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历史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日月风华_分节阅读_第238节
小说作者:沙漠   小说类别:历史军事   内容大小:4.65 MB   上传时间:2024-03-29 17:43:32

  韩雨农叹了口气,苦笑道:“南方有慕容,西陵也被叛党所占,这关内如果还有王母会这些叛军残余,若不能及早将王母会这样的阻止扑灭,被他们坐大甚至沆瀣一气,帝国可就……!”欲言又止,终究没有说下去。

  秦逍没有心思去管南疆,只是想着宇文承朝孤身入虎穴,心中始终不能踏实。

  “都尉,你说王母会是不是有什么阴谋?”秦逍若有所思:“今晚他们是头一遭遇见我们,对我们的底细根本不清楚,甚至都没看到我们的样貌,便十分殷勤地拉拢我们加入王母会。这王母会既然是个隐秘的组织,急是要拉拢人加入他们,也该谨慎行事,怎会如此草率?难道他们真的不担心我们是朝廷的人?”

  韩雨农微微颔首道:“这也是我觉得奇怪之处。按道理来说,这样的组织,不会如此草率拉人入伙,更不可能在不知道对方底细的情况下轻易透露自己的身份。”

  “都尉,赵胜泰是否真的是那位赵,赵大学士的兄弟?”

  韩雨农摇摇头,道:“我也不知。我只知道当年朝廷下旨,赵炎括结党谋逆,一众官员都被处死,而且家人也都卷入谋逆案中,当时我追随将军在西陵都护府当差,京都的传闻甚多,我只是军人,对于朝堂之事并无太多的兴趣。那些官员是否被满门抄斩,又或者是否有家眷死里逃生,我也是无法确定。”

  “现在说什么也没有用了。”秦逍叹道:“大公子已经跟他们走了,只能祈盼他一切顺利。”

  韩雨农只是微微点头,并无多说。

  一夜歇息,杜鸿盛已经恢复不少,虽然身体还是有些虚弱,但不想因为自己耽搁进京的行程。

  他醒转之后,自然也发现宇文承朝不见踪迹。

  韩雨农知道宇文承朝的行踪自然是越少人知道越好,毕竟是隐瞒身份进入王母会,如果被王母会的人知道宇文承朝是想入会打探情报,必将让宇文承朝陷入险境之中。

  杜鸿盛虽然是朝廷的人,但韩雨农在他醒来之前,就已经和秦逍商议好,不必将宇文承朝潜入王母会的实情告知,而是早就准备好了说辞,只说宇文承朝发现有一伙邪教害人,是以追寻那群人的踪迹,想要摸清楚他们的巢穴再禀报官府,至若王母会的存在,并无提及,又说等到这件事情办好,立刻前往京都会合。

  杜鸿盛也没有多问,天亮之时,三人就收拾一番,离村而去。

  途中并非一日,一路东行,过汾水,出雍州,没过几日,便已经到了京畿地带,又行两日,终是抵达大唐帝都。

  帝都恢弘气势,秦逍头一次见到帝都城,心下惊叹,那种厚重沉凝,远非他此前所能见到。

  大唐立国之后,便建都于此,两百多年的沧桑,让这座巨城拥有着厚重的底蕴。

  西面强山,山峰连绵不绝,洛水从西南而来,贯穿古都,东面被古云山屏封,巍峨壮阔,大唐三大精锐之一的帝都神策军便驻扎于古云山下,古云山峰险峻挺拔,三万神策军卫戍京都,足以确保京都的安全。

  山峦如聚,望之若阙,洛水中行,徘徊入都。

  群山秀水环绕间,京都城壮阔厚朴,是无可争议的天下第一城。

  京都九门,秦逍三人自西门而入,盘查森严,秦逍与韩雨农本来佩刀在身上,进城之时,身着黑甲的京都卫兵瞧见两人佩刀,立刻带到一边问询。

  杜鸿盛和韩雨农都自报身份,卫兵没有丝毫在意,依然是缴械,将秦逍和韩雨农的佩刀都收了去。

  杜鸿盛虽然在西陵是郡守,可是在这京都,小小郡守却实在不值一提。

  守卫京都的兵马是京都武卫营,归属九门卫署统管,而九门卫署的武卫将军素来由南院商议出人选,再由皇帝定夺,虽然只是杂牌将军,但因为管着京都九门,所以位置极其重要,不但需要南院商议人选,而且此人一定要深得皇帝的信任。

  武卫营卫戍这京都城,所以从上到下在骨子里便有一些傲慢,除了卫戍皇宫的龙鳞禁卫,便是帝国三大精锐军,武卫营也从没有放在眼里。

  是以城门卫兵并不在意杜鸿盛是不是郡守的身份,就算是真,也不过是外地跑来的一名地方官,不值一提,而韩雨农一个都尉府的都尉,在卫兵眼中,那就什么都不是,收缴兵器的时候,根本没有任何的商量。

  秦逍心中虽然有些窝火,但初到京都,一切都很是陌生,更不可能还没入城就与卫兵发生争执。

  进入城内,秦逍第一次感受到了这座古城的恢弘大气。

  秦逍虽然是第一次前来京都,但在西陵的时候,对京都城却也还是有所耳闻,知道这不但是天下第一城,而且大唐立国之后,一直以此为都,两百多年来,这座城实际上就是整个帝国的忠心和头脑,帝国的无数政令,全都是从这座城中发出去。

  这座古城见识了大唐帝国太多的辉煌。

  二百多年前,开国太祖皇帝打马入京都,让这座古城开始了荣耀的岁月,无数的异域外邦使臣历经艰辛,都以能够进入这座城朝拜大唐天子为荣,而这座古城也从来没有让那些外使失望,但凡能够入城朝天子,离开的时候,也定然是满载而归。

  两百多年来,京都城数次扩建修补,虽然经历过岁月的风霜,但这座巍峨古城始终屹立于此,成为帝国的中心。

  城中的道路纵横交错,却又极是宽阔,商铺林立,鳞次栉比,熙熙攘攘,街道上人来车往,热闹非凡。

  秦逍骑马走在宽阔的街道上,左顾右盼,感受着帝国的繁华和兴盛。

  无论什么人置身在这里,都很容易忘记帝国存在的危机,都会被京都城的繁华和热闹所感染。

  京城那高高的城墙,似乎将大唐帝国分为了两个世界。

  一个是城内的世界,一个是城外的世界。

  街道上多得是鲜衣怒马,衣冠齐整,琳琅满目的货物显示着帝国还是拥有着充实的财富,与秦逍在西陵苦寒之地所见的贫瘠百姓,完全不可同日而语。

  穿过一条条街道,杜鸿盛领着秦逍和韩雨农骑马行走于洛水之畔。

  杜鸿盛当年是从京都外派到西陵的官员,早年在京都待过不少日子,所以对京都到很是熟悉。

  一路颠簸,杜鸿盛虽然疲累,但是进了京城,整个人便精神起来。

  “京城里有三条大河,洛水、谷水和饶水,都是自然水引入。”杜鸿盛含笑道:“早在前朝的时候,京都就以洛水为基,修建了许多渠道,交通运输很是方便。城中有坊,坊中有河,河渠相通,纵横阡陌。”看向边上的洛水河面,继续道:“水道可以往城中运输货物,除此之外,还可以顺河游览。有句话说得好,北人骑马南人撑舟,南方人不擅长骑马,到了京都,更喜欢乘舟在河上游览,你们瞧,那边就有两艘小周,撑舟的是船娘,上面的客人,应该是从南方过来的。”

  秦逍看的清楚,小舟是乌篷船,并不大,撑船的船娘身材都很是窈窕,撑船的动作甚是娴熟,他在西陵,少有坐船,忍不住问道:“杜大人,这船资是不是很贵?”

  “那倒不贵。”杜鸿盛不必再经受路途颠簸,心情似乎也舒畅不少,饶有兴趣地解释道:“这些船娘带着客人顺水游览,可以帮他们说明两岸的风景,你们都知道,这京都城在前朝的时候开始,就是都城,前后加起来有三百多年的历史,京都的每一条街几乎都有故事,这些船娘熟记京都发生的逸闻野趣,再知道一些典故,足以向客人说的头头是道。而且大部分船娘姿容也都过得去,船资不贵,可是客人们一旦心情好,看在船娘能说会道而且长相不差,也会给些赏钱,依靠这些收入,勉强可以为生的。”

  秦逍微微颔首,他知道男主外女主内,只要家里生活还过得去,绝不可能让女人在外面挣钱谋生,这些船娘出来抛头露面撑船为生,定是家中艰苦,不到万不得已,自然不会如此。

  “顺着这条河往前走,可以到京都东市。”杜鸿盛对京城的情况似乎是了若指掌:“如今也是京都城内最繁华的地方,那里商贾云集,热闹非常,回头你们若是有空,可以到东市转一转。方才我们经过那几条街,货物就不少,可是东市更是琳琅满目应有尽有,京中的达官贵人们,也都经常会出现在东市那边。”

  “杜大人,既然有东市,是不是也有西市?”秦逍问道。

  杜鸿盛笑道:“不错。说起西市,二十多年前,依然是京都城最热闹的地方,当年可比东市要繁华的多。”随即叹了口气,道:“不过现如今西市已经凋零,早就比不得东市繁华热闹。”

  “那是为何?”

  “兀陀人。”杜鸿盛道:“我大唐曾经威服四海,四方蛮夷无不俯首臣称。那时候兀陀汗国还没有成气候,而且还向我大唐称臣,自然不敢挡住大唐与西域诸国贸易的商道,所以那时候西域诸国的商人都会来到京都城。我大唐海纳百川,气量宏大,不但允许外国商贾在京城做生意,而且还专门建了西市,西域诸国、渤海国、兀陀汗国、东海诸国,甚至北方图荪人,都会出现在西市,毫不夸张的说,当时的西市,拥有普天下所有的货物,但凡你想到的东西,在西市都能够买到。”抬手抚须,轻叹道:“我还记得,那时候西市每年的税收,就已经是个天文数字,商贸繁华,我大唐的国库也是充盈无比,有了银子,帝国兵强马壮,越是强大,外邦与我们的贸易就越大,如果不是兀陀汗国……!”苦笑摇头,没有说下去,但秦逍和韩雨农却都明白他的意思。

  没有兀陀汗国控制商道,大唐与西域依然商贸往来,这对双方都是好事,而且大唐的国库也不会因为商路中断而遭受严重的打击。

第372章 去而不返

  韩雨农虽然也会四周张望,但却很少说话,眉宇间也不似杜鸿盛那般轻松。

  “这样说来,西市那边现在已经见不着西域胡贾的身影了?”秦逍问道:“兀陀之变后,大唐断绝了与兀陀汗国的贸易,但兀陀人多番请求,帝国最终还是重新开通了与他们的贸易。我去兀陀的时候,有许多唐国商贾在兀陀汗国做生意,甚至有些胆大的也会去往西域,怎地西域胡商没有继续来大唐?”

  韩雨农终于道:“说到底,还是兀陀人的手腕。兀陀人对戏征战多年,灭了数国,已经让西域诸国胆寒。西域人喜欢我大唐的货物,我大唐对西域的货物也是很有兴趣,兀陀人控制商道的必经之路,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让他们早就生出了坐收其利的心思。西域胡商的货物,还没进昆仑关,七成就已经被兀陀人收购,他们入关之后,高价卖出,转眼就是十几甚至数十倍的利润。就像大唐商贾出了嘉峪关,除非是缴纳重金跟随西陵世家的商贸行出关,否则货物也大都会被西陵商会收购,他们再运到兀陀那边重金卖出去。”

  杜鸿盛颔首道:“韩都尉一语中的。当年商道畅通,大唐和西域诸国直接贸易,那时候的货物价格即使比现在低,双方依然是获利丰厚。可是如今中间横亘着兀陀汗国甚至是西陵世家,他们就像挡在道路上的两头怪兽,吃人不吐骨头,大部分的利润,都落到他们的手里,大唐和西域商贾风餐露宿九死一生做了买卖,利润却是越来越低了。”摇头叹道:“虽是如此,好歹这些年两边的贸易还在继续,国库多少还有这些进项,如今西陵落入叛军之手,国库就只能是雪上加霜了。”

  “都尉大人,咱们是否直接去兵部?”秦逍自然不会忘记此行京都的主要任务。

  韩雨农还没说话,杜鸿盛已经道:“京都城内一百零八坊,酉时一到,各坊就会封锁起来,互相之间不得走动。兵部衙门在皇城东边的朱雀大街,现在过去,要穿过至少十几处街坊,这天色也已经暗下来,咱们走到半道各坊就会封起来。”

  秦逍知道京都城很宏阔,却不想竟然有一百零八坊之多,吃惊道:“京城如此严苛吗?”

  “这里毕竟是京城。”杜鸿盛正色道:“天黑之后,京都府的官差就会巡街,除非你是皇亲国戚,否则不管是谁,发现在夜里四处乱走,二话不说,抓回京都府再说。”向韩雨农道:“韩都尉,咱们再往前走一段路,就是四平坊,里面有不少客栈,从外地进京的人,不少都会在四平坊里住下,咱们先去那里找家客栈住下,明日一早卯时开坊,我先去吏部述职,尔后再一起去兵部报讯。”

  韩雨农知晓京都外派的官员一旦入京,第一个要去的就是吏部,详细告知入京的理由,否则就是擅离职守,真要追究起来,轻则罚俸,严重起来,罢官免职也是常有的事。

  所以外放的官员老老实实守着这条规矩,入京之后第一个拜的码头必然是吏部。

  杜鸿盛多年前被派往西陵甄郡担任郡守,是吏部所派,自然不敢违了这个规矩。

  三人骑马到了四平坊,这里果然是客栈众多,秦逍身上不缺银子,找了家门面不小的长乐客栈,要了三间客房。马匹也自然有人牵下去喂料。

  秦逍在兀陀卖了珍宝,得了三十万两银子,这是一笔极为庞大的财富,几十万两银子的银票秦逍一直随身携带着,除此之外,身上也还有一点散碎银子,即使是身处京都,有这些银子在身上,凡事倒也不足为虑。

  三人日夜颠簸,从西陵赶到京都,却也都是疲累得很。

  秦逍叫了一桌好酒好菜,酒足饭饱之后,秦逍又出去买了三套新衣裳回来,虽然不能出坊,但在坊内却很自由,而且这四平坊里也有不少商铺,买几套新衣服自然不是难事。

  明日要去兵部,三人一路上风尘仆仆,衣裳也是脏的不成样子,秦逍寻思着既然要去兵部,总要换一身衣裳,多少也体面一些。

  当夜三人也都早早歇息,养足精神,次日一大早,杜鸿盛便起了来,让二人在客栈等候,自己先去吏部述职,回来之后再一起去兵部。

  韩雨农出身行伍,与吏部也没什么往来,当年被派到甄郡都尉府也是黑鱼将军背后一手安排,实际上如今还是属于军方的人,倒没必要去吏部述职,不过是军职在身,反倒要去兵部报到。

  秦逍在西陵本是一名狱卒,属于小吏,在六部之中自然不会有档案,哪怕后来跟了黑羽将军,在西陵三骑还没有完全进入正轨之前,兵部尚未设籍,秦逍至今还没有军部的编制,也就自然没有资格前往兵部报到。

  杜鸿盛一大早出去,二人在客栈等候,直到正午时分,兀自不见杜鸿盛回来。

  韩雨农心中顿时生出不安,秦逍亦是觉得有些不对劲,两人商量一番,韩雨农道:“我去兵部那边瞧瞧状况,西陵之变要尽快禀报兵部知晓,不能再耽搁下去了。你留在客栈里,若是杜大人回来的时候我还没有回来,你们一起去兵部找我。”顿了顿,沉吟一下,摇头道:“罢了,他回来后,你和他都留在这里,等我消息。”

  秦逍隐隐感觉有些不安,但初到京都,不比西陲之地,只能听从韩雨农的吩咐。

  韩雨农离开客栈之后,秦逍独自在客栈等二人回来,百无聊懒,关起房门,独自练功。

  自从知道【太古意气诀】乃是道门三大内功心法之一后,秦逍对这套心法更是珍视。

  按照小师姑的说法,在这世间,要想达到大天境境界,那绝非易事,非但要有过人的天赋,还需要大大的机缘。

  拥有天赋只是突入大天境的条件之一,获得合适的内功心法,勤修苦练,才有可能突入大天境,而所谓合适的内功心法,在这世间屈指可数,想要得到这类心法,实际上比登天还难。

  红叶赠送【太古意气诀】的时候,秦逍根本不知道这是无数武道中人求之不得的道门心法,得到小师姑点拨之后,秦逍才赫然明朗。

  他心里也清楚,哪怕自己真的有武道天赋,而且还有【太古意气诀】在手,却也并不表示自己就一定可以成为大天境高手。

  这两样东西确实是通往大天境道路上不可或缺的条件,却并非说明拥有这些条件就一定能够成功。

  对秦逍而言,修习武道,保护自己的安危比之达到大天境更为实际。

  如今他仅仅只是三品修为,还只是个小天境,心中只想着能够尽快达到中天境,早一日达到中天境,自己的安全也就等若是多了一分保障。

  直到黄昏时分,非但杜鸿盛一直没有回来,便是韩雨农也是一去不复返。

  秦逍愈发觉得心中不安,不知是否该去寻找,天黑之时,坊市关门,兀自不见二人归来,秦逍也无法离开四平坊。

  他心知如果韩雨农那边一切顺利的话,即使有事耽搁无法亲自回来,也会让人过来通知一声,可是离开之后,什么消息都没有,必然是出了什么事情。

  这一夜无法入眠,等到次日一早,再也待不住,离开四平坊,沿途打听,好不容易找到了朱雀大街。

  朱雀大街是京都重地,六部衙门中,有半数在这条街上。

  秦逍骑马到得朱雀大街,找寻兵部衙门所在,两边都是宏阔庄严的衙署,门前都有兵士守卫,秦逍一身布衣,骑马走在朱雀大街,两边衙署的卫兵都是瞪大眼睛看着骑在马背上的秦逍,只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朱雀大街是官署所在,平日里部堂官员们大都是乘轿而来,固然也有骑马过来的官员,但都是官服在身,即使徒步而来的衙署吏员,前来当差,也都会衣衫齐整,不敢丝毫马虎。

  衣衫不整,不修边幅,对平民百姓来说不是什么大事,可是对官署的官吏来说,却是失礼,非但会遭受同僚的鄙夷,甚至会受到上官的斥责。

  朱雀大街两边都是官署,来来往往的都是官员署吏,布衣百姓几乎不会出现在这条街上,穿着一身布衣,骑着高头大马,慢悠悠走在朱雀大街,而且还东张西望,这在朱雀大街绝对是难得一见的稀罕景象。

  秦逍懵懂无知,只想着找到兵部衙门,却不知所过之处,两边的眼睛都用异样的目光看着他。

  “是这里了。”秦逍骑马到了朱雀大街中间一片,赫然瞧见一处高门大院,门前六名带甲卫兵,门头匾额正写着“兵部署”三字,翻身下马,牵马过去,还没有靠近,两名卫兵转身过来,手按刀柄,神色冷峻,盯着秦逍,也不说话。

  秦逍放开马缰绳,他头一次来到兵部衙门,对这里的规矩一概不知,想着伸手不打笑脸人,拱手冲着卫兵笑道:“几位大哥好,我姓秦,过来打听一个人,你们认不认识韩雨农韩都尉?他昨天来了你们兵部,一直没有回去,问一下他是不是还在这里?”一脸笑容,十分亲切。

第373章 闭门羹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1144页  当前第238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238/1144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日月风华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