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小说网
最新小说 | 小编推荐 | 返回简介页 | 返回首页
(好看的穿越小说,尽在久久小说网,记得收藏本站哦!)
选择背景色:
                    浏览字体:[ 加大 ]   
选择字体颜色: 双击鼠标滚屏: (1最慢,10最快)
一品村姑_分节阅读_第14节
小说作者:欣欣向荣   小说类别:穿越小说   内容大小:339 KB   上传时间:2013-09-20 14:36:25

  

  冀州府的铺面有些难寻,至过了年后又开春,才寻到一间,却还不是迎着正街的铺面,虽占了个街角,却要往里稍稍走一些。

  善长跟大虎着急做买卖,便买下了,冀州府是大地方,跟定兴县不同,且南北的茶叶铺子都有分号,竹茗轩没有根基,虽冀州府热闹,生意还比不上定兴县,却要大老远的折腾来去,人吃马喂的,到了月头上一算账,竟然还赔了些本进去。

  两人头一回做这样赔本的买卖,急的不行,善长家来夜里都睡不宁,起了满嘴的火泡,刘氏就劝道:“实在不行,咱就收回来,反正县城的铺子还能赚银子,再想别的法子也就是了,犯不着你这样急,回头再急出病来,更得不偿失了。”

  善长叹道:“你哪里知道这里头的事,如今正是骑虎难下了,若是就咱们跟大虎怎样都好说的,现在这里头还有采薇干娘家的股,人家帮了这么大忙,这一成的干股,不给人家怎么能行。”

  刘氏道:“这样说来,咱娘说的倒有些道理,这掺和上买卖,亲戚都不成个亲戚了。”善长道:“你糊涂了,不是咱们家做买卖发了家,这门亲戚人家能认下,得了,你去把采薇给我叫过来,我问问她吧!”

  刘氏道:“你跟大虎倒真把她当成了救命菩萨,便是应了一两件事,不过运气,她才多大,那些书上念来的学问,能用到你们这买卖上?”善长道:“你不懂,书上啥没有。”

  赶上枣花正过这院来,刘氏把她叫到身边来问:“二姑娘可在她屋里吗?”枣花点点头:“在呢,我听着二姑娘那边有琴声,想来练琴呢。”刘氏道:“你回去让她过来前边,就说她爹有话问她。”

  枣花应一声,站着没动,低低说了句:“夫人,如今我叫四月呢。”然后才出去了。刘氏愣了愣,不禁叹口气道:“这丫头是恨着她爹娘了,连名儿都不想提了,采薇也依着她,说她跟桃花原先的名字俗,枣花四月里开,桃花三月开,两个丫头就都改了名,只我叫惯了枣花,一时总改不过来。”

  善长道:“这位梅先生倒请的好,咱采薇连琴都学会了。”刘氏道:“这些事儿上她一贯聪明,只女孩儿家的针线女红,却连碰都不碰一指头,我这也愁呢,你还赞她,说她也不听,就给你个耳朵,说急了,小脸一绷,抿着嘴儿,低着头,不吭声的样儿,活脱脱一个倔死人的丫头,如今咱娘都没不敢怎么说她了呢。”

  便是满腹愁事儿,善长也撑不住哧一声笑了出来:“她爱怎样便怎样,你们总管着她,又不知她心里的道理,我这么看着,二丫头心里什么都有呢,又聪明,那么难的书都难不住她,针线女红又是什么稀罕事,以后再学也使得。”

  刘氏道:“你这以后以后,可都要十一了,我看以后到什么时候……”采薇到了门口正听见这句,一脚迈进来道:“什么以后?以后怎么了?”刘氏没好气的道:“说你连针都不会拿,以后可怎么着?”采薇眼睛眨了眨没吭声。

  刘氏点了点她的脸蛋儿,带着三月出去了,屋里头就剩下她爷俩儿,采薇凑到她爹跟前问道:“是不是咱们冀州府的生意好,您跟舅舅又想开分号了?”善长摇摇头:“冀州府的老字号多,光茶叶铺子就有十来家呢,如今咱们家的茉莉花茶也不算太稀罕的物件,别家也有,即便不如咱们的好,大致上也过得去,那些主顾都认字号,咱们竹茗轩就不成了。”

  采薇道:“上次我让舅舅给我买回来那几家的茶,我都看了,色香味都比咱家的差多了呢。”善长道:“便是咱家的茶好,也得人家尝过了才知道,不买了回去吃了,怎知咱们家的茶好。”

  采薇道:“既如此,咱们就送他们吃,您在铺子跟前摆两张桌子,架起一个灶来烧水泡茶,让过路的人来吃,这样一来,人家不就知道咱家的茶好了吗,另外,您在铺子门口贴上个告示,上面写着买一斤送半斤,肯定有客人上门。”

  善长摇摇头道:“不成,不成,这样不成了往大街上扔钱了吗,白让人吃茶,谁不吃,这一天费的茶水,可都是咱们的本钱,至于你说的买一斤送半斤,更不成了。”

  采薇道:“咱们家茶的利不是一番吗,您就是送上半斤,还有半斤的利可取呢,买卖不就是要有买有卖,要转起来才能赚钱,咱就是一斤赚一百两银子,可一年才卖出去一斤,也是赔本的买卖,若咱们一斤只赚一钱,一天卖出去一百斤,爹算算这是多大的利。”

  善长愣了好半天,才转过这个弯来,转过弯来,忽然觉得,采薇出的这个主意说不准真行,这年头谁不乐意贪便宜呢,连买带送的,还不挤破了门,利不利的以后慢慢再说,这生意要先做起来才成。

  想着已经站起来道:“我去那边院里寻你舅商议,如今府衙那边的铺子就宝财带着两个伙计支应着呢,明儿我得赶过去。”说着,急匆匆就出去了。

  采薇立在原地好久都没动静,自己就说的热闹,连去看看都不能,如今她娘管的她越发严,别说去冀州府了,就是去趟县城,也得嘱咐来嘱咐去,害的她只能在家里头胡思乱想,无聊的时候,跟着梅先生学学琴,下下棋解闷,真不知道,这辈子她还有没有海阔天空任翱翔的一天,恐怕很难,除非她穿越回去了。

  三月进来就见她家姑娘发呆的望着窗户外头,三月探头看了看,如今都过了端午,天气热了,黑的也晚,到了这时候,外面还是亮的,不过窗户纸遮着,也啥都看不着。

  三月其实也不大明白姑娘的心事,就是觉得,姑娘一天天大了,这心思也一天天沉了,更让人猜不透了。

  “二姑娘,二姑娘,您这是想什么,这么入神?”采薇回神道:“想冀州府呢,听舅舅说,可热闹了,三月,你去过冀州府吗?”三月点点头:“去过吧!模糊记得,人牙子带着我们十来个女孩子在哪里住过,有好几个都卖到那边了。”

  采薇还是头一次听她说这些事,遂好奇的问道:“怎么你却卖到定兴县来了?”三月道:“人家嫌弃我瘦弱,怕我干不得活,都不挑我。”

  刘氏进来道:“那时她才多大,哪记得这许多事,你净问她这些做什么?”采薇这才醒悟,这些事恐是三月最不想记起的事情。

  采薇带着三月进了自己院子才道:“三月,对不住啊,惹你想起那些事来。”三月却道:“姑娘可说的什么,那些事又怎样,我自己想起来,都觉得没什么的,或者就是老天爷的意思,让我受了那么点儿苦,现在才能跟着姑娘享福。”

  “享福?”采薇不禁笑道:“跟着我享什么福了,每天就守在这院子里,即便出去,也就去老院子去,闷都要闷死了。”

  三月不禁道:“甭说姑娘,便是那大家宅门里的闺秀,哪个不是这样过的,难不成姑娘还想出去,去哪里?”

  “去哪里都行啊!海阔天空,想去哪儿就去哪儿,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岂不自在……”扑哧一声,明薇在她们身后笑出来道:“真是咱奶那句话说得对极,你怎么就生成了个丫头,真该是个小子,你瞧瞧,如今穿这样的袍子,哪里像个女孩儿样儿呢,昨儿我听见一个笑话说与你听,秀才娘子过来跟咱娘说话儿,前些日子她家不是来了个兖州府的亲戚吗,想来没见过你,在门外头照了个影儿,回去就说,苏家那位小公子真真生的好,秀才娘子纳闷了老半天,才琢磨明白,是说你呢,过来跟咱娘一说,咱娘也笑的不行,说你是投错了女胎的,生生就该是个小子。”

  三月跟四月都低头笑了起来,采薇一摊手道:“我也想啊!可偏不是,如今想出门都难。”明薇却眨眨眼道:“想出门还不容易,赶明儿,让咱爹给你寻一门远远地婆家,你就能出门了,还能走老远……”采薇这才知道明薇是打趣她呢,过来追着明薇挠她的痒,明薇早防着她,一扭身跑屋里去了。

  采薇咬咬牙道:“四月,一会儿不许帮着姐,看我今儿绕了她……”说着几步追了进去,两人在屋里玩闹了一会儿,采薇才道:“明年就开科了吧!”

  明薇抿了抿有些乱的鬓角,小脸有些红起来,点点头,采薇侧头望着她姐有些愣神,不经意间,她姐真成大姑娘了,还是个异常漂亮的大姑娘,周子明倒是有福气。

  采薇道:“我听娘说,年底周家老大要成亲了,娶的是他家表妹,也不知道性子怎样。”明薇小脸更红:“你不好好念你的书,总打听他家的事儿做什么?”

  采薇道:“姐,你傻啦!周老大娶的媳妇儿,将来可是你妯娌,提前知道什么性情,以后也好对症下药,省的让她欺负了你。”

  明薇道:“我守着礼,她干嘛欺负我,当人都跟你一样,脑门上天天顶着官司,一肚子鬼主意。”

  三月四月哧哧低笑两声,明薇道:“我来找你是有正经事的,下个月初十是周家老太太的六十整笀,娘说让我做件新鲜的绣活儿送去也是个礼,我琢磨半天不知道绣什么,太难的我也不会,太简单的,又怕过于寒酸,日子又紧,可把我难住了,你主意多,快帮着我想想。”

  

☆、34传喜信苏家人财两兴旺

  采薇道:“这有什么难的,就绣个麻姑献笀送去不就得了,你又还没过门,他家也不缺你这个笀礼,不过应个景的事儿。”

  明薇笑叹:“你倒是会说,麻姑献笀,我还不曾绣过,便是能绣,那样精细的活计,没个半年一年的哪得绣完,如今还剩下不到一个月,你当我是天生的织女下凡啊!”

  采薇忽然想起一个道:“我教你一个法子,准保能绣成,你把那些绢绫都比照着画上的样子剪了,或贴或堆的弄上去,边上用绣线连起来,不用一个月就成了。”

  明薇想了想道:“这个法子倒是新奇,你可怎么想起来的。”采薇笑了:“哪儿是我想的,这补绣堆绫是宫廷匠人的绣法儿,呃!我在一本里见过的。”

  明薇忙问:“什么,明儿你找出来,我也瞧瞧,见天看你写字,倒是也能认得了几个。”采薇吱唔的说:“不记得哪本了,回头我好好找找,寻出来让三月给你送去。”明薇道:“那你快给我画个样子,我回去就试试。”

  采薇倒是对这个有些兴趣,画好了样子,每天一下学就去明薇屋里头,跟她姐贴贴剪剪,倒腾这些。

  苏婆子进来的时候,就见满桌都是零碎布头,东一块,西一块,三月四月两个丫头还在一边,一人拿着一块绸子剪呢,若搁在平日,苏婆子势必要唠叨几句,说他们糟蹋好东西,可前儿听儿媳妇儿说是给亲家老太太做绣活儿,这么折腾,虽瞧不出个样儿,可今儿喜事大,苏婆子也就当没瞧见了,喜滋滋的道:“你们俩丫头,还不前头去瞧瞧你们娘去,郎中刚走了。”

  明薇和采薇一听,急忙放下手里的活计往外跑。这些日子,刘氏总闹身上不好,闹了有十来天了,吃不下,睡不好,身子乏起来,成日成日不想动,一开头疑是端午节那日去采薇干娘家累着了,加上多吃了几个粽子,积了食在心里头,别说刘氏就是苏婆子,都没往旁处里想。

  如今这都过几年了,苏婆子想要个孙子的念头也渐渐的消了,想着以后指望善学吧!大儿媳妇儿这边儿,说句良心话,除了没给苏家生个孙子,样样儿都挑不出去,模样好,性情好,穷的时候能吃得苦,如今发了家也能守的住财,两个孙女也争气,这人哪有都如意的,便一两个不如意,也是常理儿,苏婆子倒是真想开了。

  哪想到,这想开了想开了,忽然就来了这么大个惊喜,眼瞅着儿媳妇儿精神头越来越差,善长又不在家里,苏婆子忙指使着大栓去寻了郎中来,一诊脉,竟是有了身子,到今儿都两个多月了。

  苏婆子欢喜的手脚都不知往哪处放了,也埋怨儿刘氏:“怎这样糊涂,自己有了身子都不知道。”刘氏也被这么大的喜信儿给吓住了,半天才回过神来:“我的小日子一向不大准,这么些年都没有,我还说命里定了没有短的了,不想这时又有了。”

  苏婆子道:“你在炕上坐在别动,我去后面寻明薇采薇两个过来。”刘氏脸一红道:“娘去找他们过来做什么?”苏婆子眉开眼笑的道:“让她俩来见见她们亲弟弟啊!”刘氏呐呐的道:“娘,还不知是小子丫头呢。”苏婆子倒是笑了:“我也就这么一说,小子丫头都是苏家的子女,你千万放宽了心,别总想这样的事儿。”刘氏心里一暖,婆婆虽然嘴头利可心善,若是自己摊上个苏保儿娘那样的婆婆,不定怎样呢,枣花娘刚生了孩子没几天,就让她下地干活,弄的现如今一身病,比自己大不了几岁,生生就成了老妇人了。

  想着,摸了摸自己的肚子,低声道:“愿着你是个小子吧!不为别的,就为了你奶盼了这么些年,苏家也该有个承继香火的人。”

  善长接着信儿赶回来的时候都进六月中了,善长跟大虎商量了采薇的主意,大虎说:“就依着采薇,反正死马当活马医医。”

  第二日,善长赶回冀州府,就真这么干了,竹茗轩真出了大风头,那门口要吃茶的,要进铺子买茶的,都排了整整半条街,跟不要钱似的,三天就把铺子里茶卖了个精光,亏了定兴县这边有囤货,赶着送了来,才支应过去。

  到了五月底,皱兴亲自押的船也到了,补上货,善长和大虎才算放了心,这一拢账,两人加上皱兴都有些不信,这么连卖代送的,一个月下来,赚了小一千银子,这可是大钱,三人高兴的不行。

  善长按说好的,亲自给赵鹏送去一百两,赵鹏手里惦着银子都不大信,一个月一成的干股,就有一百两,都顶他手里的铺子几个月进项了。

  等善长走了,赵鹏跟他姐道:“当初我还说,他分给咱们一成干股能有多少,哪想到竟是个这么赚钱的好买卖。”

  赵氏也道:“善长的主意多,手腕使唤的也高,你瞧瞧他在冀州府这通折腾,那几日老爷回来都说,知府大人打趣他,倒是有个会做买卖的亲戚,这才短短一个月,整个冀州府谁还不知竹茗轩,这些买卖上的事儿,你需跟他多学学才是。”

  赵鹏道:“我倒是觉得不大像善长能想出的主意。”赵氏道:“以后你觑着空,他家再开铺子,无论如何咱们也要入伙进去,不成想,他家到发的快,这样下去,几年里苏家的生意就了不得了,如今采薇娘又有了身孕,咱娘去看过了,说瞧行动,一准是个小子,他家的运道真旺起来,咱家也要借借这个东风。”

  再说善长进门的时候,刚过了晌午,暑气正盛,进了屋就见刘氏正侧躺在窗前的凉榻上,闭着眼儿正歇晌午觉呢,手里头拿着把扇子,搁在胸口,想来没睡着,有一下每一下的扇着。

  善长轻手轻脚的进来,到了她跟前,侧身坐在榻上,拿过她手里的扇子,给她一下一下扇着,刘氏睁开眼,看见是他,急忙抢过扇子道:“进来怎的连个声儿气都没有,倒唬了人一跳。”

  善长伸手放在她肚子上小声问道:“真有了?”刘氏瞥了丈夫一眼:“难道这也有骗人的,生意做好了,人倒傻了。”

  善长道:“不是我傻了,我是不敢信,这么多年,我还说咱们夫妻就两个丫头的命了,不曾想还有……”

  刘氏端详他半晌道:“我肚子里若还说个丫头你恼不恼?”善长道:“恼什么,咱们家明薇采薇哪个比的上,大虎时常说,早知大栓是这么块料,还不如生个丫头的好呢。”

  刘氏叹口气道:“大栓是个好孩子,就是让他娘宠的,尤其这几年,家里的日子好了,越发宠的没边儿,那孩子生生让他娘宠坏了,以后大虎让大栓去铺子学买卖,你也别一味拦着,总是咱们两家的买卖 ,大栓若是学会了,也是好事。”

  善长点点头道:“买卖哪那么好做,你放心,我也不拦着,今儿一早我去赵鹏哪里,他跟我说,东边李胡村的大地主胡家正闹分家,把宅院和地都分了,他家大儿子是个败家子,家里娶了几个小老婆还不知足,成日往烟花柳巷里头钻,没钱了就卖家里头的房子地,他家的地都是好地,赵鹏问我要不要,我寻思了一路,这做生意就是再好,也有赚有赔的时候,咱娘说的对,地还是根本,我想着买了他手里的,以后若是买卖不好做了,让子孙们守着地,也不至于饿着。”

  刘氏道:“这是大事,你拿主意吧!”善长哼了一声道:“胡家那么大一份家业,如今就毁成这样了,将来我的孩子要是敢分家折腾,看我打折他们的腿。”

  刘氏扑哧一声笑道:“他们?咱家统共两个丫头,即便肚子里是个小子,有什么可分的”

  善长沉默半晌道:“我是瞧着采薇,将来嫁出去,不如招个上门女婿。”刘氏愕然:“这像什么话。”善长道:“怎么不像话,你瞧采薇的性子,可是那能受半点委屈的,再说,我也真舍不得把她嫁出去,这孩子心里有章程,将来家里教给她,我放心。”

  刘氏心里想着还是嫁人是正道,却不想驳丈夫,便道:“横竖还早呢,肚子里这个要是个小子,就让采薇管着,要是个丫头就跟着明薇,你说这样可好……”

  两口子这番话正巧让被采薇差来给刘氏送东西的三月听了去,三月悄悄的回去,跟采薇学了,采薇眼睛一亮道:“我爹真这么说的?”三月点点头:“真的。”

  采薇笑道:“我爹就是开明啊!”三月道:“难不成姑娘真想招个上门女婿啊!”采薇白了她一眼:“招女婿?成啊!我要模样好,学问佳,身体棒,能力强,家财万贯,并且对我言听计从的,有这样的人就招一个来。”

  三月不禁傻眼,可着所有州府县城也寻不出这样一个人来啊!三月终于明白了,她们家姑娘,这辈子是打定主意就是不嫁人了,所以才寻出这样刁钻到天上地下的条件来。

☆、35喜出望外苏善长得子继

  

  竹茗轩的生意从冀州府开始,才算真正做开了,一年里,便围着冀州府下的各县,开了七个铺子。

  采薇弟弟落生的那天,是正月初八,初七晚上下了一场雪,到了初八晨起就停了,没刮风,日头映着房上地下薄薄一层雪,分外晶莹。

  苏婆子跟把洗涮干净包裹严实的小婴儿抱出来,采薇和明薇都忙围着看,采薇道:“他真难看,眼睛和鼻子都皱到一起了,像个小包子。”

  苏婆子道:“又胡说,你跟明薇生下来的时候也这样,现如今不也长的鼻子是鼻子,眼睛是眼睛了,我们是个壮实小子呢,将来考状元当大官,给咱们苏家光宗耀祖。”

  采薇往里面看了看:“娘怎么样了,我进去瞧瞧。”说着,就要往里闯,被秀才娘子一把揽住道:“我的二姑娘,这里头你可不能去,你娘好着呢,这会儿睡了。”

  苏婆子也道:“你进去做什么,从昨个半夜里熬到现在,眼都熬红了,这里不用你们,回屋去睡会儿子吧,快去快去。”

  采薇明薇被苏婆子给赶了回来,刚进了后院,明薇忽然抓住采薇的手小声道:“采薇,我,我怕……”采薇愣了一下:“你怕什么?”明薇咬咬唇,半晌儿往前院望了望,采薇才明白:“你怕生孩子,唔……”

  明薇忙捂住她的嘴,把她拽到自己屋里红着脸道:“你这么大声做什么?”采薇颇委屈的道:“姐,我声音很小了。”

  明薇沉默了一会儿,道:“我听咱奶说,娘生你那会儿可险了,还是爹跑了夜路,去城里请来的产婆,你才生下来,那时我小,还不记事儿,这会儿越想越怕……”

  采薇望着她忽然就明白了,明薇快十三了,上个月来了葵水,当时她娘那表情,采薇现在都没忘,说不上是喜是愁,看看明薇,又看看她,复杂的无法诠释。

  十三岁在现代还是个没长大的孩子,可在古代却意味着可以结婚生子,采薇记得,在网上看过一份研究报告上,说古代的女子之所以笀命短,跟她们过早的结婚生子有很大关系,从生理心理上来说,十三岁还不能算成熟,却提前摘果,有拔苗助长之弊。

  可明薇虽才十三,周子明却已十七了,周家老大成了亲,周家那边来信商量着最迟明年,就要娶明薇进门,成亲生子,对明薇来说,已经是很近的事儿了,所以她害怕,或许有很大一部分是心理因素,对未知婚姻生活的一种恐惧。

  采薇拉着她的手安慰:“我听爹说,跟周家那边商量了,今年太赶,要明年入了秋才能置办齐嫁妆礼,还要三书六礼的过齐全了,你嫁去他家,怎么也要明年冬,再过了你的生辰,也就十五了,爹说正恰好。”

  明薇暗暗松了口气,采薇盯着她半晌儿,忽然打趣道:“姐,你不是没绣完那些帐子,怕到时候过了门没帐子挂,所以才怕的吧!”

  三月四月低头扑哧一声笑了起来,明薇脸一红,伸手打了她一下子:“就你这丫头爱贫嘴,赶明儿等你成亲,看你有脸挂三月绣的帐子,让人笑话死你。”

  采薇撇撇嘴:“谁规定我就得绣帐子了,再说,我就喜欢素的,那些百子千孙的绣上去,晚上躺在里头,看着多慎得慌。”

  明薇撑不住,指着她笑的不行:“好,好,这话我记着呢,等你成亲那会儿,我倒要看看你挂什么样儿的帐子。”过后真到了采薇成亲那天,明薇说起今儿这话,倒真成了个笑话,这是后话暂且不提。

  先说善长得子,倒真是一件热闹的大事,尤其在苏家庄里,如今的苏家,哪还是那几年光景,大小九个铺子在外头戳着,赚的银子水一样往家里流,偏苏善长心眼儿好,虽富了,却并不张狂,平日若回来,也会跟街坊邻居串串门,或是谁家揭不开锅,有了难,他当时不吱声,回头就让铺子里的伙计,给送一袋子米谷过去,九个铺子里七八十个伙计,有一半都是苏家庄的人,管饭还给工钱,谁不乐意去。

  都念着苏家的好呢,如今善长得子,村里的人哪有不凑这热闹的理儿,别管穷富,赶着都送了礼过来,苏善长也不推辞,笑着接了,等孩子十二晌的时候,在院子里摆了流水席,请了全村老少来吃席,吃完了席,每人还让捎回去一个肘子,按人头给,一个都不少,倒让那些打着来吃席占便宜的人,都不不好意思了。

本文每页显示100行  共45页  当前第14
返回章节列表页    首页    上一页  ←  14/45  →  下一页    尾页  转到:
小提示:如您觉着本文好看,可以通过键盘上的方向键←或→快捷地打开上一页、下一页继续在线阅读。
也可下载一品村姑txt电子书到您的看书设备,以获得更快更好的阅读体验!遇到空白章节或是缺章乱码等请报告错误,谢谢!