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414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哈哈!”高仁厚得意地捋着胡须。

  汴军攻城第一战,是派人穿插到县城与西北营垒之间,试图挖掘壕沟,修建土墙。

  夏军骑兵屡屡从那个营垒中前出,威胁太大,不隔断这个威胁,怎么攻城?

  于是便有了今日这一仗。

  两千坚锐军步卒护送两千夫子前去掘壕,夏军出动了两千骑马步兵和一千骑兵,从西北方扑来,河清县又出动了两千步卒和五百蕃骑,从南面杀至,两相夹击。

  汴军夫子早已溃散。两千降人步卒被蕃骑从侧背骚扰,一下子就乱了,此时被飞龙军骑马步兵猛冲猛打,阵型不可抑制地崩溃了。

  “杀汴贼!”从县城北门而出的两千夏军步卒齐声高呼。

  很显然,他们给了坚锐军步卒最后一击。两千贼兵溃得稀里哗啦,被飞龙军追亡逐北,大肆砍杀。

  对面又有骑军出动了,看样子是踏白都王檀部,这是气急败坏了。

  河清县城楼上响起了击钲声,两千步军快速收拢队形、转向。

  正在追杀贼军溃兵的飞龙军步卒也缓缓收拢了起来,结阵迎敌。

  踏白都八百余骑绕着战场兜了半圈,没找到机会,而此时山冈下面双方骑军的交手也已经结束,互相脱离了接触。

  战场上一时静了下来。

  南风拂过大地,带来了混杂着血腥味的青草香气。地面上时不时传来呻吟痛叫声,无主的战马低头舔舐主人的脸庞,但主人永远不会再醒来了。

  城楼上、山冈上的旗色不断变幻。

  夏军两个步兵方阵开始慢慢前移,墙列而进。

  王檀看己方溃兵已收拢得差不多了,便与亲骑军联手,交替后退。至于遗留在战场上的伤兵、甲仗,那肯定是管不了了。

  这一战,夫子被杀七八百人,坚锐军死千人,亲骑军也损失了三百骑。损失谈不上多大,但面子上很不好看,士气也有所损伤,今日不宜再战。

  汴军退走后,飞龙军留守后方的辅兵将马匹领了过来,军士们翻身上马,朝山冈方向奔去,准备回营了。

  河清县出击的两千步卒和五百蕃骑仍留在原地。城内又出来千余蕃人,他们开始打扫战场,收集战利品。忙完后,大部分人通过吊桥回城,战场上还有三百人留下掩埋尸体。

  汴军还不至于没品到来袭击他们。

  让战死的袍泽入土为安,这是符合所有人期望的。

  河清县城内气氛热烈。

  贼军前几日一直在伐木打制器械,今日终于出动了,第一战就是要割裂河清县与营垒之间的联系,因为那里屯驻了一千多骑兵和四千余骑马步兵,威胁最大,汴军观察那么久,早就摸清楚了。

  汴贼是有章法的,这毫无疑问。

  河清县与西北营垒互成犄角之势,攻一处就有可能遭到两面夹击,非常被动。

  若放弃营垒不管,专心打河清县城也不行。人家没被你围死,人员、物资进进出出,战斗力和士气长盛不衰。

  攻河清县,最主要的就是要将其孤立隔绝开来,变为一座孤城。做不到这点,那万事皆休,打不打得下来不好说,便是打下来,伤亡也会大到让人难以忍受。

  但他们今天的尝试失败了。

  后面估计还会继续想办法,营垒要打,蓼坞也要打,高仁厚早就做好了准备。

  “给大帅报捷吧,首战获胜,杀敌两千,获马两百。”高仁厚吩咐道。

  “遵命。”幕僚很快去办了。

  “给城隍、羊马墙那边传令,贼军今夜可能会有偷袭,给我睁大眼睛。”高仁厚又吩咐道。

  城池攻防战,来来回回就那么几个招数,不新鲜。

  ※※※※※※

  汴军大营内,其实气氛并没有多大的变化。

  不过是一次试探性攻击罢了,这么多年来哪次攻城没遇到过。

  但河清确实不好打,通过白天这一战,众人都看清楚了。

  “夏贼士气很高啊。”一直在后方观战的霍存难得地没有嘲讽出战的坚锐军郭绍宾部。

  “该出城厮杀就出城,一点没有胆怯犹疑。列阵动作也很快,阵型转换如意。”霍存说道:“这是老卒。”

  邵树德将军队满分假设为一百。招募老实巴交的农民、矿工,严格训练,做到纪律严明、阵型熟悉,这样的军队他评为六十分,也就是合格,可以拉出去作战了。

  从零分提升到六十分不难,足食足饷,赏罚分明,保证最基础的训练就可以了。

  但六十分再往上,同样的资源,提升就很有限了,也就是所谓边际效应递减。

  六十分到八十分,消耗的资源甚至要超过零分到六十分,因为你不仅需要让士兵们听话,纪律严明,还要让他们技艺娴熟,两军僵持时争过那一口气。这个培养成本太高,因为冷兵器时代的技能,训练周期太长,能熟练掌握各项技艺的,都是经年老卒。

  八十到一百,还需要下级军官能主动阅读战场形势,在上级还没来得及下达命令时,能及时作出应对。这个就需要精气神和丰富的经验了,一般可遇不可求。

  汴军也有此类的军队战力划分标准,虽然没明白落于文字,但大家都是死人堆里滚出来的,大小战阵经历无数,心中自然有杆秤。

  今日出战的武威军步卒是什么水平,都看得出来,老兵比例极高,纪律严明。

  “贼军西北营垒里的兵怎么样?”庞师古转头看向张存敬和郭绍宾,问道。

  “骑卒精锐善战,乃劲敌。”张存敬惜字如金,虽然不太愿意说敌人的好话,但也不屑于贬低。能有“劲敌”这个评价,相当不错了,至少朱瑾的骑兵他就看不上——虽然朱瑾的骑兵主要是败在汴军步兵手里。

  “贼军亦有号‘飞龙军’者,下马步战。但看得出来,不如河清县出击的那支步军精锐。”郭绍宾询问了逃回来的部众,再结合自己的观察,得出了这个结论。

  这些人眼光都很毒辣。

  飞龙军以五千阴山蕃部和朱叔宗在灵州训练的三千骑马步兵为主,战斗力自然参差不齐,不能说差,但和武威军比起来,就不在一个水平线上了。

  庞师古听完沉吟不语。

  攻城战已经展开了,但却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攻打城墙,现在还处于剪除外围的阶段。

  只有完成了这一步,才能围城,然后反复攻打。

  “大王授我雄兵,十万之众,靡费良多,可不是出来踏青游玩的。”庞师古坐回了帅椅,目光炯炯地说道:“明日坚锐军右厢、雄威军、飞龙军、亲骑军、踏白都做好出战准备,我要再攻一下贼军营垒。”

  “谨遵都将之命。”众人纷纷应道。

  粮料使萧符在一旁默默看着。

  庞师古说出动十万大军“靡费良多”,武夫们对这话可能感触不深,但他是一清二楚。

  这么多人马过来了,若没点战果,说得过去吗?

  庞师古这些年连战连胜,更有攻灭徐镇之大功,如今顿兵于河清县城之下,像话吗?

  萧符有一个不太好的预感:这场战争,或许要长期化,就像围攻徐州一样,是一场艰苦卓绝的大战。

  

第038章 挑衅

  大顺五年四月十七,比预计的时间晚了一天,蔡松阳、杨晟二人带着天德军5500步卒、1000骑卒抵达了王屋县。

  邵树德亲自抵达王屋,检阅这支部队。

  天德军,脱胎于丰州诸军,最开始只有四千人。后来经过整编,补充人手,现在已经膨胀到了6500步骑——值得一提的是,这支部队里是有一些河南降兵的。

  “我出身就是天德军。”站在临时搭起的高台之上,邵树德突然想起了很多往事。

  充作监军丘维道的护卫,奔赴河东战场,围剿李国昌父子。

  早年有三个贵人。

  丘贵人监军朔方多年,朝廷都没法调他走,这个位置就是专门给他享福的,能夺走的只有他自己——丘维道这两年一意修仙,服食了很多乱七八糟的药物,听说身体不太好了。

  孙贵人提携邵树德的时候就更多了。现在,年过五旬的他持节泾州,安安稳稳地当一镇节度使,富贵不缺。长子孙进德在鄯州韩建手下当团练使,发展也不错。

  李侃围攻朗州雷满,屡攻不克,粮尽退兵。他的年纪也已不小,五六十岁了,但精力旺盛,正在筹划第二次征讨朗州。

  当时的敌人、现时的义兄李克用,刚刚配合王处存击退从南面杀来的幽州军,屯兵涿州。其义子、新毅妫团练使李存孝召集了大群蕃人南下助战,幽州局势一团乱麻。

  义兄这一两年,应该是痛并快乐着。

  但河东大军在外征战日久,早晚要回乡的,邵树德想看看幽州局势最后会演变到哪一步。

  “天德军征兰州之时,骁勇善战,是立下过大功的。”邵树德说道:“光启三年(887)远戍凤林关、平夷守捉城,大顺三年(892)又远戍廓州积石军城,亦劳苦功高。此番讨朱全忠,望再立新功。”

  “不破贼兵不罢休。”蔡松阳双手抱拳,昂声道。

  “定为大帅破贼。”杨晟也表态道。

  杨晟,原凤翔镇大散关镇将。朱玫南下时,他不愿去。折宗本移镇凤翔后,把他推荐给了邵树德,正好赶上了朔方军扩编的浪潮,积攒了些功劳,最后担任天德军副使。

  “天德军骑卒东进,归杨亮指挥。步军便屯于王屋县。”邵树德吩咐道:“随时听候出击的命令。”

  “遵命。”二人一齐应道。

  河清县周边就那么大的地方,没必要也确实屯不下过多的兵马。反正王屋县离河清不过四十里,真要用到他们,命令一下,须臾可至。

  邵树德在金仙观住了一晚,四月十八日,归德军使符存审带着先头部队快马赶到王屋。

  “归德军八千众,我只有一个要求,守住箕关,以待天时。”邵树德在王屋县设宴招待符存审一行人,蔡松阳、杨晟、陈诚、赵光逢四人作陪。

  “大帅放心,末将定守得滴水不漏。”符存审应道。

  胡郭城交给王建及去守了,符存审终于脱离了那个苦海。

  整天蹲在山上,与敌军偶尔爆发小规模的冲突,此事最是消磨人不过。

  如今被调到了北线战场,虽说仍然是守城,但又不一样了。

  这里已经成了核心战场,双方十五万以上的人马在此纠缠。尘埃落定之后,中原形势很可能会发生巨大的变化。

  此乃大丈夫用武之地也!

  “与朱全忠的大战,河清还是关键。”邵树德说道:“汴军当在十万以上,气势汹汹,我只有一万八千步骑在守城,汴军兵力是我六倍。看似危若累卵,但危中蕴含有机。对你等的要求,便是好好休整,保持体力和锐气。汴军长于野战,如今却来攻城,虽说不得已而为之,但却是其犯下的大错。此战,有机会的。”

  离开王屋县之后,邵树德又赶回了柏崖仓。

  四月十九日,他带着亲兵及天德军骑卒共两千人亲临前线巡视。

  这两三日间,汴军又攻了一次西北角的营垒。

  城内再次出兵救援,大破贼兵千余,不过五百蕃骑在追击敌溃兵时被贼亲骑军、踏白都缀上,一番厮杀后,五百人大部溃散,跑回来的只有两百骑,算是伤筋动骨了。

  在这种逼仄的地形上,一旦被人咬上,就只有正面搏杀,没有给你卖弄骑射技术的空间,最后大败也很正常。

  邵树德直接下令天德军一千骑卒配属给河清县。步兵出城厮杀,没有骑兵援应,确实很不方便。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4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414/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