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晚唐浮生_分节阅读_第946节
小说作者:孤独麦客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1.28 MB   上传时间:2023-11-16 17:43:26

  这种根深蒂固的思想,不是一朝一夕能改变的,完全是文化问题,对海洋接触太少,外加海上天气莫测,航海技术也不够发达,造成了很深的恐惧。

  “可龙武军的将士们反复吵闹着要回去,不愿留在辽东,如之奈何?”邵嗣武朝刘鄩笑道:“好说歹说,至今才有三千多人愿留下来,太少了。”

  “唉。”没想到刘鄩也叹了口气,道:“殿下,说句实话,若不厚给赏赐,光给地,不会有太多人留下的。归德军多党项人,算是比较听话的。龙武军以往都是藩镇武夫,不好劝,只能慢慢来。”

  邵嗣武低声嘟囔了两句,不过他很快调整好了心态,说道:“临渝关整饬完毕之后,留两千人戍守。别咱们西征了,却让契丹贼子捡了个便宜,那就闹笑话了。”

  “遵命。”刘鄩应道。

  接下来三天,单廷珪一直在积极地联络各个堡寨的戍将,令其至临渝关拜见邵嗣武。

  邵嗣武打起精神,仿照父亲以往的行为举止,一一抚慰,并给予赏赐。

  一番手段之下,戍将们心下大定,领了钱后又返回驻地,易帜反正。

  九月初七,邵嗣武整顿完了临渝关诸事,又率军西行,往平州方向进发。其众近七千,浩浩荡荡,远近皆闻。

  至抚宁县旧地时,又有三千余部落丁壮从昌黎方向赶来汇合。

  这些都是各部杂胡,一方面慑于大夏军威,一方面贪图邵嗣武许下的财货,于是并力西进,共伐幽州。

  这一路大军的声势,确实愈发浩大了。

  ※※※※※※

  范河没在平州傻等邵嗣武。

  留下五百军士守御卢龙后,他率部西进,与刘知俊部汇合,众至三千余。随后又马不停蹄西进,抵达蓟州玉田县。

  本来想与淮海道州兵汇合的,没想到人家直接全军西进了,城内只留了四百羸兵看守。

  范河对这帮人的进取心叹为观止。没说的,老牌部队不能在他们面前丢了份,于是同样西进,九月初八这天抵达了蓟州渔阳县。

  甫一至此,却听闻“噩耗”:张温、董璋二人率部趁夜偷袭,已克此城。

  这个消息把范河给震出了晕船的感觉。

  其实,蓟州已经得到消息了,仓促间也打开武器库,并大肆征集城内市人、家仆、健妇上城戍守。结果还是给攻破了,让人稍稍有些诧异。

  仔细了解一番过程后,却发现合情合理——若白天来攻,多半拿不下来,但董璋身披重甲,趁夜突袭,率队先登,那些商贩、家奴就顶不住了,一哄而散。

  他们跑了后,城内仅有的三四百守军自然也顶不住了。虽然他们继续动员官民与夏兵厮杀,并坚持了大半夜,但在天明之前,终究还是失败了。

  此役,四百守军大部被斩杀,蓟州易手。

  “好!好!真真是了不得啊。”渔阳城外,范河看着受创七八处的董璋,连声赞叹。

  董璋确实够勇猛。

  如果敌人软弱可欺,不甚精锐的话,你按部就班打,可能效果没那么好。但如果有壮士带队冲杀,或许就能出现奇迹。董璋夜战先登,这是实打实的功劳,谁也昧不去。范河起了爱才之心,有点想将其招入帐下了。

  “蓟州没什么贼子。”董璋不以为然地说道:“整个檀蓟营平都没多少人,静塞军、卢龙军、捉生军甚至很多州兵,都让李存璋带走了。也就李落落那厮手里还有几千精兵,这会已退保幽州了。蓟州,他们其实放弃了,没兵。”

  “什么?李落落去幽州了?”范河还是第一次听闻,当下也不计较董璋说话的态度了,立刻问道。

  “他本人没去,还在檀州征兵呢。”董璋说道。

  “幽州有多少兵?”范河追问道。

  “不知。”董璋很老实地回答:“范军使别指望幽州了。那是坚城大邑,李存璋的家人都在城里,不可能不留兵戍守的。凭咱们这点人,绝无可能拿下。”

  范河当然也知道不可能拿下幽州,但他只是抱有万一的希望想尝试一下。此时听董璋这么一说,心中一凛,知道为将者一定要脑袋清醒,不该有的贪念一定不能有,要量力而行。

  “董指挥对接下来的局势有何看法?”范河也不急了,问道。

  “我军战线是不是拉得太长了?”董璋反问道:“若我是李落落,这会就把骑兵撒出去,不让你去四野掳掠。咱们马少,晋人骑兵多,又熟悉地理,一旦被断了粮草,军粮耗尽,恐有隐忧。”

  半个月的时间,狂飙突进三四百里,一路攻城略地,几乎可以说是武装游行,后方必然是不稳的——事实上根本没有什么后方,如今什么东西都靠抢,燕人固然讨厌晋兵,但你抢得这么狠,难道就不讨厌你了?

  “董指挥所言不差。”范河说道:“既进至蓟州,动静已然不小,目的差不多也达到了。而今确实该廓清后方,收集粮草,积蓄物资,以为持久计。对了,渔阳西八十里有三河县,此县是个什么情况?”

  “据俘虏交代,前天便已有一股援军进至三河,众至千余。昨日听闻又有征发而来的蕃兵在三河县左近扎营,其众不下五千。他们甚至还派了使者前来蓟州,令其好好戍守,不消两日,便会有援军大至。”董璋回道。

  幽州镇有个特点,内迁的胡人多安置在首府附近,就近看管。二百多年来下来,他们半牧半耕,半胡半汉,不入户籍,少纳贡赋,多以从军当兵为业。

  这次就近增援三河的蕃兵,多半就是这批人。

  当年李嗣源任顺州刺史,只辖怀柔一县,但帐下兵马不少,除幽州补贴部分外,其余靠自筹。而这自筹的部分,便来自顺州蕃部了——顺州,以前叫归顺州,最初安置的是贞观年间的突厥人,后来又加入了不少契丹、奚、粟特、靺鞨、室韦、高句丽,并渐渐与汉人互相通婚,到了现在,他们的血统怕是杂得很难说得清楚自己是什么人了。

  “唔……”范河想了想,道:“敌既有备,固然不好打,但也不能令其轻视了。对幽州之敌,当以攻代守,令其摸不着头脑。如此,我军方能守住。”

  定下方略之后,他便开始了一连串的布置。

  

第027章 麻杆打狼

  建极三年九月十一,邵嗣武轻骑狂飙,于日落前赶到了蓟州城。

  与他一同抵达的,还有王郊、高佑卿等百余骑。

  进城之前,不意城外正有游骑反复纠缠厮杀。

  敌骑见有人过来,中间为首一人似乎还是个大官,立刻分了数百骑,直冲而来。

  邵嗣武见状微微有些惊慌。

  他是大夏亲王,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自然不如底层武夫们那么光棍。不过他还是抽出了骑弓,又摸了摸鞘套里的铁锏。如果真的事不可为,便与贼人拼了,反正他宁死也不愿被俘,主要是丢不起那个人。

  王郊好整以暇地催马上前,高佑卿笑嘻嘻地跟在邵嗣武身旁,指指点点道:“贼人乃蕃兵,武艺不精,战意不坚,破之易耳。”

  说罢,颇有些跃跃欲试的感觉。

  那边王郊已经先后扔出了三根投矛,例无虚发,连毙三敌。按照正常套路,这时候他会拉开距离,继续用投矛或弓箭杀敌,但赵王在后面,他不可能随心所欲按照自己喜欢的打法来厮杀,因此抽出了一柄铁挝,直冲而上,横劈竖砸,勇不可当。

  “哎呀,杀得好痛快!”高佑卿在马鞍上扭来扭去,手下意识抓紧武器,旋又松开。

  邵嗣武被他这副模样差点逗乐,紧张的情绪缓解了不少。只见他拍马上前,大声道:“我贵为亲王,岂能袖手旁观,大夏没有这个规矩。”

  话音刚落,接连两箭射出。一箭落空,但也吓了贼骑一跳,当场拨马回转,一箭射中贼人战马,马儿人立而起,痛苦嘶鸣,同时还挡住了后面两骑的前进路线,掀起了一阵小混乱。

  高佑卿吓了一跳,立刻拍马上前,用粗大的马槊横扫,将试图靠近的敌骑挡在外面。

  跟在邵嗣武身边的数十骑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呼喝着冲杀。长长的马槊连连刺击、横扫,贼骑手中多为短兵器和骑弓,杀起来十分吃亏,于是快速退往远方,打算用弓箭射杀夏兵。

  邵嗣武、王郊等人趁机冲破阻截,直朝城门而去。恰好此时城门洞开,大队步卒手持长枪、步弓涌了出来。刚刚追蹑而至的贼骑被强劲的步弓所阻,一时间人仰马翻,将近二十骑落地,死伤可谓惨重。

  “杀贼!”弓手们射完箭后,弃了步弓,抄起陌刀、重剑、木棓杀了出去,以步追骑,气势汹汹。

  邵嗣武高速冲进了蓟州城,然后缓缓勒住马缰,心下兀自扑通扑通地跳着。

  这可能是他第二次与敌人近距离接触。

  上一次还是在阴山打阿布思,已经过了数年。有这两次经历,他愈发深刻地理解了武夫们当面冲杀时的豪迈和视死如归。对这些平日里满嘴脏话,桀骜不驯,凶悍变态的武人的印象,也是越发好了。

  为将帅者、为君上者,当知军士之不易,当知他们的苦处。

  这些人,看起来威风凛凛,让上官头疼无比,但严格说起来,也是个十分脆弱的群体。

  拿钱卖命,有时候一出征就是一两年。酷暑、冰霜、风沙、疫病,无时无刻不在困扰着他们。一场大战之后,又不知几人能还。邵嗣武手下的文吏经常去给军士们读家书,但每次宣读之时,都发现有人死了,家书也读不下去。

  征战是真的苦,军士们拿这份卖命钱也不容易。现在朝中经常有人说武夫们桀骜不驯,是大祸害,要厉行打压,邵嗣武觉得有些过了。凡事都要讲究中庸之道,矫枉过正是不可取的。

  “殿下今日行险矣。”赤水军使范河从长街另一头走了过来,语重心长地说道:“蓟、平、营三州,我军根本没完全控制,荒野之中,全是心思不定之辈,百余骑出行,有些冒险了。”

  “范将军言之有理,今后当多多注意。”邵嗣武翻身下马,行了一礼,又问道:“怎让贼骑进薄至城下?可是晋军大队已至?”

  “晋军没有大队。”范河摇了摇头,道:“不过是些蕃兵蕃将罢了,仗着马儿众多,前来袭扰,没甚大事。”

  “这几日可有何进展?急着赶路,未得前线军报。”邵嗣武急切地问道。

  “殿下无忧,战线大体平静。”范河说道:“晋人其实也没多少兵。或者说,抽不出多少兵。幽州要派人留守,涿州、顺州、檀州等地的兵马,多不在幽州。”

  “在哪?”邵嗣武问道。

  “在妫州,由安福迁统领。”范河回道:“易定、河东及幽州部分兵马围攻李存孝,存孝数败,龟缩于城内。柔州行营兵马救援,刚被他们大败一次,溃入毅州城内。但晋人也没法抽兵东调,如今便僵在这了。”

  邵嗣武若有所悟。

  这次能打下三州地盘,确实是占了出其不意的便宜。晋人怎么也没想到,几乎堪称大后方的营、平、蓟三州,竟然被端了。

  如今看样子,他们似乎也无力收复这些失陷州郡,除非来一场结结实实的野战大胜。但随着范河下令转入相对保守的战术,他们的企图多半要落空了。

  “可有把握再歼灭一次晋军大队,拿下幽州?”邵嗣武问道。

  “殿下心急了。”范河看了他一眼,缓缓说道:“如今这个局面,便是麻杆打狼两头怕。晋军害怕一败再败,连幽州都丢掉,那局势就不可收拾了。但我军又何尝不是如此呢?如果一战葬送数千乃至上万兵马,则蓟、平、营三州就危险了。说不定,要被人一把赶下海呢。”

  邵嗣武闻言微叹。

  他认可范河的看法,暗暗告诫自己,稳住,不要心急,你还是太稚嫩了,要和这些沙场老将多学学。

  “被大风吹散的那部分人马有消息了。”说到这里,范河脸上的表情不是很好,只听他继续说道:“他们在幽州外海登陆,损失了千把人。随后与贼人数次交战,又损兵数百。”

  “范将军如何得知?”邵嗣武惊问道。

  “晋人告诉我的。”范河说道:“他们的这次登陆,说实话比咱们闹出的动静大多了,就连沧州城外的李存璋都知道了。听闻其军心动摇,或已选派部分精兵北上,必欲灭之而后快。我已广布侦骑,探查这部分人的动向,一旦找到,当令其北上蓟州,汇合主力。”

  邵嗣武听了立刻说道:“范将军老成持重,确实应该这么做。”

  二人聊完后,出城厮杀的步军也撤回来了,随后城门紧闭,战场顿时平静了下来。

  范河带着邵嗣武前往蓟州州衙安顿。

  邵嗣武好奇地看着这座北地重镇。城池不小,大概二十多里城周的样子,在中原一众州城中,应该算是中上了。

  前唐玄宗时,静塞军便驻扎于城内——安史之乱爆发前一刻,有一支三千人的部队从中原前往蓟州,轮换静塞军部分士卒,后被半路追回,也算是一桩小插曲了。

  城内建筑带有典型的北地粗犷风格。

  河北魏州因多石材,故百姓喜取石盖屋,幽州也一样。放眼望去,高门大户全是砖石建筑,甚至就连不少普通百姓家,也多用石材盖屋,和中原大相径庭。

  蓟州百姓的生活似乎完全被限制住了——但事实上夏兵强令商铺继续开门营业,无奈没人愿意出门。

  城内角落偶尔还传来令人毛骨悚然的惨叫声。似乎有溃散的晋兵躲在民宅之内,几天过去了,终于隐藏不住,被搜检出来。

  大街上经常看到的是运粮的小推车,满载粟麦果蔬,送往各个军营。

  看到这里,邵嗣武突然说道:“我行经卢龙之时,有船自马城来,输送了一万余斛军粮。马城浦的船只,我已经下令分批离开了。再过一阵子,便会有源源不断的粮草、军械、车辆输送过来,咱们便不用四处掳掠,为贼人所趁了。”

  打草谷是有风险的,这谁都知道。

  之前晋军没发现你们登陆便罢了。现在发现了,定然会盯着你分散征粮的薄弱点猛打。如果后方能输送粮草上来,那确实能解决很大的问题——如果可能的话,他们更需要援兵。

  “殿下虑事周详。”范河赞了一句。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440页  当前第946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946/1440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晚唐浮生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