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19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而为了掩护部众,他们不得不且战且退,拼命袭扰、阻滞追兵。眼前这一幕,便是回鹘、吐蕃联军迟滞行动的一角。

  但有用吗?

  没多大用处,说不定到最后还是坑了自己。

  部落里那么多老弱妇孺,牛羊财货,怎么可能跑得快?乌姆主还是没能彻底放下,或者他没法说服自己的吐蕃盟友,导致了如今这么一个不断撤退、不断消耗的被动局面。

  远处响起了隆隆的马蹄声,听着像是有千余骑,李绍荣脸色一变,再度翻身上马。周围的骑士们也有样学样,纷纷上马,从鞍袋中抽出马槊、铁槌、斧子、马刀、狼牙棒等近战兵器。

  “副将,是自己人!”有人说道。

  李绍荣不为所动,已经把弓取了出来。

  还好,来的真的是自己人。

  折嗣裕带着大队骑卒奔了过来。

  “见过军使!”李绍荣下马拜道。

  “为何停下?不知道李仁美还在奔逃么?”

  “禀军使,激战良久,军士们急需休整。”

  “回鹘人怎么不要休整?不许休整,继续追!”折嗣裕大手一挥,下令道。

  军士们面有难色,但还是纷纷上马了。这也就是邵大帅的军队,换成河北军士,大将是万不敢这么逼迫的。

  看着渐渐远去的突骑都士卒,折嗣裕突有所感。

  这次若讨平甘州,当向大帅建言,抽取回鹘精锐,带回灵夏入军。

  从汉代以来,草原骑兵便有三大优势、三大劣势。

  骑术优异、箭术精准、吃苦耐劳,是三大优势。尤其是这个吃苦耐劳,汉军能千里奔袭,已经很能吃苦了,但发现匈奴人比他们更“牲口”,风霜雨雪,全然不惧,忍饥挨饿,爬冰卧雪,寻常事也。

  草原恶劣的生活环境锻炼出来的。

  而草原人一旦进入汉人地界生活,不需多久,基本上第二代人就会失去这种吃苦耐劳的能力。

  如果把甘州回鹘的精兵都抽走,一方面可以防止他们叛乱,一方面也给大帅东征西讨提供本钱。想想看吧,一人双马、甚至三马,能忍饥挨饿,顶着风霜雨雪,千里机动,从一个战场突然出现到另一个战场,这是多大的优势?

  “继续追击吧,回鹘人多半要抛弃六谷吐蕃,独自逃窜了。”折嗣裕一声令下,千余骑兵离开了战场,继续向西,渐渐消失在了风沙之中。

  ※※※※※※

  敦煌县外,出征大军刚刚领完赏赐。

  五十九岁高龄的张淮深亲自领兵出征,共计蕃汉兵马七千有余。

  这一次,他顶着镇内巨大的压力,反对的声音可谓铺天盖地,尤以张淮鼎一系为甚。

  本来他甚至以为出不了兵的。可谁成想,在关键时刻,镇内影响力举足轻重的粟特人居然支持他。也不知道怎么想的,或许是看中了丝绸之路转移到南线后,巨大的商业财富吧。

  之前回鹘人一直抢劫过路的商旅,如果能讨平,这条路确实会太平不少。

  可能也有些别的原因,比如不想看到本地豪族索氏、李氏、阴氏取得大权。

  但不管怎样,曹氏、安氏、康氏、翟氏等粟特系大族,以及龙家一系的龙氏,都态度鲜明地发声支持,张淮深又实际掌权这么多年,最终力排众议,确定了出兵这件大事。

  东边的消息已经隐隐约约传来了一些。

  朔方军已占凉州,大破嗢末,甘州回鹘可汗李仁美率万余众赴凉州,与六谷吐蕃联合,窥伺州城,眼看着又一场大战要爆发。

  当然这些都只是出兵的一部分理由。还有一些深层次的东西,张淮深不好明讲,但大家心里有数。

  如今的敦煌城,暗流涌动。

  朝廷授予张淮深沙州节度使旌节,确实是一记厉害的杀招。

  既让镇内一些人绝望癫狂,因为张淮深确实是正牌节度使了,同时也给予了他们希望,因为仅仅只是沙州节度使,只辖沙州一地。

  与其说是恩赏,不如说是教唆。

  张淮深看得很清楚,敦煌城并不怎么安全,因为各大家族势力犬牙交错。与其相比,军队还要更单纯一些,毕竟是他多年苦心经营的地方,过去的三十多年里也提拔了不少将官。这些人不敢说多忠心,但至少没有害人的心思。

  只有掌握了军队,只有领兵在外,才能让一些人投鼠忌器,才能压制更大的混乱事件。

  索氏、阴氏、李氏不是傻子,一旦真在城里做出什么事情,异日张淮深率大军班师回来,他们如何自处?

  七千五百大军,骑兵超过了三千。离开敦煌后,将一路向东,内线行军三百里至玉门关,附近就是瓜州理所晋昌县(今甘肃安西县苦峪城)。

  从瓜州往东又三百里,可至肃州理所酒泉县。

  张淮深亲自带着骑兵先行,大将索勋带着步卒及车马在后面慢慢行走。

  四月初五,归义军骑兵抵达了肃州,而此时索勋所领之步卒还未抵达玉门关。

  肃州刺史、龙家首领龙就亲自出城相迎。

  “龙刺史,东面可有消息传来?”甫一见面,张淮深就问起了他最关心的消息。

  龙就看着皱纹满面、银丝散乱、一脸风尘之色地张淮深,摇了摇头,道:“只听闻朔方军在凉州城外与回鹘、吐蕃联军相持,其余一概不知,但乌姆主确实尚未回返甘州。”

  肃州龙家的实力,其实只比归义军稍逊,咬咬牙,万余兵马还是拉得出的。

  龙家部落本焉耆人,吐火罗人后裔。从西晋时期开始,焉耆国王便一直是龙姓:“武帝太康中,其(焉耆)王龙安遣世子入侍。”

  国朝在其地设都督府,为安西四镇之一。

  安史之乱爆发后三十余年,僧人悟空由天竺回国,途径焉耆停留三月,其国主名龙如林:“次至乌耆国(即焉耆国),王龙如林、镇守使杨日佑延留三月。”

  此时的安西四镇,尚在大唐手中。

  但随即吐蕃与回鹘之间爆发了对安西的争夺战。回鹘怀信可汗率军大败吐蕃,“吐蕃落荒,奔入于术。四面合围……尸骸臭秽,非人所堪,遂筑京观。”

  吐蕃惨败退走之后,曾经被他们控制的焉耆成为回鹘的属国。

  但部分焉耆人因为协助吐蕃与回鹘大战,不敢留在当地,于是在国王龙侬廓的带领下,跟着吐蕃一起逃走——嗯,一同跑路的还有曾经居住在北庭的沙陀部落,他们同样是吐蕃的仆从军。

  吐蕃人将焉耆、沙陀安置到了北道德论所辖的甘、凉二州。

  这对难兄难弟部落定居下来后,龙家部落首领(仍以国王自称)任吐蕃北道德论辖下的陇道将军,沙陀首领朱邪尽忠被授予大论的职位,不过后来又跑路了,原因是:“吐蕃寇边,常以沙陀为先锋。”

  焉耆人留了下来,原因是:“神圣赞普见相次,宝贝金帛每年赐。”

  两个难兄难弟,一个被当先锋消耗,一个受到赞普接见,每年都给很多赏赐。沙陀人的内心,应该是崩溃的。

  吐蕃赞普遇刺,国中大乱后,龙家趁势崛起,控制了嗢末、吐谷浑、党项甚至是吐蕃部落,从归义军手里抢来了甘州、凉州。

  后来凉州城被朝廷派兵控制,嗢末又崛起,龙家势力算是被彻底清除出了凉州,不过当地仍留有一些龙家部落,依附于嗢末。

  再后来回鹘崛起,龙家势力又被清除出甘州,当地的龙家部落依附于回鹘。

  于是龙家奔逃肃州,名义上向归义军纳贡。

  说起来,龙家其实挺菜的。人多,兵多,但战斗力一般,长项可能就是养马、驯马了。也不知道史书上说“其人轻锐,健战斗”是怎么来的,或许曾经打仗很厉害吧,但这会确实不太行,安稳日子过多了。

  “甘州空虚,某是准备搏这一次了,龙刺史是个什么章程?”张淮深与龙就一起进城,路上问了起来。

  “刚才人多口杂,有些事不方便透露。”回到州衙后,龙就摒退众人,小声说道:“张仆射来得甚是时候,昨日有陇右镇小校前来肃州,言有大军将出大斗拔谷,偷袭甘州,邀我等一起进兵。”

  陇右镇,大家都知道那是灵武郡王邵树德的附庸,连当地的军队亦是朔方军。

  “从肃州往东至甘州五百余里,若全是骑兵的话……”张淮深琢磨了起来,似乎有些心动。

  龙就不说话,耐心等待。

  “龙家可出多少骑卒?”张淮深突然问道。

  “若是征甘州,可出骑卒五千。”龙就答道:“州内还有吐谷浑、党项、吐蕃、回鹘、汉人部落,若愿集兵,万五千骑唾手可得。”

  张淮深眼神一凝。肃州龙家,实力恢复得那么快?那些部落,龙家能全部控制吗?

  “到底能出多少?”张淮深追问道。

  “五……五千。”龙就有些尴尬。

  张淮深有数了。肃州的那些部落,虽然奉龙家为主,但实际是同盟关系。让他们一同出兵,怕是没那么简单。

  “还是兵多一些好。”张淮深道:“回鹘男子,高过车轮即可为兵。甘州那边,某觉得应有五六千骑防备着咱们。若有警,大肆征召男丁入伍,再凑个万余步骑不成问题。某带来了三千骑,龙刺史能出五千骑,若能再从土浑等部中召集五千骑,辅以大斗拔谷所出之朔方军,就差不多了。”

  “这事某来想办法。”沉吟许久之后,龙就心一横,说道:“回鹘人欺负咱们这么久,也是时候把账算清楚了。”

  

第020章 删丹岭

  文德二年四月初八,天宝县(今永昌县西)西北的删丹岭上,幽深寂静。

  这里是河西走廊的一处高点,挡军道之要,北魏年间曾置城塞,遣兵守御。

  为什么挡军道之要呢?因为凉州不是一般的内地州县,水资源没那么丰富,大军出动,必须要有饮水,删丹岭恰好就有。

  阴山的一些缺口谷道同样如此。

  明明山间孔道那么多,为什么大家都集中走某一条呢?很简单,沿途有“突泉”,利于饮马,同时也足够宽阔,可以通行马车。

  删丹岭也是这么一处,它还有个别名叫“水泉子”。

  嗢末鲁氏宰相鲁彦率五百余骑一路追击,冲到了删丹岭之上。

  而在山下,还有近两千骑兵在慢慢汇集。他们来自嗢末、吐谷浑、龙家、粟特等部,压阵的则是背嵬都一部四百余骑。

  至于一人三马,理论上机动力不弱的豹骑都,已经远远地落在了后面。

  游动在删丹岭以东的回鹘骑兵已经不成气候,或驱或杀,剩不下几个了,再也不可能对追击大军的后勤补给线造成威胁。

  现在,朔方军需要控制删丹岭,让追逃大军从这个最便捷的通道过去。

  “嗖!”一箭袭来,擦着鲁彦的肩膀,钉入其身侧的一名骑士胸口。

  骑士惨叫一声,摔落马下。

  没等鲁彦反应过来,更多的箭矢飞来。随后,山谷、溪涧两侧冲出了大队骑兵。

  在这复杂的地形之上,回鹘人完美地保持了身体平衡,弓弦连响,嗢末骑兵纷纷坠马。

  上山下坡,对骑兵而言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上山时身体要前倾,下山时要后仰,地形又复杂,还要不断做出其他调整动作。射箭、厮杀非常不便,汉人骑兵做不到,但汉时的匈奴做到了,此时的回鹘人甚至做得更好。

  草原骑兵的三大优势:骑术好、箭术好、吃苦耐劳;三大劣势:装备差(缺乏远距离劲弩、缺乏防护铠甲,甚至使用骨箭)、近战搏杀技能弱、组织度低下。

  不过这也不绝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19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97/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