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大明国师_分节阅读_第307节
小说作者:西湖遇雨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2.97 MB   上传时间:2024-03-16 09:35:23

  “——别名可以叫《大明百科全书》。”姜星火淡淡道。

  “不仅是诸子百家、天文、地志、阴阳、医卜、僧道、技艺.还要陆续加上自然科学的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学,再加上子分类,如此方为百科。”

  “而且,如此知识,也不应该敝帚自珍,修好后就束之高阁,只供帝王参阅,而应该是一部分一部分地修,修出来就印,给天下读书人作为工具书来看,如此方不负陛下这般耗时耗力,也才能真正起到宣扬陛下文治,继而则被万民之效。”

  这里便是说,百科全书的定义,是记录人类过去积累一切知识门类的工具书,作用是供人们查检必要的知识和事实资料,其完备性在于它包容了各种工具书的成分。

  而世界上最大的百科全书,也正是姜星火前世历史上的《永乐大典》,全书一万一千余册,汇集了古今图书七八千种,是中国的百科全书式的文献集。

  只可惜,由于明朝皇帝不对外人开放这些知识,甚至有嘉靖驾崩后以《永乐大典》原本陪葬,只留下部分手抄本的说法.而这些手抄本,被女真人修《四库全书》的时候,摘录走了一部分,又毁掉了大部分,剩下的一小部分,也因为列强劫掠、监守自盗、拳民焚毁等因素,最终只剩下一百余册,可谓是百不存一。

  这种人类文明的巨大遗憾,姜星火不想让它再发生一次了。

  另外,姜星火也有藉助这部注定引起世人瞩目的巨著,来不断推广科学的想法。

  毕竟如果改良版的《永乐大典》,也就是《大明百科全书》,在修的过程中,不断地被印刷送到全国,那么在加入数学、物理学、化学、生命学等学科的过程中,其实就是科学推广的过程。

  这相当于,一个连续出版的期刊。

  姜星火的这招,其实也是启蒙运动,法国王室让卢梭、伏尔泰等人不断出版《百科全书》,以至于形成了“百科全书派”思潮的办法。

  最好不同观点能相互碰撞,带起热度。

  开启民智,这种连续剧一样的思辨,是最有效果的。

  毕竟吃瓜是人类的天性。

  而科学是不怕辩驳的,因为科学能实证。

  朱棣闻言,颇为心动。

  这相当于是“一石二鸟”的对策,不仅可以满足朱棣修一部巨著彰显文治的心理,还可以给反对变法的在野士大夫们找点事干。

  但朱棣很快发现了一个问题。

  “国师,钱从哪来?”

  是啊,修巨著,找好几千个文人,干十年的工程,吃喝报酬倒还在其次,问题是收集、购买、寻找民间孤本,需要的钱可就海了去了。

  “刚才陛下提了一句,安南有变。”

  姜星火瞥了一眼龙案上的地图,道。

  “陛下,若是变法开启,则南直隶纺织品产量必将剧增,安南国三百万人口沐浴王化,难道不需要穿新衣吗?”

  “更何况,想要催生大规模的手工工场,引入安南、占城廉价的稻米,让农人从农田中解脱出来,这可是必要的前置条件。”

  朱棣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精光。

  征安南,看来是势在必行了。

  PS:还欠两章月票加更,争取明天补上,最近在捋第二卷细纲,已经差不多了。



第288章 帅才

  “朕,打算兵分两路,一路以主力由成国公朱能领兵,从广西进入安南,另一路偏师则由久镇云南的西平侯沐晟领兵,从云南进入安南。”

  朱棣话音刚落,姜星火的反对就接踵而至,引得几人有些惊诧。

  “陛下万万不可令成国公领兵南征!”

  “这”

  朱棣愣了一剎那,没明白姜星火是什么意思。

  按理说,成国公朱能,是最适合率领明军主力南征安南的人选。

  为什么呢?

  除了刚刚还俗获封“荣国公”的姚广孝,靖难武勋,一共封了三个公爵,分别是已经战死的英国公张玉(其子张辅目前为信安伯),就是还在世的淇国公丘福,以及成国公朱能。

  带兵打仗,也是排资论辈的,尤其是带领的还是二十万明军主力。

  荣国公姚广孝六十七岁,又是文臣,还得主导变法,不可能让他去带兵征安南。

  所以,看起来问题成了二选一,朱棣从淇国公丘福和成国公朱能里面选一个。

  但问题在于,安南那地方,气候跟大明北方极为不同,有烟瘴、丛林等等。

  淇国公丘福今年也已是花甲之年了,让这位老将再带兵去征安南,一个水土不服,那可就将星陨落了。

  故此,排资论辈再加上用减法筛选下来,最后其实就是一个答案。

  如今跟大明战神曹国公李景隆同龄,三十三岁正在当打之年的成国公朱能。

  朱能,资历足够,世袭的燕山中护卫副千户,朱棣的铁杆心腹,早年就追随朱棣北征大漠,收降了北元太尉乃儿不花;起兵靖难的时候,更是与张玉一道率兵诛杀北平布政使张昺、都指挥使谢贵,夺取北平九门;此后真定、郑村坝、白沟河、东昌、夹河、灵璧、渡江.几乎打满了靖难全场。

  至于能力,朱能更是燕军中数一数二的将领,也是朱棣能给予信任独当一面的帅才。

  朱棣如果要选择把明军主力交到谁的手上,那只可能是成国公朱能,不会是其他人。

  如果放着朱能不能,用其他能力、资历、威望不如他的侯爵,朱能会怎么想?朱棣又真的放心吗?

  再怎么说,征安南也是名副其实的灭国之战,虽然是以雷霆万钧之势,用狮子搏兔的态度去对待,但这毕竟关系到二十万明军主力。

  甚至不夸张的说,这就是朱棣的命根子。

  所以,朱棣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为什么姜星火会反对由成国公朱能带兵征安南。

  “姜先生为何这么说?俺觉得成国公挺合适的啊?”朱高煦也在旁边问道。

  但接下来,姜星火就给了他们一个无法拒绝的理由,一个足以解惑的理由。

  “在我之前看到的未来里,成国公朱能领军南征,还没有到安南,就因为水土不服,在广西龙州病逝了。”

  姜星火补充道:“而大明征伐安南的过程,非常顺利,胡季牦篡国,如同王莽建新朝一样,弄了一堆乱七八糟的改革,雄心勃勃但却激起了民怨,大明天兵一到,安南守军望风而逃.所以,征安南的大军是否是由成国公这样的名将统帅,不是最重要的因素,只要是陛下信得过的将领,都能完成这个任务。”

  显然,虽然对姜星火开天眼的能力有相当的信任,但朱棣在这种重大抉择上,肯定不可能完全靠姜星火的一面之词来做决定。

  见朱棣还有些将信将疑,姜星火干脆说道。

  “姜某个人猜测,水土不服,恐怕只是外因,如果说内因,那么成国公连年征战,身体和精神,恐怕都已经极度疲惫了.如今从北方到南方居住,也应该是有些不适应的,只是都被遮掩了起来,没人看得出来,陛下不妨亲自探望一番,若是确实有些端倪,换个将军就是了,大明还缺能领兵的将才吗?”

  说到这里,朱棣却不由地想起来,今天晚上,本该是大宴勋臣,但成国公朱能,确实跟他请了病假,理由是偶感风寒。

  这不由地让朱棣担心了起来。

  朱能是他最看重的壮年将领,毕竟丘福已经是廉颇老矣了,虽然还有能力继续上战场,但如果不是没得选,朱棣不会再折腾丘福了。

  事实上,在姜星火前世的历史里,如果不是朱能征安南途中病逝,那么在永乐七年第一次北征漠北的领军之人,绝不会是已经六十七岁的老将丘福,而如果不是丘福昏了头导致全军覆没,朱棣也不至于无帅可用,御驾亲征漠北。

  所以,这其实是一个连锁反应的关系。

  比朱棣年纪还小的多的朱能不死,朱棣很多时候,都不用亲征。

  不过姜星火确实有一句话扎心了。

  大明还缺能领兵的将才吗?

  大明不缺将才,缺帅才,或者严格一点说,缺朱棣信得过的帅才。

  李景隆、徐辉祖、平安、盛庸,都是能独当一面的帅才,但问题是,朱棣信不过啊!

  后三者,现在都被朱棣扔到北边,整顿边防呢,而他们手下管理的中层将领都出身燕军,兵源则是来自几大塞王的护卫兵和边军卫所兵,朱棣显然是留一手的。

  老将镇远侯顾成也是帅才,现在负责准备对女真的作战事务。

  所以朱棣身边能选择的,只剩下了次一等的侯爵们。

  但这些侯爵指挥几万军队可以,指挥二十万明军主力,这种大兵团作战,还是缺乏经验。

  朱棣可不敢拿二十万明军主力给他们练手。

  但朱棣忽然意识到了一个问题:“不对啊,朕直接问国师不就好了?”

  朱棣直接向姜星火问道。

  “在国师看到的未来里,明军是谁指挥的?”

  “张辅。”姜星火给出了他的答案。

  今年二十八岁的信安伯张辅吗?

  听到这个答案,朱棣深深地蹙起了眉头。

  “容朕再想想吧。”

  本来万无一失的选帅人选,现在遇到了“一失”,朱棣也无法贸然做决定,所以暂时搁置了下来,打算亲自看看成国公朱能的身体状况,再做决定。

  如今刚刚坐稳龙椅,朱棣自己肯定是不会轻动的,只能让手下信得过的将领带兵去征安南。

  在朱棣的心里,未来要打的几场仗,主帅人选都已经定下来了。

  最终的削藩之战,肯定是让徐辉祖、平安、盛庸先去办。

  而军事难度较低、政治难度较高的逐步抹杀女真三部的计划,也就是先对付斡朵里部,后威慑朝鲜,再对付胡里改部、托温部,则交由了老将镇远侯顾成去执行。

  率领备倭军跨海远征日本,朱棣则打算给曹国公李景隆一个机会。

  至于后面更遥远的征漠北,则是由朱能或者到时候统治稳定了,他自己亲自领军。

  先暂时搁置了这个问题,朱棣继续问道。

  “那国师的舆战三策,除了疲敌,其余两策是什么?”

  听到这里,姚广孝和朱高煦也好奇地看向姜星火,期待着他的回答。

  “第二个方面,则是惑敌。”

  姜星火缓缓道:“所谓惑敌,顾名思义,便是迷惑敌人,让敌人产生轻视之心。”

  “这跟兵法的原理倒是差不多。”朱棣微微颔首道。

  “舆论战,确实就是另一种形式的战争,战争里该有的东西,舆论战也有。”

  姚广孝问道:“那么该如何惑敌呢?”

  “编造能吸引敌人注意,让敌人感兴趣的故事,这些故事看似有利于敌人,能迷惑敌人,但故事中要留下反转的地方,以便后续用同样的故事,打击敌人。”

  这其实就是情报心理学的一部分内容,姜星火详细讲解道。

  “譬如,既然敌人以王安石变法时候的‘郑侠求雨’来作为攻击变法的手段,来证明天人感应的正确性,那么我们不妨主动发布一个流言故事,藉此臌胀敌人的声势,让敌人愈发觉得胜券在握,但在这个故事里,留下可以反转的地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779页  当前第307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307/779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大明国师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