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68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忠武军赵岩部,目前还有接近七千人,兵马新旧参半,出镇作战的战斗力也就那样。

  护国军还有七千多,战斗力比忠武军略强,但士气似乎比忠武军还低。这问题不是出在战场上,在于夏王长期酷烈压榨河中,引起了当地人的极大不满。这也是去年夏王派人帮王瑶镇压局势的主要原因。

  坚锐军已经是“三姓家奴”了,活脱脱的老油子部队,目前还有六七千人。打仗就是应付差事,要钱要粮却很积极,指望他们扛起大任不现实。

  朱珍的捧圣军就军龄来说,比龙骧、广胜等军还要短。但上下一体,朱珍又把他费心打造的精锐部队英武都补入其中,目前还有一万一千余人,上下一体,形同私兵。

  至于捧日军,战斗力比捧圣军还差,应该是目前屯驻在郓、兖诸镇的各支部队里最差的。况且他们也不归李唐宾指挥,这会正在押送郓州俘虏回汴州,顺便取一批粮草、器械回来,无法投入作战。

  满打满算四万人出头,战力可疑,心思可疑,李唐宾的决策并没有任何问题。

  满地的牛鬼蛇神,全靠夏王压着。若他老人家出点事,李唐宾自问收拾不了残局。

  ※※※※※※

  东阿县城内,劫掠已经结束。

  朱全忠的部队与早期的巢军到底还是有些区别的,没有杂乱无章一拥而上地劫掠,而是有秩序地烧杀抢掠,但看起来似乎更冷血。

  城内百姓的财货被抢掠一空,到处都是尸体,这是奋起反抗的百姓,全都做了刀下之鬼。

  妇人被装到车上,打算拉走,分配给军士。

  “大王,王将军遣我来报,已入阳谷县境,俘获甚众,得精壮三千,正遣人押来。”一名信使冲入城内,禀报道。

  不料朱全忠听了眉头大皱,道:“此等精壮之妻多被掳,王殷为甚不肯一起完聚发来?这个比杀人那个重!当破贼之日,将头目、军人一概杀了,倒无可论。掳了妻子,拨将精汉来我这里,陪了衣粮,又费关防,养不住。”

  老朱的意思很明了,你若全杀了倒没什么,可抢了人家妻子,还把精壮发到他这边来,这是何意?

  被抢了妻子的三千精壮,他要费多大劲来收服人心?除非学秦宗权裹挟这些人再去抢另外一波人的妻子,尽情释放人性的恶,让他们彻底堕落为兽兵。

  但朱全忠还不想这么做。

  烧杀抢掠是权宜之计,最终还是要正规化的。这会让军士们乐一乐,后面还是要有块地盘,让大伙收收心,正规化,如此才能有前途。

  “给王殷写份牒文。”朱全忠吩咐道。

  敬翔领命,摊开纸笔。

  朱全忠想了想后,说道:“俘获甚众,难为囚禁。今差人前去,教你将精锐勇猛的留几百,若系不堪任用之徒,就军中暗地去除了当,不必解来。”

  敬翔稍稍迟疑了一下,但还是写完了。写完后就沉默不语,不知道在想些什么。

  使者拿了牒文后,便与领命而去的蒋玄晖一起上马,朝城外奔去。

  “朱珍有消息了吗?”朱全忠找了个地方坐下来,问道。

  “还在接触。”李振见敬翔没什么说话的兴致,立刻回道:“大王不计前嫌,朱珍还不得受宠若惊,解甲来降?”

  朱全忠不想接这种话,又问道:“郓州可有办法敲开?”

  “怕是难。”李振皱眉苦思了一下,道:“贼将也不知道是谁,守御严密,甚至没让人出城樵采,便是想抓个俘虏拷讯都做不到。看样子他们也不放心衙内军,看得很紧。”

  “此乃必然之事。”朱全忠叹道:“贼将还能是谁?不是李唐宾,便是朱友恭。左右不出这几个人,都是熟人啊。”

  李唐宾曾是长安北面游奕使张全义的部将,与东面游奕使朱全忠部多有接触,双方确实很熟悉。

  李唐宾、朱珍、朱友恭,还有郭绍宾、张筠、赵岩之辈,哪个不是熟人?

  每一想到此,朱全忠就恨得牙痒痒,但又不得不自降身段,虚与委蛇,耐着性子与他们周旋。

  时局若此,奈何,奈何!

  “大王,过河的博州兵怎么办?”李振又问道。

  博州兵大概过来了千余人,倒不是为了支援朱全忠,而是自作主张南下劫掠财货、女人的。他们也不会听朱全忠的指挥,也不会替他顶雷,只不过浑水摸鱼捞好处罢了。

  “挑选几个美貌妇人给陈将军送过去。”朱全忠起身说道:“再略略提一下,今晚我亲往拜会。”

  “陈将军”是这帮南下的魏博武人的头头,十将衔。

  朱全忠花了不少心思在这个人身上,试图通过他打入魏博武人的圈子,结识更多的军将。

  如果在郓州站不住脚,他还有备用计划。

  艰难以后,田承嗣一手打造了魏博武夫群体,桀骜不驯,自成一体。但外系武人真不能当节度使吗?未必。

  朝廷势大之时,李愬就当过一年多节度使。

  灵州军校何进滔跟着忠于朝廷的田弘正至魏州,田弘正移镇成德后,何进滔留在魏州。后来取得本地武夫支持,兵变杀了史宪诚,自任节度使,然后传了三代人。

  何进滔一个朝廷背景的外地武人,都能让魏博武夫支持他,杀了根正苗红、田承嗣旧部后人史宪诚,当上节度使,那么此中或有机会。

  武夫们不在乎你是哪里人,哪怕是只猴子,只要维护他们的利益,猴子也能当节度使。

  当然,谁都知道其中蕴含着巨大的风险。

  但这个世道,武人不怕风险,不怕死,就怕没有机会,不能将富贵传诸子孙后代。

  朱全忠决定暗中想想办法,虽然罗六哥对他支持自家儿子当上节度使寄予厚望。

  

第070章 折腾与冒险

  乾宁五年正月二十四,朱珍收到了一封信,看完之后捧腹直笑。

  “朱三……”笑完之后,朱珍又有些感慨。

  想当年,他俩几乎好得穿一条裤子。参加巢军之后,奋勇拼杀,互相扶持,博取前程。

  大富贵曾经触手可及,但又转瞬即逝。

  “朱三还没死心。”朱珍叹了口气,道:“或曰当年镇汴之时不过五百人,而今有众两万。可朱三你也不想想,四十七岁的人了,还有那精力折腾吗?能折腾到什么地步?便是让你占了郓州,别人都不来打你,光是理顺内部就要两三年,届时年且五十,还打个屁!”

  高劭也有些感慨。

  你耗费了青春年华,做出了成绩,得到了上面的赏识;你用尽机谋,付出了很大代价,爬上了高位;你出生入死,拼却性命,得到了战功……

  如今有人告诉你,这一切都做不得数。

  新的征服者对你没印象,不了解你的努力和才智,你还需要拼命做出成绩引起他的主意,但人生短短数十年,还能有以前那份心气吗?

  这就是降人的悲哀。

  朱珍的感慨,说的其实就是这么一回事。

  朱三,你没时间了,别折腾了!

  “军使打算怎么回复?”高劭问道。

  朱珍闻言,脸上现出了一丝狠厉,道:“也别怪我狠,世道如此,没什么好说的。答应朱三,他信不信,来不来,那是他的事,试一下总没问题。措辞你把握一下,好好写。”

  高劭颔首。

  “好好写”的意思是别整得太假。现在他和朱全忠的关系是两不信任,双方都在试探,无论是真降还是假降,互相防着一手是正常的。

  “另外,将此事飞报夏王。”朱珍又道。

  “遵命。”高劭应道。

  这是自然,朱珍还没昏了头,不报备这种事情,万一将来被小人进谗言,可就说不清了。

  北边的消息只用了一天就传到阳门桥。

  正在督战的邵树德匆匆看完后,问道:“有没有罗弘信的消息?”

  杜光乂回道:“暂时没有。正旦那天罗弘信露面了,与魏州诸将饮宴,不过只略略敬了几杯酒就先行告退了。”

  邵树德点了点头。魏州那个样子,应该没人有心思对外征战。

  不然的话,北边压力还真是大。魏博三百多万人口,就硬实力来说,比占据了河东、大同、昭义、幽州四镇的李克用还强出一大截,虽然他们肯定没晋军能打就是了。

  “朱珍虽有野心,但还算知机的。”邵树德评价道:“李唐宾做得不错,当机立断,头脑清晰,有元帅之才。”

  能找一个做事不畏首畏尾,同时还有相当才干的人,那是真的挺不容易的。李唐宾人际关系也搞得很一般,最适合委以大任。

  “飞龙军到哪了?”

  “回大王,已奔青州而去。”杜光乂回道。

  “做得不错。”邵树德又称赞了一句。

  契苾璋也很有眼光,知道怎么配合正面战场,手下人才多,这仗打起来就是舒服。

  王师范这厮,坐拥宝镇,但意志力不行,如果被契苾璋一吓,或许就不敢在北线投入过多力量。

  他帐下最厉害的大将,应该就是刘鄩了,他爹王敬武一手栽培、提拔的。

  历史上天复元年,他率军攻破兖州,令朱全忠大为震惊。

  此人有智谋,有节操,是个人才,可惜主君不行。

  从天复元年(901)起,朱全忠派偏师与王师范打了两年,王师范破兖州,其实还占了点上风。

  到天复三年,梁军精锐压过来,王师范先败,向淮南求救。杨行密遣七千步骑至青州,与齐兵一起收复密州,斩梁军大将刘康乂。随后又复登州,大破汴梁、魏博联军,斩全忠之侄朱友宁。直到朱全忠坐不住,亲率二十万大军来援,这才击败王师范。

  但王师范实力仍很强,“有众十余万”,竟然就投降了。

  带着十几万兵马投降,当真是武夫之耻。况且与梁军的战争打得并不算太难看,刘康乂、朱友宁两员大将被斩,梁、魏联军连败数场,可见经过三年的战争锤炼之后,曾经被视为“弱鸡”的淄青兵越战越勇,慢慢适应了战争,结果你竟然投降了……

  意志品质不行!换成朱瑄、朱瑾,能跟你打到天荒地老。

  “让契苾璋寻机打几次胜仗,不需要战果多大,吓一吓齐人就行。”邵树德吩咐道:“额外嘱咐一句,约束军纪,别整得跟个土匪似的,激起齐人愤怒。”

  “遵命。”杜光乂没有多问,立刻应下。

  “不行!”邵树德还是不放心,道:“你亲自跑一趟,去当监军,给我看着点那帮无法无天之徒。”

  “大王……”杜光乂有些愕然。

  “你不懂,不能让人觉醒。”邵树德说了一个奇怪的词语,然后又解释道:“淄青镇步骑五六万人,装备精良,训练有素,技艺出色。他们差在哪里?没怎么打过仗,见的血少了,如今对我身经百战的大军有所畏惧,打起来束手束脚。但千万不能让他们勇气渐渐起来,一旦觉醒,就没那么好打了。”

  弱鸡淄青兵觉醒了,能杀得横扫中原的梁军连吃败仗。

  弱鸡魏博军觉醒了,能出银枪效节军这种天下强军。

  有人在沉睡,那就不要唤醒他,不要给他适应的时间,最好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击败他,不然就要迁延时日了。

  “我可能犯了个错,这次该把铁林、武威、天雄、义从、铁骑这十几万精锐全调过来的,小瞧这帮人了。若非雪夜奇袭,估计到现在还一无所获。”邵树德叹道:“打他们,就得用二十万以上的精锐主力,以泰山压顶之势……罢了,现在说这些已不合时宜了,你先去吧。”

  “遵命!”杜光乂不敢怠慢,匆匆离去。

  邵树德心中烦闷,带上亲兵出了大营,目光炯炯地看着正在攻打阳门桥敌寨的龙虎、广胜等军。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68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68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