叉造反时,可能还没出村,就被村里全副武装的骑士老爷带着一帮侍从狗腿子给镇压了。

  但安定的生活,必然会带来武勇的消退。从东亚频繁的战乱中杀出来的卷王,一旦西征,足以让所有人为之震颤。

  大夏禁军装备精良,经验丰富,步骑配置合理,能把契丹、室韦打得像狗一样,他不信西边有谁能抵挡他无敌的军队。

  可萨人,算个屁!

  “陛下若以此军西征,黠嘎斯人、乌古斯人定然望风而逃。”从临远城回来述职的阿啜谄笑道。

  同样站在高台上的十余蕃部首领们更是连连点头。

  主导进攻的除了铁骑军一部外,就数背嵬军最多了。

  背嵬军的成员多为来自草原各部的勇士,算是草原的最强战力了,但看情况,他们无法撼动步骑结合得非常好的大夏禁军。

  草原牧人的士气就那样,一旦被军属骑兵逮住痛打个几次,直接就散了。接下来就是出现反水投降的人,反过来带着禁军追杀他们,基本没有任何抵抗之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36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368/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