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27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想打仗居然也这么难,这是他未曾料到的。

  

第002章 青州港

  风浪略有些大,但对习惯了海上生活的老海狗们,还真算不了什么。

  平海军副将朱寿站在甲板上,指挥着军士们用吊杆将货物从小船上拉上来。

  吊杆其实是人力驱动的,通过滑轮这种省力的工具装卸货物。而在码头上,现在已经开始推广畜力滑轮吊杆,型制也比船上的大多了。

  滑轮大概是古代一个相当伟大的发明了。虽然没有系统性地提炼出滑动摩擦、滚动摩擦以及摩擦系数的概念,但人们在生产生活中下意识得出了自己的结论,并将其应用到实践中。

  但话又说回来了,有某种技术,不代表这种技术在实际中被应用了,或者大规模普及了。纵览史书,总能看到古代有某某技术,但你去实践中找一找,根本没有普及或推广,大部分工匠不知道这玩意,甚至有些技术仅仅只存在于书上,或者只做出了少数试验品,这和没有这门技术也没什么差别了。

  而这,其实就是技术会消失的秘密。它从来没有被大面积推广、大规模使用,或者推广了,但使用过程中出现种种问题,没有经过市场的检验与反馈,没有迭代改进。原型机和最终定型机,有时候完全是两个层面的东西。

  滑轮组在船上算是应用比较多的了,毕竟是真的有用。尤其是新出的“海鲛丁”型三桅帆船,更是大面积使用这种省力的工具。毕竟比起传统帆船,这种新船帆更多、更大、更重,操作更加繁琐,不用是不行的。

  装在桶里的货物被拉上甲板后,水手们立刻将其抬走,然后当场分拣。

  所谓的“货物”其实就是一条条鱼罢了,大黄鱼、小黄鱼、鳕鱼甚至头足类的乌贼都有,数量庞大,品类众多。

  朱寿特地跟过去看了看。

  水手们的动作很麻利,先按种类分,然后按大小分。挑拣完毕后便拿着尖刀开始宰杀,剖腹、刮鳞、去鳃等等。也不知道他们杀过多少鱼了,总之动作快捷迅速,令人眼花缭乱。朱寿看了一会,就感到了充满节奏的美感。

  杀完的鱼清洗完毕后,便放入桶内腌制。腌制火候差不多的鱼,则拿出来晒干、风干,然后装入另一个桶内。

  有些时候,朱亮都觉得这些平海军的辅兵们已经全部堕落为渔民了,“屯田”屯得不亦乐乎,因为他们是有额外收入的,计件拿钱,故工作积极性很高。

  甲板那边,送完了鱼的小船并没有立即离开。

  水手们又通过吊杆送去了一些补给品,包括淡水、米面、果蔬等物事。收完补给品后,小船上的水手打了声招呼,便划桨离开了,往不远处的另一艘平海军舰船靠近。那是他们工作的战舰,但没有砲车、弩机等军事设施,取而代之的是各色渔网、鱼竿,让人看得目瞪口呆。

  其实吧,平海军现在没啥战斗任务。

  他们最主要的工作,就是来往于登州与安东府之间,输送人员和物资。即运输是主业,捕鱼是副业,搞好这两项工作,基本就能得到上等考评。

  “将军,底舱已经满了。”有水手上来禀报道。

  “我去看看。”船只摇晃不定,但朱寿如履平地,很快便下到了底舱。

  舱内的味道很难闻,充斥着浓烈的鱼腥味。

  船底有些湿滑,一个不小心就会摔倒。但朱寿毫不在意,不漏水的船不是好船,漏漏更健康。

  底舱还有不少水手在忙活着,他们用麻绳固定好一个又一个装满咸鱼的木桶。

  虽然已经见过很多次了,但每一次看到如此密密麻麻排布着的木桶,他都忍不住生出一股豪情。

  这得值多少钱啊!

  出海后用网、叉、篓、竿捕鱼,自古就有。

  杀鱼腌制,做成鱼干,自古也有。

  但像平海军这样反复调查渔汛发生的时间和地点,然后追逐鱼群,集团化捕鱼,且配备一艘加工补给船,在海上当场宰杀腌制,并给渔船提供补给品,修理渔具的,还是第1回,全赖邵圣的“最高指示”。

  这种捕鱼的效率是十分惊人的,也是传统作业方式难以企及的,堪比邵圣当年开启陆上农业改革,让关西老百姓大量摄入肉、奶制品,改善体质。

  “差不多了,返航!”朱寿看完后,便上了甲板,下令道。

  水手们听令后,立刻开始忙活起来。

  有人爬上高高的桅篮,确定方位。

  有人观察顶桅上的小三角旗,判断风向。

  有人开始喊着号子转动帆桁,调整总计八九面帆布的受力角度。

  有人收帆、升帆,不断调整帆布的受力面积。

  ※※※※※※

  所有人都各司其职,忙而不乱。

  经过长时间的练习,水手们已经逐渐熟悉了如何操纵这种复杂的新式帆船——最复杂的部分,便在帆缆系统。

  朱寿亲手往海中投入了一块流木,默默估算航速。

  东南风吹拂之下,这艘船只航行得很快,朱寿估摸着,最多两天便可抵达青州。

  他甚至下意识取来纸笔,想演算一番风力、洋流与航速的关系,但在分力、合力这一关就放弃了,实在弄不清楚,只能回去后再找人请教了。

  ※※※※※※

  张彦球离开了渤海馆,来到了码头附近。

  在随从们的指点下,远远看到了“海鲛丁”型帆船庞大的身影。

  海上看着似乎不远,但实际上直到傍晚时分,这艘船才小心翼翼地开进了锚地碇泊。

  力工们一拥而上,又开始了卸货操作。

  张彦球快步上前。

  随从们打开了一个木桶的桶盖,里面是一条又一条腌制好的咸鱼。

  呃,味道有些感人,张彦球微微皱了皱眉头。

  鱼的腌制其实有两种。

  一种是晾干、晒干后的咸鱼干,一种是泡在盐水中腌制。后者很多时候往往意味着黑暗料理,比如北欧人就喜欢将鲱鱼、鳕鱼泡在盐水中腌制成半腐烂状态,大名鼎鼎的鲱鱼罐头就是“成名作”。

  平海军两种腌制的都有,但邵圣实在接受不了后者这种重口味,他更爱风干的咸鱼,因此前者的产量占了绝大部分。

  “快,连夜送往泰山宫。圣人抵达后,要与将士们分鱼而食。”张彦球拂了拂闻风而来的苍蝇,下令道。

  “遵命。”青州方面早就准备好了马车和驭手,第一时间在码头上装运,然后一路向西,送往泰山宫。

  一桶又一桶的鱼被拉走了。一桶装了两百条上下,这一晚上便要拉走几千条,数量相当惊人了,足够邵圣与银鞍直三千将士开一个大趴体。

  至于将士们喜不喜欢吃海鱼,这都不是事。

  邵圣喜爱,赏给你吃,你再不喜欢也得咽下去。况且这是中原旱鸭子难以见到的稀罕货,大伙还是很有兴趣的。

  而且邵圣也一直在努力带动风潮。

  作为大夏武夫心目中的顶流明星,他带货能差么?就是一坨屎,我也能让人觉得它香得很。

  淮海道转运使宋瑶轻捋胡须,静静看着。

  圣人总是出人意表。海上那些事,在他连续几年的努力之下,发展得不慢。

  当然,宋瑶最关注的还是圣人的各种行事手段。

  他从不强迫人做什么,但总能达到自己的目的。让人们见识到种种好处,和风细雨之中,让他们自发地来维护这种新事物。

  宋瑶估摸着,圣人在努力营造一种吃海鱼的风潮,将海鱼的地位无限拔高,令其成为一种在上层社会中受人追捧的高级食物。

  如果持续个几十年,会不会形成一种文化习俗?古来很多食物,最开始可都是出自帝王家哟,最终变成了民间传统的一部分。

  一旦这种风潮席卷大江南北,市场就有了,然后刺激更多的渔民下海捕鱼。正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鱼捕得多了,自然会有人研究更好的船、更好的渔具。

  这是王道手段,明明白白地摆在台面上。

  不过宋瑶不太关心这些太过遥远的东西,他最兴趣的还是海船的运输职能。

  “海鲛丁”在卸完咸鱼后,开始往船舱内装载各种物资、粮草,这是要启程前往旅顺了。

  平海军确实很忙,东南风乍起之后,就是他们离港的日子。

  一个又一个家庭被他们运到旅顺,一件又一件武器被输到港口,一桶又一桶粟麦被送到岸上,有力支持了安东府的生存与发展。

  从登莱去安东,条件得天独厚,无陆路转输之劳,海上航程也只有一日夜,成本低到令人惊讶的地步。

  随着安东府的户口日丰,开垦的田地日渐增多,将来总会发展成一个庞然大物,让契丹人无从抵御。

  旁边传来了急匆匆的脚步声,却见两名使者各提着一个大包袱,准备上马离开。

  宋瑶找人问了问,原来平海军副将朱寿在出海期间捕获了几条甚少见到的海狗。

  海狗已经被宰杀,皮被剥了下来,草草处理了一番,打算献给圣人做成皮衣。另外,水手们还按照指示,取海狗精华,打算送到御医那边,制成药丸,供圣人在泰山宫时取用。

  邵圣北巡,整个河南道、淮海道都动了起来。大小官员们各显神通,纷纷巴结,好不热闹。

  

第003章 长白山

  “去你妈的,给不给?”长白山脉之中,一名武夫将刀架在人脖子上,大声喝问。

  “这位壮士,你手稳着点。”被他架住脖子的是一名绿袍小官,不住地往后退。

  武夫狞笑着,手又紧了紧,小官脖子上隐隐现出血迹,差点吓尿了。

  旁边还有几名军士,有人哈哈大笑,有人拿刀斫柱,大声恐吓。

  “你这渤海国的钱分量不足,一缗半才抵得一缗,快拿钱!”

  “到底有没有钱?骗我等来替你守城,无钱可乎?”

  “妈的,看样子是没钱了,杀了他吧!”

  “再不给钱,我等自取啦。”

  军士们吵吵嚷嚷,绿袍小官面如土色,几欲晕厥。

  “哎呀,何至于此,何至于此啊!”裴璆离了州衙,匆匆抵达军营,一看就直拍大腿,道:“符都头让你等好好守城,可不是来欺压百姓的。”

  “符都头”三个字一出,军士们脸上的嬉笑之色稍有收敛,但他们还是很不满意,怒道:“一个月时间,不过吃了你们千余头豚羊,便遭不住了?粮肉供给甚少,还不足额给钱,到底想怎么样?”

  “我等已替你打退一次契丹进攻,这是多大的恩情?”

  “若无我等,你们渤海人的妻女已在契丹营中多日,肚子都被搞大了。呸,没钱就想让人卖命,哪那么好的事?”

  “你这鸟官,欲与我试刀耶?”

  裴璆心中气苦。

  去岁看夏人打契丹颇为顺利,渤海国便出动三万大军,由王弟大澍贤统率,进攻扶余府,欲收复故土。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92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27/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