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291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而这种书院,若是成了规模,那便可以引导士林舆论,继而影响大明庙堂,对于大明朝廷来说只会增加更多的矛盾和内耗,重蹈唐朝牛李党争的覆辙,绝非是什么好事。

  朱棣很清晰地认识到了这一点,再结合江南士绅一贯以来的德行,只需要略加设想东林党会搞出点什么事,就不由地让他眉头一皱。

  “那东林党的主张,都是什么?”

  姜星火沉默了几息。

  朱棣隐隐感到了不妙的意味。

  果然,姜星火的回答也没让他失望。

  “第一条,东林党主张放开言路。”

  “也就是政事归于六部,公论付之言官,使天下欣欣望治。”

  朱棣的脸黑了一分。

  “第二条,反对皇帝征收矿税。”

  “认为皇帝派矿监、税使到各地征收矿税,是与民争利的弊政。”

  朱棣的脸黑了两分。

  “第三条,反对宦官干政。”

  “认为宦官之害非比寻常,必须恢复祖制,宦官不得干政。”

  朱棣的脸黑了三分,彻底绷不住了。

  “荒唐!”

  “——齐泰黄子澄都不敢这么搞!”

  这个所谓的“东林党”,每一条主张,听起来都是那么的为国为民、光明正大。

  可朱棣很清楚,如果大明到了王朝末年还要这么搞,那么走向覆灭的结局,其实是必然的。

  就拿最后一条来说。

  到了王朝末年,皇帝长于深宫、养于妇人之手,勋贵武臣也早就烂完了,想要振作朝纲,不依靠跟自己一条心的宦官,能依靠谁?

  朱元璋禁止宦官干政,那是因为老朱太猛,根本不需要宦官。

  而朱棣,恰恰是开了大量使用宦官这一先河的明朝皇帝。

  这里面固然有朱棣在燕王时期,就在府中培养了一大批能文能武的宦官的缘故,朱棣不仅让这些宦官带兵打仗,如郑和等人,还让他们代表自己出使外国。

  但更重要的是,朱棣作为皇帝,很清楚地认识到,宦官对于皇权,是一种重要的辅助,而且用起来,比使用外戚的代价,要小得多。

  所以这最后一条,就跟内阁一样,是在打朱棣的脸。

  只不过刚才是姜星火打他的脸,现在是还不存在的“东林党”打他的脸。

  另外两条,放开言路,必然会导致大明朝野思想不统一;而反对皇帝收矿税,朱棣想都不想就知道,这里面的猫腻大得很!

  士绅集团为什么会反对皇帝收矿税?难道真是为民请命?不可能的!

  根本原因,一定是收矿税动了士绅集团的利益。

  而没了矿税、盐税、茶叶税等税种,会使得明末的财政收入来源更加单一,朝廷的税收来源基本全部依赖于普通自耕农的土地税,这会直接导致大明的财政拮据!

  朱棣再稍加回想一下刚才姜星火所提到的崇祯元年旱灾,就明白,一旦各种天灾不断,造成了大量自耕农破产,大明基于土地税的税基就会塌陷一个角。

  而盗匪裹挟流民形成的流寇,为了活命,会向其他布政使司的地域流窜,继而导致更多的自耕农因战乱主动或被动地加入流寇。

  大明的税基,至此彻底崩塌。

  所以姜星火说大明亡于东林党,真的一点都不冤。

  东林党就像是一群仓库里的管理员,打着为仓库主人好的名义,把仓库里的东西,都搬到了自己家里。

  不仅劝仓库主人不要派人追查,忍忍算了,还说这是为你好。

  若是角色是仓库边上的寻常邻居,心思龌龊些,倒也乐见仓库主人这个狗大户被挖墙脚,甚至还会向管理员们要求分一杯羹。

  但现在的问题是,朱棣就是仓库主人啊!

  朱棣相当于眼见着自己给子孙后代积攒下来的家业,被一群管理员给光明正大地搬走,心中岂有不气之理?

  “书院、讲学、言路,朕要统统禁止!”

  姜星火反而笑吟吟地说道:“巧了。”

  “什么巧了?”朱棣蹙眉问道。

  “张居正也是这么想的。”姜星火收敛笑意。

  “张居正,禁止言路,毁掉天下书院,聚众讲学以下狱论罪。”

  “仅仅十年,政熄人亡,数十年后,东林崛起。”

  “当然,若是没有‘工于谋国,拙于谋身’的张居正力挽狂澜,十年变革积蓄国力,恐怕在我预测的未来里,大明还挺不到那时候。”

  朱棣没由来地眼皮一跳。

  他没想到,这个未来的大明首辅,敢号称“吾非相,乃摄也”的文官,竟然这么狠。

  这完全是不顾自己身家性命,以一己之力推动变革大明。

  硬生生地给大明续了一口气!

  想到这里,朱棣反而有些敬佩起了这位类似王安石,甚至犹有过之的未来之人。

  “所以啊,士林言论这种东西,堵不如疏,掌握在自己手里,比缝上江南士绅的嘴容易。”

  姜星火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

  朱棣若有所思地问道:“那既然禁止书院、讲学、言路行不通,姜先生的意思是?”

  姜星火见朱棣领悟了他的意图,正色说道。

  “创办以六门自然科学为主,十余门社会科学为辅的科学书院,以科学和改良荀学的结合,用来取代程朱理学。”

  “你问什么是科学?”

  “程朱理学能解释的东西,我的科学能解释。”

  “程朱理学解释不了的东西,我的科学一样能解释。”

  “天文地理、物理化学、经济管理.大明所需的方方面面,都可以从中找到答案。”

  “从我之前讲课的内容,相信陛下明白,姜某所言非虚。”

  若是换个旁人来,朱棣定是不信的。

  可是姜星火说出这话,还是带着“陛下”说的,朱棣开始考虑信一信了。

  不过以科学对抗程朱理学的事情,朱棣还要继续考虑考虑再做决定。

  毕竟,《变法八策疏》里的内容,并没有这部分,朱棣也下意识地想到,若是扶持起一个新的学说,难道就不会变成另一个程朱理学吗?

  若是与新的手工业阶层相结合,恐怕也不是不可能形成程朱理学与江南士绅阶层相结合的那种效果,同样会威胁皇权统治。

  朱棣的心思,姜星火自然也能猜度出一二。

  但姜星火却并不着急说服朱棣。

  道理也很简单,推广科学,用以对抗旧的程朱理学,其实是变法进入到某个阶段后的必然。

  这里面的道理就不用细说了,略一思量就能想明白。

  所以,眼下朱棣是否出于巩固皇权的考虑,不愿意同意大规模推广科学,姜星火并不在意。

  等给朱棣展示展示科学技术的威力,帮朱棣解决一些程朱理学根本不可能解决的难题,朱棣就会“真香”了。

  姜星火只是做了些铺垫,在朱棣的脑海中,深化了之前植入的“科学”这个概念。

  旋即,朱棣也有意跳过了这个话题,问道。

  “那在姜先生预测的未来里,东林党,最终如何了?”

  听到这个问题,姜星火的手指慢慢地敲击着椅子的扶手,吟了一首诗。

  “谦益出处好胸襟,山斗才名天下闻。国破从新朝北阙,官高依旧老东林。”

  吟完诗,姜星火摇头叹息道:“可惜,还是水太凉、头皮太痒。”

  水太凉?

  头皮太痒?

  朱棣颇有些迷惑不解。



第272章 欲挽天倾

  “平时袖手谈心性,临危却道水太凉。”

  姜星火哈哈大笑,给朱棣讲了一段小故事。

  “在我所见到的那个未来里,女真人兵临城下,便如数百年前搜山检海那般,于江南横行无忌。”

  “东林魁首钱谦益,对外高调声称自己欲效法屈原,投水自尽,誓与大明共存亡,不仅如此,他还率领家人至常熟尚湖,准备找湖边自尽。”

  “然而到了投水自尽那一天,钱谦益在湖边犹豫不已,旁边秦淮名妓出身的夫人柳如是对他说‘是宜取义全大节,以副盛名’。”

  “钱谦益无奈,下手摸了摸湖水,悠然说了句:水太冷,不能下,柳如是反而奋身欲沉池水中,被钱谦益拦住.这便是水太凉的由来了。”

  朱棣听了这段小故事,除了面露不屑之色,倒也没什么特别的反应,只是淡淡地说了句。

  “江南好臣,不如秦淮妓子多矣,不甚奇怪。”

  事实上,朱棣率领燕军渡江后的这几个月,这种士大夫,他已经见得太多了。

  解缙、胡广,不都是这样?只不过没这么反差到离谱罢了。

  所以,朱棣一点都不感到奇怪。

  不过下一个小故事,很快就让朱棣的怒气值瞬间满格了。

  “至于头皮太痒嘛”

  “这便是说,女真人自宋代开始,便是要剃头皮扎小辫的,而为了从衣冠礼乐这些传统礼仪层面摧毁汉人,女真人所到之处,强行推行剃发易服。”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291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91/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