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852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旅顺、平海、东平、积利四县,一步步向北蚕食,夏王这个长子走得很稳,身边显然有高人指点。

  这个团队来自何方,他也略知一二。敦煌张氏、索氏、李氏、阴氏、曹氏、石氏、史氏等大族,派了不少军中骁锐、幕府官僚过去辅佐。尤其是一支粟特人组成的骑兵,甲胄精良,纪律严明,屡屡冲锋陷阵,功勋甚著。

  这些事情,夏王也是知晓的,但他没有说什么,萧蘧便按在了心中不表。符存审、刘鄩手下的两万大军才是主力,只要拉住了他们,问题不大。

  “嗣武做得不错。”谈到这里,邵树德也十分高兴。

  如今这个世道,儿子有能力,才是值得高兴之事。不然的话,鬼知道他死后会发生什么意外,导致别人也玩一把篡位的把戏。

  这个时候把儿子当猪养,限制他们的作为,才是真正的不负责任。

  “安东府所需物事,尽力供给,不要拖延,不得克扣。”邵树德说道:“我即位之后,是要攻灭契丹的,安东府若在,用处极大。”

  “遵命。”二人一齐应道。

  随后三人又聊起了即将举行的科考之事,邵树德嘱咐他们盯紧点,因为今岁考试的科目增加了,有的完全是第一次,要仔细评估,后面再做改进。

  午时,在邵府用罢餐饭之后,一行人便离开了,返回皇宫复命。

  ※※※※※※

  太傅坚辞帝位的消息传回去后,果然,又一波劝进行动轰轰烈烈地展开了。

  整个三月下旬,不断有人上疏劝进。

  为了避嫌,邵树德干脆以治军为由,搬到了神都苑之中,带着赤水军、银鞍直和宫廷卫士讲武田猎。

  与此同时,他也在密切关注着朝中动向。

  三月二十九,内侍王彦范密报:他已经把消息“不小心”透露给了被软禁在弘徽殿的圣人。圣人一开始焦躁不安,恐慌不已,随后在他讲了邵树德给出的条件之后,慢慢平静了下来。

  事已至此,没有任何反抗的能力,不如相信一回邵树德的人品。他在天下人眼中,有一诺千金的美誉,即便是敌人也深信不疑,或许说的是真的?

  邵树德开出的条件是:在禅让完成之后,圣人将被封为乐安郡王,食封五千户——乐安郡,即棣州。

  第二代亦可袭爵乐安郡公,食封三千户。

  另外,还有一些礼仪方面的待遇,比如可用五辂车驾、见天子不拜等等。

  对亡国之君来说,脱离了南北朝以来的死亡循环,绝对是非常优厚的条件。

  圣人爱信不信,反正他也没得选择了。

  四月初一朔望朝会,因为最后一刻及时跳船而幸免于难的翰林学士柳璨,泣血上书:“太傅不出,奈苍生何?”

  于是乎,宰相裴枢、监察御史张文蔚作为天使,又带着第二封禅位册文上门了。

  

第088章 一切尽在掌控中

  “天生蒸民,树之司牧,二帝推公而禅位,三王乘时以革命,其极一也……元帅夏王,禀上圣之姿,有神武之略……天地鬼神,享于有德……应天顺民,法尧禅舜……”

  册文不长,很快读完,然后两人便看着邵树德。

  “国朝四百州,生民数千万,堪为梁栋之才者不知凡几,可为将相之任者数不胜数。我何德何能?恭请圣人收回成命。”邵树德推辞道。

  “太傅一片忠心,日月可鉴。”裴枢感慨道:“既如此,我等便回返宫阙,禀明圣人。”

  “此理所当然。”邵树德笑道。

  裴枢、张文蔚二人走完了流程,便离了神都苑。

  邵树德则来到了上阳宫中,继续处理政务。

  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好消息是李唐宾移兵涟水,淮军出城与战,败绩。捧圣军副使阎宝阵斩淮将康儒,贼军溃去,乘船奔回南岸。此战,杀贼两千余,俘千人,涟水克复。

  至此,泗州只有南岸的盱眙县还在淮军掌控之中了,全境大部光复。

  坏消息是折宗本、丁会二人率军三万余,二攻舒州,又为淮军水师抄截粮道,败退回了蕲州。

  还好,损失不大。贼军趁胜薄至蕲州境内,最后无功而返。

  听闻杨行密最近主要在梳理内政,收揽大权,为儿子杨渥铺路。

  他那个傻儿子!邵树德笑了笑。

  老爹留给儿子保命的数千亲兵本来居于广陵衙城之内,护卫杨渥的安全。结果嫌军营太占地方,影响他玩乐,于是把这支部队调走了,然后拆掉军营,供他骑射和打马球。后果嘛,自然是徐温等人再无顾忌,果断发动兵变,囚禁了杨渥。

  没心没肺到这种程度,半点敏感性都没有,也是一绝。

  御桌上另有许多表章。

  通州刺史诸葛尚仁献上版籍,归顺朝廷。

  集州刺史刘芳以军民五千余户投降。

  壁州刺史诸葛安不降,为金刀军使杨亮击杀,壁州克复。

  开州刺史张琦自立,为部将所杀,开城请降。

  巴州刺史诸葛泰降。

  渠州降。

  蓬州门户紧闭,不纳使者。

  果州投李茂贞。

  飞地文、扶二州观望中……

  总体而言,情况相当不错。诸葛仲方应该是发挥了相当的作用,说降了不少人。但从属州刺史们比较分化的举动来看,他虽然当了十几二十年节度使,对镇内的控制力仍然是有限的。就这个鸟样,谁给他自立的勇气?

  邵树德看完这些奏疏,几乎气笑了。

  武夫啊武夫,德行!

  “三川军报,一有递来,即刻呈送我案头,不得拖延。”邵树德说道。

  事关继承人的事情,无论怎么关心都不为过。

  事实上几个年岁较大的儿子他都很关注。

  长子在安东府,次子在兴元府,三子已到文登县任司户,这是一个吏职,但能接触到方方面面,对于熟悉地方事务非常关键。

  四子留在他身边接受教导,五子及后面的孩子略小了些,暂时还在接受文、武、数学、管理方面的教育。

  邵树德刚才这番话是对裴通说的。

  裴通也是老人了,至今没有安排官位,仍然管着当初朔方幕府听望司的那一批人,外加大通马行。

  邵树德还在犹豫要不要建立一个特务机构。武周时期,告密泛滥,酷吏横行,人皆怨之。因此,特务机构在国朝的名声算是臭了,不良人这个机构在安史之乱后也渐渐销声匿迹,基本完犊子。

  想了想,邵树德打算暗地里干这事。

  “听望司、大通马行的人,你好好甄别,挑选精干力量整合一下。”他说道:“以后直接听命于我,不归朝廷管辖。一应用度所需,我来想办法。”

  “遵命。”裴通应道。

  他其实还是想当个朝廷命官。终日游走在黑暗中,并不符合他的脾性。无奈看样子夏王是不打算给他这个机会了,他得继续管着听望司、大通马行这一帮子牛鬼蛇神,继续打探军情。甚至于,开国之后,还有可能要监视大臣,这可真是……

  裴家做了什么孽,要干这档子事。

  当酷吏,干脏活,古来有好下场的吗?

  但这事由不得他选择,只能硬着头皮干下去了,直到有人来接替——即便到了那时,也不一定能得到真正的解脱。

  裴通离去之后,邵树德继续理政。

  他现在最关心的,其实还是天下各镇的态度。最近一系列的废藩置道的政策,军头们都看在眼里。从今往后,这个新朝就没有藩镇了。对他们而言,所有藩镇都是“敌国”,也不在新朝疆域范围内。要么死,要么降,没有第三条路可以走。

  如果动作快的话,在新朝开国的时候,山南西道诸州的大部分应该可以纳入疆域范围内。

  ※※※※※※

  四月十五,又是十余天过去了。在邵树德暗示下,今天的朔望朝会又有大批人劝进。

  第二天,宰相裴贽、翰林学士柳璨携册文而至,请求太傅登位大宝。

  邵树德正在接见入朝的折嗣伦一家。

  “有几年没去光州了,一切还是老样子吧?”邵树德对折家比较客气,不但亲自在府中接待了折嗣伦一家,还随口问了几个小儿辈的学业,并给予了赏赐。

  “申光寿三州民间,至今仍在流传殿下征战的往事。”折嗣伦说道:“尤其是淝水之战,打得朱延寿单骑走免。又有诸军将校回乡省亲,将殿下的英姿传播到了每一个角落。”

  邵树德很开心地笑了起来。

  当年南巡,本意是到南线战场露一露脸,免得当地将官只认折氏,不知他邵某人。后来战局出现变化,于是亲率铁林军东进,攻取了寿州,并在申光寿募兵一万,编成了铁林军右厢。

  好多年过去了,这些士兵已经慢慢分散到了禁军各部之中。休整之时有人回乡探望亲族,就帮着传扬邵树德的事迹,久而久之,申光寿三州民间对邵太傅的观感还是很不错的。

  “开国之事,千头万绪。”邵树德说道:“这些时日,忙得脚不沾地。你能入朝,我很欣慰。折、邵两家,富贵同享。”

  “折氏今日一切,本就因殿下所得。”折嗣伦说道:“若无殿下,折家至今还窝在关北那个小地方呢,撑死了当个麟州刺史,三县之地的土霸王罢了。而今节度使的滋味也享过了,家中一应富贵用度,都是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夫复何言?跟着殿下干就是了。”

  “你能这么想,我就放心了。”邵树德感慨道。

  旧人之中,就诸葛仲方犯了浑,想不开,其他都挺好。

  折嗣伦马上要去北衙当枢密副使了,正三品的高官。诸葛仲方只能去陈宜燊手底下干活,当个从六品上的太仆丞。至于爵位,还要以观后效,目前定的是云阳县子,食封五百户。这还是念在他劝降了部分山南西道州县的功劳了,不然就只能是个三百户县男。

  一念之差,境遇云泥之别,后人宁不鉴之?

  “殿下,天使至矣。”李逸仙走了进来,禀报道。

  “好,我亲出大门迎接。”邵树德整了整袍服,向折嗣伦告了个罪,出门去了。

  不一会儿,院中便摆好了香案。

  裴贽、柳璨二人当众宣读禅让册文:“……夫大宝之尊,神器之重,傥非德充宇宙,功济黔黎,著重华纳麓之功,彰文命导川之绩,允熙帝载,克伐天工,则何以统御万邦,照临八极……元帅夏王,龙颜瑞质,玉理奇文。以英谋睿武定寰瀛,以厚泽深仁抚华夏,神功至德,绝后光前……万机不可以久旷,天命不可以久违,神祗叶心,归于有德。朕敬以天下传禅圣君,退居旧藩……”

  这是第三份册文了。

  第一份的语气很平静,主要讲了讲尧舜之事、谶纬之说,谈了谈唐室失德,天命归于有德之人。

  邵树德拒绝了,理由是他扫平天下,是为天下苍生请命,并不存在私心。

  第二份语气稍有些加重。针对邵树德推辞的理由,着重讲了他的功绩,对天下的贡献,认为如此不世之功,只有你合适当天子,劝说的意味更浓一些。

  邵树德同样拒绝了,理由是天下有才之人,有功之人太多了,不合适。

  请注意,这里面禅让一方、推辞一方的语气、理由都是有变化的,事实上是跟着流程在走。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852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852/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